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使財富「核裂變」

2020-12-03 智慧生財術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一批又一批的人投身於商海之中,擺攤設店,開辦企業,炒股投資,跨國經商,人們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式,靠勤勞,靠實力,靠誠信,靠機遇,甚至靠運氣,去獲取財富,實現夢想,走上富足之路。然而,只要我們仔細分析每位成功人士的經歷,便不難發現,其背後都有一種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就是智慧。不管是大智謀,還是小點子,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們贏得財富的支點。有時候,一個創意,一個點子,一個奇謀,會促成財富的「核裂變」,甚至創造出驚世奇蹟,造就億萬富翁。

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知識經濟時代,經營智慧是當今商場上最銳利的武器之一,誰擁有這個武器,誰就能無往不勝。大量生動的事實一而再地證明了這一點。

在某個小山村,有兩個青年一同開山採石,一個揮汗如雨地把石塊兒砸成小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人,掙到一些血汗錢;另一個則覺得這兒的石頭奇形怪狀,與其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他把石塊兒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3年後,賣怪石的青年成為村裡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當地出臺新政策,不允許開山採石,於是村民們漫山遍野種植鴨梨,因梨汁濃,梨肉香甜無比,金秋時節,招來八方客商。村民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有的還出口韓國和日本。就在人們為鴨梨帶來的豐厚收益歡呼雀躍的時候,那位曾賣怪石的青年賣掉自家果樹,開始種植柳樹。因為他看到,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買不到盛梨的柳筐。他再一次抓住別人沒看到的商機,5年後他成為村裡的首富。

再後來,鐵路從村邊穿過,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水果開始發展果品加工業務。那個青年卻在他的地頭砌了一道面向鐵路、背依翠柳的3米高百米長的牆。坐火車經過這裡的人,遠遠就會看到牆上醒目的大字:可口可樂。這在城市中很常見,可是在這裡,卻是百裡山川中唯一的一個廣告,十分突出。那個青年僅憑這座牆,每年又有4萬元的收入。

20世紀90年代末,一個日本商人來華考察,坐火車經過這裡,看到那條廣告,聽到青年的故事,當即決定下車尋找青年。當日本商人見到這個青年時,青年正在自己的商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原來,青年店裡的西裝標價800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750元;青年標750元,對門就標700元。彼此競相壓價,一個月下來,青年僅賣出8套,而對門一下子賣出80套,發了大財。日本商人一看這情形,大失所望地直搖頭。可是,當他弄清事情的原委後,又驚喜萬分,他被青年的驚人「財智」所震驚,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青年。原來,對面那家店也是青年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憑智力,而非靠拼體力贏得財富的生動事例。有時候,人們就是多了那麼一點點智慧,就會在創富道路上一馬當先,脫穎而出。

美國有一位出版商為了提高圖書發行量,就打起了總統的主意。他給總統送去一本書,並三番五次徵求意見,忙於公務的總統不願與之多糾纏,便回他一句:「這書不錯!」出版商如獲至寶,大做廣告:「現在總統喜歡的書出售。」這本書被一搶而空。

後來,他又送給總統一本書,總統上了一次當,便奚落出版商說:「這書糟透了!」結果又中了出版商的計。出版商又大做廣告:「現在總統討厭的書出售。」結果該書又被爭相搶購。

他第三次又送去一本書,總統則不予理睬。經過一番思考後,出版商又做廣告:「現在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出售,欲購從速!」該書又被搶購一空。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商人百變的營銷謀略,他挖空心思地利用總統的「態度」影響讀者的心理為自己賺錢,顯示出超人的創富財智,令人拍案叫絕。

一對猶太父子在「二戰」時遷居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德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是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手看看。」

20年後,父親去世,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了。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工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在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籤了字。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就在這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工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等,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像掃下來的灰土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0000倍。

在這個神話般的財富故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精明商人非凡超群的高財商,而且看到了遠見卓識的大智慧。

同樣都在經商做買賣,有的人很快成為百萬富翁,有的人平平庸庸,依然在賣苦力。造成這一反差的原因,往往不在體力,而在腦力投入上,看人們在經營過程中是否動腦子用智慧了。在財富時代,誰見過用四肢賺大錢的?有人說運動員靠四肢賺錢,但麥可·喬丹說:「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腦子打球。」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會用腦子賺錢的人。洛克菲勒曾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財產都搶走,並將我扔到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駝隊經過,我很快就會富起來。」故事中那位猶太人是這樣教育兒子的,他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二。」在這裡,他為我們揭示了財富「核裂變」的真正秘密。

