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5分鐘讓爸媽變身海洋生物專家!

2021-02-21 有養

前一陣,我們推薦過一些動物紀錄片,獲得爸媽們一致好評,今天繼續給大家安利一部CCTV和其他國家聯合攝製的海洋紀錄片《大太平洋》。

   

大太平洋 ★★★★

推薦理由:拍攝打破陸地與海洋的界限,通過見所未見的方式呈現太平洋

時     長:50min*4集

觀看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830396/?p=1

爸媽們放心,這篇文章不是來劇透的,而是科普一些紀錄片中沒提到的海洋知識。這樣既可以對紀錄片有更深刻的了解,又可以給孩子生動講解,成為孩子心中的海洋生態學家!

歡迎圍觀太平洋居民的可愛日常!

拜倫曾經說過:我不是不愛人類,而是更愛大自然。  

大自然的未知實在太迷人了,看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如此美好,看到那些或者威風凜凜,或者呆萌可愛的動物們,他們都在全力生存,努力去代代傳承,孩子沒辦法不被觸動。

好的自然紀錄片不但能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探索的熱情,更是一種對心靈的滋養。爸媽們帶著孩子們欣賞地球上各個美麗的角落的同時,不要忘記給孩子們科普呦~

-END-

策劃:有養

撰文:Lynn

編輯:Lynn

長圖設計:邱邱

視覺:黑龍

圖片來源:B站、網絡

相關焦點

  • 帶著爸媽去旅行,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號遊輪之旅
    帶著爸媽去旅行,比起爬山涉水,舟車勞累,郵輪則是度假型,不用太費體力,所以跟父母出去玩,郵輪是個不錯的選擇,郵輪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旅行方式了,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郵輪,今天分享之前與爸媽一起乘坐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號遊輪的經歷。
  • 大開眼界!馬裡亞納海溝11000米處,傳出可怕聲音,發現神秘生物
    大開眼界!那麼大家知道位於西太平洋底的馬裡亞納海溝啊,特別是海洋最深處也被稱為世界上最深的世界上最深的,最深的地方,最深的地方,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至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經過測算,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紅頂將不能露出水面,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的海水是深藍色的。
  • 專家在南極冰下發現「新世界」,並充滿了神秘色彩,看完大開眼界
    南極被稱為地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這裡的溫度極低,四周都被皚皚白雪覆蓋,近年來各國不斷的有科學家來到南極實地勘測,所取得的成果也在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有專家就在南極冰層下發現了「 新世界」,裡面充滿了神秘色彩,看完大開眼界。
  • 海洋漁業專家稱只是海洋附生生物
    記者諮詢了溫州市海洋漁業局相關專家。對方表示,粉紅色的蟲子是一種喜歡「群居」的海洋附生生物,對人體無害。易先生喜歡吃海鮮,前天他在市區梧田菜場買了兩隻江蟹,回家清洗蟹鰓時發現,兩隻螃蟹鰓上都有米粒大小的「粉紅色蟲子」。這些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寄生蟲,吃了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因為心存疑慮,易先生不敢吃,最後把兩隻蟹都給扔了。
  • 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為孩子們揭秘海洋生物
    中國江蘇網4月1日南通訊(通訊員 夏國華)3月31日上午,來自南通市通師二附和城中小學的50多位新華小記者,來到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近距離、面對面地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洋水產品的知識和情況。成千上萬種的海洋生物、尖端的測量技術、前沿的科研成果。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
  • 變身大作戰!香港首個,100%沉浸式生物體驗展,數百種生物知識,十餘種變身遊戲!
    當你一隻腳踏進花園草坪上,腳下可能包含有1000多隻生物哦~非洲大草原上99%都是草食性動物,所以——草都不會吃完嗎? 彼此不會為了「吃草」而吵架嗎?南極大陸的企鵝,都是由爸爸孵蛋、帶娃,嗯,看看人類,孩子爸爸都要好好學習~ 大家是不是對身邊存在的各種生物世界都有小小的好奇心這個不一樣的「生物世界」就是要帶你鑽進屋前屋后街邊的小花園去一趟非洲大草原深入婆羅洲的熱帶叢林再到南極溜一圈
  • 國家標準《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規範》英文版通過專家審查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等單位的7位審查專家對標準內容進行了逐條審查,一致同意該標準英文版通過審查。 王少青 攝中新網青島11月1日電 (記者 胡耀傑)中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日在青島舉行了《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規範》國家標準英文編譯審查會。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等單位的7位審查專家對標準內容進行了逐條審查,一致同意該標準英文版通過審查。
  •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專家來我院...
    9月21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孫承君主任等一行11人應邀來我院訪問交流。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張恩生書記、程衛民院長等領導以及環境工程系的教師參加了座談。座談會上,曹曉強副院長向專家們詳細介紹了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平臺建設、科學研究以及學生培養等方面的情況,雙方就科研合作、研究生培養、學科共建等方面進行了深度交流,為下一步加強合作、資源共享,互利雙贏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訪問組參觀了礦山災害預防控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了解了實驗室的總體運行和儀器設備等情況。參觀結束後,訪問組專家為我院師生做了專題報告。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中心湖表演5年變身了4次,你見證了幾次?
