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古老海洋生物 有「活化石」之稱

2021-01-15 網易

  吳越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百度百科

  摘要:鱟,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古老海洋生物,有「活化石」之稱。為維持生態平衡,規範開發利用中國鱟資源,保護好中國鱟已是當務之急。2020年7月,筆者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了美境自然組織的北部灣濱海溼地科考行,中國鱟的生存現狀令筆者印象深刻,故開始對廣西北海市中國鱟的保護問題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並查閱了相關中國鱟保護文獻,了解了北海市保護中國鱟的現狀、存在問題,同時針對如何保護好北海市海域的中國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中國鱟 北海市 保護

  導 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他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文明興衰與民族命運、環境質量與人民福祉等關係作出闡述,體現了對生態問題的歷史責任感和整體發展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將「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入報告,使其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一併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和基本方略。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1]。鱟,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珍稀古老海洋生物,至今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4.5億年,與它同時代的三葉蟲早已成了化石,留在巖層深處,而鱟卻一直繁衍生息至今,故有「活化石」之稱。半個世紀前,我國浙江省往南廣西一帶沿海地區還有許多中國鱟生存,但如今只有福建、廣西、海南等部分地區還能見到中國鱟的身影[2]。廣西北部灣海域長久以來被視為是我國中國鱟資源最豐富的地方[3],但從上世紀90年代前的「繁榮昌盛」,到如今的不斷凋零,廣西北部灣海域的中國鱟在過去短短30年間也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歷程。2019年3月,中國鱟更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動物。保護好中國鱟,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重要舉措,保護好中國鱟這一古老物種,目前已是刻不容緩。

  為了了解廣西省北海市對中國鱟保護的狀況,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和文獻收集閱讀、整理分析,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為何要重視中國鱟保護的問題

  (一)從生態學角度上看,保護中國鱟利於維持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從生態學的角度上進行闡述,對於瀕危物種鱟的保護有利於維持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也在不斷被發掘,即可能會為人類提供適應當地和全球變化的機會。生物多樣性的未知潛力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展現了不可想像的光明前景。因而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恰是對人類自身發展的一個保證。

  (二)從研究進化的角度上看,探索生物演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鱟能夠適應極端環境,經歷地球上五次重大的生態災難,即生物大滅絕事件,卻仍舊可以不斷繁衍,能延續至今[4],在進行科學研究中,探索生物演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鱟的瀕危甚至滅絕將可能會是科研中的一個巨大損失。

  (三)中國鱟對於人類有巨大的利用價值

  1、在對鱟卵進行有關營養分析研究中發現, 鱟卵中含有大量蛋白質,鱟卵粗蛋白含量為61.90 %, 含有16種胺基酸。其中含有7種人類必需胺基酸, 佔總胺基酸的58%。鱟卵原本就有作為傳統漁民優質蛋白來源的記載,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年代,鱟是大海對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的饋贈。如果在未來中國鱟脫離了險境而養殖技術又得以突破瓶頸,鱟卵中的蛋白可作為優質蛋白質資源的一個重要來源[5]並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2、鱟體內分離出的某些化合物對人肝癌HepG2細胞有較好的抑制活性[6]的作用。

  3、鱟的血液為藍色,其中蘊藏著許多具有特殊功效的生化活性物質,目前已發現50餘種,因而鱟是一個有待開發的醫用藥物的寶庫。其中,鱟血液中的變形細胞可以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內的毒素產生粘連作用,可以用於生產醫用檢驗試劑――鱟試劑[7]。

  二、北海市對中國鱟資源保護的現狀

  (一)北海市設有執法機關負責保護中國鱟

  北海市管轄海域面積約200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668.98公裡。其中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灘涂面積2100平方千米,其中灘涂500多平方千米。為管理好這一片海域,北海市政府設立了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主要負責北海市管轄海域使用的監督執法以及漁政漁港監督執法。1993年,中國鱟列入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重點保護動物,非法捕撈、出售、收購等行為被明令禁止。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執法是漁政漁港監督執法內容之一。以下內容為走訪了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後,從相關人員處了解到的,現整理與總結如下。

  近幾年來,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在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監管方面,嚴格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賦予的職權,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嚴格開展水生野生動物執法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非法獵捕、殺害以及非法養殖、銷售、經營利用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行為。

  一是嚴查「三大場所」,做到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監督管理全覆蓋。嚴查表演展覽場所。對北海市水族館、海洋之窗等有較大影響的表演展覽場所進行檢查。嚴查繁育養殖場所。除了開展日常檢查,還開展「雙隨機」專項執法檢查,對繁育養殖場所檢查全覆蓋。檢查繁育養殖單位(個人)的人工繁育許可證的持有情況。國家及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是否已申領人工繁殖許可證。最後是嚴查市場流通場所。對海鮮酒樓、水產品市場、大排檔等地進行檢查,檢查其中是否有中華鱟等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及其製品出售。

