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乾旱之地是哪裡?南極幹谷100萬年不下雨,卻並非最乾旱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在地球的自然環境中,沙漠通常被我們認為是地球上最為乾旱的地方,也的確是這樣,如果有水的話,那麼也不會出現沙漠了。像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西亞的阿拉伯大沙漠、中亞的卡拉庫姆沙漠,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都是乾燥無比,赤地千裡,很多地方多年不下一滴雨。

我國最乾旱的地方被認為是新疆吐魯番盆地西部的託克遜,此地的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被認為是我國的「旱極」,其乾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地處乾旱的吐魯番盆地之中,這個盆地是位於天山東部的山間盆地,外圍的水汽很難到達這裡,特別是來自於西部的水汽,被巍峨的天山所阻擋,因此這一地區很少下雨,很多時候常年不下一滴雨,平均下來每年的降雨量還不到6毫米,而且光照比較強烈,下一點雨也會很快被蒸發掉,著名的火焰山就位於託克遜的附近。

那麼全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又是哪裡呢?是位於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之中嗎?雖然撒哈拉沙漠大部分地方都極度乾旱,但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屬於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據說這裡大部分地方一百年都沒下一滴雨,甚至有的地方數百年都未下雨。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長約1100千米,東西寬100千米左右,面積約為18萬平方千米,大部分位於智利境內,小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阿塔卡瑪沙漠中有一個叫做阿里卡的港口城市,位於智利,面積約8700平方公裡,人口約20萬,這裡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0.761毫米,基本是常年不下雨,被認為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城市。

很難想像一個港口城市居然幾十上百年中都不下雨,實際上整個阿塔卡馬沙漠都是如此,這個沙漠瀕臨太平洋,很多人會好奇此地離海洋那麼近,為什麼還會那麼乾旱?這和當地的氣候特徵有關,這片沙漠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來自太平洋的潮溼氣流很難進入沙漠所在的地區,可以說完全不具備降雨的條件,使得這片緊靠著海洋的沙漠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可能也有不少朋友聽說過地球上最乾旱的地方是位於南極洲的幹谷,又叫乾燥谷,在南極洲至少有三個,比較著名的一個在南極洲邊緣麥克默多海峽西部的維多利亞地,被認為是南極洲唯一沒有被冰雪覆蓋的地方,這裡的地表狀態如同火星,除了極少量的簡單微生物,幾乎沒有任何生物存在。

有說法認為南極幹谷已經有100萬年都沒有下一滴雨,如果按夏雨理解這種說法算是正確的,因為這裡根本就不會下雨,有降水也是下雪。但是我們統計一個地方的降水量的時候,會把下雪也算進去的,那麼這樣的話說這裡100萬年都沒下過雨就是錯誤的了,因為這裡的年降水量大約有25毫米,雖然也很少,但是要比不少極度乾旱沙漠地區降水稍多一點,所以並非是地球上最為乾旱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世界最乾旱的地方,最高溫度零下5度,恐怖的不像地球似火星!
