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已經存活了3.5億年,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2020-11-23 釣魚精英堂1

你可能不認識這種小生物,但是它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3.5億年。它叫中國鱟,今年3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瀕危」。同時第四屆國際鱟與保護研討會6月將在廣西的欽州和北海召開,該會議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舉辦,突出廣西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鱟的天然優質產卵場,同時中國鱟剛被納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護中國鱟,別讓最後一隻中國鱟在人類嘴裡消失。

我與中國鱟的故事:

小時候喜歡和哥哥去池塘,小渠溝裡捉魚,我在上遊趕,我哥在下遊用紗窗網做的圓扁筐撈,能撈上來不少東西,蝌蚪啊,泥鰍啊,田螺啊,小扁魚,各種水生蟲子啊什麼的。直到有一天,在海邊趕海的時候,在一個死水潭裡,發現了一隻長相奇特的生物,它行動緩慢,渾身都是堅硬的外殼,腹部甲殼呈六角形,尾巴像一把細長的劍。撈上來一看很噁心,拿棍子把它翻過來更噁心,是一堆粉紅色的腿兒,當時給我膈應死了(長大了才知道應該是密集恐懼症),怎麼會有長這麼奇怪的怪物。一直不知道它叫什麼,幾年前在科學頻道的新聞上才了解是中華鱉。後來在海邊釣魚的時候也碰巧釣到過一隻,就再也沒見過它了。

遠古時代的古老生物:

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鱟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它與三葉蟲是同一個期紀的動物。此時原始魚類剛剛問世。

恐龍最早出現於2.3億年前,大部分於6500萬年前滅絕。而鱟蟲至今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3.5億年。它見證了恐龍由出現到滅絕的全過程。

因此鱟就是距今3.95-3.45億年前泥盆紀(一說2.25億年前的二疊紀)繁盛的海洋居民了。雖經數億年的滄桑之變,但該物種依然如故,變化甚微。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流著藍色血液的遠古異形:

中華鱟生活在淺海沙質海底。除了爬行、遊泳等運動之外,它們還以奇特的方式完成難以想像的艱難任務。比如產生水流將食物引導到嘴裡。有些還具有類似腮的功能,幫助他們獲取氧氣進行呼吸。

主要是肉食性動物,取食環節動物和軟體動物等,有時也取食海底藻類。中華鱟生長周期很長,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鱟的血液因含有銅離子顯示藍色。中華鱟作為藍血"貴族"、簡直任性得要命,四億年了也沒變過,還長著那副遠古異形的樣子。

它的外形有點像外星人,而且血液又是藍色的,這給它增加了不少科幻色彩。而且具有藥用價值,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講的就是人類利用鱟的血來製造藥品。每次取完了再放生,生生不息,好像血袋一樣的循環利用。它的殼可以提煉成的藥可治甲亢等病,又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所以無法逃脫被濫捕濫殺的命運。

被吃到瀕臨滅絕:

中華鱟雖具有「活化石」的高貴身份,但是也難逃無所不及的人類的魔掌,何況作為活化石的它本身就極具研究價值。

對待這種奇異海鮮,我們以前的沿海人們喜歡把它劈成幾塊放進鍋裡煲湯,東南亞的朋友會用鱟肉炒海鮮面,還有人就直接放在燒烤架上,等肉熟了,挖挖就吃。現在鱟已經活生生被沿海地區的人吃成保護動物了,但是在小市場還有在私下銷售,每公斤售價在200-300左右。小時候可是非常廉價的東西,主要原因是繁殖季節?喜歡成雙成對地出現,雌鱟駝著雄鱟在沙灘上爬,非常容易捕捉。漁民們在捕撈期打撈中華鱟時,每次提起來就是一對兒,所以它們也被叫做海底鴛鴦。三天兩頭家裡就做來吃吃。

而另一種圓尾鱟,含有類河豚毒素,不能吃,吃了可能會中毒。更坑的是中華鱟和圓尾鱟的外表並不好分辨,每年都有幾位誤吃進ICU。

如今,中華鱟已收錄於瀕危物種名錄(紅色)中,是國家二級水生保護動物,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非法捕殺、收購、加工攜帶。但是它的生存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相關焦點

