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幾個存活於恐龍時代以前的生物呢?

2021-01-15 濤濤隨記

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滅絕於約6千6百萬年前所發生的白惡紀末滅絕事件。大約統治地球1億7千萬年。以地質年代來劃分,恐龍幾乎統治著整個中生代,在恐龍時代之前的古生代或中生代早期,也有許多強勢生物存在於地球上。今天來分享的是活在恐龍時代之前的6大生物。

第6名幻龍,幻龍署名為假冒的蜥蜴,又稱偽龍,化石發現於歐洲,中東,中國。經推測生存年代為三疊紀季中期前就存在,距金約2億4千萬年前。幻龍外表看起來與蛇頸龍十分相似,所以某些生物學家認為部分的幻龍類最後演也化成了蛇頸龍。幻龍和蛇頸龍相比起來。幻龍的身體小且纖細,重點是還不能完全適應水裡的生活,所以他們可以在岸上做長時間的停留,屬於兩棲的生物。幻龍的身長約四公尺,具有長腳趾,趾間有蹼,尾巴成鰭狀。幻龍在水中可以推動前進。幻龍頭部長寬廣且平淡,他們可能利用排列的針狀牙齒的嘴巴捕捉魚類或其他海中動物。

第5九名鮁魚。霸魚有巨大之意,霸魚化石是最早於美國克裡夫蘭頁巖中發現。克裡夫蘭頁巖野是美國俄亥俄州的東北巖石城,保保留著古老的泥盆紀海底。但現在在克裡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裡,觀光客最熟悉的應該是另一個古生物鄧氏魚,他同樣也是在克裡夫蘭頁巖中最常見的化石。鮁魚的大小和構造都蠻接近於鄧氏魚的。但不同於鄧氏魚的兇狠與攻擊力,霸魚可能是目前史上第一個以小型微生物或魚蝦類為食的大型生物。鮁魚嘴巴雖然大,但喉嚨很小,且沒有鋒利的牙齒,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寬大的嘴吸入了許多像是磷蝦或者小魚的浮遊生物。就像是現代鯨魚這樣的濾食性生物。霸魚在泥盆紀時期的熱帶海洋中徜徉,是跟鄧氏魚很不一樣的存在。

第4名,蛇齒龍。蛇齒龍意思為蛇的牙齒,是種大型合弓類盤龍目的動物。蛇齒龍的至少2公尺,最大的個體可達3.6公尺,體重估計約30-60公斤。蛇齒龍的體型可能隨著時代而增加,直到二疊劑早期結束時他們才完全滅絕。他們的頭顱骨很深,並有著銳利牙齒。蛇齒龍推測可能在小河與池塘裡捕食魚類。它的化石被發現廣泛分布於北美洲與歐洲。推測生存年代於二疊紀早期就開始,目前對它習性推測為生活在陸地上,但是古生物學家有學派認為它是兩棲類的。化石特徵證明它大部分時間很可能在水中。

第3名引鱷,引鱷意思為紅色的鱷魚,但跟現代鱷魚的外表還是不太相像。引鱷是群大型的肉食性動物,化石在南非,俄羅斯及中國等地均有發現,它們是該時代的頂級掠食動物。身長約2.5-5公尺,有些種類甚至頭顱可長達一公尺。其實外表看起來還蠻呆萌的。它的四肢雖碎短,但強而有力,但它的移動速度並不快,甚至可說是有點笨拙。但幸好當時的一些大型食草動物本身速度也不快,所以引鱷還是可以成功掠食襲。它是三疊紀早期陸地上最大的肉食動物之一。捕獵時它會用強而有力的上下頜咬住獵物,再用鋒利的牙齒把獵物撕碎。

第2名,盾甲龍。盾甲龍是一種包覆著護甲的大型生物,身長約3.5公尺。生存於晚二疊紀的俄羅斯,大約是2億5千4百萬年前到2億5千2百萬年前。盾甲龍不像其他的爬行動物,他們的腿是位於他們的身體底下以支撐他們的重量。盾甲龍是草食性動物,過著群居的生活,適應當時盤古大陸的半乾燥氣候。他們的牙齒平坦,可磨碎樹葉與樹枝。他們的甲骨大,還可以發出巨大的聲音作為求偶或警告對手用。他們的體型巨大,有著大型的消化系統。但他們的腿部短,所以無法長時間的奔跑,頭部後方有許多根骨刺。身體有多排堅硬的骨質磷鉀,可防禦掠食性動物的攻擊。盾甲龍雖然與恐龍沒有關係,但他們身上的骨板構造很可能是非常遙遠的海龜的祖先。

