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fm APP體驗報告及產品建議

2020-11-26 人人都是..

一.官方應用介紹

下載量第一電臺收音機,新聞音樂相聲有聲小說英語段子全搜羅。蜻蜓.fm——隨走隨聽的娛樂神器。最全的有聲內容!最贊的收聽方式!最完美的用戶體驗!海量電臺、小說、播客,3000000多小時的有聲內容等著你,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聽不到!蜻蜓fm聽上癮,再也停不下來!

【最in的收音機】 想要上下班、失眠、駕車、等土豪時不再無聊寂寞?蜻蜓.fm好聲音始終陪伴你! 想要隨時隨地知道娛樂八卦麻辣時事?蜻蜓.fm讓你時時刻刻漲姿勢! 想要在小夥伴面前妙語連珠一「吐」驚人?蜻蜓.fm讓你變得高端洋氣上檔次!

【巨豐富的內容】

★ 3000多個國內外電臺,7*24小時不間斷直播,隨走隨聽so easy!

★ 十三種分類:新聞、音樂、小說、情感、綜藝、明星娛樂、英語、相聲曲藝、軍事歷史、財經、科技、教育、健康生活一網打盡,總有一款是你的愛!

★ 海量明星播客DJ任你選,脫口秀、相聲、內涵段子、熱點吐槽、娛樂八卦、麻辣時事全接觸!

★ 百餘本有聲小說隨處聽,鬼吹燈、九州縹緲錄、杜拉拉升職記,網絡最火小說盡在蜻蜓.fm!

【超貼心的神器】

★歡樂互動:名主播零距離互動,聽友一起HIGH爆全場

★節目預約:心愛節目提前預約,到點準時開啟視聽之旅

★錄音回放:24小時內任意回聽,沒有錯過好聲音的遺憾

★電臺鬧鐘:廣播設為起床鬧鈴,心愛電臺喚醒美好一天

★離線收聽:離線收聽省流量,高速無限下載下到爽

★實時推薦:勁爆熱點連連看,精彩內容時刻滾動推薦

二.背景

僅從電臺市場來看,每年市場容量都在百億以上,而如今車聯網概念的快速興起,以及三大運營商4G基站的推進速度,都意味著網絡音頻電臺未來的巨大商業潛力。13、14年以來,包括考拉fm、喜馬拉雅等多家細分方向上有所不同的網絡電臺都獲得了資本投資的青睞。在文字、聲音、圖片、視頻這四項基本的信息傳播媒介下,移動通訊、移動視頻早已是一片紅海,而「聲音」這一領域BAT三巨頭尚未發力布局,騰訊和百度的電臺都不溫不火。種種情況下來看,行動網路電臺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面對的競爭也主要是新型創業公司,此種情況下,如何做好差異化,抓住目標用戶群的真實痛點快速佔據市場份額是關鍵。

三.用戶的特徵和需求

根據百度指數10.1-10.3日的搜索結果可以看出,蜻蜓fm主體用戶趨於年輕化,其中30-39歲關注用戶接近50%,20-39歲之間用戶比例佔到84%;此外男性用戶關注比例遠大於女性用戶,比例為男:女=84:16.

影視粉絲: 綜藝娛樂、新聞資訊類新聞關注者,在特定場合下如上班公交、地鐵上暫時解放眼睛,獲取新鮮資訊,放鬆心情

音樂愛好者:隨時隨地可無縫享受的音樂體驗。操作方便,友好,能迅速聽到喜歡聽的歌曲, 若能發現喜歡聽的歌曲,更好(非音樂發燒友)

自媒體粉絲:邏輯思維、曉說、IT公論、冬吳相對論等節目聽眾

傳統電臺忠實聽眾:用網際網路的方式追中國之聲等傳統電臺的節目

關鍵詞:發現喜歡的 追喜歡聽的 隨時隨地 操作便利 不費流量

發現喜歡的:主動發現(參與度高,期望值高,付出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高,成功則欣喜,反之則沮喪,容忍度低)被動發現(沒有特別強的目的性,任由DJ、電臺播放,倘若節目走心則有意外驚喜,容忍度高)

