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閆俊文 鄧雙琳 朱曉宇 曹楊 郭一夢 杜曉玲 薛亞萍,編輯:饒霞飛,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11月6日,螞蟻集團正式啟動退款程序,資金於11月9日退回,投資者認購的股份將於11月6日註銷。
這意味著,可能是史上最大/範圍最廣的造富運動暫時偃旗息鼓。按照預期,螞蟻集團上市將批量造就富翁,按照招股書公布的員工激勵計劃,如果螞蟻集團完成上市,螞蟻集團內1萬餘名員工平均每人能分到大約830萬元。
還有大量打新的投資者,此前媒體的統計顯示,A+H兩市合計有666萬戶、超20萬億元的資金參與螞蟻打新,這些打新者每中一籤大約可賺5萬元左右。
螞蟻上市暫緩背後,是很多人財富夢碎的聲音。
在人生長河裡,財富是一條條魚,會遊動到每一個人身邊,但只有少數人,能緊緊抓住它們。
一位投資人拒絕投資的原因,是這個創業者看起來比較木訥,不善言談,而這個人名叫張一鳴;一位科技公司的初創團隊員工會踟躕,周圍的同學都已經拿到了數倍於自己的薪水,而自己還在一個前途未卜的公司加班,他最終選擇離開,後來這家公司赴港上市,所有的創始員工都享受到了巨大的財富激勵,甚至實現財富自由。
一位股票玩家會因為「貴州茅臺」股票漲幅過快而感到擔憂和恐懼,他入手時茅臺股價只有100多元,在600元左右賣出時,他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利益,但後來茅臺成了「股王」,股價最高超過1800元。
更多的遺憾發生在「房地產」市場,有人會因為房間裡某個角落不順眼,便將房子從通州置換到燕郊,卻錯過了房子升值近乎7倍的巨大財富;有人會因為堅持多要「補償款」而當起了「釘子戶」,原本想著拿到上千萬元的補償,但最終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和幾位與「暴富」擦肩而過的朋友聊了聊,他們有些人遺憾,有些人豁達,但都依然向前看,在他們看來,錯過的是風景,前面的路更長。
最新消息顯示,一筆巨大的財富又來到了快手員工身邊。11月5日晚間,香港聯交所正式收到了快手呈遞的招股書,根據快手前僱員持股計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共有4551名快手員工認購5.24億B類股份,人均持股11.5萬股。按照快手每股大約價值5.7-6.8美元推算,快手持股員工人均獲利近500萬元。
田儲 | 31歲 網際網路公司程式設計師
「如果說那段經歷給我最大的感受的話,那就是還未笑傲江湖,就已退隱江湖!」
我在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做程式設計師,碩士畢業就進公司到現在,一呆就是五年。工作雖然很累,但是當看到自己手裡那些期權的時候,就覺得累也值得。
平常辦公室裡休息的時候,大家就會偶爾聚在一起開玩笑,聊公司什麼時候上市,大家能拿到多少錢,還有拿到錢之後要做什麼。有說要自己出來創業,還有說要投資副業,已經成家的前輩就說要換房子。作為一個還沒有女朋友的單身狗,就覺得這些似乎離自己很遙遠。但是在這種期待中工作,就覺得有盼頭。
直到那一天的到來,公司計劃上市的消息板上釘釘。
正在辦公室工作的我,震驚的不是公司要上市,而是那個估值。雖然平時內部我們會討論公司估值能夠達到多少,但是卻不敢想是那個數字。
我當場就愣在那裡了,回過頭之後便是全身抑制不住地激動,然後就聽到整個辦公大樓的沸騰聲,後來看到有些媒體形容說那是財富自由的聲音,我當時真的是拿著手機一遍一遍地算自己手裡的期權,能拿到多少錢,我算了一下,大約是五百萬元。
後來看到網絡消息上說我們公司上市造就了多少百萬、千萬富翁。看到這條消息的我,就正在一家二手房產中介那裡看房子,雖然只是二手房,但是把家裡老人接過來一起住就足夠了。
這幾個月也算是人生中最緊張最期待的時間了,真的希望平安熬到上市!試想一下,31歲,在一個一線城市,即將有自己的房子,誰能不激動。最終,房子看好了,定金也交上去了。