第1名異齒龍。異齒龍又名異齒獸。生存於2億9千5百萬年前到2億7千萬年前。異齒龍同樣的也並不是恐龍。異齒龍與哺乳類的關係較為接近。更確切地說他們被歸類為盤龍目。異齒龍的化石在北美歐洲等地均有發現。二疊紀時北美歐洲的氣候大概像大陸性氣候一樣乾燥,所以異齒龍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他們的生存時代裡,異齒龍是大型的頂級掠食劣勢動物,身長產達3.5公尺。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背部的高大背帆,這背帆推測是用來控制體溫。背帆的表面可使加熱、冷卻更有效率。這種溫度的調節非常重要,因為可以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來捕獵獵物。

今天分享的生物在恐龍時代前就已經存在,希望你會喜歡。畢竟目前不管是電影或是各種書籍,對恐龍的介紹與了解是相對很多。在中生代與古生代還是有許多有趣或強勢物種存在的。喜歡的話我下次接著分享,記得留言告訴濤濤你的看法哦。我是濤濤隨記,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從出現到滅絕,恐龍時代的底層生物為什麼能存活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的是,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
  • 以前隨處可見的三眼恐龍蝦,見證了恐龍的盛世時代
    以前在水稻田中,經常能看到一種這樣的水下生物,還一直被說是還沒有成型的蜻蜓,其實這並不是蜻蜓的幼態,而是一種遠古的生物,比恐龍更久遠的生物
  • 「恐龍時代」到底是什麼時候?這幾個時間點你不能不知道
    這幾個時間點你不能不知道曾幾何時,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在影片中發現了龐然大物恐龍的身影,尤其是《侏羅紀世界》系列的電影中,幾乎滿地都是恐龍,不過可惜的是,我們也只能在影視劇中才能看到恐龍,因為恐龍這種巨大的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滅絕,而且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滅絕。恐龍生長的時代,我們稱為「恐龍時代」,那麼「恐龍」時代到底是什麼時候呢?我們且往下看。
  • 恐龍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的是,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
  • 如果成年東北虎出現在恐龍時代,它是否能夠存活?
    引言:很多人都喜歡把現在的生物和已經滅絕的生物作比較,尤其是對於一些十分兇猛的物種。東北虎是老虎中出了名的兇悍,如果把它和恐龍作比較的話,當然處在劣勢。但如果把成年的東北虎放在恐龍時代,它們是否能夠生存下去呢?
  • 星際恐龍,這部動漫讓你看到上古時代的恐龍,你知道嗎?
    各位朋友們,你們好啊,我今天要給你們講的這個內容可能是許多人以前都很好奇的,當然了,雖然不知道長大之後的你對這個話題有沒有興趣,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你絕對不會厭煩它!不過在正是給你們講之前呢,我想要問一下你們,其實也是我在文章剛開始的第一句話,就是在你們以前,最好奇的事情的什麼呢?
  • 恐龍只在地球上存活了1億多年,那人類能存活多久?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恐龍只在地球上存活了1億多年,那人類能存活多久?所以,在地球上存在了那麼多年的我們還會剩多長時間呢?恐龍化石剛出土的時間也不過二百年不到的時間,如果沒有發現恐龍化石的話人類還是一直以為自己是統治地球的第一個物種,經過研究才發現早在人類以前恐龍早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一點六一年了,所以如果至今還有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的話,人類的生活就會變得舉步維艱,不可能在兩百多年的時間歷經了三次工業革命,也很有可能不會繁衍至今
  • 阿根廷荒漠發現遠古巨魚,身長六米長相嚇人,曾和恐龍同一時代
    阿根廷荒漠發現遠古巨魚,身長六米長相嚇人,曾和恐龍同一時代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世界上誕生了許多種奇妙的生物。這些生物有的能夠不斷適應周圍的環境,經過不停的進化和演變,直到如今還依舊存活在地球上。
  • 以生物演化為論點,論述恐龍為何沒能建立文明,而人類卻能呢?
