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節育環未能「一勞永逸」,子宮裡這種痛「一輩子都忘不了」

2021-01-09 家庭醫生在線網

9年前,藝術家周雯靜陪伴自己的母親,取出佩戴了20年的節育環。

但由於節育環在體內的時間太久遠了,節育環已經跟子宮的肉長在了一起。

取環的手術出現了大出血,還引發了併發症,母親甚至被診斷為子宮癌。

這一切都給周雯靜帶來了深深的觸動。

隨後她便開始關注節育環相關資料,並將300個銅製作的、各式各樣的節育環做成一件藝術品。

2014年該藝術品在北京展出,隨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其中評論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媽也有。

之前很多人一直以為,從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墜地,媽媽的痛苦也就即將結束了。

但並不是這樣的,對媽媽那一輩的女性來說,一個生命離開了母體,卻有一個隱患,被埋入了母親體內。

這個隱患叫做,節育環。

追溯節育環的使用:

據記載是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駱駝子宮內放入小石塊,以防止駱駝在沙漠長途旅行中妊娠;

1909年,波蘭醫師以蠶腸線製成環形節育器,用帶缺口的棒送入宮腔,首次設計用作人類避孕;

1923年,K.Pust將蠶腸線環和有柄託結合,後來因盆腔感染,受到醫師反對,而未能推廣

......

數千年前,節育環是石頭,用於牲畜避孕。

直到30多年前,為限制人口快速增長,我國提倡計劃生育。

當時大部分地區實施的是「一胎上環,二胎絕育」政策。

即夫妻雙方必須有一方「上環」或者「結紮」。

但是當時大多數家庭,都會選擇讓女性「上環」。直到現在,國內有很多女性仍會選擇「上環」來進行避孕。

「上環」雖能有效避孕,但也存在著風險。基於此,家醫君連線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科主任醫師付霞霏,一起來聽聽她是怎麼說的。

付霞霏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主任醫師擅長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如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症候群、閉經、圍絕經期症候群等的診治,不孕症的診治,婦科腫瘤的規範化治療。能熟練開展腹腔鏡、宮腔鏡手術及陰式系列手術。

「環」在子宮裡是如何作用的?

「環」指的就是宮內節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宮腔內的避孕裝置。

付主任介紹,環的種類有多種,包括:

1、惰性宮內節育器(第一代IUD)

由惰性材料製成,如我國既往常用的圓形金屬環,由於脫落率及帶環妊娠率高,目前已經停止生產。

(圖為惰性宮內節育器的幾種類型)

2、活性宮內節育器(第二代IUD)

內含有活性物質,能提高避孕效果,減少副作用。可以分為含銅宮內節育器和含藥宮內節育器。

其中,含銅宮內節育器在我國應用最廣泛,可以有T形、V形、宮形等多種形態。

(圖為活性宮內節育器的幾種類型)

含藥的宮內節育器目前常用的主要是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商品名為「曼月樂」。

曼月樂是T形的,在它的縱管內儲存著藥物——左炔諾孕酮,每天能夠微量釋放20微克,能提高避孕效果,降低副作用,放置時間可以達5年。

3、節育環避孕原理

節育環會對子宮內膜造成刺激,引起子宮內膜的無菌性炎症,幹擾內膜的代謝,同時也能改變輸卵管的蠕動,從多方面幹擾受精卵著床。

(阻止胚胎著床)

而含銅或其它活性物質的的節育環,則會不斷釋放銅離子等,讓進入子宮的精子頭尾分離,以起到避孕作用。

(讓精子頭尾分離)

含有左炔諾孕酮的曼月樂環,由於局部孕激素的作用,使子宮內膜變薄,不利於受精卵著床;宮頸黏液也會變得稠厚,不利於精子穿透。

「環」很小,但需要足夠的關注

根據《國家衛生統計年鑑2010》,1980-2009年間,我國女性共使用節育器2.86億次。

這期間的節育環,用的基本都是金屬材質,年限在10-20年。

30年過去了,節育環讓媽媽們避免超生的麻煩,但也埋下一定的隱患。

(節育環放置過程)

雖然現在醫療條件好了,上環基本上不打麻醉,上環過程也相對比較簡單,操作不複雜,大多數女性都可以承受。

但是放置後,部分女性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①節育環剛放入子宮內,有些女性會出現副作用,如腰酸、小腹疼痛。