然而,現實狠狠地「鞭打」了我——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當得知因為一些原因,公司上市「流產」的時候,我還不敢接受這個現實,在電腦前幹坐了幾個小時。手機裡不間斷的消息提醒我,這就是真的,公司內部群再一次炸鍋,此時的網絡媒體也是一片喧譁,我麻木地看著網絡上的消息,感覺都是一些嘲諷,當時被酸得、被捧得有多高,現在的失落就有多大。
真的就差兩天,我就能擁有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了。
我看到一個網友評論說——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教會你什麼是「墨菲定律」。
「房子還要嗎?」手機裡一條格格不入的消息傳來,是之前看房的房產中介在催我。
當時我並沒有立即回復他,而是動手去查了墨菲定律的意思——越怕出事,越會出事。
M | 45歲 風險投資機構合伙人
我是一家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伙人,我所處於的行業,是離錢最近的行業。
這個行業每天都在和錢打交道,我們的目標就是找到有潛力的創業公司,大筆錢投進去,然後更大一筆錢退出來,可以說,我的同行們是這個時代最會賺錢的一群人。
我也投到了不少網際網路獨角獸,拿過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高回報,在別人眼裡也是戰績斐然的知名投資人。但我知道,即使我已經投出了許多公司,賺到了不錯的收益,但比起當年錯失的那個早期項目來說,這些其實都不值一提。
2012年,一個想融早期的小夥子找上了我。我抽出時間,和他一起吃了頓便飯,順便也想考察一下這個項目值不值得投。
這個小夥子很年輕,身板兒看起來挺單薄,長著一張娃娃臉,看起來像是大學生創業。但他自稱是位連續創業者,已經做過好幾款網際網路產品——只不過都失敗了而已。
風投並不排斥連續創業者,相反,我們歡迎有過創業經驗的人繼續創業,因為失敗的經驗都是成功的積累。但是這個小夥子,我覺得他太急躁,他過去做的幾款產品,都是很快就撂了攤子,不知道他這一次創業的熱情會持續多久。
和其他誇誇而談的創業者不一樣,這個小夥子話不多,基本上都是我問他答,我沒有問到的地方他就不說,好幾次氣氛都陷入了僵局。我也理解,可能是技術出身,比較務實。他說他這次要做的東西,是一個以算法分發機制為核心的資訊信息平臺。
當時已經有了搜狐、新浪、網易這些新聞門戶網站,他想從新聞資訊入手,從這些老牌網際網路企業嘴裡分一杯羹,我覺得不大靠譜。況且,當年的時代紅利是電商創業,新聞資訊平臺這種商業模式在我看來市場並不廣闊。
早期風險投資的核心就是投人,所以對創始人的考察極為重要,我覺得這個小夥子還是太年輕了,或許再沉澱一段時間會更好。我需要對LP的錢負責,不能拿著LP的錢隨便為別人的夢想買單,所以我拒絕了這筆投資。
故事的後續是,這個小夥子不僅把公司做起來了,還做成了估值過千億的頂級獨角獸。沒錯,這個小夥子叫張一鳴,他創立的公司叫字節跳動。
其實圈裡有很多投資人都在早期時錯過了投張一鳴,每每大家提起這件事,無一不扼腕嘆息。當我後來再想向他拋出橄欖枝時,他已經不是那個到處找投資的張一鳴了,字節跳動的門口有無數知名機構在排隊等著投資,但是大家都很難再有資格擠進去了。
我就這麼錯過了一戰封神的機會,這是我入行以來最後悔的一件事情。
十年 | 37歲 新聞從業者
我大概從2015年左右開始買股票,剛開始入市的時候一方面是因為手裡有點閒錢,另一方面是也是和工作性質有關,需要持續關注當下比較熱門的新聞和事件。當時就想,很多不怎麼關心趨勢的人都買股票,不如自己也買點,也能為當時的工作提供一些素材。
我是那種炒股比較理性的人,不會盲目操作,會自我設置止盈點和止損點。比如一隻股票盈利超過40-50%,就會及時落袋為安;虧損多少也會根據情況操作該股票。視情況就是指,看該公司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如果具備,就做T,如果不具備,就及時止損。再加上職業的敏感性,所以我在股市裡基本只賺不賠。
