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看完這部紀錄片,連說三聲「太棒了「!

2021-01-21 殺手裡昂Leon

採寫/殺手裡昂

此前,熟悉狼文化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還沒有一條由人養大的狼放歸荒野後能夠存活下來的。但李薇漪卻解決了動物學家都無法解開的難題,成為將人養的狼成功放歸狼群的第一人。

從在草原救下小狼起,李薇漪便與狼有了不解之緣。從城市到草原,為了讓狼有更為自由的生存環境,李薇漪進行了「自我野化」,脫離人群,與小狼同吃同睡,共同面對草原上的兇險與飢餓。在草原上,她喝鮮羊血,吃生羊肉,為了「與狼共舞」,她先把自己變成了狼。或許是與狼待久了,她身上具備很多狼的特質,嗅覺十分靈敏,採訪中,她聞到了《電影》記者身上有貓的味道(家裡的確養了一隻美短),就在記者驚訝之餘,她卻說,在茫茫草原上,你沒點真本事,根本就活不下來的。

第一章 相遇

李薇漪第一次見到小狼時,小狼已經奄奄一息了。

2010年4月,李薇漪去若爾蓋草原寫生,聽牧民講到新近關於狼的故事。有一頭公狼踩到捕獸夾之後自行咬斷腿逃生,後來被獵人追到殺死,狼皮掛在牧民帳篷外面。母狼看到狼皮之後,每晚跑到村裡哀嚎,沒過幾天就「殉情」了——吃了獵人投放的有毒誘餌。牧民把當時母狼晚上哀嚎的錄音放給李薇漪聽,淚水都湧出來了,聲音太悲了。

李薇漪還從牧民那得到一個信息,母狼留了一窩小狼崽,被其他牧民抱走了。根據牧民提供的有限信息,李薇漪找了三天,終於在一處牧民家找到了被抱走的狼崽,不過只剩下一隻還活著,顫顫巍巍的。李薇漪學母狼叫,小狼崽跌跌撞撞地站起來朝李薇漪這邊走來。李薇漪把小狼崽捧起來的時候,本能的就激發出一種母性,「我覺得我得救它」。當時小狼崽體力嚴重不支,草原上條件太差留在這必死無疑,李薇漪決定把它帶回成都。

回到成都之後,李薇漪給小狼取名「格林」,一層意思是「green」,是小狼出生草原的顏色。另一層意思取自《格林童話》,童話中有個「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裡面對狼的描述是狡詐兇殘,但李薇漪並不這麼看,覺得狼其實很單純。「它們的一切行為,只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為了要害誰,人才是更複雜的動物。」

在格林入駐李薇漪家之前,李薇漪養了一隻叫「狐狸」的狗。格林到來之後,李薇漪悉心照顧,讓「狐狸」頗為吃醋。有一次,李薇漪在廚房做飯,辣椒掉在地上,「狐狸」跑過來聞了聞覺得不是什麼好東西就走開了,沒多久又回來了,用嘴銜著辣椒跑開了。過了一會,李薇漪喚格林出來吃飯的時候,格林從榻底下鑽出來,一下子就撲到碗裡喝牛奶,滿屋打滾。這時候李薇漪才反應過來,「狐狸」是把辣椒放到碗裡讓格林吃了。

其實,「狐狸」吃醋也情有可原,因為從食物待遇就可以看出李薇漪對兩隻動物的差別對待:格林吃的是肉,「狐狸」吃的是狗糧。不過,李薇漪留了個心眼,給格林吃的肉都是煮熟之後的,她害怕生肉會把它的野性激發出來。但是後來發現,「它的野性,不是你激發它才出來,而是你不激發它都出來」。

有一次,李薇漪不小心把手割破了,幾滴血滴在地上,小傢伙踩到血上滑了一跤,可能是本能的對腥味的東西感興趣,就一直舔爪子。當時李薇漪心裡有點發毛,「它畢竟是一隻狼,如果它把血當成食物的話,今後會怎麼對我啊?」

格林作為狼的野性慢慢顯露出來。格林喜歡看電視,特別是紀錄片《狼山傳奇》。片中有一個狼抓魚的段落,狼先把水池攪渾,然後製造出巨大的混亂,總有一條魚會遊錯方向,被狼捉住。這招被格林學到了。後來李薇漪帶格林去小區散步的時候,格林就在水池旁邊守著,突然一個猛子紮下去,不一會就叼著一條魚上來。李薇漪明白,這屬於狼天性的東西,它想去捕獵。