追喜歡聽的:目的性明確,用戶要求清晰:要有這個節目,流暢度要保證,提供下載方便我閒暇時聽,節目更新時提醒我來聽
隨時隨地:手機、PC端、pad均能享受到同樣的體驗(收藏音樂、播放歷史同步)

UI:簡潔清晰、交互不太複雜

用戶角色情景劇本:

依使用人群及蜻蜓fm節目類型分為在校大學生和城市白領兩個群體分析。

1. 在校大學生

大三男生,課程壓力不大,周一到周五課程安排有松有緊,社團生活逐漸放下,有較多屬於自己的可支配時間,平時喜歡聽音樂,偶爾追羅胖子、高曉松的節目,聽聽之前自己所在的校園電臺的節目,聽聽英語練聽力。同時看幾部網絡小說,偶爾也願意回味下之前看過的小說。

操作場景分析:

A. 室外嘈雜的移動環境中:

如步行、騎車上學時,帶上耳機,聽一聽之前下載到本地的英文歌曲、影視原聲對白,再如跑步健身時, 聽些舒緩心情的輕音樂。學生群體消費能力較白領來說較弱,更在意流量,移動環境下更傾向於聽下載到本地的內容,探索新鮮內容的欲望不強。

B. 學習室內環境中

高中在家自習時養成的習慣,自習時習慣帶上耳機聽自己熟悉的音樂,相對舒緩的節奏,或者熟悉風格的電臺,任由電臺的樂曲選擇。

C. 宿舍室內環境中

宿舍中的狀態比較放鬆,忙碌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可以適當休息,有了自己探索新鮮電臺節目的意願,甚至也願意參與節目中的官方群參與聊天。睡前願意聽一聽小說讓自己得以放鬆。

2. 城市白領

A. 地鐵、公交、火車、旅途等嘈雜環境中

戴耳機,音量調節到很高,並經常需要線控或通過手機的物理按鍵調節音量,節目選擇上以時事、所在行業內新聞資訊和音樂為主,偶爾還會間歇性的拿出手機掃掃SNS看看動態,或是打開新聞類客戶端看一看。這就要求APP後臺播放的穩定性,以及流量節約上的技術支持。
B. 獨處安靜環境中

公放甚至使用音響系統,此時手機常不在手邊。會關注自己喜歡的電臺相對認真地聽,注重內容以及播放的流暢度(常處於WIFI條件下,可自動轉成高音質),以及所追電臺的「全」,即「我」想要聽的東西要有

C. 辦公室等場所

佩戴耳機,公放機率較小。

要求操作的效率高,不能影響工作。使用時主要把決定權交給電臺,此時要求推薦的節目(主要是音樂)不能太激烈。

APP信息架構:

四.蜻蜓fm手機客戶端體驗(小米2A) 安卓4.5.2

 啟動

啟動較快;與同類行動網路電臺(喜馬拉雅、考拉fm)相比冷啟動稍快,加載界面的背景和APP色調相稱。每日首次啟動會在加載後彈出全屏推薦收聽(10.5是峰菲相關的音樂專輯,我之前並未收藏過相關內容),用戶需要點擊跳過才能進入首屏,在啟動時推送內容不甚合理,與用戶使用習慣相悖,且難以精準化推送。

內容布局

信息架構(如上圖xmind圖,並截圖如下)

問題一:分類劃分不夠合理

【下載】可以歸類到【我的】中,沒有必要單獨分類

問題二:層級較深

熱點內容共18項,用戶需要下滑7次界面範圍才能看到底部《熱門專題》的內容,使得大量優質內容無法呈現在用戶面前

改進建議

1.【下載】歸於【我的】邏輯板塊,原有位置建立新產品邏輯【推薦】。【推薦】中的內容注重用戶個性化媒體流推送,在新用戶註冊時邀請用戶對19個分類進行喜好勾選,並結合用戶收聽習慣,以及微博大數據反饋確定推送內容(也為後期廣告精準投放提供一種探索思路)