  二是開展「三大行動」,嚴厲打擊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全國人大決定的行為。近幾年來,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通過組織開展系列的漁政執法「亮劍行動」,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交易和貿易,嚴格規範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行動。漁業執法機構、市場監管、林業、衛生健康、公安、海警等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違規經營利用水生野生動物行為。開展跨省區聯合執法行動。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與毗鄰的廣東省湛江海洋與漁業執法部門籤訂了《海洋與漁業綜合執法監管協作協議》,雙方就粵桂交界水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共同執法協作、案件通報、信息共享、快速反應等方面,加強協作聯動,嚴打非法捕撈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行為。

  三是開展中國鱟增殖放流。近幾年來,不斷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放流中國鱟苗,不斷改善增大北海海域中國鱟種群。

  (二)設立北海市沿海淺海灘涂禁漁區

  國內研究發現,中國鱟的生活史中存在三種棲息地,一是鄰近高潮線地帶、以沙礫為主的產卵場;二是作為稚鱟成長孵育場的泥灘;三是海面以下深度20-30米左右的成長及成熟區[3]。鱟的遷移能力差,當它選擇在該片灘涂生存時,該灘涂必定能滿足其對棲息地的苛刻要求,其中一個指標便是底棲動物的多樣性。因此,當中國鱟的種群在某一片灘涂繁盛時,說明其底棲動物多樣性高,生態系統穩定性也高,是健康的生態系統。

  中國鱟主要活動棲息地為泥沙質的海岸一帶,海灘的坡度、寬度、粒徑皆對成鱟的產卵行為有影響,而重金屬離子濃度會影響鱟的胚胎發育,灘涂中的有機質、浮遊動植物、藻類會影響幼鱟的發育[8-9]。同時河口、海灣、紅樹林也有典型的中國鱟棲息地。據研究,較外海的海草床也是中國鱟的重要棲息和覓食場所[1]。

  2016年,為了保護淺海灘涂,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執法部門積極向自治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爭取,設立了北海市沿海淺海灘涂禁漁區。禁漁區域範圍為:北海市東起東經109度47分的經線與岸線交點,西至東經108度50分的經線與岸線交點,由10個基點連接向岸一側的區域。在禁漁區內,禁止使用除刺、釣及傳統人工採挖捕撈外的其他所有類型的作業方式。該禁漁區的範圍,包括了北海市西起西場,南至銀灘,東至山口等沿海一帶近海海域。

  (三)北海市設有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救護中華鱟

  北海市目前有救護水生野生動物資質的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3家。這些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配備有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專家,當出現需要救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時,這些水生野生動物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救護,治癒後,能夠及時放歸大自然。這些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為漁政執法部門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執法提供了技術支撐。近幾年來,這些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根據市民的舉報,協助漁政執法部門救護、放生中國鱟10餘批,為中國鱟的保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四)北海市開發利用中國鱟的情況

  北海市轄區內目前有2家鱟試劑生產企業,一是北海市興龍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全國5家鱟試劑生產企業之一。該公司生產的鱟試劑產品主要有:真菌(1-3)-ß-D葡聚糖檢測試劑盒、革蘭氏陰性菌脂多糖檢測試劑盒等,年收購中國鱟5000對,年生產鱟試劑500萬支。二是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的鱟試劑產品主要是血液細菌內毒素與真菌葡聚糖檢測試劑盒。年收購中國鱟6000對,年生產鱟試劑600萬支。根據相關管理規定,鱟試劑生產企業對中國鱟抽血要嚴格按照標準量以下抽取,嚴禁超標,並且要將抽血後的中國鱟在漁政部門的監督下,放生大海。

  (五)民間支持對保護中國鱟的促進作用

  在廣西北海,民間有越來越多的保護中國鱟的組織出現,越來越多的群眾也加入到保護鱟的行動中。如美境自然保護組織,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對廣西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開展了多次保護中國鱟的活動。2017年,欽州學院與美境自然協會開展了關於不吃鱟的消費倡導活動,每年,美境自然都會開展許多有關保護中國鱟的活動,對宣傳保護鱟做出了巨大貢獻。2019年在第四屆國際鱟科學與保護研討會上通過了《全球鱟保護北部灣宣言》,正式規定每年6月20日為國際鱟保育日。同時,群眾的力量更不容小覷,在2019年7月,一名村民在廣西北海的中冠沙灘上看到數名遊客違反規定傷害中國鱟時,及時制止了他們的行為,廣西北海市民杜先生在發現有人出售中國鱟時,勸說攤主放生了鱟,並聯繫了相關人員,讓他們加強對市場的監督。