②上環後的3-6個月內,還會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少量點滴出血。

③節育環也不能保證100%避孕,還是有可能意外懷孕,據統計,80年代第一批上環的女性,宮外孕機率極高。

現在的節育環,當然會比30年前友好很多,但為了避免上環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付主任也提醒:

上環後,出現劇烈下腹疼痛、外陰癢、白帶異味或形狀改變等情況,需要馬上去醫院檢查。

出現下述情況則需立即將節育環取出:

①上環後還是懷孕(不管是正常妊娠還是宮外孕)了;

②節育環發生位置下移或者異位,起不到避孕作用還帶來不適;

③出現陰道、子宮出血或者盆腔炎等併發症,治療無效後也需考慮取出。

「環」並非一勞永逸,它也有保質期

另外,付主任也表示,節育器雖然是一種長效的避孕措施,但並不是永久性的「一勞永逸」。

和很多產品一樣,節育器也是有有效期的,根據材質的不同,不同節育器的有效期也不一樣。

第一代惰性的圓形不鏽鋼環有效期是20年,含銅的節育器有效期是5-10年,而曼月樂環是5年。

節育器到了有效期後,避孕效果會明顯下降,受孕機率相應上升,因此,必須取出或者更換。

對於80年代那些被強制上環的女性來說,當時或許有些醫生忘記了交代,或許是交代後上環的女性沒聽清楚、忘記了,後來也沒人提醒她們。

導致很多女性都忘記,絕育環到了時限是需要取出來的。

而女性在絕經後,子宮會慢慢萎縮,體積也會變小,但絕育環不會變小。

因此絕經後不取出節育環,就存在以下風險:

日常容易腰酸、腹痛即使絕經也會陰道出血很多女性直到絕經後,絕育環仍在她們的子宮內,當子宮大小和節育環不再匹配,這時環就會和子宮產生摩擦。

腰酸、小腹墜痛或者陰道出血等都會因此出現,然而這還只是最輕微的危害。

節育環「逃逸」,造成子宮穿孔絕經後的女性子宮由於缺乏雌激素,變得非常脆弱,有人稱此時的子宮為「豆腐子宮」。

過大的節育環會不斷壓迫子宮內壁造成磨損,時間長了,就會嵌頓到子宮壁的肉裡面。有些甚至會造成子宮穿孔,進入到腹腔裡去,這是非常危險的。

普通方式無法取出,只能手術取出

如果節育環已經長在肉裡,或者「逃逸」出子宮,就需要進行手術取出。

若是取環時出現了節育環斷裂、殘留,媽媽們還要再進行二次手術。

對許多媽媽們來說,這是一場不亞於生孩子的噩夢。

甚至有個絕經4年的女性,在經歷取環後說道:

生孩子的疼,過去就忘了,但取環的疼,一輩子都忘不了。

正常來說,絕經後的1年內,就需要將節育環取出。

但很多媽媽因為忘記、不好意思提起或者嫌麻煩,都會繼續讓節育環留在子宮內。

雖然現在很多的科普期刊都在說,節育環不是洪水猛獸。

確實,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節育環的給女性帶來的傷害越來越小,而且也讓女性避免了意外懷孕。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放節育環,用不好是會傷到人的!

而且對於很多媽媽輩的人來說,她們已經一個人在避孕這條路上,摸黑走太久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佩戴節育環的女性,中國就佔到2/3。

曾有專家在2016年預測,未來10年,國內需要取環的女性數量大約在2600萬。

我們在歌頌母愛偉大的同時,也不應該忘記這些生育背後的痛苦!

當她們出現腰酸背痛、月經淋漓不盡,或者閉經後,我們完全可以在她們身邊提醒:時間到了,該去把環取出來了。

並且告訴她們:這次有你的陪伴。

因為,在避孕這件事情上,本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編輯:小鄭

參考資料:[1]節育環-百度百科[2]《國家衛生統計年鑑2010》[3]谷祖善. 絕經後取環必要嗎?[J]. 婚育與健康, 2000, 000(009):P.[4]陳勤芳. 絕經後取環應及時[J]. 大眾醫學, 2012(5):51-51.[5]蔣成素[1], 肖雁冰[1], 任曉豔[1],等. 宮內節育器併發症的處理與預防[J]. 現代儀器與醫療, 2017, 023(006):P.131-132.[6]任璇. 2600萬女性的環該取了![J]. 健康時報, 2019,(1630):21