相關焦點

  • 核裂變
    核裂變會將化學元素變成另一種化學元素,因此核裂變也是核遷變的一種。所形成的二個原子質量會有些差異,以常見的可裂變物質同位素而言,形成二個原子的質量比約為。大部分的核裂變會形成二個原子,偶爾會有形成三個原子的核裂變,稱為三分裂變(錢三強與何澤慧發現),大約每一千次會出現二至四次,其中形成的最小產物大小介於質子和氬原子核之間。
  • 核裂變與核聚變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用核裂變與核聚變來解釋,我們知道核裂變是一種裂變反應,從奇蹟課程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分裂,而這種分裂卻能產生巨大的能量,這到底是為何呢?在上一次我們談到了時空的本質,如果你能明白時空的本質那麼核裂變會產生大量的能量就不難理解了。
  • 核裂變的由來及發展
    將原子分開的過程稱為核裂變,是德國物理學家研究團隊在1938年發現的。核裂變能釋放大量能量,核電和原子彈都是對核裂變的應用。20世紀頭幾十年,微觀物理世界經歷了一次變革。此前,物理學家已經知道物質最小的組成部分是原子。他們認為原子就像撞球,光滑、無特色,且最重要的是,不可分。到20世紀30年代,物理學家對原子的形狀有了更好的認識,它們點也不像球。
  • 為啥核裂變比核聚變易於控制?
    原標題:為什麼核裂變易於控制而核聚變很難?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授權轉載。
  • 核裂變的反應過程
    二戰時的好多高科技,已經深入人們現在的生產和生活。在公眾號「第八感覺」裡之前的文章《黃帝是如何利用科技之戰「一統天下」的?》鈾元素核裂變時還能產生更多的中子,更多的中子又去轟擊更多別的鈾元素,就形成了一觸即發的「鏈式反應」,無窮無盡也。就如同秦嬴政當時的設想,自己是秦始皇,然後他的後代一直都是皇帝,可謂是「萬古長青」。令秦嬴政沒想到的是:到了秦二世,就終止了。所以,鈾元素的「鏈式反應」,一定要可控,不然,還沒扔出去,就把自己先炸了。
  • 核裂變與核聚變,秒懂!
    核裂變形象點說就是原子核被轟擊炸開了,哈恩因此獲得了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發現核裂變現象,加上軸心國當時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世界最大的鈾礦,德國立馬成立了鈾俱樂部,開始研究原子彈的可行性。鏈式反應就是要讓核裂變中產生的這一堆新的中子,繼續撞擊其他鈾原子產生裂變。就像多米諾骨牌,每個鈾原子的裂變都會產生新的中子,繼續轟擊其他的鈾原子。
  • 4228.關於生物核聚變核裂變的思考
    2019.5.29我曾經認為核聚變只能發生在高溫環境中,核裂變只能發生在放射性元素中,生物只能在一定的常溫環境中生存,所以不存在核聚變核裂變。所謂生物環境也就是複雜化學環境,可能降低核聚變核裂變的臨界條件。人的體溫相對恆定,沒有經常性的核裂變發生,如何維持?所以,生物核聚變核裂變不能用一般條件衡量。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可以直接裂變為光子的化學元素不是很多,因此才有物質世界的相對穩定性。
  • 從核裂變到可控核聚變,幾字之差卻是巨大鴻溝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只要核反應前後有質量上的衰減,就會釋放巨大的能量,核裂變是較重的原子核分裂之後出現質量損失而產生能量,而核聚變則相反,是較為輕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而產生質量衰減,兩者一分一合,只是反應方式不同。 其中較容易實現的是核裂變,而核聚變就比較困難了,因此利用裂變能的核武器原子彈問世要早於利用聚變能的氫彈。
  • [思維拓展]講述-核裂變的產物及歷史
    原子彈是一種利用核裂變原理製成的核武器。它是由美國最先研製成功的,具有非常強的破壞力與殺傷力,在爆炸的同時會放出強烈的核輻射,危害生物組織。   製造原子彈的材料是鈾235,它在天然鈾中只佔0.7%,其餘的佔99.3%的鈾238是製作原子彈的關鍵。1945年第一顆參與戰爭的原子彈爆炸於日本廣島(Hiroshima),時間為1945年8月6日。
  • 一分鐘了解,核裂變情況,知道核能源的情況
    一分鐘了解,核裂變情況,知道核能源的情況核裂變又稱核分裂,這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裂變化只有一點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圖像鈾、釷和環等才能發生核裂變。核裂變的可以在沒有外來中子的情況下出現,這種核裂變稱為自發裂變,這是放射性衰老改變的一種,只存在於多少種較重的同位素中。不過大部分的核裂變都是一種有中子撞擊的核反應,反應物裂變成兩個或多個較小的原子核。核反應是依照中子撞擊的機制所產生,不就是依照自己發裂變化中,相對比較固定的指數衰減和半衰期特性所控制。
  • 中國躍居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國家之列 恆昌智慧金融撬動財富...