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朋友推薦我買了「貴州茅臺」這隻股票,剛開始買的時候是100多元/股,買完之後這隻股票就一直上漲。因為看好他的走勢和投資價值,我開始陸續加倉,最多的時候持有100手。
但是後來的漲勢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在這支股票漲到300元的時候,朋友和我都覺得漲的太快太高,有點擔心如果不落袋為安,損失會比較大,便開始考慮減倉。
當時也有過猶豫,畢竟已經漲到300多元,一旦賣點再想買的話,承擔的風險就更高了,但最後還是決定賣掉,畢竟這支股票已經遠超過我給自己制定的止盈點,然後就開始陸續賣出。
從2017年的300多元/股賣出,陸陸續續的大概持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到2018年初,我將手裡的「貴州茅臺」全部賣掉了。我記得最後的那些股票賣出時,股價已經漲到了600多元/股。
出乎意料的是,貴州茅臺後來一直上漲,最高的時候都快漲到2000元,每一次大漲,心裡都難受,那都是我錯失的財富自由夢啊。
我剛才特意又看了下這支股票的價格,已經到1700元。粗略計算下,就算全部按照600元的價格賣掉來計算的話,差不多也損失了1100萬元,關鍵並不全是600元賣掉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300-400元之間就賣掉了。
「如果當時能再堅持堅持,今天我也財富自由了。」我偶爾也會和朋友感嘆。不過我們也只是飯前茶後當作談資,畢竟錯過的就意味著本不該是得到的。
現在也還在股市裡,也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炒股原則,不跟熱點不跟風,這樣雖然容易與「暴富」擦肩而過,但是至少也能保本,不至於賠光家底。畢竟炒股這事,並不是家裡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只是作為一種業餘愛好而已。
不過可能這都是命吧,「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曉冉 | 35歲 公關媒介
這幾天大家都在談論螞蟻集團的事,其實這樣的事,看多了也就沒什麼。
我和朋友也在閒聊的時候說說這事,朋友也笑我有過和財富擦肩而過的經歷,算是同道中人。
說起來也算是一種歷練吧。我原來在一家網際網路大廠工作,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加入了。創業公司的辛苦其實遠比想像中的要艱難,工資不高,天天加班,更重要的是還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不過在前期,公司發展迅速,大家都對工作充滿激情,看著公司一點一點的成長,雖然辛苦,但也覺得值得。
堅持下來也有其他一些原因,我們那些最初加入的員工,公司都給大家分配了一部分期權,所有人翹首以盼的希望,就是熬到公司上市。
我們都知道會上市,都知道上市了會拿到不錯的估值。但麻煩的是,沒有人知道到底什麼時候上市。
說實話挺難熬的,我拿著不高的工資,周圍朋友的收入早已超過我。後來結婚了,家庭負擔越來越重,身後有好幾張嘴要靠我支撐。每年都會有無數次想跳槽的念頭,但是又有無數次對手裡的期權變現的幻想。
最終,我還是選擇走了。
命運就是那麼會開玩笑,在我走之後不到兩年,公司就在港交所敲鐘上市了。在媒體的口徑中,公司這次上市造就了多少個億萬富翁,多少個千萬富翁。雖然算得不夠嚴謹,但是我如果留下,拿到接近8位數的股票財富還是沒什麼問題。
人生沒有如果,說不後悔是騙人的。但如果身處那樣的環境中再來一次,我可能還是選擇會走。當你在未來巨大的不確定中徘徊的時候,往往會做出最有利於當下的決定,然後為自己找到無數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財富自由對我來說是極大的誘惑,我不會說自己淡然處之什麼的。但是過去那麼久也明白,是你的就永遠是你的,不是你的,近在眼前也抓不住。