相關焦點

  • 女性絕經多長時間,把節育環取出對子宮好?大部分人都弄錯了
    目前最安全,避孕效果最好的就是節育環,女性一般在生完孩子後,短時間裡不想再生二胎,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子宮裡放置節育環避孕。雖然節育環是一種長期有效的避孕方式,但是節育環也是有保質期,它的保質期在5年到15年之間。
  • 嵌在媽媽體內的小銅環,已經傷害了中國女性20年:子宮自由到底有多難?
    二胎開放前,很多女人體內裝上了節育環。然而,並沒有幾個人清楚地知道,節育環對身體的危害。更可怕的是,有的人還不知道,節育環是需要取出來的。很多女人都不知道,自己身體裡可能藏著一顆「定時炸彈」。本來在子宮的節育環,竟然跑到了膀胱?醫生在取環手術中發現,女子的膀胱和子宮緊緊貼在一起,中間有個0.5cm的小口連著。原來節育環就是從這裡穿破子宮,走到膀胱裡。這幾年,女子說自己經常肚子痛,而且尿頻尿急。沒想到這個原罪,竟然是這個節育環。你體內的節育環,或許正悄悄傷害著你的身體。
  • 多半忘取,再拖子宮報廢了
    一般而言,節育環最多能在體內放置20年左右,但現實確是,因為對於取環知識的普及不到位或是後遺症暫時沒有出現,導致多半女性都早已經忘卻了身體裡有它的存在。三位過來人講述心酸經歷@往事如夢:上了環十年左右,我都早已忘記了身體裡還有這樣東西的存在,取環真是痛不欲生,竟然比我生孩子時還有痛!剛想開口說放棄不取環,結果還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冒險去取了。
  • 節育環對女性的傷害太大了,聽聽二胎寶媽怎麼說?
    但是前兩天有個寶媽跟幫媽聊天的時候說到,當時沒想到有這種政策,生完大寶的時候,早早上了環,現在為了生二胎,又要取環,原本以為取環很簡單,但是沒想到,差點兒要了自己的命,那個疼痛的感覺,現在想想都像一場噩夢。其實,對於上環來說,雖然是一種避孕率高達90%的避孕措施,而且有很多寶媽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堅持上環,但是,關於節育環,不僅僅是取環的痛,上環對身體的傷害更大。1.
  • 不要以為節育環避孕很簡單
    比如,一開始會痛,有的人會痛很長時間,有的人月經來的會比以前多,有的經常腰痛,最可怕的是在月經回去後,要取環,會長上,取下更痛。請問專家是不是這樣?  上環的五個好處:  1、上環的避孕率高,這是最利於產婦身體恢復的一點。
  • 女性身體發出這個信號,意味取環「末班車」已來臨,再拖易傷子宮
    你的節育環「超刑服役」了嗎?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根據調查顯示:我國選擇宮內節育環的女性佔40%以上,位居全世界之最。而很多女性認為上環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上完就忘了取,導致自己身體飽受「折磨」。
  • 本該取出的節育環在體內存留20多年 沒生出二胎的他們一輩子沒抬起頭
    那年6月裡的一天,紅花山村的婦女主任用自行車載著吳玉霞到了鄉政府,「取出」此前放置在她體內的節育環。那之後,吳玉霞和丈夫嘗試多年,最終沒有等到第二個孩子,無奈放棄。四處求醫問藥時,曾有大夫說,丈夫的身體沒問題,生不出孩子,是妻子身體的問題。村裡人嘲笑夫妻倆生不出兒子,丈夫聽到一點閒話就回家吵鬧。吳玉霞把所有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我就忍著,悲觀和委屈都在心裡」。
  • 節育環那麼多,為什麼更多人推薦曼月樂環?
    節育環那麼多,為什麼更多人推薦曼月樂環?在放置到女性子宮腔內後,每天釋放20ug作用於宮腔,以達到避孕目的,可持續釋放5年。換句話說,放置曼月樂環後成功避孕的時限為5年,5年後如果還有長期避孕的打算,需要取出再重新放置新的節育環。  曼月樂與傳統節育環有何不同:  前面說到曼月樂是種新型節育環,它的作用原理是通過藥物改變宮內雌孕激素環境抑制受精。
  • 女性什麼時候要取出節育環?取環要注意些什麼?45歲後女性要熟知
    節育環是一種適用於女性的避孕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環,在以前計劃生育期間,這是最常見用的一種避孕方式。主要是因為它的避孕率是相當高的,達到了99.8%,材質不同,避孕的時間不同,有五年十年,甚至還有二十年。
  • 32歲寶媽「上環」10年,節育環被取出來的那一刻,護士心疼落淚
    導語通常情況下,夫妻倆在生下一個寶寶之後,短期內決定不要二胎的時候,就會採取避孕措施,一般是採用女性體內上環這種方式,那麼這種避孕方式有什麼壞處呢?案例小愛結婚一年便生下一個男孩,後來又意外懷孕了,夫妻倆沒打算生二胎就選擇了打胎。都是新時代的人,夫妻倆都知道打胎對身體很不好,所以在醫院打胎的時候便問了醫生什麼方法避孕最有效,醫生建議女性上環。