    縱觀歷史,推動每個新時代發展的最深刻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因為生產力的大發展。請問,停留在農業時代(別說時間問題,封建社會即使繼續延長几個世紀,也是一樣的)的人們有可能發展出當今這麼多科技的可能性嗎?如果你限制一個文明的生產力,這個文明是沒有未來的。
  • 阿根廷荒漠發現遠古巨魚,身長六米長相嚇人,曾和恐龍同一時代
    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世界上誕生了許多種奇妙的生物。這些生物有的能夠不斷適應周圍的環境,經過不停的進化和演變,直到如今還依舊存活在地球上。人們對地球的探索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尋找過去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例如各種古蹟遺址和生物化石,通過這些存在,人們可以了解地球以前是怎樣的,又曾經發生過什麼。目前,人們對遠古生物化石的尋找和調查,已經大致了解了生命誕生之後地球經歷了幾個階段,而在當時又生存著什麼樣的物種。
  • 人類祖先其實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一場天外之災,把它們解放了
    而恐龍則依靠著絕對的力量,實現著對其它生命形式的壓制。相比恐龍而言,人類統治地球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我們感覺自己的歷史很長,但實際上就是從南方古猿的時代算起,人類也不過僅有300萬年左右的歷史,而恐龍則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左右的時間。
  • 恐龍成為霸主之前,是什麼生物在統治地球?答案或比你想像的奇特
    此詩句同時適用於當今科學家心中的迷惑:據悉地球存活至今已有45億年歷史,前後至少歷經5次生物大滅絕,但是人類身為如今社會的主人,對於以往所發生的一切毫不知情,似乎地球歷史出現了一大斷層。
  • 一提到遠古生物你只知道恐龍?來看看這四種生物比恐龍還要怪異
    一提到遠古生物你只知道恐龍?
  • 為什麼很早以前也沒有恐龍,那麼恐龍是怎麼來的?
    很久很久以前不單是沒有恐龍,甚至今天的絕大部分動物也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知道樂高恐龍是怎麼來的了,從最小的積木片,拼成身體的部分,然後把各個部分都裝在一起就拼成了恐龍了可是最早的生命物質可沒有你這麼聰明哦,它們都是大自然隨便拼的。拼錯了也沒關係,把它們拆開了重新拼,反正時間有的是,只要拼很多很多次,肯定會有拼對的時候(生物演化沒有方向)。
  • 恐龍稱霸地球之前,是什麼生物在統治地球?考古學家給出答案
    引言:縱觀地球發展史,恐龍統治的時代是地球史上最為兇殘的時代,生物沒有智能,以生存為主要思考方式,屬於野蠻時代,不過與恐龍時代相反,在恐龍時代的前一時代卻是安穩的,就連當時的地球霸主都是比較溫和的,那麼為什麼性格溫順的生物可以成為恐龍時代前霸主呢?原來與自然環境分不開。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你喜歡恐龍嗎?為何不選擇《恐龍百科全書》呢?
    你喜歡恐龍?這種大型的史前生物不想了解一下?其實大家可能和我一樣,最早的恐龍映像來源於兩個部分,遊樂園和電視,記得小時候有個頻道老是播有關恐龍的東西,當時的我就認為這種生物充滿著呆萌和強大。(呆萌的小恐龍,強大的霸王龍),當然不乏也存在「巨獸」,像雷龍,易碎雙腔龍等行動緩慢卻身型龐大的生物。
  • 探秘故事:揭秘史前恐龍滅絕之謎,為何鱷魚卻存活了下來?
    一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但不知為何,卻在6500萬年前出現了恐龍滅絕的情況,唯有部分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有倖存活了下來,並且一直繁衍至今。在6500萬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居然使恐龍發生了大規模的滅絕。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在科學界一直都存在著較大的爭議。
  • 全球5大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
    水熊蟲(Water Bear)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它的俗名是由於它移動時的步伐頗似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