2.保留原有分類數量不變,通過運營,在熱點輪播下方增加如《今日焦點》、《熱門活動》、《最新上榜》等專題,使處於下方的高反饋節目及新上線節目能保證一定的曝光度

改進建議

1.「我的下載」置於【我的】-「我的收藏」下方

2.「我的收藏」中提供文件管理功能,允許用戶建立自己定義下的專輯

3.【搜索】

改進意見:

1. 增加語音搜索功能,置於搜索框內部最右側

2. 增加應用內搜索功能,搜索結果顯示優先彈出已收藏和下載的節目(專輯、電臺)

3. 熱門搜索建議給出幾種不同維度的搜索結果顯示,除了現有的熱度模式,還可以添加熱門搜索電臺、節目等熱門結果的呈現

4. 能否嘗試有語音、文字描述場景下的搜索後節目推薦

播放界面交互分析

1、收藏

「收藏」作為傾聽fm主要的一種交互模式,在產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用戶粘性培養的作用,此處交互效果上來看也很明確清晰(再次點擊後會恢復原界面形態,且在「我的收藏中」同步)

2、籤到

問題:

1. 如上圖截圖所示,「籤到」後除「籤到成功」浮字意外沒有明顯的交互效果,實際上效果體現在右下方進入「官方群聊天」中,但兩者不在一個邏輯層級,且界面上的位置明顯不在同一平面

2. 操作邏輯上存在商榷,「籤到」的含義對用戶來說不明確,用戶會困惑是對蜻蜓fm產品籤到,還是在所在電臺、專輯、節目籤到,更難想到是實際情況下的在群聊天中籤到

改進建議:

1. 倘若保留「籤到」icon,則增加如「收藏」式交互效果,浮字出現同時圓圈內採取白色填充方式

2. 更換「籤到」為「贊」的交互模式,(產品演進更迭,用戶升級首次進入播放界面時彈出操作指引,說明「贊」針對播放的節目,對應電臺等),相比「籤到」,「贊」對個性化用戶推薦更有價值,同時在群聊中的UGC更有意義

3、菜單

問題:

這裡可能有個小bug,明顯對於「昨天」的節目,顯示都應為「回看」,對於「明天」的節目,顯示為「預約」,卻出現了如截圖上和時間線不符的顯示。

改進建議:

對應問題中提到的兩點,前端予以解決,同時同步【我的】-「我的預約」中的邏輯即可

如下圖中,10月5日19:00和21:00的節目實際是預約了「昨天」10月4日的節目

4、【更多】-「回聽」

右上角【更多】icon下包含「設置鬧鐘」、「回聽」功能,前者改進後的版本已做優化,「回聽」改進意見見上方「節目菜單」中建議,可以考慮增加一個「預約」的ICON

官方群聊天

5.1籤到

問題:

1. 右側中部的「籤到」ICON點觸後仍然無ICON上的圖形交互效果

2. 可多次重複「籤到」(一定時間內不會重複在群中發言,但是會一直浮現「籤到成功」),沒有意義的低質量UGC,對於群中人數較多討論效果很好的場合下還有破壞氛圍的副作用

改進建議:

1. 考慮增加ICON上的交互效果反饋,如變色(用戶需要切實感受到自己的交互效果)

2. 重複籤到沒有意義,建議二次點擊「籤到」後顯示浮字「已籤到」

細節:發布消息後默認退出輸入法,不利於用戶再次輸出內容,不符習慣(已在群組中改進)

5.2 送花

先點擊右上方的花朵後的界面

不知主播收花數目是否和節目熱門度、能否上話題榜有關,但此種交互雖然對於用戶來說學習成本很低,卻似乎沒有太大必要。對於用戶來說,想表達對主播的欣賞,可以通過點擊主播頭像「關注」來做出選擇,添加一個略顯重複的評判維度對於蜻蜓方來說意義不大,倘若單純希望用戶在聽的過程中產生用戶行為,我覺得此處用上文改進建議中提到的「贊」更有價值

