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91年內滴雨未落,乾旱程度是撒哈拉的250倍

2020-12-01 芃汐的旅行搜羅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是萬物生長的根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離不開水,就沙漠而言,沙漠被稱之為生命禁區,其水資源非常的稀少,植物也幾乎很難看見,環境乾旱炎熱,惡劣的環境極其不適合人類生存。不過沙漠偶爾也會天降甘霖,就拿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來說,它每年的降雨量平均也有17毫米。但有著這麼一個沙漠,91年卻從未下過一滴雨。

這個沙漠就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這個沙漠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延綿約1000千米,總面積約為18.13萬平方千米,其主體主要在智利境內,也有些許在秘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境內。

阿塔卡馬沙漠不僅擁有者「世界之手」,晚上的景色也非常迷人,萬裡無雲的夜空,讓人嘆為觀止,沙漠中的巖石會閃閃發亮,漫天的皓月繁星引入眼帘,地面的星光和漫天的繁星融合在一起,就仿佛處身於宇宙之中。沙漠中還有一處區域被地理學家們稱為「月亮谷」,那裡的構造猶如月球一般,人們可以在那裡欣賞美麗的落日和由鹽滲透、侵蝕而成的天然雕塑,為這片荒涼沙漠增添了一絲點綴。不過你可別被它的美麗所迷惑,其美麗的背後卻蘊含著許多危險。

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極幹」,因為阿塔卡馬沙漠的平均降雨量只有0.01毫米,其乾旱的程度是撒哈拉沙漠的250倍,無愧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即使是仙人掌也沒有辦法在這裡生長。而且在智利北部的阿里卡鎮,1903年到1918年期間從未有下過一滴雨,創造了世界上最長的「無降雨時間」記錄,至今也無法被超越。因為如此少量的降雨量,使得阿塔卡馬沙漠很多地方如同火星般荒涼。

讓阿塔卡馬沙漠如此的乾旱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是因為東面的安第斯山脈如同道屏障,擋住了來自亞馬孫河流可能會形成雨雲的潮溼氣流。第二因為南極的寒流產生了很多的霧和雲,卻沒有降雨,所以導致了阿塔卡馬沙漠常年滴雨未下。

不過乾旱阿塔卡馬沙漠卻的在2015年因為厄爾尼諾現象,迎來了一次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大雨,在沙漠裡沉睡已久的各種花朵種子,爭先恐後的發芽,生長,開花,在如同火星般荒涼的沙漠中盛開,仿佛知道只有這一次才能展現自己的美麗一樣,拼盡全力的在此時綻放。一夜之間荒涼的沙漠就變成了花海,變得生機勃勃,十分浪漫,這美麗的景色吸引著許多人去欣賞這一奇觀。

