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自然環境中,沙漠通常被我們認為是地球上最為乾旱的地方,也的確是這樣,如果有水的話,那麼也不會出現沙漠了。像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西亞的阿拉伯大沙漠、中亞的卡拉庫姆沙漠,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都是乾燥無比,赤地千裡,很多地方多年不下一滴雨。
我國最乾旱的地方被認為是新疆吐魯番盆地西部的託克遜,此地的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被認為是我國的「旱極」,其乾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地處乾旱的吐魯番盆地之中,這個盆地是位於天山東部的山間盆地,外圍的水汽很難到達這裡,特別是來自於西部的水汽,被巍峨的天山所阻擋,因此這一地區很少下雨,很多時候常年不下一滴雨,平均下來每年的降雨量還不到6毫米,而且光照比較強烈,下一點雨也會很快被蒸發掉,著名的火焰山就位於託克遜的附近。
那麼全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又是哪裡呢?是位於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之中嗎?雖然撒哈拉沙漠大部分地方都極度乾旱,但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屬於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據說這裡大部分地方一百年都沒下一滴雨,甚至有的地方數百年都未下雨。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長約1100千米,東西寬100千米左右,面積約為18萬平方千米,大部分位於智利境內,小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阿塔卡瑪沙漠中有一個叫做阿里卡的港口城市,位於智利,面積約8700平方公裡,人口約20萬,這裡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0.761毫米,基本是常年不下雨,被認為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城市。
很難想像一個港口城市居然幾十上百年中都不下雨,實際上整個阿塔卡馬沙漠都是如此,這個沙漠瀕臨太平洋,很多人會好奇此地離海洋那麼近,為什麼還會那麼乾旱?這和當地的氣候特徵有關,這片沙漠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來自太平洋的潮溼氣流很難進入沙漠所在的地區,可以說完全不具備降雨的條件,使得這片緊靠著海洋的沙漠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可能也有不少朋友聽說過地球上最乾旱的地方是位於南極洲的幹谷,又叫乾燥谷,在南極洲至少有三個,比較著名的一個在南極洲邊緣麥克默多海峽西部的維多利亞地,被認為是南極洲唯一沒有被冰雪覆蓋的地方,這裡的地表狀態如同火星,除了極少量的簡單微生物,幾乎沒有任何生物存在。
有說法認為南極幹谷已經有100萬年都沒有下一滴雨,如果按夏雨理解這種說法算是正確的,因為這裡根本就不會下雨,有降水也是下雪。但是我們統計一個地方的降水量的時候,會把下雪也算進去的,那麼這樣的話說這裡100萬年都沒下過雨就是錯誤的了,因為這裡的年降水量大約有25毫米,雖然也很少,但是要比不少極度乾旱沙漠地區降水稍多一點,所以並非是地球上最為乾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