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鰓上有粉色蟲子?海洋漁業專家稱只是海洋附生生物

2020-12-03 浙江在線

2017-09-06 12:48 |掌上溫州客戶端

網絡圖片

「江蟹的鰓裡有粉紅色的蟲子,嚇得我把蟹都扔了。這種蟲子是否對人體有害?」前天,溫州市民易先生就此找到了記者。

記者諮詢了溫州市海洋漁業局相關專家。對方表示,粉紅色的蟲子是一種喜歡「群居」的海洋附生生物,對人體無害。

易先生喜歡吃海鮮,前天他在市區梧田菜場買了兩隻江蟹,回家清洗蟹鰓時發現,兩隻螃蟹鰓上都有米粒大小的「粉紅色蟲子」。這些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寄生蟲,吃了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因為心存疑慮,易先生不敢吃,最後把兩隻蟹都給扔了。

昨天,記者走訪市區幾個菜場,向江蟹商販探聽「粉紅色蟲子」一事,但對方均表示沒見過此物,平常也沒遇過有人拿著打開的蟹回來說裡面有蟲子。

溫州市海洋漁業局相關專家看了易先生提供的照片,認為江蟹鰓中的「粉紅色蟲子」是「茗荷」,是一種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蔓足亞綱的生物,與蝦蟹親緣關係很近,並不是屬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茗荷。

專家說,寄生在江蟹鰓中的「茗荷」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它最喜歡成群把家安在海洋中的浮標、碼頭設施表面和海輪底面,有時碰巧也會寄生於蟹類及爬行蝦類的鰓和口肢上,和海洋水質變髒有關。易先生買的蟹只是不小心被它當成「臨時住所」,它對人體是無害的。

市菜籃子集團相關工作人員稱,現在市區的梭子蟹絕大多數來自東海舟山漁場,少部分來自閩粵海域,可能是近幾年海洋水質下降,附生生物「住」進了梭子蟹體內。

(原標題:《蟹鰓上的粉色蟲子嚇煞食客 海洋漁業專家稱只是海洋附生生物》,原作者:丁海琴。編輯林如珏)