乾旱的沙漠因為厄爾尼諾現象而迎來了如此美麗的景色,這不禁讓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過這一的美景持續並不久,短短幾天時間,便又恢復到了以往的模樣,使很多人都來不及欣賞這如此美麗的奇觀。如今人們只能通過照片才能看見當時的景色,這樣的景色誰也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再一次降臨,就像是地球為我們而準備的驚喜一般,相信這樣的驚喜以後也會再次降臨。不知道你對如此美麗的景象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91年滴雨未落,卻在一夜之間變成花海
    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91年滴雨未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它是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馬沙漠,阿塔卡馬沙漠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綿延了將近1000千米,面積有18.13萬平方千米,它主要位於智利境內,部分位於秘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
  • 世界氣候的「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
    阿塔卡馬沙漠沙漠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北京的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世界那麼大,不同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不同、洋流不同,從而塑造出了不同的氣候特徵。有的地方高溫、有的地方極寒、有的地方多雨、有的地方少雨,也會造就出一些區域極端的氣候特徵。
  • 為什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從年降水量的角度來看,荒漠多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區,有些地區的年降水量甚至只有幾十毫米,更有甚者在南美洲西側的阿塔卡馬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被稱為世界「幹極」。
  • 地球最乾旱之地是哪裡?南極幹谷100萬年不下雨,卻並非最乾旱
    在地球的自然環境中,沙漠通常被我們認為是地球上最為乾旱的地方,也的確是這樣,如果有水的話,那麼也不會出現沙漠了。像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西亞的阿拉伯大沙漠、中亞的卡拉庫姆沙漠,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都是乾燥無比,赤地千裡,很多地方多年不下一滴雨。
  • 地球最古老的沙漠,西邊臨近太平洋,為什麼近400年滴雨未下?
    對於大多數讀者,鴿子估計大家沙漠一般只記得兩個:塔克拉瑪幹沙漠、撒哈拉沙漠。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極端環境讓很多人未能走出,留下了沙漠等同於生命禁區的印象。撒哈拉是因為它的大——全世界最大的非極性沙漠。
  • 全球第一乾旱沙漠,91年未下過一次雨,被稱為火星在地球的投影
    沙漠之中的環境很惡劣,如果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人們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沙漠之中,水源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也是生命生存在基本,可是有一個沙漠就曾經連續91年沒有下過一次雨,但是在沙漠之中卻生活著100多萬人,他們到底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 海邊也能很乾旱?為何很多沙漠緊挨海洋卻寸草不生?
    今天的世界上,沙漠面積佔到整個大陸面積的1/5以上,而且還在不斷擴大。而在這些沙漠中,除了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土地沙化,更多的因素在於自然環境的鬼斧神工,例如面積達900萬平方公裡的撒哈拉大沙漠,就是氣候原因形成的大自然傑作。作為世界五大典型地貌之一,沙漠的最大特點就是水資源極度稀缺。
  • 世界第一乾旱沙漠,連續91年沒有下過雨,仍有100多萬人生活在那
    眾所周知,在環境惡劣的沙漠裡很難生存,但現在真的也有少數人真正地去體會沙漠裡生存的殘酷,在沙漠危機時期,擁有「水比黃金貴」是很正常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沙漠一年四季都沒有雨,反而會很少下雨,但是,世界上有一個沙漠之地,從1991年開始就沒下過雨,生活環境極其惡劣。
  • 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在太平洋岸邊卻長達百年不下雨,像極了火星
    它位於太平洋岸邊卻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這裡就是位於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的一段狹窄地帶。從太平洋海邊到安第斯山脈寬度100多公裡,南北長度大約1100公裡。總面積大約18萬平方公裡。
  • 探索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阿塔卡瑪沙漠
    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它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要比死谷還要乾旱50倍。科學家們正在拼湊這片沙漠的起源,從火山爆發到宏偉的山峰,再到浩瀚的海洋,他們挖掘著線索,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這片沙漠如何形成的窗戶。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被海水所覆蓋。但是在智利北部的這片貧瘠的荒漠上,卻找不到一滴水。塔卡馬沙漠處於太平洋和沿岸火山帶中間,東邊靠近安第斯山脈。
  • 世上最荒蕪的沙漠,91年沒下過一滴雨,卻在一夜之間成了花海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東西南北的間距比較長,氣候上也有很大的差異,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十裡不同天」,說的便是這個意思了。所謂「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有的城市降水量暴增,有的城市則在發愁氣候太乾旱了,導致農田的莊稼必須要天天人工降水才能夠維持生長。世界上有很多地區都是處於乾旱狀態,例如位於西亞和非洲的一些地區和國家,因為地理緣故導致降雨量非常少,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說到乾旱,相信大家率先想到的就是沙漠。
  • 全球最乾旱的沙漠:居民用網捕霧來造水,這怎麼回事?
    很多人以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但事實上全球最乾旱的地帶是來自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這裡荒無人煙,隔壁遍歷,從上往下看猶如外星星球一般。阿塔卡馬沙漠南北長達1100公裡,相當於中國南北距離五分之一。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不是撒哈拉,一起報復著人類
    平鋪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形成於250萬前,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國土面積,一直以來以世界最大沙漠居稱,但事實上,撒哈拉沙漠只能算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質沙漠,第一的位置實際上歸屬於南極沙漠。
  • 為什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經常會發生乾旱災害?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不同,因此年降水量也大不相同,通常我們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稱為「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乾旱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稱為「乾旱地區」。
  • 世界最「不敬業」沙漠,年降雨量1600毫升,是撒哈拉沙漠300倍
    說到沙漠,最先想起的就是漫天的黃沙,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很好地概括了這漫天的黃沙。我們都知道沙漠環境是非常乾旱的,只有少量的植物能夠存活。而在巴西有這麼一片沙漠,它不僅沒有極其乾燥的環境,還有大量的魚蝦在沙漠中成活。
  •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是不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地球表面由於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的差異,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從分類上來看,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類。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和半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
  • 世界地理小區域——撒哈拉沙漠
    (1)分析撒哈拉沙漠內陸盛產食鹽的原因。(2)結合撒哈拉沙漠的地理環境特徵,說出鹽商隊出發前應做的準備。(3)分析廷巴克圖在「食鹽之路」上成為重要中轉地的主要原因。不可行:撒哈拉是高原地形,把海水引上高原成本太高;即使解決了水的問題,沙漠是以沙粒為主,土壤發育程度低,植物難以成活;引水設施、溫室建設、栽培種植需要大量資金、技術,非洲經濟落後,難以提供。典型例題五: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乾旱有多可怕?古代大乾旱致東南亞文明消失千年
    作者:文樂樂對寮國北部洞穴巖石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場持續了1000多年的大乾旱可能在5000年前曾困擾東南亞,並導致區域文明發生巨大轉變。研究人員認為,當遙遠的撒哈拉沙漠的乾旱擾亂季風降雨,並引發亞洲和非洲的乾旱時,東南亞的乾旱也就開始了。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出現了綠色,科學家卻很擔憂,為何會這樣?
    眾所周知,沙漠是氣候極其乾燥的一種地貌,那裡除了漫天黃沙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生命出現,而且年降雨量可以忽略不計。非洲、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等地區的國家存在不少沙漠,例如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我國西部地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等等。
  •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竟然也能下雪,你信嗎?
    大家都知道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沙漠也是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區。這個平均氣溫高達三十度的地方是世界上最熱最乾燥之地,看起來確實和雪無緣,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說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