  (六)人工幹預中國鱟繁殖

  2020年,在廣西海洋研究所、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溼地公園等眾多單位支持下的美境自然環保公益組織在北海市進行了中國鱟的野外產卵引入實驗。他們將3對性成熟的中國鱟放入高潮區的圍網中,趁著夏潮時期使得鱟苗能夠被引入海水中而實現自由抱對交配。一段時間之後,放入的鱟苗於5月26日成功產下19窩鱟卵。這一試驗的階段性成功表明,北海的確是鱟的天然優質產卵場。

  三、北海市海域中國鱟資源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

  (一)北海市非法捕撈導致中國鱟嚴重衰退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北海市的漁船數量從6000多艘增加至現在的10000多艘,並且大功率漁船越來越多,越造越大,在九十年代,30米長度的漁船十分少見,而現在,40米長度以上的漁船達到了1000多艘,海裡的捕撈強度越來越大。在北海海域,非法捕撈的表現形式主要有:

  一是在底拖網禁漁區線內違反規定捕撈。南海區底拖網禁漁區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設立的禁漁區線,線內向陸地一側嚴禁拖網漁船作業。底拖網對於海底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底拖網經過的地方,不管什麼水生動物,都一概捕獲,其中也包含大量的中國鱟。北海市85%以上的漁船其作業類型是拖網,漁民祖輩都是以拖網作業為生,並且這些漁船中絕大部分是沿海失地漁民的民生漁船,導致在底拖網禁漁區線內的非法捕撈屢禁不止,查獲的違法案件也逐年上升。

  二是在沿岸近海使用電魚方法非法捕撈。電魚是附著在底拖網作業漁船上的一種禁止使用的作業方法。漁民為了提高拖網作業產量,在底拖網網具上安裝電線以及放電裝置,這樣,底拖網經過的地方,通過放電擊暈水生生物,從而進入拖網內被捕獲。使用電魚方法捕撈的漁船主要是近岸長度12以下的小型漁船,這些小型漁船絕大部分是失地或者無地漁民的用以維持生計的漁船,作業的海域也處於中國鱟的棲息地。然而,電魚會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對水體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電流通入水體後,會造成一定水域面積內氧氣耗盡,造成水體真空,導致水生生物窒息死亡。因電擊或窒息而死亡的水生生物大部分會沉積水底,腐爛變質。嚴重的會造成某一水域食物鏈斷裂,嚴重破壞生態循環,造成「死水」現象。電魚行為嚴重時,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由於電魚行為隱蔽性高,取證困難,難以查處,為了生計,很多漁民鋌而走險。近幾年,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漁民案件也在逐年上升,屢禁不止。

  三是使用地籠等禁用漁具非法捕撈。地籠漁具學名定置串聯倒須籠,在全國沿海省份中,只有廣西將該種漁具列入禁用漁具,其他省份沒有列入禁用漁具。這種漁具沉在海底,進入籠內的魚、蝦、蟹以及中國鱟等,都無法逃脫,對海底生物破壞極大。由於海上作業漁船的流動性極大,並且同處南海區的海南省、廣東省沒有將該種漁具列入禁用漁具,這給北海市清理取締該種漁具帶來極大的困難。

  (二)北海市淺海灘涂開發破壞中國鱟棲息地導致中國鱟嚴重衰退

  人類活動對棲息地的負面影響,是促使中國鱟種群衰退的第二個原因。工業用地需求、航運設施建設帶來沿海圍填海及開發,中國鱟棲息地被破壞嚴重。以廣西北海為例,筆者從對北海市相關部門的走訪了解到,近二十多年來,北海的城市海岸線,已經被盲目的填海糟蹋得面目全非。城市北岸的自然海岸線,幾乎被完全破壞。南岸海岸線也已經被房地產、遊輪碼頭等項目整得七零八落。城市近岸的金海灣紅樹林也被圍填海分割成東西不相連的幾段。在鐵山港東西兩岸,由於發展工業的需要,發電廠、石英砂廠、LNG碼頭、萬噸級碼頭等項目輪番上陣,已將鐵山港東西兩岸堤岸及淺海灘涂圍填過半。此外,據從北海市相關部門了解,自2014年以來,北海市區南岸的淺海灘涂由於盛產方格星蟲,一些非法作業者為了追求產量,使用高壓水槍衝擊灘涂,就像將灘涂「深耕」了一遍,淺海灘涂的自然環境破壞嚴重。淺海灘涂遭到破壞,使中國鱟失去成長的樂土。

