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下雨的沙漠地區,生活著100萬人!捕捉濃霧造水?

2021-01-07 阿五愛旅行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南北長約1100千米,總面積約為18.13萬平方千米,主體位於智利境內,也有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阿塔卡瑪沙漠的南部被稱為「開花的沙漠」,這個獨特的、令人驚嘆的、五彩繽紛的沙漠是去阿塔卡瑪地區必遊的景點之一。

由於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使這裡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特別是1845-1936年的91年從未下雨,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阿塔卡馬沙漠的乾燥是有2個原因造成的,一部分原因在於來自南極的寒流產生了很多的霧和雲,但並沒有降雨;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東面的安第斯山脈就像一道屏障,擋住了來自亞馬孫河流域可能形成雨雲的溼空氣。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很聰明,沒有水,他們就用一張張稠密網幕,捕捉翻滾過山峰上的濃霧。讓濃霧在網表面凝聚成水滴,再用管道引來應用。他們憑藉這種方法及從蓄水層中採集的少量地下水,種植橄欖、西紅柿和黃瓜。而在高原上的人們則依靠高山雪水種植作物,放牧駱駝、羊駝。如今這裡已經生活著100多萬人。

阿塔卡馬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環境,這裡土壤呈強酸性,連細菌也不能存活,造成這一切的重要原因就是缺水。這裡每十年的降雨量,只能用毫米來度量,而在沙漠的某些部分,已經數百年都沒有出現過絲毫的降水跡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乾燥缺水的沙漠,近百年沒有下雨,卻生存了100萬人
    導語:世界上最乾燥缺水的沙漠,近百年沒有下雨,卻生存了100萬人。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沙漠被黃沙覆蓋,植物極其稀少,空氣較為乾燥,很少下雨,沙漠地區通常都是荒涼且沒有生命,環境十分惡劣。很少有人能夠生存下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沙漠,同樣十分乾旱,甚至有近百年沒有下過雨,但是卻居住生存了100萬人。阿塔卡瑪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主體位於智利境內,部分也在秘魯、阿根廷,南北長約1100千米,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的綜合影響之下,使得這個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 百年不下雨的沙漠,竟養活了100萬人,他們是如何生存的?
    在當今世界上一共存在著大大小小220多個國家與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從而導致各地之間的氣候條件、地質環境都有所差異。所以在不同地區生活的人,往往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在熱帶雨林中,人們會為氣候潮溼和蚊蟲成群而煩惱,而在高原山地上,人們又要面臨強烈的紫外線。
  • 阿塔卡馬沙漠:曾連續91年不下雨,一百多萬人喝水全靠一張網
    阿塔卡馬沙漠就在南美洲西海岸,它的總面積大約為18萬平方千米,主體在智利境內,剩下一部分在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境內,是世界上最為乾燥的地區之一。再加上阿塔卡馬沙漠本來就是一個沙漠,植被稀少也不能產生足夠的氣候變化,所以,阿塔卡馬沙漠就很少下雨。
  • 世界第一乾旱沙漠,連續91年沒有下過雨,仍有100多萬人生活在那
    眾所周知,在環境惡劣的沙漠裡很難生存,但現在真的也有少數人真正地去體會沙漠裡生存的殘酷,在沙漠危機時期,擁有「水比黃金貴」是很正常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沙漠一年四季都沒有雨,反而會很少下雨,但是,世界上有一個沙漠之地,從1991年開始就沒下過雨,生活環境極其惡劣。
  • 這片荒蕪的沙漠住著100萬人,300年才下一場雨,人們如何生存?
    在沙漠裡,乾旱少雨,卻仍然有人在沙漠裡頑強生活著。位於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裡面卻有100萬居民,300年了才下一場雨,沙漠裡很多居民一生都沒見過下雨是什麼樣子。不下雨,沒有水,人們如何生存?阿塔卡馬沙漠幾乎與世隔絕,常年不下雨,刷新了世界最長無雨記錄。
  • 全球最乾旱的沙漠:居民用網捕霧來造水,這怎麼回事?
    很多人以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但事實上全球最乾旱的地帶是來自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這裡荒無人煙,隔壁遍歷,從上往下看猶如外星星球一般。阿塔卡馬沙漠南北長達1100公裡,相當於中國南北距離五分之一。
  • 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沙漠裡居住者一百多萬人,取水方法令人好奇!
    在人們的印象中,沙漠是一個沒有生命痕跡的荒蕪之地,事實也確實如此。現在很多喜歡旅遊的小夥伴選擇去沙漠探險,在那裡會體驗風吹日曬,臉上會被黃沙覆蓋。如果他們帶來的水量不足,他們的生命甚至會有危險。所以,現在很多人一提到沙漠就感到絕望。但這個世界並不全是讓人感到絕望的沙漠。