機會遍地有,關鍵是你的知識和閱歷形成的判斷力,能否支撐你抓住這些機會。
菲菲 | 35歲 房產從業者轉行媒體人
「每次想起來北京那套房子,我都後悔得不行,但是自己做的決定又能怪誰呢?」
2008年,我在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當時公司給了員工福利,內部員工買房比市場價便宜2000元/平米,那時候正趕上北京的房價上漲,位於通州的大盤優惠後也就9000元/平米。因為我和我愛人已經來北京發展兩年了,本來以後也打算定居北京,我們就商量著趁著優惠在這裡買房安家,於是那一年,我們就以內部員工價購入了北京通州區的一套房產,100平米的房子一套下來整整便宜了20萬元。
但是大家都知道,員工價雖然便宜,但是大多數戶型都不太好。我買的那套就是因為房子戶型存在斜角,導致七八平米的空間不能被利用,只能做個雜物間。現在來看9000元/平米的房子不貴,但是在2008年的時候這也不是一筆小數目,這個空間不能被利用,感覺自己損失了好多錢。再加上那時候買房不限購,我們就想把這套房子賣了,換一套自己喜歡的。
到了2009年,我的房子已經漲了不少,我就想著賣掉這套房子,置換到天通苑。因為那個時候很多朋友都想去天通苑買房,再加上房企的宣傳也非常好,因此我也動了想去那裡買房的心思。
但是實地考察了才知道,雖然天通苑的房產規劃宣傳的很好,但是很多配套設施不完善,周邊治安也很亂,很多黑車司機在路邊拉客,還不斷對路人糾纏。因為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就打消了去天通苑的念頭。
好巧不巧的是,我的朋友兜兜轉轉去了燕郊買房,而且感覺還挺不錯,那一年我正陷入換房的苦惱中,她就勸我賣掉房子置換到燕郊跟她做鄰居。她告訴我說燕郊的房價很合適,而且離北京上班也不算遠,交通也很方便。因為實在不喜歡原本那套房子的戶型,加上她的遊說,以及北京好地段的房子購買有一定壓力,我就這麼去了燕郊跟她做鄰居。
其實我自己也算了一下,通州的房子已經漲到1.5萬/平米,燕郊的房價剛剛到9000元/平米,我賣掉了手裡的房子置換到燕郊還能餘點錢,想想也挺合適的,於是沒多久,我就以1.5萬元/平米的價格賣掉了通州那套房子,搬到了燕郊。
讓我沒想到的是,之後,北京的房價飛起,我賣掉的那套房子已經從9000元漲到了5萬多元,同小區的房子有的賣到了5.4萬元/平米,如果沒賣掉的話,我的房子就從原先的90萬元升值到了540萬元,整整翻了7倍。而我燕郊的房子從2009年的9000元,只漲到了1.7萬元,還不到一倍,對比通州房價的升值空間讓我後悔不已。
有時候把這件事拿出來說給別人聽,調侃下自己,大家都開玩笑說,「以後這個朋友還是別聯繫了」。但是賣房的想法和決定都是自己的主觀意願,也怪不到別人,只能多學學啊Q精神,使用精神勝利法進行自我安慰吧。
珊珊 | 32歲 娛樂工作者
作為一名娛樂工作者,我常年在娛樂圈工作,見過不少藝人朋友,從十八線努力奮鬥到一線的藝人數不勝數,可唯獨她,因為「身價」錯過了一次爆紅的機會。
「身為藝人,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紅的機會。她又何嘗不是?」群演、配角、主演她都嘗試過。可作為一個電影方面的新人,她萬萬沒想到,這一次為自己「任性」買了單。
因為上一部電影的口碑還不錯,也算得上自導自演的影片中票房冠軍了。準備拍續集的導演,找到她,準備讓她來擔任這一次的女主角。就連劇中的角色就好像為她量身定做了一般,無論是從氣質還是長相方面,她自信的以為,這個角色非她莫屬。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但就在宣布開機的前幾天,突然傳來消息,臨時換人。
原因竟然是她臨時要漲片酬,這讓圈內人都大吃一驚。就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她會因此錯過多少。作為新人,最怕的就是缺少好的作品、對的機遇,可是她卻把擺在眼前的機會白白浪費掉。
