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悍!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
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在當時倖存下來的生物中,有一小部分頑強地繁衍生息至今。那麼,生活在今天的動物們,有哪些是曾經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的呢?
一、三眼恐龍蝦
「三眼恐龍蝦」又稱「鱟蟲」,這個古老的物種與恐龍同時期出現在地球上,似蝦又似魚,這種在科幻片裡出現過的怪異生物多產於天然的池塘,遇到乾旱的季節,成蟲會失水而死,但是它們的蟲卵會進入滯育期。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時,原來的低洼地又形成了天然的池塘,受到雨水滋潤的蟲卵,就會立即進行孵化。在乾燥的環境下個三眼恐龍蝦的卵擺上25年,依然可以再孵化。所以,三眼恐龍蝦逃過了恐龍滅絕的年代。
二、地龍鱷
地龍鱷現今生活在德國水域。它長著三角狀、類似刀片的牙齒,具有細微的鋸齒結構,類似剪刀結構的上頜與下頜牙齒接觸方式,與現今大梭魚十分相似。
五、鴨嘴獸
鴨嘴獸也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獸近親生存年代可追溯到1.67億年前,當時恐龍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即使經過漫長的進化,鴨嘴獸仍保留著一些原始特徵,與當前的有胎盤哺乳動物形成鮮明對比。
六、群居蜂
群居蜂是在白堊紀時期即出現,與開花植物,或稱被子植物,一起進化而來。雌雄和職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較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溼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群居性種類。如果少了這種合作發展,今天的人類和狗熊可都別想喝到蜂蜜了。
八、腔棘魚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滅絕,但1938年被人再次發現蹤影,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腔棘魚出現於35億年以前,當時在地球上極其豐富。它與其他同類魚一樣,骨化程度較低,表現出脫離早期淡水環境而轉向海洋生活方式的一般趨向。
九、大蜥蜴
大蜥蜴是目前地球上所知的恐龍時代唯一存活下來的一種爬行動物,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但由於全球持續變暖,這種被稱為紐西蘭活化石的大蜥蜴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研究表明,溫度升高促使大蜥蜴的雄性比例大幅提高,最後可能因為缺少雌性無法繁衍而滅絕。
強悍!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