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學家冤枉的龍,起錯的龍名,竊蛋龍它並不偷蛋

2020-12-03 科學黑洞探索

我們都知道,恐龍是已經滅絕的生物,從探險家到科學家,發現過大量的恐龍化石,根據對化石的研究,我們為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起了名字,而恐龍的命名,通常都是誰發現,誰就有命名的權利,和天文領域新發現的星星命名類似。科學家們給恐龍命名的時候,有些會用發現者命名,讓自己的名字恆久遠流傳;也有用發現地命名的,比如科研團隊在某地發現某種新恐龍化石,就以此地為名;還有用恐龍特徵來命名,比如三角龍用其典型的外形特徵命名;以及行為特點,比如「竊蛋龍」。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被人們冤枉、誤會了近70年的竊蛋龍。

竊蛋龍名字由來

《奪寶奇兵》中那個熱衷於考古探險,聰明又機智的主角,印第安納瓊斯,很多人都認為他的原型是古生物學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安德魯斯就是發現並命名竊蛋龍的人,他是個熱愛冒險的人,有著豐富的探險經歷,以上世紀20年代對中國、蒙古等地的科考探險知名。

1927年,安德魯斯所在的探險隊在蒙古沙漠戈壁中,首先發現了原角龍的化石,據此他們認定了那片區域是原角龍生活區域,之後探險隊又在附近發現了恐龍蛋化石,而這些恐龍蛋化石最上面的是三枚破碎的恐龍蛋,並且有另外一種恐龍化石。

探險隊的人認為那些蛋是原角龍的蛋,而恐龍蛋上面的恐龍化石是從未發現過的新恐龍化石,研究發現它是一種前肢有靈活爪子可以方便覓食和戰鬥,嘴巴像鸚鵡,有堅硬的角質喙,這樣的一種恐龍,同時這隻恐龍頭骨是碎裂的。

安德魯斯等古生物學家當年的推測是:這是一個去偷原角龍龍蛋的恐龍,偷蛋的時候被發現,直接被踩死了,根據這一推測,他們給這種恐龍命名為「竊蛋龍(Oviraptor)」意思是偷蛋的盜賊。

竊蛋龍沉冤昭雪

頂著竊蛋龍的名頭,被所有人認為是偷蛋盜賊70年後,1993年另外一位古生物學家馬克·羅維爾也去了蒙古,他在內蒙的考察中發現了完整的恐龍胚胎化石,通過研究他發現新找到的恐龍胚胎化石和安德魯斯團隊發現的「被偷的蛋」是同一種,而這個胚胎化石並不是原角龍的,它就是竊蛋龍自己的蛋。

古生物學家無法回到7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去親眼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只能根據現存的化石進行研究,做出最符合邏輯的推斷,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古生物學家掌握更多的證據去研究化石,當年的安德魯斯冤枉了竊蛋龍,還給它定了這樣一個批判的名字。

林奈開創生物學命名發之後,生物學界共同定下了國際動物命名法,它可以應用於一滅絕的動物以及現存的所有物種命名,根據此法,竊蛋龍的名字已被定下,不能再改變,即使這是對它造成天大誤會的名字。當年的破碎的蛋、破碎的頭骨,和那只可憐的竊蛋龍,到底是為何以當時的姿態被發現,無從知道了,現在有些學者認為,當年是竊蛋龍為了保護自己的蛋,才被外敵踩到而犧牲。

「真」竊蛋龍?

古生物學家之所以會冤枉竊蛋龍,是因為現存的很多生物都會去偷其他動物的蛋吃,由此自然而然會認為恐龍裡面也有偷蛋的種類。

在河南欒川縣秋扒鄉被發現的一種,被命名為秋扒爪龍的恐龍,根據目前的研究,它有可能是真的偷龍蛋吃的賊。因為在發現秋扒抓龍的地方,發現了恐龍骨骼化石和眾多恐龍蛋皮,吸取過去的教訓,研究人員沒有直接判斷蛋皮來源,認為是有多種可能,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化石發現地的蛋殼重量遠大於恐龍自身體重,所以眾多的蛋殼不太可能是秋扒抓龍自己的。

秋扒抓龍屬於阿爾瓦茲龍類,它們的前肢短小,善於奔跑,科研人員有推測,它們是可以用爪子破壞恐龍蛋,並食之。但有著竊蛋龍的前車之鑑,目前我們不能直接定案說它們就是偷蛋的龍,但是最新的研究和種種證據,秋扒抓龍這樣的阿爾瓦茲龍類可能是真的偷蛋龍。

希望你記住它是被冤枉的龍

竊蛋龍將一直頂著這個錯誤的名字被大家知道,希望你能跟別人講科普的時候告訴對方可憐的竊蛋龍的故事,它們不是偷蛋的盜賊,而是保護寶貝蛋的好父母。

被冤枉了70多年的竊蛋龍的故事,點讚傳播出去吧。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科學故事。

