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趙匡胤在歷史上發動的陳橋兵變,結果讀了柴榮的天下,所以趙匡胤雖然後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難免也會被人給指責是小人。所以我們對於趙匡胤之前的那段歷史的研究,總是會帶有一種陰謀的色彩,似乎趙匡胤總是在處心積慮的,謀奪柴榮的天下。也正因為有這樣一個有色眼鏡,因此很多人都提出,當年在柴榮時期發生了一起奇案,就是趙匡胤使的壞。這個奇案就是大名鼎鼎的點檢做天子事件,就是因為這一事件發生後,趙匡胤才當了殿前都檢點。很多人把這些事情串聯起來,說趙匡胤就是一個小人,甚至還指責柴榮之死,有可能死於趙匡胤。那麼當年的這些往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
首先我們還是要給出一個明確的觀點,那就是在歷史學界,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趙匡胤陳橋兵變的確有謀劃,但此之前的所有事情與他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正因為如此,這個所謂的點檢做天子,雖然最終受益人是趙匡胤,但的確不是他幹的。在提出了這個觀點以後,我們再來了解整個事情的緣由。
根據史書記載,柴榮在與契丹進行對峙的過程中,非常偉大的奪回了關南之地,而且契丹皇帝過於猥瑣,所以契丹各地失守,甚至還有人投降叛變,在當時的格局下,柴榮有可能收復幽雲十六州。但可惜的是,柴榮雖然打得很順,但是他的身體卻熬不住的,由於之前為了確保戰爭的勝利,所以他一直帶頭衝鋒,再加上風餐露宿,還有他身體本來就不好,因此居然就倒了下來。既然北伐已經搞不定了,柴榮就只能選擇撤退,把中原人的恥辱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來解決。
但巧的就是他撤退的途中居然看到了一個木牌子,這個木牌子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所謂的點檢做天子,具體的含義就是殿前都檢點未來要做天子,這暗示著當時禁衛軍的老大要造反。根據史書記載,當時殿前都檢點是張永德,這個人是出了名的老實人,打仗比較勇猛,但是腦子一根筋,而且人比較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會寫這樣一個東西呢?難道說張永德真的是天命所歸的人嗎?我們當時看到這裡會覺得很疑惑,同樣作為皇帝的柴榮也覺得很疑惑。所以柴榮在經過很多次思考以後,決心問一下這個殿前都檢點。
但讓人驚訝的是,史書記載,柴榮身體不好,結果這個張永德明知道有這樣的點檢作天子的傳言,而且還當著柴榮的面勸說,他要早立太子。如此明顯的刺激性行為,沒有讓柴榮憤怒,反倒是讓他冷靜了下來,這樣一個被人當槍使,而且老實巴交的人實在是不可能有意要去做皇帝。所以,當時柴榮就認為,背後肯定有人使暗招,那麼這個是按照的人到底是誰呢?會不會就是趙匡胤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趙匡胤雖然他是很靠近殿前都檢點的,但是他在軍事領域的威望差的很,雖然之前打南唐的時候,他的觀點獨特,得到皇帝的欣賞,後來打仗非常的勇猛,號稱拼命三郎。但要知道在軍事領域要威望,要資歷,排在趙匡胤前面的還有6個人,所以要輪這個職位也輪不到趙匡胤。因此就算趙匡胤把殿前都檢點張永德給趕跑了,也輪不到他來任這個職位。所以要理解這個事情,我們必須要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誰最有可能得到這個職務,誰又和張永德有仇呢?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李重進。
根據歷史記載,李重進和柴榮的關係極好,他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要接任柴榮的天下,雖然不是當皇帝,但也要掌握軍權和行政權。而且當年李重進在與南唐作戰的過程中,打仗極為剽悍,可謂是非常勇猛的一個人。但可惜的是,他和張永德關係是真的差,張永德為人非常的忠厚老實,但是有一個弱點就是特別看不慣與他平起平坐的人。所以李重進的暴脾氣和張永德的壞習慣,兩人成為了柴榮手底下最針鋒相對的手下。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張永德被人給污衊,緊接著又被人家慫恿著勸說柴榮立太子,這背後很難讓人不相信不是李重進搞的鬼。
所以很多學者提出觀點,當年所謂的殿前都檢點要做天子,說的不是趙匡胤下黑手,而是李重進在搞倒張永德。雖然李重進未必能夠接替這個職位,但是只要張永德倒了,未來他就可以一手遮天。不過可惜的是,他的這個舉動,最終還是被柴榮給識破了,他既沒有能力回來輔佐天子,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便宜了趙匡胤,更沒有想到後來還被趙匡胤給陰了。所以說,當年的殿前都檢點做天子事件,個人覺得應該不是趙匡胤下的時候,而是這個李重進使的陰招,只不過他陰溝裡翻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