  有些棲息地還存在近海區域的抽沙作業,而抽沙行為對濱海溼地底棲生物和海洋生物的棲息地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北海市近幾年來,由於市場對海砂需求巨大,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頻頻違法抽取海砂。根據市海洋與漁業綜合執法機構查辦的非法抽砂案件來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此外,地方黑惡勢力也加入到了非法抽砂的行列,近期北海市公安機關查獲的鄭某涉黑團夥一案已得到證明,這給執法部門打擊非法抽砂行為增加了難度。

  濱海溼地的魚塘圍墾養殖和灘涂養殖過程中,會投入大量的飼料和其他化學物質,以提供給養殖生物的食物並遏制其他非經濟種的生長。而這些投放的化學物質通過水土在濱海溼地擴散,使得近岸區域的有機物和無機磷濃度明顯上升,無機氮普遍超標,漁業水域汙染事故不斷增加14。由此可能帶來鱟體的重金屬汙染問題,2016年許道全報導「北部灣潮間帶的鱟體中高濃度的有機錫對其生存構成嚴重威脅」16。

  不僅如此,人類活動產生的生活垃圾、廢水等也對中國鱟的棲息地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鱟試劑產業的發展引發過度捕撈導致中國鱟嚴重衰退

  鱟試劑產業的興起,導致了中國鱟的過度捕撈,滋生了中國鱟的非法交易,再加之鱟試劑生產企業,為了效益,過量採血致鱟死亡。是促使中國鱟種群衰退的原因之一。

  中國的鱟試劑產業可能使中國鱟種群衰退的關鍵在於其缺乏相關的科學研究的指導。缺乏科學指導的捕撈計劃、採血規範、放生流程會影響來年的捕撈量,進而影響生產量,在利益的驅使下,如果企業鋌而走險又會催生地下交易,重創野生中國鱟種群,形成惡性循環。以廣西北海市的鱟試劑企業的運營模式為例,鱟試劑企業需要年審相關證件以獲得中國鱟的使用許可,然而中國鱟的使用數量是由企業根據生產條件、市場利潤而制定並向有關部門提交的,相關部門若審批通過則會在企業放生中國鱟時對其資源使用量、放生數量進行嚴格監督與記錄。即使中國鱟在廣西是作為重點保護動物,也不難發現如下問題:一是企業向管理部門提交的捕撈計劃缺乏科學研究的理論指導;二是企業收購中國鱟的過程沒有執法部門監管;三是企業對採血後的中國鱟的健康狀況缺乏判據;四是對放生後中國鱟的生存情況缺乏了解。

  (四)中國鱟被端上餐桌進一步導致中國鱟嚴重衰退

  隨著鱟試劑的面世以及北海市旅遊業的發展,中國鱟的飲食市場在北海突然被打開,被冠以「清熱解毒」等毫無根據的光環,送上獵奇食客的餐桌,進而形成不健康、沒有規範的飲食市場,這無疑是在鱟資源本來就過度開發的局面下「雪上加霜」,勢必導致中國鱟野外種群數量持續下降。通過分析歷史數據發現,北部灣地區的中國鱟野外種群數量在過去30年間下降90%以上。

  四、對北海市保護中國鱟的幾點建議

  (一)要進一步完善立法保護中國鱟

  目前中國鱟仍未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僅被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列為省重點保護水生動物。作為產鱟大省之一的海南省,還沒有將中國鱟列入重點保護動物名錄,鱟的自由買賣、鱟被端上餐桌,仍未被禁止。這會造成在某些地方執法嚴,而某些地方交易、走私成為灰色地帶、監管盲區,這樣的「短板效應」會導致中國鱟的保護效率低下。只有保護地位上升,才能將大部分在猶豫在灰色地帶的人拉入保護鱟的行列。

  要進一步完善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法規規章的修訂。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後,對於重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行政規章、地方性規章的修改進展緩慢。建議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大推動政府對於法規規章修改的力度。

  此外,對於地籠這種對海底生物破壞嚴重的漁具,也應推動國家進一步加強調研,從立法層面,將該種漁具列入全國禁用範圍,使各地執法標準統一,從而有利於取締該種漁具,以便更好保護中國鱟等水生野生動物。

  (二)要進一步強化執法保護中國鱟

  一要進一步加強執法裝備建設。據項目調研人員了解,執法部門的執法裝備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因此,建議各級執法部門要依託科技的進步,購置巡邏人機加強海域巡邏,解決執法人員和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此外,由於近海作業的漁船絕大部分都是在晚上進行作業,因此,還要在執法船艇上安裝紅外取證設備,提高晚上執法辦案取證的效率,解決晚上難以查處違法漁船的問題。

