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取出的節育環在體內存留20多年 沒生出二胎的他們一輩子沒抬起頭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翁先桂夫婦在女兒的婚禮上。受訪者供圖

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言

編輯 | 秦珍子

51歲的吳玉霞,被一把環形枷鎖困了23年。

1997年,她和丈夫翁先桂的女兒年滿6周歲。按照當時湖南省汨羅市紅花鄉的政策,他們取得了準生證,獲準生育第二胎。家人希望,吳玉霞能再生一個男孩,「傳宗接代」。

那年6月裡的一天,紅花山村的婦女主任用自行車載著吳玉霞到了鄉政府,「取出」此前放置在她體內的節育環。那之後,吳玉霞和丈夫嘗試多年,最終沒有等到第二個孩子,無奈放棄。四處求醫問藥時,曾有大夫說,丈夫的身體沒問題,生不出孩子,是妻子身體的問題。

村裡人嘲笑夫妻倆生不出兒子,丈夫聽到一點閒話就回家吵鬧。吳玉霞把所有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我就忍著,悲觀和委屈都在心裡」。

她回憶,那時丈夫沒太多進取心,「不好好做事」。為了供女兒讀書,吳玉霞去過廣州、嶽陽等地打工,直到去年,因為眩暈症和聽力衰退,她才從一家電子廠離職回家休息。

今年6月,她在汨羅市婦幼保健院參加「兩癌」篩查時發現,自己體內還存在著一枚節育環。吳玉霞為當時的「不育」找到原因,「我受了20多年的冤枉氣」。夫妻倆早已過了生育年齡,他們希望鄉政府能給個說法。

時隔多年,吳玉霞自稱並沒有保存當時取環和此後就醫時的病歷,那枚節育環如何躲過各種檢查、在她體內留存20餘年也成了謎。當年的紅花鄉如今已撤鄉併入羅江鎮。11月14日,羅江鎮副鎮長周海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由於涉及3個鄉鎮合併的人事變動,正在讓辦公室調檔案,調查當年的當事人是誰,「到時候再把人叫過來,看當時具體是什麼情況」。

1

吳玉霞記得,節育環是1991年放置在自己體內的。

翁先桂回憶:「當時政策規定,農村夫婦如果第一胎是女兒的話,滿6年之後才允許生第二胎。」吳玉霞是在紅花鄉計劃生育辦公室上的節育環。

女兒出生6年後,夫妻倆如願盼來二胎的準生證,「滿足條件就給你送過來了,可以生二胎了」。這張蓋有汨羅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公章的準生證翁先桂保存至今,它顯示,夫妻倆被允許在1997年1月後生育第二個孩子。

翁先桂夫婦1997年取得的二胎準生證。劉言/攝

不久,村委會婦女主任黎江仁騎著自行車帶吳玉霞到鄉計生辦「取出」節育環。黎江仁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回憶說:「當時我就負責帶她們過去,帶過去就在外面等,她們進去,後來醫生說她取出來了嘛,取出來就回家了。」

3個多月過去了,妻子的肚子還沒見動靜,丈夫心裡產生了懷疑:「環也取了,怎麼懷不上?」夫妻倆來到位於長沙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翁先桂回憶,醫生警惕地問他生的是第幾個,有沒有證明,他當即把二胎準生證遞了過去。「他問這個是汨羅發的,沒有取環嗎?我就說我們取掉了。」翁先桂說,醫生看了一下,開點西藥就回來吃了,現在回想,可能當時聽說取了環,醫生就沒做那個方面的檢查。

過了大概三五個月,吳玉霞還是沒有懷孕,夫妻倆來到剛成立不久的專科醫院汨羅市羅城醫院。翁先桂稱,當時醫生也找他要了準生證,「他說你們這發了這個證應該取環了,我說是取了沒錯」。

據羅城醫院檢查結果,翁先桂的精子沒有問題,醫生認為是吳玉霞的輸卵管堵塞,需要進行「衝洗治療」。對於治療的細節,吳玉霞已經記不清楚,這次治療給她留下的印象如今只剩下「難受」。