每當格林看到電視中母狼出來的時候,它都會衝到電視跟前,和電視中的幼崽一樣圍著母狼,但是衝到電視面前就過不去了,它就很難受,圍著電視前前後後地找。紀錄片中有兩隻相依為命的狼,一隻狼死掉了,另一隻狼嗅著它的身體,然後背過去仰天長嘯。格林看到這一畫面,一下子腦袋就豎起來,也跟著電視中的狼悲鳴。每次看完之後,格林晚上就會做噩夢,爪子胡亂地撓。夢醒之後,它就靜靜的看著外面,特別孤獨,而它排遣心中孤獨的唯一方式就是嚎叫。每當這時,李薇漪都會把窗戶關嚴。

在成都住了快三個月的時候,李薇漪明顯感覺到格林已經融不進這座城市了,每天都會趴在落地窗邊看著樓下的水池,看著天上飛的鳥。按理說,小狼20天就該出窩了,但格林都三個月大了還困在公寓裡,這讓李薇漪也很苦惱。

當初把格林從草原帶回成都的時候,李薇漪的男友亦風就有點排斥,「它是狼,等長大了怎麼辦?」但李薇漪壓根兒就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想把它救活再說。現在格林身上的野性有些控制不住了,並且在城市裡養一隻狼對其他鄰居的生活也會帶來幹擾,所以,李薇漪決定做一些改變。

起初,李薇漪是想租一塊大的農家院或莊園,讓格林在裡面生活。但是亦風覺得不現實,因為狼要活10多年,養的好的話能活20年,總不能陪它在農家院裡待20年吧。亦風覺得還是送去動物園比較妥當,有專業的人餵養。來到動物園之後,李薇漪看到遊客拍著窗戶逗裡面的動物,困在籠子裡的獅子無精打採的好像只剩下一具軀殼。而在籠子裡的狼卻一直不停地奔跑,以至於它跑過的一圈小道都不長草。李薇漪之前覺得動物就應該去動物園,但從來沒想過這些動物是怎麼來的,他們待在這的意義是什麼?但現在她放棄了送格林去動物園的想法。「狼天性自由,是關不住的。如果讓它在圈養當中死去,太悲哀了」。

最後,李薇漪選擇了一條最危險的路,回草原。

第二章 野化

李薇漪有個朋友在草原開了個獒場,就投奔他去了。她當時還沒有把格林放歸狼群那麼大膽的想法,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整個獒場有10畝地,周圍修了一圈圍牆,格林在草原上盡情奔跑獵食。草原上的鼠兔,成為格林的圍獵目標,沒多久獒場裡的鼠兔就被格林逮沒了,李薇漪只好帶格林去獒場外面找獵物,吃完再回獒場。

在獒場,格林學會兩件最重要的本領。第一,學會了自己抓獵物;第二,學會如何跟像藏獒這樣的大型猛獸相處。

剛來獒場時,藏獒們一天到晚把格林當球踢,格林每天被咬得遍體鱗傷。面對比自己大好幾倍的藏獒,格林慢慢學會了臣服,夾著尾巴做狼。它先是跟藏獒的頭兒搞好關係,其他藏獒欺負它的時候,它就躲到頭兒的肚子下面,他們慢慢也就不敢欺負它了。

在尋求到庇護傘之後,格林便開始慢慢觀察藏獒的弱點,伺機擊破。草原上的太陽特別大,藏獒的毛又長又黑,特別吸熱,太陽一曬,藏獒動都不想動。草原上又缺水,每天養獒的工人只端一盆水給這些藏獒喝。格林在一旁默默的觀察著一切,等工人把水端進藏獒的籠子之後,嬌小的格林身子一擠也鑽了進去了,一下子把水盆掀翻再跑出來,自己吃飽喝足之後躲在自己刨的洞裡睡覺。而藏獒的腦袋都比洞口大,進不去在洞外干著急。就這樣連續掀了幾次水盆之後,藏獒拿它沒辦法,意識到想要喝水就不能惹這個小東西。

後來,格林與藏獒兄弟們相處得越來越好。有一次,格林被隔壁獒場的藏獒首領給咬了,藏獒兄弟們不幹了,帶著格林衝破鐵皮牆去報仇,這場藏獒混戰傷亡慘重,給獒場帶來很大損失。李薇漪下定決心,離開獒場。