  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針對非法捕撈屢禁不止的問題,建議執法部門要加大對捕捉、販賣中國鱟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要加大對非法捕撈漁船的清理取締。據了解,北海市各級政府目前正推動清理整治涉漁「三無」(無船籍港、無船號、無船舶證書)船舶的行動,將沿海小型拖網漁船改變作業類型為刺網釣具後納入鄉鎮政府管理,這個行動,對於改善近海海底生態,保護近海漁業資源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各級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配合推進此項工作。此外,海洋漁業執法機關要加強與公安、海警、海事等執法部門的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抽取海砂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圍填海、非法侵佔海岸線的違法行為,保護好中國鱟的棲息地。

  三要進一步加大對鱟試劑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要確保鱟試劑生產企業依法收購中國鱟,依規範抽取鱟血,依規定放生被抽血後的中國鱟。對於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鱟試劑生產企業,要嚴厲處罰,並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將違法的鱟試劑生產企業列入黑名單。

  (三)要進一步加強資金投入增殖放流中國鱟

  人工繁育作為一門創新性的技術,為中國鱟的數量急速提高與實現中國鱟人工養殖提供了巨大的幫助。為了實現中國鱟人工繁育,我國科學家做出了不少努力。1982年開始,梁廣耀和葉王戟在廣西海洋研究所對中國鱟進行了人工養殖與反覆抽血實驗,在實驗中,他們研究出了人工養殖中國鱟的技術和注意事項,人工養殖鱟的最佳抽血間隔[10]。但他們對中國鱟的育苗只是讓它們自然交配,這樣培育中國鱟的效率較低,而具有高效率的中國鱟人工授精方面依然沒有成果出現。在1997年,廖永巖與洪水根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鱟人工授精育苗的研究報告,他們利用已經被抽過血,不能在海裡存活的中國鱟進行人工授精,結果發現人工授精的幼鱟成活率很高,這一報告表明在中國進行大量的人工繁育幼鱟是有可能的[11]。2006年,由廣西海洋研究所承擔的「廣西自然基金項目廣西中國鱟資源恢復和合理利用途徑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鱟卵孵化率達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這標誌著廣西大規模繁育中國鱟幼苗技術達到了成熟階段。一直以來,欽州學院致力於對中國鱟人工繁育養殖的研究,並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關傑耀、符益健等人發明了中國鱟幼體仿生態學裝置,通過對中國鱟幼苗生長環境的模擬,為中國鱟提供了一個仿生態的環境,提高了鱟苗的存活率[12]。廖永巖、劉金霞等人通過研究,發明了通過控制二氧化氯濃度提高中國鱟胚胎存活率的方法[13],後來還公開了一種通過控制聚維酮碘濃度來對中國鱟的存活率進行提高的方法,使得中國鱟幼苗的存活率顯著提高[14]。關傑耀、頡曉勇等人通過研究與觀察,公開發明了一種科學放流中國鱟的方法,為中國鱟的繁育與恢復做出了巨大貢獻[15]。

  因此,建議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要將中國鱟種群的恢復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同時要充分發動社會公眾參與,發動愛心企業捐助,多方面、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用於增殖放流中國鱟,恢復中國鱟種群數量。

  (四)要加大對中國鱟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關注

  對於經歷過瓶頸效應的種群,是一定要關注其遺傳多樣性的。數量龐大的非自然死亡的中國鱟所攜帶的遺傳多樣性也會永久的消失,倘若現在的保護只滿足於種群數量的增長而忽視對遺傳多樣性的關注,也許當下一次面對環境壓力時,中國鱟會因為沒有合適的突變來應對而被淘汰。然而現在國內對於中國鱟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的研究不足,2011年翁朝紅等人對中國鱟3個地理群體多樣性的等位酶分析後指出中國鱟種群遺傳分化較低[17]。2020年,翁朝紅等人對中國鱟運用微衛星標記篩選的方法分析得出中國沿海9個地方群體間未見顯著分化,遺傳變異絕大部分來自群體內。其中,北海群體的群體觀測雜合度最低。文章還分析到雜合體缺失可能是中國鱟存在非隨機交配現象,結合中國鱟資源急劇下降的事實,文章認為中國鱟種群存在近親繁殖的可能,並建議中國鱟已絕跡的海域可從其他海域引入中國鱟個體恢復地方群體資源[18]。