那時聽說周邊鄉裡哪位赤腳醫生厲害,夫妻倆就連忙找過去,幾個月沒見效果,再找下一位。藥沒少開,二胎卻一直沒有到來,算下來花了四五萬元。「那時候家裡經濟還是蠻緊缺的,一年只搞到一點錢,還有家庭的開支,小孩子的開支。搞了幾年放棄了」。這成了翁先桂的遺憾。

2

今年6月5日,鄰居李春桃邀請吳玉霞一起參加汨羅市婦幼保健院的「兩癌」免費篩查,「不管有沒有病,反正是免費去查一下」。兩人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嫁到紅花山村,關係一向很好。

汨羅市婦幼保健院公告顯示,兩癌免費篩查是國家對35-64歲農村適齡婦女和城鎮低保適齡婦女進行的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目的是排查出受檢者是否患有宮頸癌和乳腺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根據日程安排,6月5日是羅江鎮婦女篩查的最後一天。

那天,吳玉霞先後做了幾項婦科檢查,快到11時,她接受了婦科黑白B超的檢查。她回憶,醫生告訴她:「你的環還沒有取,這麼大年紀了,最好把環取出來,不然以後長到肉裡面對身體不好。」

吳玉霞的第一反應是問醫生:「我怎麼還沒取環?那時候我取環還想生二胎,怎麼沒有取掉?」

「我當時跟那個醫生說,她為了生孩子吃了藥,做了輸卵管疏通,搞了好多次怎麼還有環?醫生說真的有個環,讓我在電腦裡面看看。」李春桃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負責篩查的醫生據此在《汨羅市農村適齡婦女兩癌篩查檢查表》中填寫「1、子宮萎縮;2、宮內節育器」。

12點,翁先桂接到了妻子的電話,「我肚子裡還有一個環沒取出來」。「當時我不相信,以前在大醫院交錢都沒檢查出來,這不要錢的怎麼能檢查出來。我和她說這是騙人的。」翁先桂說。

回到家,吳玉霞又和丈夫說:「真的有個環在肚子裡面,不是我身體不好。」他們打電話給現任紅花山村委婦女主任彭桂良,彭桂良告訴她,可以通過村裡向鎮政府打個報告,開個證明,可以由政府承擔取環的手術費。

6月11日,拿到證明的吳玉霞和丈夫、弟弟一起來到汨羅市婦幼保健院,弟弟建議做個彩超確認一下。接診她的醫生是該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彭新年。醫院門診醫師的介紹顯示,她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超過30年,對婦科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彭新年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接診吳玉霞時,患者說自己要取環,主動要求做一個彩超的檢查。彭新年解釋說,兩癌篩查中的婦科B超檢查是黑白B超,由汨羅市婦幼保健院免費贈送給前來篩查的婦女,以觀察她們是否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病變,但這份影像學檢查報告並不會存入醫院的診療系統。

當天9時33分,吳玉霞收到彩超報告,證實她體內存在宮內節育器。隨後,婦外科的醫生從吳玉霞子宮宮體後位深7釐米處取出「O」型節育環一枚。這枚節育環被一塊紗布包裹,交給了吳玉霞,這是她當年沒有看到的。彭新年則表示,僅從外觀,無法判斷這枚節育環的「年齡」。

「當時環取出來的時候,我好難受,回來飯都沒吃。」吳玉霞說,當年在鄉政府計生辦取環時,自己並沒有這種感覺。

夫妻倆認為,節育環一直留在吳玉霞體內,是因為當年計生辦的醫生沒有將其取出,「不然我生個兒子、生個女兒現在都有20多歲了,是不是?」

吳玉霞的彩超報告單。劉言/攝

3

今年7月,翁先桂找到羅江鎮政府要說法。他說,如今分管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副鎮長周海林看到這枚節育環的照片,電話諮詢了當年鄉衛計辦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這種型號的節育環只用到1998年,此後進行了更新換代。經多次協商,當地政府願意補償兩到三萬元,或者給夫妻倆參照低保的待遇,每人每月發放180元,翁先桂對此並不滿意。