李薇漪打算去當初撿到格林的那片草原,她給那兒起名叫「狼渡灘」。那片地方有一些沼澤、小湖、水泡子,非常美,到處都是食物,紮下帳篷,隨便都可以活下來。但李薇漪還是把草原想簡單了,有一件事讓她意識到草原有點危險。有一天走著走著,突然有一隻金雕從天而降來抓格林。當時把李薇漪嚇壞了,在她看來,狼不是頂級的嗎?我們是獵手,現在怎麼成了獵物了?她第一次意識到草原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草原上的危險一直侵擾著李薇漪和格林。有一天早上出門,李薇漪算好了包裡的食物可以吃的天數,這些天完全可以走出去。她用望遠鏡看到遠處有一家牧民,只要走到牧民那,就可以換很多食物。結果,那個領地的一匹狼趁李薇漪出去的時候,偷偷溜進帳篷吃光了所有食物,只剩下銀行卡、手機、相機、錢。

草原上有句話叫「望山跑死馬」,你看起來很近的距離,其實很遠。李薇漪和格林彈盡糧絕,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幸虧這時候,格林抓到鼠兔之後就放在草地上不吃,李薇漪趕緊弄點火烤著吃掉。熬過幾天等到有信號的時候,李薇漪給男友亦風發了一個信息:我在草原,我餓。然後給了一個定位。第二天,亦風就帶著食物趕過來了。李薇漪看到亦風的感覺就如同《甲方乙方》中葉京飾演的土大款躺在窯洞上等待葛優來接他一樣。李薇漪也聞到了亦風身上的燒雞味,搜出來,跟格林在那搶。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之前說過,由人養大的狼放歸荒野後能夠存活下來的概率幾乎為零。李薇漪對於能否成功放歸格林也沒有把握。很多專家都表示應該在夏季放歸,因為夏季失誤多,存活率高。冬季食物少,存活率就低。但李薇漪的觀點恰好相反,夏天雖然食物多,但夏天狼大都處於一種散群狀態,以個體形式存在,「獨行俠」比較多,小狼很難融入進去,又缺乏野外生存能力,很難存活下來。但是到了冬天就不一樣了,冬天沒食物,靠一隻狼放不倒犛牛,只能團體作戰。狼有一個特性,當它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團結集體的力量,來求生存。這時候所有的散兵遊勇都歡迎來

其實,在夏季的時候,格林有過一次失敗的重歸狼群的經歷。八月的一天,李薇漪在草原發現有一隻單獨的野狼,便鼓勵格林加入它。第二天,格林一瘸一拐的回來了,腿上被咬了一個洞。李薇漪解釋,那頭狼肯定覺得格林是個累贅,格林本身表現也不好。她還用擬人化的語言描述格林與老狼的對話:

「走撒,上我媽那去撒!」

「你是個什麼狼,你個叛徒,不要跟著我」。

經歷過這次失敗的放歸之後,格林陡然間成熟了很多,它好像發現了自己以後應該走哪條路,每天起早貪黑去捕獵。它自己在野化自己,為走這條路做各種各樣的準備。

第三章 重返

李薇漪見到狼群的時候,是在冬季,有十來只。

這與李薇漪之前的猜測完全吻合。當時李薇漪在河邊發現很多狼的足印,是入冬以來最大的一群,山上沒有水,它們肯定會下來喝水,這是格林回歸狼群的最後機會了。

李薇漪眼睛好使,遠遠就看到遠處有一條線。亦風拿起大長焦也發現遠處的半山腰上,兩隻狼在山頭放哨,其餘大部隊非常有組織的排成一條線,陸陸續續往山上走,就像紅軍過草地一樣。

李薇漪和亦風看到這麼大的狼群,無比激動,再回過頭來看看格林,已經傻了,嘴巴張著,眼睛瞪著,一動不動。李薇漪急了,讓格林趕快呼叫同伴。格林這才回過神來,但不知道怎麼叫,一開始有點像狗叫似的「汪汪汪」,這下把李薇漪給氣暈了,但格林還是找不到調。亦風就建議兩人一起嚎,帶一下格林。兩人就鬼哭狼嚎的朝對面的山嚎叫。這時,格林開始嗷嗷的找那個調調,終於喊出了第一聲狼嚎。找到這個調調之後,後面就順了。對面山上的狼群也開始呼應它,也都開始狼嚎。整個過程持續了好長時間,好像是在考驗格林對於回歸組織的決心。