  • 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91年滴雨未落,卻在一夜之間變成花海
    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有不一樣的美景,每個國家有著不一樣的風俗文化,自然環境的不同也造就了非常多樣的自然景觀,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景點,被認為是最「可怕」的一座沙漠,同時也別認為是最美的一座沙漠。
  •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100年才接滿1杯水,為何還生活著100萬人?
    沙漠主體位於智利北部,其餘小部分位於秘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境內。你把一個普通玻璃杯放到阿塔卡馬沙漠中接雨,如果不考慮蒸發等因素,等雨水灌滿杯子至少需要100年。這裡每十年的降雨量,只能用毫米來度量,而在沙漠的某些部分,已經數百年都沒有出現過絲毫的降水跡象。阿塔卡瑪地區風景名勝數不勝數,開花的沙漠就是其中一個令人震撼的奇觀。
  • 今天上午重慶中西部地區有濃霧 通行這些高速路段要注意
    據@重慶天氣 消息,今天重慶各地以多雲天氣為主,中西部地區上午有濃霧。實況:今天早上,重慶中西部地區有濃霧天氣,其中潼南、銅梁、合川、北碚、渝北、榮昌、永川、南川和萬盛地區最低能見度在100米左右,巴南地區最低能見度不足100米。
  • 南極幹谷100萬年不下雨,卻並非最乾旱
    我國最乾旱的地方被認為是新疆吐魯番盆地西部的託克遜,此地的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被認為是我國的「旱極」,其乾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地處乾旱的吐魯番盆地之中,這個盆地是位於天山東部的山間盆地,外圍的水汽很難到達這裡,特別是來自於西部的水汽,被巍峨的天山所阻擋,因此這一地區很少下雨
  • 這個地方上百年沒有下過雨,卻滋潤了100萬人,居民取水有奇招!
    世界的另一端,總有些地方的環境非常惡劣,比如地球旱極-阿塔卡瑪沙漠,說到地球的旱極,一般人可能想到撒哈拉大沙漠。但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中心,才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地方。這裡被氣候學家們稱為「絕對沙漠」,這個地方已經有上百年沒有下過雨了。
  • 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一年降水少於0.1mm,號稱世界幹極
    對於世界這片土地廣袤,隨著時代發展以及網絡訊息的快速性,也使得我們對於其了解也更為廣泛了一些,對於一些地區的固有印象也有所改觀,但是相對於大環境下,對於一些地區的乾旱狀況還是能夠引發人們感慨上一番的,尤其是一些生存在沙漠裡的人民,著實讓人有些佩服,要知道水源對於人類來說重要性比食物還要分量重上很多。
  • 沙漠是怎麼樣形成的,在沙漠地區生活的人們怎樣獲得水資源?
    沙漠地區地表十分荒蕪,巖石裸露在地表,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大塊的巖石最終變成粉末狀的風化產物,這些物質就是沙漠中沙子的來源。沙漠在地球表面分布十分廣泛,全球陸地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地區都被沙漠覆蓋,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地區、中亞地區、北美洲中西部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的智利和巴塔哥尼亞地區都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
  • 冬季「殺手」———濃霧與逆溫
    寒冬季節常有濃霧出現。濃霧不僅導致鐵路、公路、內河、海上、航空交通受阻,電網出現故障,給生產和生活帶來影響,而且還會損害人體健康,成為「健康殺手」。  1930年12月1日到12月5日,比利時的馬納斯河河谷地區出現大霧和逆溫,使當地工廠排放的大量汙染物沉積低空,導致數千居民發病,死亡60餘人。
  • 冬季「殺手」―――濃霧與逆溫
    寒冬季節常有濃霧出現。濃霧不僅導致鐵路、公路、內河、海上、航空交通受阻,電網出現故障,給生產和生活帶來影響,而且還會損害人體健康,成為「健康殺手」。1930年12月1日到12月5日,比利時的馬納斯河河谷地區出現大霧和逆溫,使當地工廠排放的大量汙染物沉積低空,導致數千居民發病,死亡60餘人。
  • 全世界最怕下雨的城市,降水量全球倒數,一旦下雨就成災難
    生活在氣候舒適的北半球的我們,單靠想像很難理解生活在熱帶、寒帶或是地中海氣候中是種怎樣的感受,雖然科學領域已經確定了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和世界旱極「阿塔卡馬沙漠」,但這些地方終歸屬於較少有人居住的區域,如果說世界上有一處千萬級人口的城市,卻穩居世界降水量倒數第一的寶座,年均降水量只有
  • 科普:阿塔卡馬沙漠,繁花似錦
    (3)一年當中有100多天沒有霧,不能「捕霧取水」;氣候於旱,捕霧獲得的水容易被蒸發.水分損失大。,使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第(3)題,該地一年有200餘天被大霧籠罩,但仍有100多天沒有霧,並且該地區蒸發旺盛,水分損失大。【知識點睛】影響降水的因素主要有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1)大氣環流:①低氣壓帶控制下,氣流上升易降水,如赤道低氣壓低帶控制區降水多、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區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