5.3 用戶關注

點擊其他用戶頭像時彈出對話框截圖

上圖中兩種情況的差別或許在於遊客身份與註冊登錄用戶?(此處存疑,應該不是資料不完整的緣故)

上圖用戶個人資料截圖

空空如也的個人資料界面,且沒有任何「關注」選項入口(關於群組的問題後面會提,此處蜻蜓官方應該正在著手做重點優化)

5.4 群組

作為最新版本新增的功能,可以看出蜻蜓fm社交化的探索。

群組信息、聊天界面、群組成員列表、成員個人資料界面圖片如下

作為蜻蜓fm社交化的初步探索,官方更新日誌上指出「開通校園電臺的群組功能」、「大社交平臺重磅來襲」(新裝用戶可以在安裝成功打開應用後予以提醒)。實際體驗後,筆者發現的確有許多校園電臺可以進入專門的群組中,告別之前略有些蒼白的直播間,有了更好更簡潔的交互體驗和社交可能,也許校園電臺的群組開設只是第一步,某種程度上也作為蜻蜓fm方的灰度測試,以獲取用戶反饋確定是否快速迭代。

簡單說一說我所想到的「群組化」、用戶間社交關係初步建立後的產品改進想法。

1. 群組從聊天室到群組簡潔、成員組成上都有手機QQ的影子,然而蜻蜓fm的重點顯然不是包含所有手Q的功能再加其他,而一定要有所取捨,滿足基本的聊天工具配置(表情豐富化、圖片、聲音發送)後有自己的特色,筆者認為作為一款基於「聽」的產品,基於「聲音」的特質作為名片、介質都很有想像力和趣味性。比如個性籤名可以是用戶的一段語音自我介紹等

2. 個人資料下方的巨大空白顯然有文章可做,一是用戶微博相關內容,登陸蜻蜓的途徑只有兩條:新浪與騰訊微博,然而在產品內在邏輯中,除SNS分享流中存在微博元素外再無微博化體現,那麼在個人資料這裡似乎有蜻蜓-微博都希望呈現內容的空間;二是用戶在蜻蜓內的收聽行為,如他的收藏、他最近聽過的內容等。無疑這裡存在用戶隱私問題,這部分可以交給用戶來做選擇—設置中提供是否在個人資料中顯示收藏的選項

五.其他雜想

行動網路電臺市場風起雲湧,但其實各家同類產品之間差異性均較明顯,各有優勢和側重。
荔枝FM倡導「人人都是主播」,提供簡易的節目錄製工具和展示平臺來滿足生產內容的「主播門」的需求,力圖達到降低主播門檻、促進主播產出高質內容最終吸引粉絲的終極目的。然而在實現上困難確實太大,取決於有多少人有能力持續產出高質節目。

窄播關注個性化資訊,以人工語音播報的方式播放用戶主動訂閱的內容。存在的問題或許主要還是節目量的不足,難以達到真正的深度個性化定製。

考拉FM在內容版權上有其他電臺不具備的優勢,側重「節目」,弱化「電臺」,通過大數據在數字娛樂行業不斷深入的應用,利用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力圖找到用戶真正痛點,然而精準確定需求一直以來就是難點。

蜻蜓fm和喜馬拉雅作為翹楚,就像沃爾瑪的超市,又像web1.0時代的門戶網站,即我這裡東西應有盡有,要什麼用戶自己去選擇,很多時候用戶在這個平臺下聽了某個節目是無法和節目的提供方交流的,而是和平臺上的管理員和其他聽眾交流。(當然兩家也開始逐漸注重自家經營節目的重要性,如喜馬拉雅的「段子來了」反響強烈)

為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門戶類高大全的兩個產品而不是近來吵得如此火爆的UGC類應用處於領先地位呢?原因在於音頻作為一種特殊的傳播媒介,不同於文字、照片甚至是視頻的低門檻,普通用戶沒有良好的嗓音、充足的素材整理與準備周期很難產出高質量的UGC內容,更別提持續產生優質內容了。因此至少在近幾年的行動網路電臺發展進程中,PGC仍然是王道,UGC只能作為輔助內容和刺激用戶活躍度的陪襯角色。