相關焦點

  • 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
    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我們對於恐龍的認識依靠著古生物學家的發現和研究,本著是人就會犯錯的原則,古生物學家們在過往的研究中也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其中最冤屈的莫過於竊蛋龍啦,因為竊蛋龍不僅不竊蛋,還是恐龍中的模範父母!
  • 竊蛋龍不是「賊」,「偷蛋罪」不成立
    竊蛋龍不是「賊」,「偷蛋罪」不成立  科學家破解百年「懸案」  偷蛋行為看上去證據確鑿,竊蛋龍就這樣被宣告「偷竊」罪成立,不僅家族大類被學界命名為「竊蛋龍類」,當時發現的這一物種還被定名為「喜愛原角龍的竊蛋龍」,中文翻譯過來是「嗜角竊蛋龍」。  被誤解之後,研究者試圖從竊蛋龍的身體結構上尋找偷蛋的「原罪」證據。於是,竊蛋龍靈活的爪子、修長的手指、堅硬的凸嘴巴,被認為是適合抱蛋和啄蛋的「作案工具」。
  • 被冤枉上億年恐龍,保護自己蛋卻被稱偷蛋,專家雖清楚卻不能改名
    在動物食物鏈中,有很多大型動物以小型動物為食,而小型動物也會反殺大型動物,就是偷食大型動物的蛋或幼崽,這類小型動物一般稱為偷蛋動物。只是在白堊紀晚期,在恐龍時代,一種小型恐龍在守護自己的恐龍蛋,卻被人類稱為偷蛋龍,被冤枉了上億年的恐龍,得有多冤!
  • 為恐龍界的小偷正名,竊蛋龍並不偷蛋,反而母愛滿滿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說過一種名聲很差的恐龍,他就是竊蛋龍,相信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肯定都是非常不好的。因為通過它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出來,它是一個盜賊,經常投別人的蛋。但是事實上它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它並不是一個竊賊,而是一個非常愛護自己孩子的偉大的母親。這裡就有讀者要問了。
  • 竊蛋龍不偷蛋,獨角鯨沒有角,盤點那些因名字被人誤解的動物
    不偷蛋的竊蛋龍 1923年美國考察隊在蒙古高原發現了竊蛋龍化石,這隻竊蛋龍的化石附近有一堆原角龍化石,而正巧的是這竊蛋龍在幾顆化石蛋之上,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這些蛋被認為是原角龍的,而竊蛋龍成了偷蛋賊,它也因此而得名。
  • 竊蛋龍
    2007年3月24日,河南發掘世界上最小竊蛋龍化石。名稱起源「在距今8000萬年前,一隻2米長的恐龍,正在偷偷地靠近一恐龍蛋時災難降臨了…」,這就是1923年俄羅斯的古生物學家德魯斯在蒙古大戈壁上發現時一幕。發現時,這個恐龍骨架正爬在一窩原角龍的蛋上。當時的科學家認為它正在偷別的恐龍的蛋。於是科學家給它起了很不好聽的名字,叫竊蛋龍。
  • 百年懸案破解,「竊蛋龍類」恐龍不以偷蛋為生
    在這個巢的旁邊,有一具獸腳類恐龍化石,它的頭緊挨著巢中的恐龍蛋。探險隊認為,這隻恐龍一定是在準備偷蛋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掩埋,或是被路過的其他恐龍踩踏致死。經過對這具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學家給這隻恐龍取了一個極不光彩的名字——竊蛋龍。彼時,這支探險隊還發現了原角龍和伶盜龍等多種恐龍化石。
  • 竊蛋龍類代表恐龍,竊蛋龍,葬火龍,巨盜龍,天青石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竊蛋龍類,也叫盜蛋龍類,他們和現在的不能飛的鳥類比較接近,比如鴕鳥,鴯鶓,鶴鴕。巨盜龍 Gigantoraptor,巨盜龍長8米及重約1.4噸,以前是最大型盜蛋龍類,但最近一種新發現的貝貝龍Baibailong,被認為成年後體長可達13米,成為體型最大的盜蛋龍類。竊蛋龍 Oviraptor,又名偷蛋龍,盜蛋龍,小型獸腳亞目恐龍,身長1.8到2.5米。
  • 世界最小竊蛋龍化石發掘於洛陽 身長僅60釐米
    據介紹,竊蛋龍是一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成年個體身長通常在1.8到2.5米。它生存在白堊紀晚期。不少研究資料表明,竊蛋龍是一種雜食性恐龍,既喜歡吃植物果實,尤其是堅果,也對肉肉非常感興趣。它的喙特別堅硬,很輕鬆能將堅果夾開,把果仁收入腹中。  如果說竊蛋龍還喜歡吃海鮮,你會相信嗎?這個還真有可能。
  • 竊蛋龍:我的名字可能是個誤會!
    因名字而被誤解的恐龍第一次聽到竊蛋龍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猜大家一定跟我一樣,這一定是一種偷蛋吃的恐龍。但是,竊蛋龍真的是像它名字一樣,會竊取恐龍蛋吃嗎?如果不是,那為什麼要用「竊蛋龍」這個名字呢?於是,這隻新發現的恐龍就有了一個名字--竊蛋龍,正如它的拉丁文(Oviraptor)解釋一樣「偷蛋的賊」。
  •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Oviraptor 小賊你往哪裡逃?