這時候,亦風說了一句話「是時候了」。李薇漪的心裡咯噔一下,「自己一直盼望著它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結果這一天,突然來了的時候,我發現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格林也轉過頭來看著李薇漪,李薇漪抱著它說:「你是不是要走了?媽媽再也看不到你了,是不是?」格林的眼淚瞬間飆了出來,李薇漪也控制不住了,抱著一塊哭。

對面的狼群還在嚎叫。李薇漪收拾起眼淚說:「你走吧,勇敢一點,媽媽看著你走。」然後它就看著李薇漪,又看那邊的狼群,又看李薇漪,慢慢朝狼群走去,後來越跑越快。李薇漪目送著格林慢慢向對面山上的狼群跑去。那些狼很威嚴的坐在地上,好像是元老在接受一個新成員。格林走到狼群中,也規規矩矩的坐著,像一個石獅子一樣。

格林回歸狼群之後,李薇漪還是有點擔心,怕又像上次一樣被狼咬傷後跑回來,便和亦風在草原多待了10多天,確定格林沒事之後才回縣城找點吃的。兩人到縣城之後,發現一些人在販賣野生動物皮毛還有狼牙之類的東西,李薇漪心裡又不踏實了,決定再回草原。大概又尋找了20多天的時候,倆人目睹了一次狼群圍獵犛牛的過程,李薇漪大老遠就在狼群裡發現了格林。正當狼群在啃食犛牛的時候,牧民來了,李薇漪急著大喊快跑,狼群就跑開了,李薇漪和亦風也跟著狼群跑,翻過草場欄杆,跑到半山腰就安全了。這個時候亦風反應過來,咱們又不是狼,為什麼要跑?其實兩人心裡早已把自己劃歸到野生群體裡去了,不怕狼,有時候見了人卻本能的害怕。因為狼心裡想什麼就做什麼,你會看的很明白,但有時候人類的一些行為卻看不懂。

雖然知道格林已經回歸了狼群,但是李薇漪還是有些貪心的想要再看一眼格林。她與格林的關係特別像《大魚海棠》裡的椿與大魚,大魚要走的時候,椿的眼淚湧了出來,真是應了靈婆說的那種話:「你們的命其實是連在一塊兒的。」這時,亦風透過長焦攝影機發現格林還沒走呢,站在遠處的山上扭著頭望著兩人。李薇漪便朝格林的方向跑去,格林也朝李薇漪衝了下來,最後撲到李薇漪懷裡。李薇漪從懷掏出一瓶水給格林喝,因為之前有過一次經歷,格林在冰面上喝水,舌頭被粘住了,從那以後就有點怕冰。所以,每次李薇漪都要帶一瓶水捂在懷裡,讓水保持恆溫。

格林再次回到身邊,讓李薇漪更是戀戀不捨。當時她身上有一把鐵鏈子,是用來防身用的。亦風在山下用麥克風對李薇漪說,如果實在捨不得,就把它帶回家吧。李薇漪就把鐵鏈子套在格林脖子上,格林就一直看著李薇漪,一點也不掙扎,但李薇漪明顯感覺到,格林內心也很糾結,它往狼群方向看了一下。李薇漪想這樣做太自私了,把鐵鏈子解了下來,背過身去,往迴路上走了。格林跟著跑了幾步,又往狼群那邊跑去,來來回回幾次,最後又回歸狼群了。

格林走到遠處山坡的時候,李薇漪還和它呼應了一下,唱了一句李健的《傳奇》,這是屬於格林與李薇漪之間特定的音調,之前每次晚上睡覺前,李薇漪都會用這首歌喚一下格林,確保今天是否安全回來了,格林聽到之後就好比「我媽喊我回家吃飯了」,久而久之,格林也模仿李薇漪的調調,跟著一起唱,但總是怪腔怪調的,以前聽到格林唱歌每次都會笑,但這次聽到格林的呼應之後,李薇漪卻想流淚。

這是李薇漪與格林見的最後一面,唱完《傳奇》之後,格林就消失在山上。

第四章 禮物

格林回歸狼群之後,李薇漪也回到了成都,但她完全不適應城市生活,像是回到了另一個世界,有點憂鬱。亦風就建議她把格林的故事寫出來,正好李薇漪有寫日記的習慣,之前跟格林在一塊發生的事情也都記錄了下來,她就根據日記整理成了一本書《重返狼群》。亦風在整理攝像器材的時候,也發現他倆之前拍了好多關於格林的影像素材,不如剪出來也好留作一個念想,讓人們知道小狼都經歷過什麼,草原正在經歷什麼。