內容選擇上,蜻蜓fm一直強調和自豪的一點是自己電臺覆蓋的全面與穩定,然而眾多的電臺除了特定的用戶群外,用戶很難發現各個電臺有哪些優質內容,這時就需要「門戶」做好整理運營了,可以看到【精選】中已經在做這件事並且做的很好,然而如何讓更多事實上非常優質卻淪為長尾的節目呈現在合適的用戶眼前或許比內容的全面更為重要。另外,自媒體流必然是大勢所趨,引入自不必說,界面呈現、節目編排上也應搶佔先機。

做不做自營?

淘寶模式OR京東模式?或許對於蜻蜓fm包括喜馬拉雅在內短小精悍的創業團隊來說為時尚早,然而「段子來了」的成功必然給蜻蜓fm帶來壓力,大家都做平臺,東西一家比一家全,但我有我的特色自然會吸引來你的用戶。在筆者看來,校園電臺是蜻蜓一大特色,相比其他幾家FM公司在校園推廣上有明顯優勢,似乎可以從這裡出發更加品牌化。

媒體方向or社交方向?

應該說都有發展空間,媒體方面。蜻蜓有做過一些明星訪談節目,也有許多線下活動與線上互動結合。播客內容上的第一欄就是新聞資訊,看起來還不錯,然而做媒體對公司基因與財力的要求明顯更高,有搜狐、新浪等巨頭虎視眈眈,並且潛力上比社交出口要小。最新版本發布似乎已經宣布了蜻蜓fm的社交化布局,群組的出現意味著也許會建立初步的SNS框架。

豆瓣式or微博化

對於電臺或是節目的喜好而建立起的弱社交關係說起來應該是興趣類豆瓣式的社區,蜻蜓fm自然嚮往能夠形成豆瓣式的高質社區氛圍,但是群組實時評論的形式顯然離「社區」還遠,或許只是想藉此初步建立框架也未可知。存在的唯一一種用戶間交互「關注」讓筆者似乎看到了微博的影子,其實在此之前,我所設想的SNS框架就是基於微博的,當然要先選定一家(以新浪微博為例)-即將兩者帳號打通,部分數據共享:用戶用微博登陸時,蜻蜓即獲取用戶在微博端有關信息(如關注了哪些歌星、影星,關注過哪些自媒體博主,喜歡網際網路還是樂於購物等),當用戶在微博上有新的feed發布後可以獲取數據,從而豐富用戶信息資料庫。

蜻蜓藉此可以在新用戶發展初期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以便精準內容推薦、推送甚至未來廣告的精準投放;用戶可以一鍵關注播客提供者的微博,並可查看群組中其他用戶的微博主頁,微博方獲得了用戶的活躍度與分享率;用戶角度,從蜻蜓fm獲得了更佳的用戶體驗,在微博可以參與蜻蜓舉行的一些市場推廣活動。至少在面上看是一個三贏的局面,或許微博本身的內容低活躍趨勢也是蜻蜓的一個顧慮吧。

車聯網與可穿戴設備有多遠?

巨大的市場前景帶來白熱化的競爭,按新聞反饋來看,蜻蜓fm在這兩個領域上都走在同行的前列。僅從這個領域來看,電臺播放內容或許不甚重要,誰能先行佔領市場,獲取足夠大的市場份額才是重中之重。或許懂產品、懂市場推廣、又懂硬體的人這幾年時間入行移動電臺會是個明智的選擇。

本文為作者飲料大王(微信:wk455318123)投稿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並附帶本文連結