國內大部分電影,其實都不看好續集的拍攝,所以也導致這個續集可用的預算並不多。無奈之下,達不到她的要求,只能終止這一次的合作。可當時的她並沒有想到這部電影之後拿獎拿到手軟,甚至可以成為國內TOP20的巔峰之作。
出演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可以用一夜爆紅來形容。幾乎是零片酬的友情出演,卻意外獲得了人氣和口碑。從默默無聞到站在閃光燈下,或許只需要邁出「一小步」,但自願放棄C位,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大多人以為她只是錯過了錢,可事實上,在這個圈子裡,她丟了信譽又損失了機會。一部好的作品、達到幾十億元的票房是多少人夢寐以求都得不到的,也是用多少廣告代言、綜藝演出都換不來的。
因為這一次「任性」的緣故,她也不好意思再去聯絡導演,只能默默承受自己不理智行為。她清楚,想要再一次新人出道,不知道還要在等多少年了。
楊好 | 35歲 廣州地鐵公司員工
廣州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就拿我們地鐵公司內的保潔阿姨來說,個個都不簡單。在我們這上班的很多保潔阿姨,實際上都不缺錢,有的只是為了交社保;或者是兒女輩沒結婚,不用帶孩子,來打發時間的。
因為廣州前幾年大規模拆遷,造就了一大批「房東」,當地人管這叫房租婆/包租公,他們很低調的。我們站內的保潔阿姨,如果手頭上不趁個兩三套房子,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有位大姐更傳奇,家裡拆過3次,家裡有7套房產。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通過拆遷實現了暴富,有些人因為拆遷補償達不到預期,錯失了拆遷的機會。這是我們其中一位保潔阿姨的故事。
這位保潔阿姨家住在廣州黃埔區的村裡,家裡蓋了4層樓房,累計差不多400多平米,因為南方農村,大部分修建住宅都是獨棟獨院獨戶的,所以建得就跟別墅差不多。
阿姨家裡人多,有3個兒子,其中兩個結婚了,但還沒要孩子,大家住在一起,人多也熱鬧,子輩守著父輩,也蠻好的。房子建了七八年,他們家商量著裝修,每個小家庭出點,老人補貼點,算是大半的家底了,總共拿出了30多萬元裝修房子。我當時還去過他們家,客廳還帶著點歐美的格調,蠻講究的。
只可惜,裝修完的第二年,因為規劃發展,當地進行城中村改造,他們村就收到了「拆遷」的通知。補償標準是這樣的:一層面積按照1:4的比例補償等平米的房子,二樓及以上的按照每平米8000元補償。
因為拆遷補償沒有考慮到他們家新裝修,標準跟其它家一樣。大姐心裡不舒服,除了正常的補償,她要求新裝修款能回收一半回來也好,這些累計折合下來估計得有千萬元。
但拆遷公司不同意,開發商也不同意,他們擔心此例一開,大家都這麼鬧,開發商只同意按照正常補償標準補償,大姐不服氣,去鬧,去要說法,電視上說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不籤字,不拆不遷,就想要個公平。
起初,大姐還發動宗族關係,聯合幾家鬧,但擋不住開發商軟磨硬泡,其它家都拿到了拆遷款,都搬走了,只剩下大姐的房子,兒子和兒媳前幾個月出去打工賺錢,準備買房之類的事宜,只剩下老兩口在堅守。
我有一兩年沒去過他們家了,每次見面,大姐反覆說道,開發商/拆遷公司為什麼不理解她呢,畢竟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她也在那生活了一輩子,這又不是說能走就能走的。
我勸她,你以後老了幹不動了怎麼辦?還不如趕緊同意,還能拿到補償款開始新的生活。大姐總是說,再想想。大姐的好朋友告訴我,她曾私底下找過開發商,但對方始終推託,明顯想壓價。
後來聽說,開發商不再找她談了,在開發的時候直接繞過了她的房子,她的房子被孤立在一個角落裡,旁邊都已經建設好了,她現在出入極為不便。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田儲、M、十年、曉冉、菲菲、珊珊、楊好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