  (五)要進一步規範工業開發防止鱟棲息地被破壞

  據調查表明,中國鱟瀕危的原因有一部分來自不合理的地域開發,如過度的填海造陸和開發灘涂,這會造成中國鱟生境的破壞和退化。因此當地需要結合人口,地域等,以及通過對中國鱟棲息地現狀調查後,確定當地開發與保護區的比例,在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前提下,使中國鱟的生存具有一定保障,這也是一個保護好當地中國鱟的手段。另一方面可以採取在不破壞中國鱟生境的條件下,適度利用,比如當地漁業等產業,不過這需要在合理監管下進行,劃分時期段,在不對中國鱟造成影響的條件下對生境進行合理利用。

  (六)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大眾保護中國鱟意識。

  中國鱟瀕危的現狀仍然只是「面向小眾」而未被大眾所熟知。要做到保護瀕危的中國鱟,僅僅依靠小眾的力量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中國鱟相關情況受眾面較小的現象,最為首要和迫切的是像宣傳大熊貓、金絲猴等瀕危物種一樣,面向大眾宣傳中國鱟的瀕危現狀以及其重要作用,增加大眾對其的認知和了解,使其認識到中國鱟目前的境地和人類與之的密切聯繫,從而在大眾心中埋下「保護」的種子,讓其自發參與到保護瀕危中國鱟的行動當中來。同時配合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的執法,提高人們對中國鱟的保護意識。

  在進行宣傳時,應明確宣傳主體,宣傳的對象應分為兩部分,對每一部分的人群採取不同的宣傳方式。一個主體是當地群眾,再一個就是外來遊客。

  在對本地居民進行宣傳時,應著重倡導「不捕撈,不食用,不售賣」,使保護中國鱟人人有責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宣傳的方式上,可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宣傳。線下的可以如:①志願者走進中小學校園,向學生進行講述;②可利用校園和街道中的宣傳欄進行相關信息的展示,學校可鼓勵學生製作關於中國鱟的黑板報或手抄報,擇優進行展示;③當地誌願者積極建言獻策,與當地政府一起構建對於中國鱟的保護體系。線上的方法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將保護中國鱟的相關文章通過學校或其他影響力較大微信公眾號進行發布。

  在對外來遊客進行宣傳時,應提倡文明旅遊,提倡「不好奇,不帶走,不購買,不食用,愛護環境」的旅遊觀念,亦可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下譬如可對導遊進行集中培訓,講述中國鱟相關的知識,並建議其在旅行途中,向遊客介紹這些知識,從而提高外來遊客對於中國鱟的保護意識。線上的方式可以在中國鱟棲息地附近設置入口,製作與中國鱟有關的微信小程序,將二維碼放置在入口處,遊客進入相關景區時掃碼進入,使其能夠了解到中國鱟的相關知識,在遊玩的過程中注意規範約束自身行為,給中國鱟提供一個更為適合棲息的環境。

  結 語

  鱟,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古老海洋生物。從生態學角度上看,保護中國鱟利於維持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從研究進化的角度上看,探索生物演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由於鱟試劑的廣泛應用,中國鱟對於人類有巨大的利用價值。北海市歷來重視中國鱟的保護,成立專門的執法機關,執法力度也逐年得到加強,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以及現實的原因,北海市非法捕撈行為屢禁不止以及過度的工業開發,造成中國鱟棲息地被破壞嚴重,中國鱟種群嚴重衰退。為了保護好中國鱟,建議通過加強立法,加強執法,加強政府和社會資金投入,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大眾保護中國鱟的意識。

  文獻引用:

  [1]胡昭廣, 金鑑明. 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

  [2]Junhua Z , Wu Z , Feng B , et al. Global conservation of Tachypleustridentatus: Present status and recommendations (全球中華鱟資源保護現況及對策建議)[J]. Biodiversity ence, 2020, 28(5).

  [3]陳章波, 範航清, 廖永巖,等. 面臨生存困境的動物活化石——鱟[J]. 科學, 2015(03):64-66.

  [4] 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古生物學學科史[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242-243

  [5] 戴梓茹,林美芳,李全等. 響應曲面法優化中華鱟卵蛋白提取工藝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6,37(20):54-59.

  [6] 劉鵬飛.中華鱟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結構鑑定及活性研究[D].廈門:集美大學,2017:5-31.

  [7] 朱俊華,吳宙,馮炳斌等.全球中華鱟資源保護現狀及對策建議[J].生物多樣性. 2020,28(05):621-625.

  [8]Gaines E F , Carmichael R H , Valiela G I . Stable Isotopic Evidence for Changing Nutritional Sources of Juvenile Horseshoe Crabs[J]. Biological Bulletin, 2002, 203(2):228-230.

  [9]梁君榮,王軍,蘇永全,王德祥,么久剛.四種重金屬對中國鱟(Tachypleustridentatus)胚胎發育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1(06):1009-1012.