「你找到那個醫生給我,我跟他無冤無仇,他為什麼沒有取,說取出來了。」翁先桂說,鎮政府回復他,以前沒有監控,那天的值班醫生是誰,記錄也找不出來。

「事情發生以後,我也沒有迴避他,陸續接待過他們不下10次。當年他們是符合生育二胎的政策的,20多年了,沒有生育二孩,對他們發生這個事情,我還是同情的。只是他們的要求太高,我們沒有辦法接受。」周海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由於鄉鎮合併,人員變動很大,20多年前又都是紙質材料,找到當年的經辦人仍需要時間。而對於這枚節育環是否是20多年應取而未取的,仍有諸多疑問待解。

「他到醫院去做不孕不育的檢查,不會B超都沒有做吧?既然當時有這個心,那為什麼你所有的檢查資料你不保存?」他質疑。

對此,翁先桂解釋說,自家5年前翻修房子時,以前的病歷找不到了,「政府的材料都找不到,怎麼能要求我找得到」。他曾於6月底到羅城醫院希望調取醫院的病歷材料,院方表示當年都是紙質材料,醫院又經歷過翻修,已經無法找到。11月16日上午,羅城醫院檔案室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當年的材料確實無法查找。

至於當年治療時沒有做B超檢查,翁先桂推測,可能是和醫生說取了環,他就沒做那方面的檢查,「當時B超也少,可能用在車禍那些急用的人身上了」。

周海林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說,根據當年計生工作的要求,鄉政府每個季度需要對育齡婦女進行「查環、查孕、查病」,防止有人違反生育政策,也檢查一些婦科疾病,因此每個鄉都配備有一臺黑白B超儀器。「按理說吳玉霞也應該履行這項義務,接受檢查。」

黎江仁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證實,紅花鄉衛計辦當年確實有一臺黑白B超機,但是對於吳玉霞這種領了二胎準生證而沒有生育的,村裡不會要求她去檢查避孕環,而是會在二胎出生後帶她去做結紮手術。

圍繞醫學檢查的諸多疑問,記者請教了彭新年醫生。她解釋,吳玉霞自稱當年做過輸卵管疏通,可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X光下的碘油造影,這種情況肯定能夠看到子宮內的節育環;另一種是輸卵管通液,通液之前也要做影像學的檢查。她強調:「如果是在正規的醫院、正規的婦產科醫師給她看,肯定會開B超檢查,能看得到裡面有環沒環。」

彭新年還表示,通常情況下,取環手術不需要進行麻醉操作,術中遇到複雜情況,節育環取不出來的話,醫生會告知患者到上級醫院就診。如果設備條件允許,也可以在宮腔鏡下取環,不過汨羅也是最近六七年才引進的宮腔鏡技術。

事件發酵後,羅江鎮政府成立了工作專班,調取當年的人事和檔案材料。「我們還是希望能找到當年經手過的人,把情況弄清楚,給出事件清晰的來龍去脈,既要講情講理,又要依法依規,做一個妥善的解決。」周海林說。

4

剛剛年過5旬的吳玉霞已顯出老態。由於聽力衰退,又患有眩暈症,和人交談時,她常眯著眼、佝僂著腰、極力湊近了聽。在她看來,這都是當年生不出孩子、受人刺激落下的病根。

沒有兒子這件事一直困擾著夫妻倆。翁先桂所在的生產隊中,同年出生的7個男人,都是先生育了一胎女兒,6年後又有了兒子,這讓翁先桂感覺抬不起頭。

「開始我們戀愛的時候,我家裡怎麼也不同意。結婚之後,我還是想兩個人好好一起,不能被我爸媽看扁了。」吳玉霞回憶,這些年沒有懷孕,丈夫一直以為是她的責任,聽到閒話會與她吵鬧,心情不好也會回家發洩。「我以為是我自己的問題,還是有一點思想包袱,我就忍著。我理解他,沒給他生一個兒子,他心情不好。以後人家都有人防老,我們沒有。」