    導語:世界最乾旱的地方,最高溫度零下5度,恐怖的不像地球似火星!相信小編一和大家說到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大家首先一定會想到是沙漠地區吧!因為在我們的固有思維裡面,沙漠的確算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燥的地方了。
  • 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兩百萬年都不下雨,也是最接近火星的環境
    有一個地方它不僅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同時也有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是不是很矛盾?可是大自然就是這麼奇妙。那個地方就是南極。而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則是南極洲幹谷,那裡已經有二百多萬年沒有下雨了。這裡由三個巨大的盆地組成,四壁陡峭呈U字形,被稱為南極洲幹谷,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同時也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環境的區域。
  • 南極的「血瀑布」,河水已流淌了100多萬年,至今不見枯竭
    筆者-小文南極,又被稱為「第七大陸」,它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地方,它既是人類最後發現的一塊大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區」,幾乎沒有人能夠長期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居住。但南極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這裡的冰川歷史長達20萬年以上,有些甚至超過了幾百萬年,而由於南極的氣候寒冷,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因此這裡還保持著最原始的模樣。科學家通過研究冰川中的空氣和細菌,可以研究和分析地球過去的氣候變化以及歷史,除此之外,南極還有一處吸引人的景點,它就是著名的「血瀑布」。
  • 南極無雪幹谷的未解之謎
    南極是地球上最冷、最乾燥的大陸,幾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最具特色的是沒有土著居民,也沒有發現任何古人活動的痕跡。此外,南極洲蘊藏的礦產十分豐富,現已發現220種,堪稱地球之最。在南極洲麥克默多灣的東北部,有3個相連的谷地,它們是維多利亞谷、賴特谷和地拉谷。
  • 全球最乾旱的沙漠,被稱為「地球上的火星」,這裡卻發生了奇蹟
    沙漠是一種很罕見的地貌,大家聽到沙漠的第一反應就是那裡應該很炎熱,或者沙漠非常的危險,有很多人進去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這其實都是大家對沙漠的刻板印象,首先有很多沙漠是會下雨的,雖然氣候比較乾燥,下雨不多,但只要一下起雨來基本都是大暴雨,還很容易引發洪水。
  • 伊基克:最神奇的乾旱之城,瀕臨大海,卻不下雨
    不過,也正是由於沙漠的獨特性,吸引了很多人們前去遊玩和體驗,當然,除了探險和考古之類的工作,普通遊客們也不敢進入沙漠深處。由於好奇心去沙漠玩一玩倒也沒什麼,但是,如果讓你長期居住於沙漠之中,你願意嗎?大多數人的心裡肯定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 非洲最乾旱國家發現萬年深層地下水
    然而,在其北部地區發現的豐富地下水卻有望大大緩解這一危機。2012年發現的該處地下水可以為納米比亞40%的人口帶來持續的飲用水供給。據專家稱,該水源清潔無汙染,可做飲用水,並將供給納米比亞北部地區幾個世紀。乾旱的氣候不僅造就了廣闊的沙漠、神秘的荒原、和獨特的植被,也給納米比亞當地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困難。
  • 如果地球上最乾旱的沙漠突然出現了綠色,是好事還是壞事?
    而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出現和繁榮。當然,地球由於是一顆生命星球,生命遍布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雖然沙漠非常荒涼,但是仍然會有極少數的頑強生命生存在其中。可是沙漠對於人類來說,那就是一個禁區,是一個無法讓我們生存的地方。於是,很多人都期望沙漠能夠變成綠洲,那樣人類的生存空間就會擴大很多,同時也可以不斷改良地球的生態環境。
  • 別再被南極流「血」的新聞唬住了!科學解釋:原因來自十五億年前
    就連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南極也慢慢開始出現旅遊路線,只不過去那裡旅遊的遊客,要嚴格注意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避免影響到南極。而實際上,南極流血這件事情,並不像新聞裡說的那麼危言聳聽,所以別再被南極流「血」的新聞唬住了。
  • 澳洲即將進入200年來最乾旱時期,或持續20年!
    氣象專家警告:澳洲從明年起將會進入一場歷時20年的大乾旱!這場乾旱,可能是2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在過去50-100年間,兩者的軌道越來越相近,終於在明年會出現同步,也就是兩顆行星距離最接近的時刻。兩者的引力將會對地球氣候產生影響。而具體到對澳洲的影響,便是減少降水。
  • 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91年內滴雨未落,乾旱程度是撒哈拉的250倍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是萬物生長的根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離不開水,就沙漠而言,沙漠被稱之為生命禁區,其水資源非常的稀少,植物也幾乎很難看見,環境乾旱炎熱,惡劣的環境極其不適合人類生存。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極幹」,因為阿塔卡馬沙漠的平均降雨量只有0.01毫米,其乾旱的程度是撒哈拉沙漠的250倍,無愧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即使是仙人掌也沒有辦法在這裡生長。而且在智利北部的阿里卡鎮,1903年到1918年期間從未有下過一滴雨,創造了世界上最長的「無降雨時間」記錄,至今也無法被超越。因為如此少量的降雨量,使得阿塔卡馬沙漠很多地方如同火星般荒涼。
  • 四面環海卻遭乾旱炎熱,澳大利亞山火為何久撲不滅?