1504673303000

相關焦點

  • 梭子蟹發現噁心粉色小蟲 專家:這東西可比螃蟹貴
    有網友講述自己的同樣遭遇;有網友好奇這些粉色小蟲子究竟是什麼,擔心萬一吃下肚子會不會對身體帶來損害;還有網友表示,這都不是事兒,反正蟹鰓是不可能吃的,挖了就好,蟹肉總歸是蒸熟了吃。粉色小蟲其實沒那麼可怕本身無毒,也沒有人類寄生性那麼藏在蟹鰓上的粉色小蟲子究竟是什麼呢?
  • 煮好的梭子蟹身上掛著噁心長條粉色小蟲,能吃嗎?
    粉色小蟲其實沒那麼可怕本身無毒,也沒有人類寄生性那麼藏在蟹鰓上的粉色小蟲子究竟是什麼呢?台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羅華明說,這些粉色小蟲其實沒有那麼可怕,「它的名字叫茗荷,不但算不上是寄生蟲,而是一種可食用的水產。
  • 浙江男子買的螃蟹內驚現粉色「蟲子」!竟能賣4000元一斤?
    在仇先生提供的視頻裡可以清楚地看到,梭子蟹鰓上附著有許多米粒大小、呈淡粉色的「蟲子」,而且不少還在蠕動,「這畫面讓人不適,有點犯『密集恐懼症』。」仇先生說道。經營海鮮生意多年的攤主徐先生向記者表示,這兩天也有不少購買了梭子蟹的顧客來反映情況,「近期市場上的梭子蟹主要來自舟山沈家門,其實基本上每隻梭子蟹身上多少都有一些這種『蟲子』,但無毒無害,不會影響食用的。」徐先生解釋道。 茗荷形態圖 那麼這種「蟲子」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 梭子蟹裡有"寄生蟲"? 專家:附生生物對人無害
    有網友如此淡定地說。  記者搜索發現,網上關於在螃蟹中發現「寄生蟲」的信息不在少數,其中有一些便是關於這種形似「小蘑菇」的生物。根據這些網友提供的信息總結髮現,體內發現這種生物的蟹子多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梭子蟹。面對這樣的信息,不少島城市民產生了疑問:青島作為盛產各種海鮮的海濱之城,市場上的梭子蟹裡是否也有這種生物呢?記者決定對此進行探訪求證。
  • ...增長的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是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
    海洋牧場有何用 近年來,隨著捕撈技術及捕撈效率的極大提升,我國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現象十分嚴重,很多傳統漁場出現了無魚可捕的尷尬局面。 以舟山漁場為例,原本漁業資源十分富饒,但是由於過度捕撈和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已處在「荒漠化」的邊緣。
  •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在青開建
    十年計劃資源保存量34萬份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漁業科學是基礎中的基礎。」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王俊告訴記者,「該資源庫的建設將為生物種質資源開發利用提供平臺,成為國家現代漁業的戰略中心。未來建成後將進一步擴大到遠洋,範圍會更廣,收集的物種種質資源也會更多。」
  • 海洋漁業生物資源收集與保藏專項在青啟動 首期完成十萬份級別資源...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承擔的農業農村部「海洋漁業生物資源收集與保藏」專項啟動暨實施推進會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召開。依託黃海所「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該項目首期將完成十萬份級別的海洋漁業生物資源保藏。
  • 【展館】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
    「海洋漁業科學館的宗旨在於倡導尊重知識與人才,激勵創新與協作,讓公眾在愉快的參觀體驗中,感受海洋與漁業的魅力,普及海洋生物知識,傳播了海洋環保的力量」。省水產研究所的負責人表示,科學館歡迎廣大青少年、群眾來參觀。 走入福建海洋漁業科學館,藍色為主調的牆體、波浪形的天花板,以及各種與海洋漁業有關的陳設,無處不讓人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海洋氣息。
  • 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召開聯合實驗室年會
    公司申請專利80餘項,授權專利達到31項,為獐子島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孫松所長致辭&nbsp&nbsp&nbsp&nbsp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表示,這次年會集合了該所生態、生物、水產、加工等方面的專家,代表了海洋所在水產養殖領域的最高實力。
  • 鱟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古老海洋生物 有「活化石」之稱
    圖片來源於網絡百度百科  摘要:鱟,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古老海洋生物,有「活化石」之稱。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1]。鱟,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珍稀古老海洋生物,至今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4.5億年,與它同時代的三葉蟲早已成了化石,留在巖層深處,而鱟卻一直繁衍生息至今,故有「活化石」之稱。
  • 海南海洋漁業系統半年11名官員落馬 被批爛透了
    但張光亮只是海南漁業系統貪腐官員中第一個受審者,在其之後,這一系統還將有多名貪腐官員被推上被告席。  張光亮是在2013年9月份被海南省紀檢部門宣布立案調查並被開除黨籍、公職的,張的被查猶如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牽出了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系統的多名腐敗官員;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原副廳長李年佑在內的十數名官員被查。
  • 過度捕撈已導致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孫聞)22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今年以來,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海洋與漁業系統按照「三個五」(五大產業、五大工程、五大體系)的工作架構,邊規劃、邊建設,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海上糧倉」建設有了較大進展。科學試驗表明,濾食性魚類可轉化水中氨氮,控制藻類過度繁殖,其在抑制水體富營養化和控制藍藻暴發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已引起越來越多地方、專家和中央領導同志的關注。每生產1公斤鰱鱅魚,可以從水中帶出20.04克氮、1.46克磷、118.6克碳。每放養10萬尾濾食性魚苗,形成的生物碳匯相當於植樹造林1公頃。據淄博市太河水庫觀測,投入鰱、鱅之後,水體透明度從2米加深到3.5米。
  • 山東海洋與漁業廳:山東沿海今年首次發生赤潮
    新華網濟南5月21日電(趙仁偉、馬學信)記者21日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了解到,近日,山東煙臺近海養殖區四十裡灣海域發生赤潮,面積達25.7平方公裡。據悉,這是山東省今年首次發生赤潮現象。  據山東省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報告,今年山東省赤潮發生時間早,出現了新的赤潮生物種類。
  • 浙江海洋大學開展海洋鋒面及漁業資源調查 「舟山線」航次完成年度...
    2020年,浙江海洋大學開啟了自主航次——「海洋鋒面及漁業資源長期調查計劃」。航次計劃以北緯30°和北緯31°為主要斷面,從舟山出發往東開展調查,科研人員稱之為「舟山線」。目前,該航次已完成2020年度任務。
  • 科學家稱有神秘生物在海洋中迅速繁殖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vladtime」新聞網12月2日消息,美國科學家稱,海洋中出現某種神秘生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稱,地球上的海洋開始迅速變化,有某種目前科學尚未探知的、神秘的生物出現。該生物目前被認為是一種球狀石灰藻,它是獨特的、微小的與金滴蟲相似的單細胞有機體。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重點加強基層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建設,在現有省總站、6個地級市中心站、6個縣級站基礎上,採取積極扶持、分步推進的原則,年內推進2-3家縣級站建設,利用2-3年時間形成以省站為主體、市站為基礎、縣站為補充的完整海洋環境監測體系。推進機制體制創新,逐步實現獨立的海洋環境監測機構設置,建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暫時不能獨立的要將海洋環境監測作為主體業務。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等省內地方有關漁業管理單位領導,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黃海所等科研單位專家學者,地方漁業主管部門和知名涉漁企業代表等近100名代表前來參會。
  •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2017-02-17 16: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對全省今年海洋與漁業執法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nbsp&nbsp&nbsp&nbsp要點指出,2017年全省海洋與漁業執法工作要堅持「依法行政」一條主線,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執法能力建設」兩項能力,把握「創新執法機制、推進執法信息化、保障群眾水產品質量安全」三項重點,全力打好「漁業資源保護攻堅戰、強化海上綜合執法、開創漁船檢驗工作新局面、加大海監執法監督力度」四場戰役,更好地服務保障福建海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