在她眼裡,丈夫放棄了生兒子後,整個人就沒有了上進心,好像認為沒有兒子就沒了奔頭。整天沒事在家晃悠,也沒事做。當時家裡條件很差,泥瓦房只有一間臥室、一間客廳和一間廚房,女兒上初中後沒有單獨的臥室,只能借住在祖母家。她曾想過離婚,又捨不得女兒。

作為朋友,李春桃常為吳玉霞感到心疼:「以前我們都不去打工,村裡人在家裡一坐一大群,會相互攀比。那個打擊是很大的。別人生了我沒生,別人帶小孩,我心裡是什麼味道?」

為了供女兒讀書,吳玉霞先後到廣州、東莞、嶽陽等地打工,皮鞋廠、食品廠、電子廠都留下過她的身影。有時晚上睡在床上,白天過度勞累的手會把她疼醒。就這樣省吃儉用,看著女兒考上了大學,「苦了我們自己可以,不能苦了孩子」。

2015年,一家三口用攢下的錢翻蓋了新房。夫妻倆留了兩間寬敞的主臥給女兒,希望能招個女婿。可事與願違,第二年,女兒嫁到了長沙。翁先桂和村裡鬧了起來,女兒戶口明明還在紅花村24組,她名下的土地卻被收了回去,這讓家裡的水田一下少了三分之一。

「他們還會在你面前指手畫腳說,人家有兒子,你沒兒子,過個10年你還要地?你死掉,自己的地都沒有了,又沒有兒子接你的代。那種言語是很刺激的,一句話我心裡聽到了就很難受的。」翁先桂忿忿不平。

「人家在家裡面有孫子帶,我家就是兩個大人,他白天上班,我一個人做做飯洗洗衣服。」吳玉霞甚至不敢去和村裡人打牌,「沒有本錢又怕輸,不像以前自己有收入,輸個一兩百元沒關係」。

以前在食品廠打工時,廠方會帶工人做傳染病檢查,在電子廠則會做塵肺病篩查。每次體檢都合格,吳玉霞也就一直沒捨得給自己買一個包含婦科檢查的全身體檢。直到今年6月,查出了那枚節育環,她說,「我受了20多年的冤枉氣」。