兩人淘汰了一批攝影器材,換上全新的設備,再次出發去草原,想把草原的現狀記錄下來,再者,就是想看看還有沒有緣分再見到格林。白天的時候,兩人就帶著攝像機一邊找格林,一邊拍草原上的美景,晚上就剪片子。當時兩人在草原深處,不通電,用的是太陽能板,,蓄的電只夠兩人晚上工作兩個小時。

用了兩年時間,兩人在草原上完成了片子的粗剪,從1000多小時的素材,濃縮到5個小時。之前李薇漪寫的《重返狼群》的書中已經有很多故事,在剪片子的時候,她和亦風商量除了繞不開的一些故事之外,書裡的故事就不再重複講述了。書裡沒有的,在片子裡多些呈現。

因為有些故事寫在書裡沒人相信,會覺得虛構成分太多。比如格林在家可以自己開電視,還經常叼著遙控器跳到沙發上找一個舒服的位置趴著,用獠牙掌控遙控器挑選自己喜歡的節目。但是,把這些故事放在片子裡觀眾就眼見為實了。

後來有人看過片子之後建議剪到100分鐘以內,或許會走得更遠。亦風又花了一年時間精剪成了一個98分鐘的版本。當時有一個比較大的紀錄片公司願意出200萬來買這些素材,被李薇漪拒絕了。後來他們又找了一個中間人給李薇漪捎話:200萬是歐元。李薇漪還是拒絕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導演馮小剛看過李薇漪的書《重返狼群》之後很喜歡,找到出版社想約著見一面。見面的時候,馮小剛就說看書的時候就特別有畫面感,考慮用什麼樣的鏡頭來表現。

當時《重返狼群》的紀錄片剛剪完,李薇漪和亦風便將剪完的片子放給馮小剛看,希望能提點意見。馮小剛說下午還有一個會,只能看一個片段。亦風對馮導說,只要什麼地方看不下去了,喊停就行。

半小時過去了,馮導還在看。亦風心裡想,怎麼還沒喊停呢。過了一會,馮導的助理過來催他,他對助理擺擺手:「推掉推掉!」。他完全沉入到劇情裡去了,當時他左手夾著煙,右手拿著打火機,一次次的想要點火,卻又一次次的被劇情打斷。整部片子看完,煙都沒點上。馮導站起來之後鼓掌,連說三聲「太棒了」。他坦言,「如果這個東西我來做,我做不過你」。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能夠打動馮導,主要還是因為真實。作為剪輯師,亦風不夠專業,沒有章法,沒有技巧,就連拍攝設備都五花八門,手機、傻瓜相機、高清DV、1900mm長焦,甚至行車記錄儀和小區監控記錄的畫面都能成為紀錄片中的素材。但正是因為這種「不專業」,才顯得更真實動人。

光線老闆王長田在看片的時候問李薇漪,有一段「月下跳舞」的鏡頭還用了特效啊?李薇漪聽完哈哈大笑,那是實拍。那天晚上,李薇漪穿著藏裝,和格林走到山梁上,格林聞到她身上有一顆大白兔奶糖,就跳起來纏著她要,她就是不給。當時背後正好有一面大大的圓月,李薇漪和格林正好被框在月亮中間,就像跳舞一樣,特別漂亮。亦風正好捕捉到了這一「與狼共舞」的畫面,那天正好是月圓之夜,不可能再拍到了,算是老天爺賞賜的一個禮物。