    生不逢「地」:四面環海卻淪為世界最「燙」大陸一般人也許無法想像,除南極外,四面環海的澳大利亞竟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2019-2020年甚至數次超越非洲躍升為世界最「燙」的大陸:熱浪橫掃,高溫炙烤,多地氣溫超過了攝氏50度。澳大利亞數百萬年來「幹燒不退」,完全是位置、形狀、地形等先天因素所定。
  • 科學家警告:美國爆發800年來最嚴重乾旱!與史前特大乾旱同軌道發展
    而最新模擬結果表明,北美洲出現特大乾旱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儘管2019年以來當地降水大有緩解,但事實上大乾旱才剛剛開始。 哥倫比亞生物氣候學家對當前氣候狀況與地球歷史上最乾旱時期的記錄進行了充分的對比和研究,數據的高度一致表明今天的美國與史前最嚴重的一次大乾旱正處在同一發展軌道
  • 探索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阿塔卡瑪沙漠
    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它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要比死谷還要乾旱50倍。科學家們正在拼湊這片沙漠的起源,從火山爆發到宏偉的山峰,再到浩瀚的海洋,他們挖掘著線索,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這片沙漠如何形成的窗戶。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被海水所覆蓋。但是在智利北部的這片貧瘠的荒漠上,卻找不到一滴水。塔卡馬沙漠處於太平洋和沿岸火山帶中間,東邊靠近安第斯山脈。
  • 世界第一乾旱沙漠,連續91年沒有下過雨,仍有100多萬人生活在那
    眾所周知,在環境惡劣的沙漠裡很難生存,但現在真的也有少數人真正地去體會沙漠裡生存的殘酷,在沙漠危機時期,擁有「水比黃金貴」是很正常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沙漠一年四季都沒有雨,反而會很少下雨,但是,世界上有一個沙漠之地,從1991年開始就沒下過雨,生活環境極其惡劣。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大暴雨,持續100萬年,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
    考古學家表示,大概在2.5億年前,地球還不像現在那樣分為六塊大陸,而是只有一塊大陸,這塊大陸叫做「盤古大陸」,地球海洋也只有一個大洋,世界大洋包圍著這塊大陸,由於盤古大陸非常巨大,因此海水無法進入到內陸地區,導致內陸地區非常乾旱,於是在內陸地區形成乾旱環境下才能形成的紅砂巖層,可是考古學家卻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都發現了紅砂巖地貌,包括北歐沿海、東亞沿海、美洲沿海和非洲沿海,為什麼在內陸乾旱地區才能形成的紅砂巖地貌會出現在沿海地區呢
  • 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出現了綠色,科學家卻很擔憂,為何會這樣?
    眾所周知,沙漠是氣候極其乾燥的一種地貌,那裡除了漫天黃沙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生命出現,而且年降雨量可以忽略不計。非洲、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等地區的國家存在不少沙漠,例如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我國西部地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等等。
  • 楊學祥:氣象乾旱和構造乾旱
    我在2009年1月10日和2月4日相繼指出,2009年上半年拉尼娜現象將持續,做好防災準備,警惕2000年嚴重旱災重演[2,3] 地震是地震構造研究的課題,乾旱是氣象變化研究的課題,地震與乾旱的關係是跨學科難題。以己之短,搏人之長,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很少有人問津,也很少有人去評判,這方面的理論往往自消自滅,不為科學主流所關注。
  • 地球最乾旱沙漠地下發現數十種微生物
    地球最乾旱沙漠地下發現數十種微生物  Winnie Lee • 2020-11-06 09:28:04 來源:前瞻網
  • 世界最「難死」的魚,耐得住乾旱,卻敗給了非洲人的嘴
    可是世界上卻有這麼一種魚,它不僅能夠離開水,而且還能在乾旱的地方生活。你聽說過這種魚嗎?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這種位於非洲的特殊生物。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死」的魚, 逃過了自然的災難侵襲, 卻敗給了非洲本地人!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這種魚叫做非洲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