11月13日,在寬敞的新房裡,翁先桂沒能找出當年的病歷,卻翻出了一張從2002年雜誌上撕下的「清宮珍藏生男育女預計表」,保存完好,折得整整齊齊。

相關焦點

  • 20年的節育環未能「一勞永逸」,子宮裡這種痛「一輩子都忘不了」
    9年前,藝術家周雯靜陪伴自己的母親,取出佩戴了20年的節育環。但由於節育環在體內的時間太久遠了,節育環已經跟子宮的肉長在了一起。取環的手術出現了大出血,還引發了併發症,母親甚至被診斷為子宮癌。這一切都給周雯靜帶來了深深的觸動。隨後她便開始關注節育環相關資料,並將300個銅製作的、各式各樣的節育環做成一件藝術品。
  • 醫生建議:佩戴節育環的女人,這個時候最好取出,可別不當回事
    節育環是一種常見的避孕方式,而且節育環的避孕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在90年代,國家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為了能夠達到避孕的效果。所以像一些女性,在生育完之後,往往都會在體內放置節育環,這樣可以起到避孕的功效,而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對於一些女性朋友來說,想要二胎的話,就去醫院摘下節育環。
  • 女性絕經多長時間,把節育環取出對子宮好?大部分人都弄錯了
    目前最安全,避孕效果最好的就是節育環,女性一般在生完孩子後,短時間裡不想再生二胎,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子宮裡放置節育環避孕。雖然節育環是一種長期有效的避孕方式,但是節育環也是有保質期,它的保質期在5年到15年之間。
  • 32歲寶媽「上環」10年,節育環被取出來的那一刻,護士心疼落淚
    導語通常情況下,夫妻倆在生下一個寶寶之後,短期內決定不要二胎的時候,就會採取避孕措施,一般是採用女性體內上環這種方式,那麼這種避孕方式有什麼壞處呢?案例小愛結婚一年便生下一個男孩,後來又意外懷孕了,夫妻倆沒打算生二胎就選擇了打胎。都是新時代的人,夫妻倆都知道打胎對身體很不好,所以在醫院打胎的時候便問了醫生什麼方法避孕最有效,醫生建議女性上環。
  • 節育環何時取出比較好?若能在這個時間,三個麻煩可能會遠離你
    若是長期的佩戴節育環,往往也是會給女性身體帶來很大的影響的,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敏感的女性。因此,對於一些佩戴了節育環的女性朋友,是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要把節育環取下來的。那麼,節育環通常什麼時候取下來比較好呢?一般情況下,節育環往往也是為了避孕,假如你不想再生的話,那麼是可以暫時不取的。而現在國家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因此,想要生二胎的女性朋友是可以將節育環取下。
  • 節育環對女性的傷害太大了,聽聽二胎寶媽怎麼說?
    自從國家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只有一胎的寶媽開始計劃生二胎了,畢竟想著兩個孩子大了以後,彼此是個伴。但是前兩天有個寶媽跟幫媽聊天的時候說到,當時沒想到有這種政策,生完大寶的時候,早早上了環,現在為了生二胎,又要取環,原本以為取環很簡單,但是沒想到,差點兒要了自己的命,那個疼痛的感覺,現在想想都像一場噩夢。
  • 肥東縣一婦女莫名上了兩節育環 卻又兩次意外懷孕(圖)
    事件  計生部門給她上了兩個節育環  肥東縣陳集鎮稻香村村民朱永明與丈夫在2000年2月1日結婚,2001年3月13日朱永明生下了一個男孩,由於不符合生育二胎的政策,朱永明也積極響應計劃生育的政策,於當年的6月1日,在其所在鄉衛生院做了上環手術。
  • 女子兩度上節育環又意外懷孕兩次 身體受損害仍尋藥求醫
    事件計生部門給她上了兩個節育環肥東縣陳集鎮稻香村村民朱永明與丈夫在2000年2月1日結婚,2001年3月13日朱永明生下了一個男孩,由於不符合生育二胎的政策,朱永明也積極響應計劃生育的政策,於當年的6月1日,在其所在鄉衛生院做了上環手術。
  • 嵌在媽媽體內的小銅環,已經傷害了中國女性20年:子宮自由到底有多難?
    二胎開放前,很多女人體內裝上了節育環。然而,並沒有幾個人清楚地知道,節育環對身體的危害。更可怕的是,有的人還不知道,節育環是需要取出來的。很多女人都不知道,自己身體裡可能藏著一顆「定時炸彈」。原來節育環就是從這裡穿破子宮,走到膀胱裡。這幾年,女子說自己經常肚子痛,而且尿頻尿急。沒想到這個原罪,竟然是這個節育環。你體內的節育環,或許正悄悄傷害著你的身體。沒人通知你的節育環過期了從前,由於時代不同,已婚婦女還會被喊著去上環。
  • 節育環要在這之前取出!