相關焦點

  •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就知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在講什麼了
    但這部紀錄片——《宇宙的構造》,用同通俗的語言和絢麗的畫面向大眾科普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普通人看完這部紀錄片,基本就能了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主要講了些什麼。紀錄片共4集,第一集講空間;第二集講時間,第三季將量子力學,第四集講多重宇宙。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舉幾個典型的例子,看看格林是怎麼用畫面來講述狹義相對論的。
  • 看完這部電影,只想好好活著。
    是的,這部紀錄片的出品方是大名鼎鼎的BBC EARTH和SMG尚世影業。這部紀錄片跟之前幾部BBC EARTH的影片頗有淵源。首先,BBC EARTH在2006年的時候推出了一個叫做《地球脈動》的電視系列片。2007年,他們製作出了好評到炸裂的紀錄片電影《地球》。這部電影中非常多的畫面都是取自於《地球脈動》。然後2016年,《地球脈動》第二季推出。
  • 二十年前的馮小剛和電影圈,竟然是這樣的
    片子拍的是馮小剛2000年春天從早到晚一天的生活,他去看望癱瘓在床的母親,思考是不是該把面臨下崗的姐姐安排到劇組裡打雜,去舞蹈學院當考官,在工作室討論項目,去中影集團開電影創作會,去看妻子徐帆的舞臺劇首演,擔任金曲頒獎典禮嘉賓,最後接演出完的妻子回家。
  • 順便整理了姐妹們安利的劇&紀錄片,太棒了!
    我周日連刷10集到晚上12點半😆,我周日連追10集👧@..ԅ(¯﹃¯ԅ)ouch... 的安利👇棋魂!真的🉑️哇!姐妹們快去看。本來想留著慢慢看的我,一集一集停不下來,周末就追平了😬   。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看泰腐 但是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真的真的太好看了!!昨晚看完上頭了一整天!!
  • 這部耗時四年的BBC式的紀錄片,看完才知道是國產的!
    這部在2020年1月24日上線的國產海洋紀錄片《蔚藍之境》,因為疫情等各方面原因,沒有做大規模的宣傳,卻悄悄地在豆瓣上刷出了9.3的高分,雖然比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低了0.1分,卻給了廣大網友超越味覺的生命體驗。
  • 第一次看動物世界看哭了,這部豆瓣9.0的紀錄片太感人了!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天為你推薦好電影的不三不四侃電影,今天我們接著聊《非洲貓科》這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我完全是當成電影看的,因為故事的確相當感人,深度堪比當初看的那篇文章《藏羚羊的跪拜》。昨天已經講了獅子王國的故事線,今天我們來講講另一條故事線——獵豹母子。
  • 崔永元為何與馮小剛「沒完沒了?」原因竟是這樣!網友:太噁心了
    首先這件事情要從最開始說起的話就要追溯到2003年那年馮小剛導演的《手機》這一電影。因為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崔永元還是一個非常有知名度的公眾人物,並且當時在拍攝《手機》的時候馮小剛就曾經找到崔永元與其商談電影製作等等問題,並且表示想要以崔永元或者一個訪談節目主持人為原型來做這部電影。
  • 吳亦凡第一次拍戲,被管虎、馮小剛嫌棄,拍完真爽!
    投資人硬塞給管虎一個人說,說有一個電影新人,挺努力的,就讓他來演富二代的角色。 當時管虎有點不樂意,畢竟這部《老炮兒》確實花了他不少心血,他不想拍砸了,可同時管虎也知道很多時候,導演也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只想趕緊扔下手機逃跑
    我們早起的第一件事不是上廁所,而是開手機查信息,睡前的最後一件事也不是說晚安,說完晚安之後還得再刷會兒微博。但是網飛的新紀錄片《智能陷阱》要說的,並不是「社交網絡侵蝕了我們的現實生活」這種俗辣的觀點。相反,《智能陷阱》逼我們思考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這些社交 APP 都是免費的?為什麼用戶使用他們的產品卻不用付錢?
  • 這部被封殺的紀錄片,我的年度最佳
    冒著被封號的風險,二凡還是想說一說,這部心目中年度最佳的紀錄片。《塑料王國》Plastic china在很多很多年前,二凡對紀錄片的認知還停留在《動物世界》和《焦點訪談》,只有在周末看電視大媽劇放廣告的時候換臺會偶爾停留在CCTV9那麼幾秒鐘,每次趙忠祥老師的旁白都會給我留下無限的陰影
  • 《棒!少年》是這兩年對我觸動最大的一部紀錄片,沒有之一!