    在備受關注的財富管理領域,隨著中國人財富的積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規模正在快速擴大。以公募基金為例,截至2020年8月底,其總規模攀升至17.80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年內連續跨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三個整數關口,較前一年年底的規模增長超過3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中國財富管理的新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財富管理市場潛力巨大,但卻仍面臨挑戰。
  • 中國躍居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國家之列 恆昌智慧金融撬動財富藍海
    在備受關注的財富管理領域,隨著中國人財富的積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規模正在快速擴大。以公募基金為例,截至2020年8月底,其總規模攀升至17.80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年內連續跨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三個整數關口,較前一年年底的規模增長超過3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中國財富管理的新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財富管理市場潛力巨大,但卻仍面臨挑戰。
  • 實現人造太陽計劃(一)——從核裂變到核聚變的原理變化及技術挑戰
    在人類目前所發現的能源中,核能的能量密度是最大的,而核能的利用又分為核裂變和核聚變。利用核裂變的原理,人類製成了原子彈,利用核聚變原理,人類生產出了氫彈。從這兩種核武器所釋放出來的威力,我們就能看到核能的能量之大。通過愛因斯坦發現的質能方程E=MC我們也能計算出物質所包含的巨大能量。能順利的獲取到這個能量或許能夠永遠地解決人類的能源危機。
  • 諾亞財富汪靜波:財富就像滾雪球,要保持危機感
    原標題:諾亞財富汪靜波:財富就像滾雪球,要保持危機感  「打敗諾亞的也許不是同行,而是一家大數據科技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為財富理財做到精準營銷和精準的風控。」  2017年9月23日,諾亞控股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在諾亞財富第九屆金雞湖財富高峰論壇如是說道。
  • 到手的財富,如何取之不盡?
    近來和我座談的佛友不少是企業家,大家前來探討如何使自己的財富更加的長久?這個問題也困擾著許多人。3、處世智慧與快樂源泉當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被人因為他的活著而得到益處。同時因為他的分享、給予和付出,這樣的捨己為人的精神、不求回報的作風,也使他自己得到快樂與滿足。
  • 全媒體曝光+6G核裂變流量系統助力格格駕到品牌加速升級
    「區別於市面所謂的黑科技,大多數隻針對純微商的培訓和裂變系統,6G流量核裂變系統包含流量入口、代理傻瓜式流量複製、流量培訓、流量裂變成交,實現整個平臺流量數據精細化運營的完整閉環,將傳統微商模式裡的品牌方『只給貨』 變成『給貨、給流量、給轉化流量的培訓』,改變代理商被品牌方長期剝削的行業現狀,利用『6G核裂變系統』 打造流量變現全產業鏈,賦能每一位合作代理商!」曹夢涵強調。
  • 看看核裂變,再看看核聚變,終於知道二者區別
    核聚變與核裂變原理相反,是兩個很輕的核撞到一塊然後合併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從而釋放巨大能量。核裂變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核聚變是萬物歸宗合而為一。
  • 核裂變還是核聚變
    其次核裂變是一個自動的無限進行的反應,一旦開始裂變了,它就不停自己就開始裂變了,你不用維持它的反應條件。但是核裂變也有它的問題,首先它也是一個有限的能源,現在探明的儲量大概500萬噸都不到。第二個就是它很危險。一旦洩露了對人們就是致命的。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讓人們至今談核色變。另外就是它的核廢料的處理,因為核裂變的廢料它是有放射性的,它可以放射好幾百年好幾千年。
  • 核聚變和核裂變對比,核聚變優勢頗多,為什麼核電站採用核裂變?
    文/玉濁清 核聚變和核裂變對比,核聚變優勢頗多,為什麼核電站採用核裂變?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科學成果展現在人們面前,並且促進了科學的進步,同時也使整個國家都有了大方向的規定。
  • 個人思想境界越高,掌握的財富就越多
    財富永遠是伴隨著人的思想精神境界高度走的。你有多高深道行,多高深的境界,上帝就會交給你多大的財富讓你管理。小境界小能力就掌管小財富,大境界大能力就掌管大財富。如果你還沒有發大財,那是因為你的修養還不夠好,還處於小而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