  [10]梁廣耀,葉王戟.中國鱟(Tachypleustridentatns)人工養殖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報,1984(04):53-59.

  [11]廖永巖,洪水根.中國鱟(Tachypleustridentatus)人工授精育苗的初步研究[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1997(02):23-26.

  [12]欽州學院.中國鱟幼體仿生態養殖裝置:[P].

  [13]欽州學院.通過控制二氧化氯濃度提高中國鱟胚胎存活率和孵化率的方法:[P].

  [14]欽州學院.一種通過控制聚維酮碘濃度提高中國鱟存活率的方法:[P].

  [15]欽州學院,一種中國鱟苗種的科學放流方法:[P],2018[14]李瓊珍,胡夢紅.廣西北海中國鱟資源現狀以及保育工作進展[J].海洋環境科學,2011,30(01):131-134.

  [16] 許道全.北部灣潮間帶鱟體重金屬的組織分布及與主要環境因子的相關性 [D].南寧:廣西大學,2016:4-77.

  [17]翁朝紅,謝仰傑,肖志群,林文燕,楊江東,李偉文.中國鱟3個地理群體遺傳多樣性的等位酶分析[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6(05):321-326.

  [18]翁朝紅,謝仰傑,肖志群,王志勇.中國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微衛星標記篩選及種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分析[J].海洋與湖沼,2020,51(02):345-353.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宗旨:廣泛動員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事業,保護國家戰略資源,推動綠色發展事業,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構建人類美好家園。該論文對為何要重視中國鱟保護的問題、北海市海域中國鱟資源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北海市對中國鱟資源保護的現狀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並對北海市保護中國鱟提出了幾點可行的建議,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生態環境、對生物多樣性和對中國鱟的關心,十分貼合中國綠髮會的宗旨。

  中國綠髮會為進一步做好對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各項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相關活動和宣傳報導的積極性,更加快速有效地跟進生態環保領域相關事件的報導,中國綠髮會宣傳部歡迎社會各界投稿,來稿刊發將獲稿酬。來稿內容及注意事項詳見連結。