    「上環」這種節育方式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開始大範圍使用。在計劃生育的國情下,很多女性都是屬於半強制性上環。如今,第一批「上環」的女性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那麼她們現在的現狀如何呢?有數據統計:每年有1000萬的女性選擇做「上環」手術,但到了年限去取環的女性卻是少之又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對取環知識的缺乏,或者乾脆忽視,很多女性甚至都忘記了身體內「節育環」的存在。
  • 女性什麼時候要取出節育環?取環要注意些什麼?45歲後女性要熟知
    節育環是一種適用於女性的避孕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環,在以前計劃生育期間,這是最常見用的一種避孕方式。主要是因為它的避孕率是相當高的,達到了99.8%,材質不同,避孕的時間不同,有五年十年,甚至還有二十年。
  • 節育環那麼多,為什麼更多人推薦曼月樂環?
    節育環那麼多,為什麼更多人推薦曼月樂環?在放置到女性子宮腔內後,每天釋放20ug作用於宮腔,以達到避孕目的,可持續釋放5年。換句話說,放置曼月樂環後成功避孕的時限為5年,5年後如果還有長期避孕的打算,需要取出再重新放置新的節育環。  曼月樂與傳統節育環有何不同:  前面說到曼月樂是種新型節育環,它的作用原理是通過藥物改變宮內雌孕激素環境抑制受精。
  • 不要以為節育環避孕很簡單
    如節育環避孕時間長、放置簡便、痛苦小,放置後避孕的效果好;  2、它不影響哺乳,而吃避孕藥、打避孕針以及皮下埋植都屬於激素用藥,會通過乳汁到達嬰兒體內,對嬰兒的生長發育不利。  3、上環的副作用比較小,有時可能是月經量多一點,或出現腰疼,但絕大多數人都可以用。激素類藥則不同,可能會帶來月經不調,並且也不適宜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患者使用。
  • 這是可能的事情,別忘了那個舉著環出生的孩子
    最近忽然發現大姨媽沒來,心裡一下子緊張起來,不會懷孕了吧?但是又感覺不可能,明明帶著節育環,可不就是用來避孕的嗎?別想這麼簡單了,還記得那個帶環出生的寶寶嗎?2018年,美國的一位女性帶了節育環,沒想到意外懷孕。孩子出生的時候,環在胎盤裡找到,護士就把節育環放到孩子的手裡拍了一張照片,這孩子一時成為當時最小的網紅。
  • 女性上了環之後,最晚什麼時候要取出?不取會怎樣?醫生告訴你
    但是可能會有不少女性對節育環不了解,覺得上環上上去之後就不用再考慮其他事。還會有不少人覺得麻煩,上環之後就不想把它取出來。其實節育環是一定要取得,如果不取的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下面醫生來跟大家仔細說一下,女性朋友要注意了解。女性上了環之後,為什麼一定要取出來?最晚什麼時候取出?
  • 女性上環後,到絕經期有必要取出嗎?如果一直不取,有什麼後果?
    在我國,有很多生育過的女性,沒有再次備孕計劃時,都選擇了一種避孕方式:宮內節育環!我國對宮內節育環的推廣從1956年已經開始了,截止到目前有60多年的歷史。在最多的階段,每年平均有超過1000萬的女性都選擇了這種避孕手段。
  • 節育環,選擇含銅的還是含藥的?各自的適應症有哪些?
    宮內節育環的「雛形」來自於駱駝子宮內的小石頭,當時的人們為了讓駱駝不懷孕,在其子宮內放置小石頭以此達到避孕的效果。一直到今天,宮內節育器已經有了 100 多年的歷史,當把全世界各地的宮內節育環放到一起後,視覺衝擊力還是有些震撼的。
  • 取環後多久可以同房
    核心提示: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重慶仁愛醫院(▲▲▲點擊本頁面上方圖片▲▲▲可直接在線向人工諮詢病情或預約掛號)發現很多女性準備再要一個孩子,於是取環成了她們備孕路上的措施。不過,取環後都是不能立馬就同房的。
  • 女性身體發出這個信號,意味取環「末班車」已來臨,再拖易傷子宮
    從1980年開始,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也因此很多女性選擇了上環絕育,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她們怎麼樣了呢?我們來看看國家衛計委公布的,從1980-1990年的數據統計,每年大約有一千萬女性做了宮內節育環的手術,而節育環的最長年限實際上只有20年左右,但因為對取環的不了解,導致很多女性早已忘記了自己體內還有這麼一個東西。
  • 關於絕經後要不要取環的事兒
    點擊查看 今天,婦產科門診來了一位68歲老年女性患者,要求取環,門診醫生細問之下才知道,她在26歲生完孩子,由於哺乳期意外懷孕後做人流手術時,害怕再次懷孕,也為了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直接在人流手術同時就放環避孕,效果不錯,之後一直沒有受到意外懷孕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