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5月3日電 (楊陳 林浩)會員卡,積分換購,店員們整齊的工作服……這裡雖然不是大型超市,卻有著超市般的管理銷售模式。5月3日,記者來到這家位於廣西南寧市秀靈西一裡路口名叫「自己家」的水果店,店內從老闆到員工都是清一色的在校大學生。
上午9點,店長陳文龍急匆匆趕到店裡,開門、擺箱、打掃衛生、整理水果,忙得不亦樂乎。在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店鋪內,擺滿了橘子、蘋果、番茄、芒果等各種新鮮水果。牆上的幾面大鏡子為店內增亮不少,鏡子上貼著大大小小的紅紙,標註著水果的價格。店門上綠底白字寫著「自己家水果,大學生聯合創業」字樣。
火紅的五月,當其他大學應屆畢業生還在為找工作而發愁時,廣西財經學院會計專業大四學生陳文龍已經在自主創業,目前他擁有3家水果連鎖店。陳文龍介紹,這家水果店是他2010年11月與同學楊汝恩、利友邦合開的。之所以命名為「自己家」,是因為這個名字給人以親切、溫馨之感。現在除了三位合伙人,店裡還請了12名在校大學生兼職幫忙。
由於店鋪緊鄰兩所高校,學生顧客特別多。下午4點學校剛剛下課,買水果的學生就將「自己家」堵了個水洩不通。大家左看看,右瞧瞧,挑選著自己心儀的水果。紅火的生意也讓店員們忙得不可開交。
雖然店鋪如今已經做出了口碑,生意也算不錯,但創業階段卻十分困難。陳文龍告訴記者,他們最初選擇這行是因為賣水果技術難度低,且投入成本不大。2010年暑假,他與楊汝恩兩人推著三輪車在校園周邊賣水果,起初只是抱著積累經驗和了解市場的心態,哪知卻得到了許多同學的大力響應,一些顧客看重他們的水果新鮮,價格公道,甚至專門找到宿舍上門購買。
2010年11月,陳文龍、楊汝恩、利友邦三人合計著租個店面賣水果,並將其作為自己今後的事業,於是就有了「自己家」水果店。由於怕家人反對,三人的創業啟動資金都是平時兼職攢下來的生活費。陳文龍說:「不是沒有想過尋求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政策的幫助,但相關手續十分複雜,所以只能靠自己。」
就是憑著「靠自己」的信念,三人從向朋友借錢開店,如今不僅還清了所有欠款,還開設了兩家分店。陳文龍告訴記者,這僅僅是他們事業的開始,將來他們要把「自己家」開設成南寧市內的水果品牌連鎖店,並爭取走出南寧,做大做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