相關焦點

  • 4億年生物活化石「鱟」驚現身!比恐龍還古老
    據媒體報導,地球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鱟(音[hòu])被發現在馬祖南竿鄉的清水溼地,動保人士相當開心。鱟(音[hòu])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4億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當時還沒恐龍),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有「生物活化石」之稱。報導稱,這是鱟消失五年後重新出現,今年1月也曾有人目擊到。
  • 它已經存活了3.5億年,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你可能不認識這種小生物,但是它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3.5億年。它叫中國鱟,今年3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瀕危」。遠古時代的古老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鱟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它與三葉蟲是同一個期紀的動物。此時原始魚類剛剛問世。恐龍最早出現於2.3億年前,大部分於6500萬年前滅絕。而鱟蟲至今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3.5億年。
  • 5種延續至今的史前物種,它們比恐龍還要古老
    水母,分布於世界多個海域的浮遊物種,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要早遠,在6.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在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的洗禮之後仍舊有少部分群體延續至今。目前在世界上的水母大約有250種,形態各異且多數具有劇毒。鸚鵡螺,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至今仍存活在熱帶印度洋之中,外型與生存習性也都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被人譽為海洋中的「活化石」生物,且對人類研究生物進化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新疆北鯢,目前是我國新疆地區史前唯一存活至今的有尾兩棲動物,起源於2.4億年前,比恐龍出現的時間要早。被人在1866年發現之後甚至絕跡長達一個世紀才又被人重新發現。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海蜇,一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在5.0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海洋中漂浮生活,因為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成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佳餚。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鱟
    又名「馬蹄蟹」、「夫妻魚」,屬肢口綱劍尾目的海生節肢動物,被譽為活化石。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大都進化或者滅絕,而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 地球上倖存至今的活化石,有些比恐龍還早
    地球上有些生物非常古老,他們會被稱作為活化石,但其實活化石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現在普遍觀點來說,若一個生物是從很久以前的年代到現在,在構造上並沒有太大轉變,有著原貌並且能適應環境的改變,一直存活到現在就會被稱之為活化石。今天要介紹的是,從恐龍時代就一直存活到現在的。
  • 地球上最古老的12個動物,中國一個上榜,全都是「活化石」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世界上有很多的動物比人類出現的要早的多,有許多動物的化石是我們研究以前地球的很重要的東西。
  • 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地球已經在太陽系中存在了大約46億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地球上的生物也經歷了多次的更迭,對於人類最為熟悉的,恐怕就要屬6500年前的恐龍滅絕,這也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不過,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的滅絕並不是全部消失了,有一些生物憑藉自己的超強生命力活了下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
  • 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地球已經在太陽系中存在了大約46億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地球上的生物也經歷了多次的更迭,對於人類最為熟悉的,恐怕就要屬6500年前的恐龍滅絕,這也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不過,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的滅絕並不是全部消失了,有一些生物憑藉自己的超強生命力活了下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 北海查獲千隻來路不明的「中華鱟」,竟系生物活化石!
    大北說,近日廣西北海市邊防支隊西場邊防派出所查獲1000餘只「無主」中華鱟,其後將它們放歸大海。7月20日17時許,西場邊防民警在北海西場官井碼頭巡邏時,發現一艘鐵皮漁船的甲板上堆滿了網兜,內有很多水生動物。
  • 這種生物血液呈藍色,被稱作「活化石」,卻因人類瀕臨滅絕
    在地球46億年的時間中,生命存在的時間已經有38億年的時間了,這其中無數的生物出現又被大自然淘汰,可以說,經過數億年之久還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絕對可以算作是「活化石」了,不過,自從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伴隨著人類活動的越來越頻繁,地球上這些「活化石」的現狀也並不樂觀。
  • 鱟: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流著藍色的血液,至今存活4億多年
    ,海洋這個至今沒有被人類徵服的地方,佔地球表面的3/4,大洋錯綜複雜的食物網養育了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陸地上的任何生態系統都要複雜得多,從生活在洋底火山口邊吃硫磺的微生物、細菌,到各種深海魚類,比如它們放出的螢光能照亮很遠的地方,吸引了眾多供它們食用的生物,有些地方,甚至還可能潛藏著有待發現的被稱之為「海怪」的動物新種,有科學研究表明,在這個海底世界裡,潛在的經濟價值同樣是不可估量的。
  • 福建邊防放生「生物活化石」中華鱟
    福建邊防放生「生物活化石」中華鱟     4月13日,福建霞浦縣鹽田鄉滸嶼澳村漁民江某在海上生產作業時
  • 它擁有神奇的藍色血液,是地球上存活的最古老生物,如今瀕臨滅絕
    鱟hòu,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超過4億年了,是已知的地球上存活的最為古老的生物了,被稱為「活化石」。這個可比恐龍的出現還要早太久了。這種生活最為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擁有無與倫比的藍色血液,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它能夠存活這麼久的原因吧。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隨著地球的變動很多史前動物都慢慢滅絕,但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歷史久遠而未被滅絕的動物,被人們稱為動物活化石。美國《連線》雜誌網站最近對自然界中的12種堪稱活化石的動物進行了盤點,迄今只發現兩條的皺鰓鯊、金色的「火星」螞蟻等古老物種均上榜。這些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 中國鱟:長壽「藍血怪物」,海洋活化石,可能你連它名字都不認識
    海洋的活化石鱟是遠古生物,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鱟化石發現於加拿大的馬尼託巴湖,被命名為「Lunataspis aurora」,意思是「黎明之新月盾」,用以描述新化石的形狀,它來自4億4500萬年的奧陶紀,與三葉蟲是同一期紀的動物,也就是說:至少在4.45億年前,在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鱟的祖先就已經在地球生活了
  • 五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最後一種見證了恐龍的興起和滅絕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會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生生活了最少活了百萬年的存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見證的恐龍的興起以及滅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看看它們究竟有什麼特點。
  • 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甚至連相貌都沒有發生變化
    水母是一種低等的無脊椎浮遊動物,肉食動物,在分類學上隸屬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已知道的約有250餘種。水母的出現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它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中華鱘和白鱘並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鱷魚,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
  • 地球上現存的十大最古老的生物!
    曾經地球上都有著什麼,以我們現在的科技也都無法探索到過去,不過隨著對地球的開發,我們人類也不斷發現了那些至今仍生存著的史前生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曉在世界各處角落裡,那些最古老的動物們。1、 皺鰓鯊皺鰓鯊為一種生存接近1.5億年原始的鯊魚。
  •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如今成了這副模樣
    隨著世界的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對於原始生物的了解已經越來越滲透,可以根據研究出來的一定理論去判斷生物的化石處於哪個時期;目前為止還有一種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如今成了這副模樣!鱟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身體形狀很像螃蟹,頭胸前面有一對0.5毫米的小眼睛!看起來都覺得毛骨悚然!最早的鱟化石在5億年前的奧陶紀就出現了,那時候恐龍還沒有出現,原始魚類才剛剛崛起。同時代的動物要麼滅絕了,要麼進化了,只有鱟還保留著原始的樣貌!而這個活化石如今居然成為人們的盤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