    接下來要為各位玩家介紹的就是方舟生存進化當中的竊蛋龍(Oviraptor)。龍如其名,既然名為竊蛋龍,平時作風中不跟偷盜有關哪對得起這個名稱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這個小賊吧。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圖鑑   常用名:竊蛋龍(Oviraptor)   種類:Oviraptor
  • 竊蛋龍並不偷蛋?海綿是動物?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竊蛋龍並不偷蛋1923年,美國中亞考察隊首次發現的竊蛋龍標本正位在一群恐龍蛋的上方,而這些恐龍蛋被認為屬於原角龍。由於當時技術條件有限,認為這條龍正在偷取原角龍的蛋,因此取名竊蛋龍(偷蛋龍),並一直沿用。
  • 竊蛋龍真的是偷蛋賊嗎?
    >竊蛋龍含義:「偷蛋賊」生活時期:距今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發現地點:蒙古國、中國內蒙古由於當初誤會它們從植食性恐龍的巢穴裡偷了蛋,才讓它們得了「竊蛋賊」之名。竊蛋龍的體型和人的體型對比圖竊蛋龍屬於一種亞洲的無牙肉食性恐龍,而且是已知種類中年代最早的。肉食性恐龍怎麼能沒有牙齒呢?
  • 科學家發現新竊蛋龍化石
    資料圖片本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張蕾)繼在江西省贛州地區發現兩種竊蛋龍——江西龍和南康龍後,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為首的中外研究小組,再次在贛州地區的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一種新的竊蛋龍化石——贛州華南龍。該項研究成果2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恐龍家族中,作為最喜歡「偷蛋」的恐龍,有這樣的稱呼也不足為奇
    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恐龍,它喜歡偷別人的蛋,因為這個愛好,所以人們親切地稱它為竊蛋龍。竊蛋龍的頭部頭部比較短,形狀就像鳥的頭,頭頂長著一個骨質頭冠,非常美觀。竊蛋龍如果被體格強壯但速度較慢的恐龍發現,那麼它唯一能選擇的方法就是飛速逃離。竊蛋龍的產卵孵化竊蛋龍過的是集體群居生活,雌性竊蛋龍會把卵產在圓錐形的巢穴中,巢穴中心深1米,直徑2米,巢穴之間相距7米至9米,它們的個子比較小,有時將植物的葉子蓋在上面,以腐爛的植物產生的熱量進行孵化。
  • 江西6600萬年前恐龍化石或為竊蛋龍 特徵與鳥類相似
    據測量,該化石長約90釐米、高約70釐米,初步判斷為6600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但它的年齡大小、是否具有科研價值等詳細信息還需進一步鑑定。目前,整塊化石由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進行保護、鑑定。 據研究資料表明,竊蛋龍是一種雜食性恐龍,既喜歡吃植物果實,也喜歡吃肉,其中尤其喜歡堅果。它的喙特別堅硬,能很容易地夾開堅果,並將果仁收入腹中。此外,有研究人員在此前發現的竊蛋龍化石中,發現了一些蜥蜴的骨骼和一些類似河蚌的水生物,可見,竊蛋龍算得上「河鮮愛好者」。 竊蛋龍的前肢很強壯,掌部長著3根「手指」,上面都有尖銳彎曲的爪子。
  • 河源龍:酷似鴕鳥的竊蛋龍
    今天的主角正是其中的黃氏河源龍,首先我們先看看名字的由來吧。所有的生物種類都是雙名命名法,分為種和屬,其中黃氏是它的種名,而河源龍是它的屬名。種名贈給在河源恐龍化石發掘和保護工作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先生,而屬名來自化石的發現地廣東省河源市。
  • 地球盡頭:竊蛋龍三角龍上演侏羅紀大戰,豬隊友伍茉莉偷走恐龍蛋
    不過伍茉莉現在自身難保,她、洛銀河和南宮花生被竊蛋龍和三角龍困在了路中間,三人嚇得一動都不敢動,而兩頭龍居然用某地方言交談了起來,或許它們正在商討如何瓜分眼前的獵物。不管兩頭龍聊什麼,三角龍很不滿意,於是率先發動進攻。竊蛋龍不愧是以敏捷著稱的恐龍,一個敏捷的躲避動作就在原地多開了三角龍的攻擊。
  •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怎麼馴 竊蛋龍分布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怎麼馴,如果你主攻恐龍繁殖,那麼這個小東西絕對不能缺少,竊蛋龍擅長偷龍蛋,另外還能增加生物的產蛋效率。
  • 竊蛋龍「八卦」大起底
    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演化之道展區的竊蛋龍!!八卦一:是恐龍還是鳥?雖然「竊蛋龍」名字裡有個「龍」字,可是不關註標籤牌的觀眾看第一眼,總會認為它是一隻「大公雞」。如果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疑點:竊蛋龍的前肢,除了長有羽毛以外,還長有爪子;再觀察一下嘴巴,裡面還可以發現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