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中型車不僅裝備了氙燈,而且還帶有了更多的功能:隨動轉向、靜態輔助照明、透鏡、大燈清洗、和自動開啟等……其中科技含量最高、用處最大的就是AFS隨動轉向。
智能車燈
氙氣大燈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時間不長,也就是這幾年大家才對其有所了解,如果你在晚上見到一些車發出藍白色的亮光,八成那就是氙燈了。注意下讀音:有不少人把氙(xian1---於「仙」同音)氣大燈誤讀成疝(shan4---於「扇」同音)氣大燈。
氙氣大燈(HID High intensity Discharge)是由飛利浦公司花費5年時間研製的一種氣體放電大燈,最早應用在工業建築的照明上,而後發展為供給汽車用的氙氣大燈。海拉(HELLA);飛利浦(PHILIPS);歐斯朗(OSRAM);博士(BOSCH)為目前歐洲的4大氙燈製造廠家,也是全球知名的氙燈品牌,目前的國內中級轎車中,廠家原配的氙燈也多由這4家代工生產。
智能車燈
那麼氙燈跟平時的滷素燈相比有哪些好處呢?
高亮度:同功率的氙燈產生的光照流明度為滷素燈的3倍。
長壽命:利用氣體電離發功的氙燈壽命為滷素燈的6倍以上。
低功耗:同亮度的氙燈比滷素的功耗小一半。
高色溫:氙燈最高能到12000K的色溫,遠遠超過滷素燈的3000K,接近日光的6000K是人眼看起來是最舒服頻段,也是使用率最高最為常見的一類。
早些年時,氙燈屬於高級配置,只有在進口的奔馳、寶馬、等高端車型上才會有,這幾年,隨其成本的下降和國內汽車數量的提升,氙燈逐漸成為了熱門配置,基本上國內的中型車甚至緊湊型車都已開始裝備。
AFS隨動轉向(也叫車燈主動轉向系統):
通常汽車的大燈不論亮度如何都有一定的照明範圍,當在夜間行駛轉彎的時候,會因為行駛角度問題出現一定的「盲區」,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車的安全,在照明光線固定的情況下,這個盲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AFS燈光隨動轉向系統」就應運而生了。它能夠根據行車速度、轉向角度等自動調節大燈的偏轉,以便能夠提前照亮「未到達」的區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照明,確保夜間轉彎行車的安全。
智能車燈
由此可見,在配備氙燈的車型中,AFS的有無是其比較重要的一種功能,哪款車的氙燈更加牟利,我們可以通過是否具備AFS隨動轉向功能來體現。
講到AFS隨動轉向,小編還要囉嗦兩句。車輛如果帶有AFS功能,從結構技術上來講,這款氙燈肯定也配備了「透鏡」,而且如果還具備「靜態轉彎輔助照明」的話,那麼對於氙燈來說就更如虎添翼了。
透鏡:
帶有AFS功能的氙燈一定配備了透鏡。根據目前市面上常見車型,在氙燈的分類中,有無「透鏡」是其中的一種分類。透鏡的作用就是能夠更好的聚集發散的光源,做到遠光聚而不散,近光短而寬,就因為有這樣的好處,使得一些低端車型即使沒有氙燈也配備了透鏡來改善其照明效果。反之不帶透鏡的氙燈光線散射時會對其他車輛產生一定的幹擾,所以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明文規定裝配氙燈的同時要求加裝透鏡。
智能車燈
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裝有氙燈的車都是採用了透鏡式氙燈,只有少數帶氙燈的車沒有透鏡。比如全系本田8代雅閣就沒有透鏡而使用的為「反光碗」,近光還好,遠光就比較發散了,一般開啟後會給對面的車輛造成幹擾。
靜態彎道輔助照明:(也叫靜態輔助照明)
「靜態彎道輔助照明」跟AFS還不是一回事。前者只要你轉動方向盤,甚至打開轉向燈,這個安置在大燈內的轉向輔助燈就會在一側亮起,它的照射角度和範圍是固定的,而且是在大燈原有的照明範圍內加大側面的照明區域。
智能車燈
智能車燈
靜態輔助照明一般為近光,只照亮「左」或「右」的一小片區域,對於晚上低速行駛和原地轉向時作用比較明顯,能夠讓駕駛者看到車的側面;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靜態輔助照明還可以起到對AFS功能補充增強的作用。
智能車燈
此外還有在氙燈裡基本屬於標配的「大燈清洗」和「感應式大燈」。前者的主要作用是清潔大燈表面的灰塵和泥土,保證照明效果;後者的主要作用是在天黑或者進入到黑暗環境後大燈自動點亮,在提高行車安全的同時也算是一種人性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