相關焦點

  • 蜻蜓FM體驗報告:更多的世界,用聽的
    本文作者第一次寫作產品體驗報告,梳理蜻蜓FM的產品架構進行分析,對其核心功能進行詳述,並提出了自己的優化與迭代建議。雖為初學者,仍不失自己的見解,在此分享給大家。
  • 《蜻蜓FM》客服聯繫方法
    在使用蜻蜓fm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充值退款之類的,就可以聯繫蜻蜓fm平臺的客服進行解決了。那麼蜻蜓fm怎麼聯繫客服呢?很多小夥伴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客服的聯繫方法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蜻蜓FM》定時鬧鐘設置方法
    不少小夥伴喜歡在晚上或者是休息的時候用蜻蜓FM來收聽一些音頻,如果擔心錯過時間,我們可以直接在蜻蜓FM中設置一個鬧鐘,這樣到了時間就會收到提醒了。那麼蜻蜓fm怎麼設置鬧鐘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定時鬧鐘的設置方法。
  • 產品分析報告 | 任重而道遠的喜馬拉雅FM
    下面選取佔據市場份額較大的三款產品: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進行對比。而蜻蜓FM和荔枝FM活躍人數相對比較平緩,浮動不大。4. 總結作為音頻類產品,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都有內容變現、粉絲經濟的理念,但在產品在具體玩法和運營策略上略有不同。這類產品都是通過提高用戶粘性、利用內容的稀缺性和專業性作為交換資源。
  • 產品分析 | 蜻蜓FM,更多的世界用聽的
    蜻蜓FM是一款專注音頻服務的產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從傳統電臺一步步轉型到綜合性音頻平臺,在音頻市場從未失去過自己的霸主地位,秉承「更多的世界 用聽的」的理念,為用戶到來一場聽覺盛宴。本文就蜻蜓FM的使用體驗,從市場、用戶畫像、功能分析等方面進行分析並提出個人的一些看法。
  • 喜馬拉雅FM產品體驗分析報告(上)
    註:本產品分析報告,基於喜馬拉雅iOS版本,版本號:6.5.23一、喜馬拉雅市場分析1.1 移動音頻宏觀市場1.1.1 音頻市場整體發展移動音頻是指使用行動裝置(手機、平板等)、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終端(家居產品、汽車車載產品)為載體,通過網際網路在線或離線等方式提供音頻內容。
  • 蜻蜓FM楊廷皓:不愛講故事,卻能勾引你的耳朵
    他有自己的底線:「投資人選擇蜻蜓,是根據對市場、對產品的價值判斷,我選擇不公開,是對投資人的負責,包括對下一任投資人,我不希望欺騙。」但他並不滿足:「畢竟我只是做一個技術領域的負責人,我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影響到產品,影響到商業方面。」  楊廷皓決定創業。2011年在李開復的創新工廠,他遇見了蜻蜓fm的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張強和趙捷忻,此時產品剛剛上線,產品技術外包。楊廷皓從這款產品上看到了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碰撞的火花。
  • 產品體驗報告丨比心app,陪玩市場的「新人」
    比心app,從各大陪玩app中脫穎而出,是一款通過「技能分享」,達成「社交約玩」的社交類APP。一、產品概況1. 產品簡介名稱:比心類型:社區交友版本號:4.1.4Slogan:1000萬人都在用的陪練app2.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App體驗報告及改進建議
    體驗環境產品名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版本:APP 2.0.0下載來源:AppleStore體驗手機:iphone 4s iOS8.3接入網絡:Wifi/3G體驗時間:2015-07-31—2015-08-01產品分析登錄界面及主界面
  • 蜻蜓、荔枝、喜馬拉雅:耳朵經濟的霸主之爭
    特別是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這三位行業大佬,更是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大量內容版權。如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研究報告》可知,如今,喜馬拉雅擁有市場七成暢銷書的有聲版權,85%網絡文學的有聲改編權、6600+英文原版暢銷書有聲書……在在線音頻平臺中,內容的數量與質量一樣重要。