    這群孩子,正來自於最近在各大社交網絡引發熱議的口碑紀錄片《棒!少年》。 這群少年讓每個人都看到了希望,搖滾老炮崔健在看完片子後很受感動,他希望未來搖滾圈也能有這樣一群少年。或許這就是《棒!少年》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吸引了體育愛好者的關注,因為熱血、感動,對各個圈層的觀眾都具備著高附著力。
  • 馮小剛新片北京首映,喊話管虎《八佰》,吳京水下送祝福
    最後那一句,「就別偽裝變形金剛了」,真的太馮小剛了。既是坦誠相對,也帶著幾分天然的馮氏電影裡常見的幽默。這樣的馮小剛,不再渾身是刺,目光裡也多了幾分溫和。成龍曾客串過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這次他風塵僕僕而來,在現場對馮小剛說,我專門從外地趕回來,感動嗎?馮小剛握著他的手,說:太感動了。王寶強也在現場興奮地握著馮小剛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 太絕!這部高分法國紀錄片,孩子看三遍都不夠
    在城市生活中,我們與小蟲子接觸的機會少之又少,在家裡的休閒時光,我和孩子無意間發現這部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簡直為孩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部紀錄片裡,那些小蟲子被成倍放大,展現出了另外一面,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每個小蟲子都在訴說自己的故事。
  • 看這部紀錄片就懂了
    看完這部紀錄片就懂了鏡頭前下的泰勒。去年雙十一期間,借著「貓晚」(「天貓雙11狂歡夜」晚會)表演的機會,「黴黴」泰勒·斯威夫特在廣州舉辦了粉絲見面會,可惜能入場的只是少部分幸運兒,多少人在體育中心外假裝「同場」。幸好,Netflix(網飛)1月31日推出的紀錄片《泰勒·斯威夫特:美國小姐》,為粉絲和路人提供了一個了解私底下「黴黴」的窗口。
  • 張涵予2015年報恩馮小剛
    活動結束後,張涵予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稱今年正在拍攝馮小剛主演的電影《老炮》,影帝甘當配角,有報恩馮小剛之意。 徐克說了4年才拍成電影 記者(以下簡稱「記」):演楊子榮,徐克有什麼特別要求? 張涵予(以下簡稱「張」):他沒要求我怎麼去演楊子榮,因為楊子榮這個角色,很多人沒有我了解得多。在我5歲時,楊子榮就是我崇拜的一個偶像。
  • 看完這些有關人類的紀錄片,你會感嘆生而為人還可以別樣精彩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關於人與生命的紀錄片。 《人類 Human》相比其他紀錄片而言,這一部不算太優秀,但是畫面和配樂實在太棒了。風光部分超美,嚴謹的構圖,精緻的審美,看著非常舒服。有格調的採訪紀錄片,黑色布景和資源都信息量極大,其中還包括愛戰爭種族女性同性等主題,跨越各大洲,圖像在個體採訪和人類群體間切換,平凡的人類超凡地表達細膩的感受和他們觀點。
  • 疫情期間不出門:在家陪孩子看這幾部高分紀錄片,比旅行還長見識(附...
    6部全是BBC高分紀錄片,製作特別精良,動輒耗資上億,頂尖團隊拍攝多年,可以說是「紀錄片界行走的LV」。而且都能夠通過獨特的視角去解讀大自然,幫助激發出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無論是咱們大人看,還是孩子看,都是一種視覺享受。
  • 來看看這部BBC頂級紀錄片
    為什麼前兩個人都說不知道,邏輯學家C卻能直接判定三個人都要啤酒?關鍵字就在那個酒保問句中那個「都」上。如果前兩個人有誰不想喝啤酒的話,他們就會直接說不。以不確定的方式回應,是因為不知道剩下的人要不要喝啤酒。到了第三個人那裡,已知前兩個都想喝,加上自己也想喝,就可以通過正確的邏輯推導得出「都要喝啤酒」的結論。
  • 《獵捕》:被這部拍「動物世界」的紀錄片看哭
    當時看完後,還寫了篇文章《我為什麼不願意做公務員?》,因為借著劇情說了幾點對自己不願意當公務員的理由,在知乎上發表後,莫名的有了3萬多的閱讀量。雖說不乏對文章以及本人進行「譏諷」的讀者,但好在總體上贊的比貶的多,這也正是我堅持寫的動力。
  • 生吃仙人掌果、咖喱炒菠蘿蜜,這部水果紀錄片把我饞哭了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剛好最近有一部非常適合吃貨們的國產良心美食紀錄片《水果傳》回歸,第一季小編以前安利過,當時看得小編直流口水,所以這次第二季小編可是格外期待。第二季沿襲第一季的賺口水畫風,同時在拍攝和製作技術方面進行了升級,片中多處運用高速攝影技術,水果顯得更加誘人了。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就是裡面什麼奇葩水果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