  • 5種存活至今的古動物,第3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鱷雀鱔,屬史前魚類,是一種大型兇猛魚類,被譽為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具有著良好的適應力,它們已經在地球上已存活了1億多年,如今已瀕臨滅絕。鱟,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在地球已經生存了4億多年,鱟有「活化石」之稱,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並沒有進化,而是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
  •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你都不敢相信是它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們對於生物的了解也越來越透徹,因為有了現代科技,我們可以通過科技產品去測定它是來自於哪一個時期的,比如,科學家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知道了恐龍是來自億萬年前的生物,這就是現代科技的實力。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海蜇,一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在5.0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海洋中漂浮生活,因為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成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佳餚。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去餵雞
    人作為地球生物的一種,自然也難以跳出這一法則。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人們不由得想到,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像恐龍這類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但有一物種卻存活了近3億年,總共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現在卻常常被人們用來餵雞,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 3.5億年前的古生物,熬過了3次生物滅絕,卻被拿來養雞
    人作為地球生物的一種,自然也難以跳出這一法則。此前曾有科學家指出,太陽將在幾十億年後發生毀滅,人類將在地球脫水後走向滅絕。人們不由得想到,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像恐龍這類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但有一物種卻存活了近3億年,總共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現在卻常常被人們用來餵雞,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 為什麼「活化石」上億年都不再進化了?
    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在當下,能稱得上是活化石的生物有很多,比如硬骨魚綱下的矛尾魚、哺乳綱下的大熊貓、爬行綱下的鱷魚、銀杏綱下的銀杏、松柏綱下的水松等等。但是,能夠滿足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並不多。我們簡單的列舉幾種。01 鱷魚鱷魚屬於爬行綱鱷目真鱷亞目動物,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最早的鱷目動物出現在三疊紀時期,距今約有2億年的歷史了。
  • 存活了約3億年的生物,挺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如今卻被拿去養雞
    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還有著多個遠古時代,在這些遠古時代中生活著大量已經滅絕了的生物,其中恐龍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通過考古發掘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滅絕了的生物距離我們有長達上億的時間跨度,在他們滅絕之後我們只能通過化石來了解他們
  • 存活超3億年,見證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曾被農民伯伯抓去餵雞鴨!
    因為以前在農田裡經常能看到它,並且有時還被農民伯伯抓起來帶回家餵雞鴨。不過其實它還有一個特別霸氣的名字,叫三眼恐龍蝦,是存活至今至少3億年的「活化石」,可以說它見證了恐龍的興衰和滅絕。「像鱟不是鱟」的洪荒生物,經歷中生代,見證了恐龍的出現與滅絕!
  • 廈門「活化石」文昌魚上螢屏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資料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劉筠)「中國珍稀物種」系列電視紀錄片第5部——《文昌魚》昨晚十點,通過上海紀實頻道《華夏》欄目播出(今日10:00,15:00重播)。《文昌魚》於2012年4月開拍,歷時1年。由於文昌魚個頭很小,加之近年棲息地被嚴重破壞,所以儘管很有名氣,但真正見過文昌魚的人卻很少。
  • 3億年前會「走路」的魚,竟然逃過了4次大滅絕,至今還存活
    它們被稱地球「活化石」,科學家以為它們早已於白堊紀時期滅亡,不曾想它們堅強生活至今。接下來,跟著筆者一起認識這種獨特而又堅強的生物吧!相信有部分朋友認為它們並無太大差別,但也有朋友認為兩個僅一字之差的詞語大有不同。從定義上來理解,兩個詞語確存在不同之處,化石的本質是一塊石頭,它代表的是在很早之前便死亡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蹟。當然,部分化石中也隱藏著古生物的遺物。總而言之,化石是沒有生命的,它只是已死亡生物的載體。而活化石不同,看到化石前的「活」字,許多朋友或已猜到活化石是具有生命體徵的。
  • 探尋深海活化石:5億年前的神秘無脊椎生物
    這種活化石生物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限的範圍內,它唯一能辨別的特徵就是身體由許多成六邊形的小孔組成,看起來像跳棋棋盤。他已經拍攝到上千幅這種六邊形的圖片,發現最大的有200或300個小孔;曾經有人認為這是太空生物留下的痕跡。
  • 存活1.6億年的植物「活化石」長什麼樣?
    實習生 王溪佳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1億多年前,它與恐龍共生;1億多年裡,地球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它卻至今還存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且形態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就是紅豆杉科的穗花杉。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董重博士等人與美國科研人員一起合作,在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村的侏羅紀化石層中,發現了兩枚1.6億年前的穗花杉化石植物。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科學家是如何辨別出1.6億年前化石的真實身份?作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穗花杉與它的祖先相比有什麼改變?它們如今的生存狀態又如何呢?
  • 1.6億年!一個存活到現在的植物「活化石」
    ◎ 實習生 王溪佳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1億多年前,它與恐龍共生;1億多年裡,地球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它卻至今還存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且形態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就是紅豆杉科的穗花杉。
  • 瀕危生物「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它的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它生活在淡水中,江河湖泊甚至人工池塘都可成為它的棲息場所。它對生存的水質要求極高,十分挑剔,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且極為潔淨。
  • 五指山出現罕見生物,已有5.5億年歷史,系世界級瀕危物種
    不過,近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的一口水井卻出現了一種「降落傘魚」,它們通體透明、距今約5.5億年,其生物研究價值堪比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為科學家研究地球生命的發展提供重要生物證據。什麼是「降落傘魚」?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1,鱟(hòu)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唯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 一種電影中恐怖生物的原型,已有3.6億年歷史,被稱為活化石
    ,而往往這些生物在自然界之中還真的是有原型存在的,那麼接下來就簡單的說一說然界之中究竟有哪些恐怖的生物,相信每一種讓人看了都會感覺頭皮發麻。七鰓鰻,這種動物是生活在水中屬於一種比較古老的動物,但是卻並不是我們看到的普通魚類,尤其是它的頭部長得非常的特別,嘴呈現出圓筒形,而且還有鋒利的牙齒,但是跟普通所看到的鰻魚也是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它的口漏鬥非常的發達,只有一個鼻孔,而這個鼻孔居然奇異的長在頭頂兩眼中間。
  • 澳山火威脅 「恐龍樹」,被稱為億年活化石的瓦勒邁松我早有引種
    廬山植物園引種瓦勒邁松已到2米高瓦勒邁松確不簡單,就全球範圍來說,目前僅有200餘棵。瓦勒邁松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是地道的「活化石」,瓦勒邁松已有兩億多年歷史(早在恐龍時代之前就出現),是研究地球植物的起源與演化的活標本。
  • 鱟: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流著藍色的血液,至今存活4億多年
    ,故而使得鱟有著「活化石」之稱,最早的鱟化石見於奧陶紀,即5.05億-4.38億年前,形態與現代鱟相似的鱟化石出現於2.08億-1.44億年前的侏羅紀,與現在只有化石的三葉蟲一樣古老,現存的鱟共有4種,見於亞洲和北美東海岸,又稱馬蹄蟹,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蟹,反而與蠍、蜘蛛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