    大家對海洋王國最深刻的記憶點是什麼呢~是煙花、鯨鯊 館、花車巡遊還是海洋保衛戰、機動設施、萌趣海洋生物,據雅夷小編了解發現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中心湖演繹表演。
  • 未來計算機:比現在快億倍 隨時變身抵禦攻擊(圖)
    隨著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除了傳統計算機性能不斷提升外,還出現了許多新型計算機,其性能大大超過傳統計算機,本文就介紹幾種未來的計算機,讓你大開眼界。由此,人類利用遺傳工程技術,仿製出這種蛋白質分子,作為生物元件或生物晶片製成計算機,這即生物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的生物元件比電子計算機的電子元件要小很多,由於蛋白質分子有能力自我組合,生物晶片一旦出現故障,可自我修復,實現自癒合和自改善,同時通過發揮生物的調節特性,能使生物計算機有一定的思維和判斷能力。
  • 新手爸媽焦急狂問……專家授5原則:泡奶比例不要亂改
    面對新生兒,新手爸媽總是有無數的問題需要解答,像是寶寶睡著半夜是否需要叫醒餵奶?奶粉應該如何選?其中,泡奶就是一項挑戰!專家也說,在正常狀況下,只要掌握5原則,包括奶粉選擇可信賴品牌、泡奶比例不隨意變更、視情況調整奶量及大小餐以寶寶狀況為準即可,就能找到育兒出路。
  • 海洋中反差最大的生物,幼時如米粒大,成年後變身海洋霸主!
    你知道海洋中,成年與幼年反差最大的生物是什麼嗎?在陸地上,大熊貓算是成年和幼年反差最大的生物之一了,剛出生的大熊貓比小老鼠都小,而成年後的大熊貓卻有著成人般的體型。在海洋中的旗魚也是如此。成年後的旗魚一般長2米多至5米左右,體重有100多公斤。生性兇猛,遊泳敏捷迅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朗基漁村進行的一系列速度測試中,一條旗魚在3秒內遊出了91米,相當於109千米/小時的速度。還可潛入800米深的水下。
  • 地下生態圈是海洋的2倍,生物總量超過地表,讓科學家大開眼界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地球的生命以陸地生物最為豐富,其次是海洋,很少有人會去探討地下生命。在人們的認知裡,地下生命雖然也有,但是相對於地面和海洋的生物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除了地面和海洋之外,其實面積最大的部分應該是地球的內部,科學家通過地震波探測,將地球內部的結構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人類和其它的陸地生物生活在地殼之上,而地殼也是三個結構中最薄的一層,雖然是最薄的一層,但是其平均厚度也達到了17千米。那麼地下有生命存在嗎?
  • 木衛二的海洋裡有什麼?英國專家:存在章魚一樣的外星生物
    據南方都市報援引英媒最近報導,英國利物浦霍普大學行星和太空科學教授莫妮卡·格雷迪認為,木星的第二個衛星歐羅巴上"幾乎肯定"存在外星生命,類似章魚一樣的生物生活在歐羅巴的海洋中。英國專家據此推斷,木星的衛星歐羅巴表面存在大量鹽分。當然,專家的話可不是空虛來風。要知道,去年6月份,美國宇航局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歐羅巴衛星的表面存在大量氯化鈉,經過研究分析認為這是海水結冰形成的,這說明歐羅巴的海洋存在大量鹽分。 按照人類已有的認知,水是生命之源。
  • 2.5億年前,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二疊紀末,海洋生命遭受有史以來最慘烈打擊,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
  • 2.5億年前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雖然提出過多種假說,但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對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洋生物滅絕展開了研究。
  • 2.5億年前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二疊紀末,海洋生命遭受有史以來最慘烈打擊,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雖然提出過多種假說,但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
  • 深山老林打獵遇到一寶貝,用一臺車換回來,專家直呼:大開眼界!
    深山老林打獵遇到一寶貝,用一臺車換回來,專家直呼:大開眼界!建國以來,由於國家大力提倡保護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全國各地掀起一股文物收藏狂潮,很多收藏家為了收藏到真正的文物不惜一擲千金,這種瘋狂的收藏行為引起世人的廣泛熱議,專家強烈告誡大家,收藏文物需謹慎,畢竟文物市場良莠不齊,無良商人無處不在,為了提高收藏家的防範意識,各地相繼興辦起了鑑寶大會和鑑寶節目,很多國寶文物就此重見天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歷史給我們遺留下來的瑰寶吧
  • 5個被谷歌衛星地圖拍攝到的海洋巨型生物
    但是海洋世界中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大,而且還有相當廣闊的區域沒有被人類所探索探知。地球上4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經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的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就是因為海洋這樣的神秘,而且我們探索得太少。
  • 海洋裡最危險的生物,2分鐘就能奪走一條生命,幸虧它們不會上岸
    然而,在廣闊的海洋中,人類仍面臨巨大的威脅。我們並沒有完全探索清楚這裡的情況,所以在複雜的海洋世界中,人類的生命安全隨時都會受到威脅,尤其是龐大的水母家族,註定將是一大難題。首先,是燈塔水母。人們認識到這種神秘的生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們擁有「返老還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