  • 節育環要在這之前取出!
    「上環」這種節育方式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開始大範圍使用。在計劃生育的國情下,很多女性都是屬於半強制性上環。如今,第一批「上環」的女性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那麼她們現在的現狀如何呢?有數據統計:每年有1000萬的女性選擇做「上環」手術,但到了年限去取環的女性卻是少之又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對取環知識的缺乏,或者乾脆忽視,很多女性甚至都忘記了身體內「節育環」的存在。
  • 醫生建議:佩戴節育環的女人,這個時候最好取出,可別不當回事
    醫生建議:佩戴節育環的女人,這個時候最好取出,可別不當回事對於一些女性朋友來說,如果想要繼續生育的話,就會取下節育環,而不想繼續生育的話,也是儘量不要將節育環長時間存放於體內,因為節育環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最高可達20年之久。但有一些節育環,也在10年左右的使用年限,如果到了該取出的年紀,一定要及時取出,這樣才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
  • 節育環,選擇含銅的還是含藥的?各自的適應症有哪些?
    宮內節育環是全世界最常使用的可逆性避孕措施。統計數據顯示,2014 年,亞洲女性使用宮內節育環作為避孕措施的比率為 27%。 宮內節育環的「雛形」來自於駱駝子宮內的小石頭,當時的人們為了讓駱駝不懷孕,在其子宮內放置小石頭以此達到避孕的效果。一直到今天,宮內節育器已經有了 100 多年的歷史,當把全世界各地的宮內節育環放到一起後,視覺衝擊力還是有些震撼的。
  • 節育環何時取出比較好?若能在這個時間,三個麻煩可能會遠離你
    不是的,首先節育環一般都是有使用壽命的,時間長的可以20年,而短的就要10年左右。因此,我們不能超過使用的年限。而且,節育環是為了避孕用的,假如你已經快絕經了,或者說已經沒有生育的能力了,那麼,也是沒有必要佩戴節育環的。
  • 女人上環後什麼時候取環比較好?若一直不取出來,會有什麼後果?
    雖然說節育環的時效性比較長,但也不是永久的,很多女人在上環以後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取環的事情,以為可以一勞永逸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那麼到底上環後多久才要把節育環取出來的?如果一直不取出來,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後果呢?女人上環後什麼時候取環比較好?若一直不取出來,會有什麼後果?說到取環的時間,主要要參考兩點。
  • 兩位寶媽真實扎心經歷:錯過取環「末班車」,多逃不過這幾種結局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就是這幾種:Y型、V型、母體樂等,它們的佩戴年限在5-8年;T型、含銅宮型環的佩戴年限在10-15年;最新型的含左炔諾孕酮節育環,佩戴年限在5年;幾乎已經淘汰的O型金屬單環、元宮環,佩戴年限高達20年。
  • 打完hpv疫苗並非一勞永逸,定期子宮頸癌篩查也很重要
    預防子宮頸癌,篩查為第二道防線,主要對象是25歲以上的女性,而第一道防線為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子宮頸癌疫苗一向爭議很大,反對一方主要擔心副作用大。疫苗發明至今已有11年,每隔兩至三年就會聽到有關疫苗副作用的報導,「每次發生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事件,當地政府都會審慎跟進,但至今仍未有報告可以真正確定疫苗會引致嚴重的副作用,醫學界亦視之為安全的預防子宮頸癌方法」。不過,他說一般例如紅腫痛的副作用,的確難以避免。
  • 肥東縣一婦女莫名上了兩節育環 卻又兩次意外懷孕(圖)
    朱永明在候車室裡查看自己的檢查報告,憂心忡忡  肥東縣陳集鎮稻香民族村婦女朱永明2001年3月13日生育了一名男孩,由於不符合二胎政策,朱永明也響應計劃生育的號召,在當時的鄉衛生院做了上環手術。然而在2003年5月,朱永明卻意外懷孕了,經過鄉計生部門的B超檢查找出了原因:朱永明的體內沒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