  • 海鯊app:這是我的體驗報告
    作為一個手遊老玩家,最近收到了一款app的評測邀請,打過的遊戲不少,但是幾乎沒有做過什麼評測類的東東,感動於海鯊的誠懇,so對這件事還是很感興趣的,也特別真誠和實際的感受了一下這款名為海鯊的app,名字很霸氣,報告也很長。  下面,就和我一起掀開這款app的神秘面紗,看看海鯊到底能夠帶給我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吧。
  • 產品分析報告:喜馬拉雅FM,用聲音服務美好生活
    喜馬拉雅FM是專業的音頻分享平臺,本文是喜馬拉雅FM的產品分析報告,主要包括這5點:市場分析、產品功能框架、競品分析、用戶調研、功能分析及優化建議。以豆瓣FM等產品的出現為標誌的移動音頻市場顯現及移動電臺行業萌芽階段;以懶人聽書、蜻蜓FM、喜馬拉雅FM等移動音頻平臺產品的出現為標誌的行業高速發展階段;以商業化手段逐漸成熟以及產品呈現差異化發展為標誌的行業成熟階段。
  • 《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發布,蜻蜓FM加深車場景布局...
    2021年1月14日,易觀《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發布
  • 百度地圖APP產品分析報告
    筆者以百度地圖app為分析對象,從產品功能結構圖、用戶調研、優化建議等方面做出深入分析,進而更加全面地了解這款產品。一、地圖app市場規模現狀1.通過用戶所在地與使用導航app問題交叉分析可知,海外用戶基本全部使用google maps作為導航app,google maps在國外導航類產品市場佔據統治地位。國內使用導航產品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用戶佔比約為2:1,由於樣本數較小,實際使用用戶數量應以國內應用商店下載量為參考。
  • 產品分析:YouTube App產品體驗報告
    本文是YouTube App的產品體驗報告,作者主要分析app的產品狀況、產品結構、交互體驗、產品思路和產品內容輸出策略,探討目前知識付費領域的發展,分析「得到」產品的成功經驗。(本文大概1.5w字左右)
  • 用戶參與率90% 變現貓互動式效果廣告助力蜻蜓FM商業化
    其App自上架以來下載量領先iOS、Android同類產品,是多家第三方數據機構評選公認的網絡音頻市場佔有率領導品牌。而變現貓則是國內領先的流量變現服務平臺,首創了基於運營場景的互動式效果廣告,在提升碎片化場景流量的運營效率的同時,有效挖掘了App運營場景下的增量流量。本次合作雙方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呢?
  • 快手產品體驗分析報告
    整天坐在辦公室的產品經理是肯定做不出快手這款APP的,相傳快手的CEO是在三四線城市居住了幾年才做出來這款火爆中國的產品。由於短視頻從去年一直處在風口上,而且本人日後也想從事短視頻行業,抱著學習的態度,體驗了快手這款APP,從而有了這篇產品體驗分析報告,文章中也提出了些個人的改進意見,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批評指出,共同進步。1.
  • 產品分析報告:YouTube App產品體驗
    本文將通過筆者對YouTube長時間的使用,主要基於App客戶端並結合桌面端進行分析,分析功能設計的要點,探尋設計底層的考量,形成體驗報告,以訓練自身產品思維。此外,隨著谷歌AI戰略的推薦以及Android 10系統的到來,未來的YouTube將是否有大的變化?本文將依據現有版本,為後續迭代提供記錄參考。1.2 體驗環境2.
  • 英語趣配音App攜手蜻蜓FM推出聯合會員,年卡立省245元
    雙十一必買清單推薦,近日,英語趣配音與蜻蜓FM宣布推出聯合會員,開啟了音頻平臺與在線教育平臺的合作新模式。在知識付費概念越來越火熱的今天,此次聯合會員活動讓用戶用一份價格獲得雙重權益,不僅能夠享受升級版視聽體驗,更能一次解鎖眾多精品課程及海量會員專屬熱門動畫、影視資源。
  • 百詞斬產品體驗報告:「我」不止是一個英語學習APP
    筆者通過自身的體驗對百詞斬進行產品分析,並嘗試給出一些優化建議,或有考慮不周之處,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輩的指正。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產品概況;用戶分析;產品結構;運營策略;用戶與反饋;競品分析;建議及總結;一、產品概況產品名稱:百詞斬。產品類型:英語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