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投資、西藏電視臺承制的紀錄片《輪迴的草原》,近日在拉薩舉辦看片會。40多名觀眾在現場觀看了這部講述那曲牧民一年生活狀態的紀錄片。
據該片導演李亞介紹,《輪迴的草原》屬於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投資拍攝的《西藏故事》系列紀錄片其中的一集。2013年4月開拍,今年年初結束拍攝,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真實記錄了那曲地區嘉黎縣夏瑪鄉垂瓊村牧民瓊乃一家人的生活狀態。該片分別以春夏秋冬的時間線和牧人對挖蟲草、孩子教育、婦女地位及生育、信仰等事物的看法這兩條主線,形成事實上的輪迴結構。
李亞回憶說,當時攝製組在接到臺裡的拍攝任務後,立即組織收集藏北牧民生活的情況,並與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人類學博士班覺、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努木等相關專家聯繫,經過半個月的採訪和調研,形成了基本的拍攝思路和表現形式。
拍攝是從一年一度的蟲草季開始的,那個時候,拉薩已經春意盎然了,但藏北深處海拔4600米的垂瓊村依然河岸凍結,草原枯黃。攝製組抵達後首先經歷了4天的大雪。那幾天的時間裡,淳樸的瓊乃把家裡的床讓給攝製組的人員住,而他們一家卻睡在冰冷的地面上。「這種感動一直出現在我們整個拍攝過程中。」該片攝像馬同江說,他們也會在拍攝的間隙,帶領孩子們撿拾草原上的塑膠袋和飲料瓶,教會牧民用科學的方法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
拍攝結束後,經過兩個多月的後期製作,《輪迴的草原》全面製作完成,並於今年6月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活力中國》欄目播出。此後,又獲得2014年中國(青海)世界山地紀錄片節「玉崑崙」獎人文類評委特別獎提名獎。此次世界山地紀錄片節共收到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551部作品。
由來自加拿大、土耳其、中國等6個國家的17名業界資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對該片給予如下評語:「在高原牧民的生活狀況裡,尋找執著的文化本源:在對生活的渴望中,解析對生命的執著,對生命的思考,對生活的堅守,讓人思考生命中永遠的答案。」
據悉,此次在拉薩舉行的小型看片會是該片在西藏的首次播放,取得了良好的反響。(記者 史衛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