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2021-01-21 時代輿科技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有一種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地球上生命體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順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在6500萬年前的這場災難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全部都消失不見,也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得以延續,有的進化成為了其他的生物,有的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比如以下的這幾種生物就是史前遺留下來的動物,也被稱為活化石。

首先第1個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這是一種原始的樹棲動物,根據考拉的化石來看,最早它們出現在距今2500萬年前。那時的考拉並非是生活在樹林裡,而是生活在熱帶雨林,很多人都比較驚訝,這種行動緩慢反應又非常慢的生物,居然可以在地球上生活幾千萬年的時間。

第2種生物是同樣作為國寶的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它們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800萬年的時間,在中國的古代就有關於大熊貓的明確記載,它們也有不同的稱呼,關於大熊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熊貓是上古時代蚩尤的坐騎,看起來憨憨的,作為中國最為珍貴的動物,它們現在也漂洋過海到達了其他的各個國家,來傳遞中華民族的友好情誼。

第3種生物是中華鱘。中華鱘是最為古老的生物,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分布廣泛,這個世界上的中華鱘只有27種,其他的基本已經絕跡。根據古生物的資料記載,中華鱘最早出現在2億3000萬年前,可能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這種生物還要早一些,也是地球上最為古老最早的脊椎動物。

第4種生物是鱷魚,它們也是地球上最為古老的動物化石之一。曾經和恐龍處於同一時期,甚至一些體型比較大的鱷魚,還以一些恐龍為食,它們之所以能夠在日益惡劣的地球環境當中生存下來,和他它們的生活習性有非常大的關係。鱷魚靜靜地趴在水中,體力消耗上是比較少,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依舊可以生存下來。在鱷魚這種生物身上,還可以找到很多當年恐龍爬行動物的特徵,對於研究古生物時期的生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5種生物是鴨嘴獸。它們出現在距今2500萬年前,主要分布的地區是澳大利亞,是一種最為原始的哺乳動物,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它是卵生卻不是胎生,它會像其他的鳥類一樣孵化自己的蛋。在幾千萬年的發展過程當中,鴨嘴獸沒有進化,也沒有滅絕,一直保持著最為原始的心態,在眾多的生物當中還是比較少見的,曾經在2013年澳大利亞在一個沙漠當中發現了鴨嘴獸祖先的化石,外貌幾乎相同,但是體型卻比現在地球上已知的鴨嘴獸大了一倍還要多。

第6種生物是娃娃魚,雖然叫做魚,但是它是一種兩棲類的動物。雖然它們的眼睛看不到,但是在地球上生存了1億6500萬年的時間。由於身體構造的不同,讓它們進化出了一套完整的可以緩慢新陳代謝的系統,它們在沒有食物飢餓的情況下,生存2~3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它卻面臨著滅亡。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棲息地遭到了人為的破壞,雖然現在可以通過人工養殖的方式,出現更多的娃娃魚,但是很容易造成遺傳的均均一化。如果我們再不重視起來,那麼娃娃魚距離滅絕不遠了。

以上的這6種動物都是從史前生存至今的古生物,它們見證了地球上歷史的變遷。當然它們也是地球上的保護動物,對我們研究地球上的史前動物的變遷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以上的這6種生物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中間擁有著幾千萬年前的空白期,同時也有很多的古生物在這個過程中延續了下來,儘管和它們處於同時代的生物已經消失不見,但是它們卻在日益惡劣的地球環境當中適應了周圍環境,並且生存下來,就比如以下的這6種史前生物,其中還有三種是在中國的,一種曾經還是恐龍的最大對手。
  • 曾危及人類始祖的五大史前生物,其中一種至今還存在
    而在這700萬年的時間裡,我們始祖的生存卻飽受到來自其他史前動物的威脅。其中,這五大史前生物被科學家考證都有狩獵人類的習性,其中一種,至今存在。它們的身形其實與今天我們熟悉的大貓差不多,但很難想像,這樣的史前生物居然以古猿為食!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史前鱷魚恐怖異常 豬鱷竟然以恐龍為食
    【科技訊】1月3日消息,說起恐龍,我們一度認為恐龍就是世界上最兇殘的動物,其實不然,在史前文明中出現過許多以恐龍為食的動物,豬鱷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們來了解一下吧。美國考古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一個史前鱷魚群化石遺址,他們在遺址上挖掘出數種史前鱷魚的化石殘骸。
  • 5種延續至今的史前物種,它們比恐龍還要古老
    水母,分布於世界多個海域的浮遊物種,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要早遠,在6.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在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的洗禮之後仍舊有少部分群體延續至今。目前在世界上的水母大約有250種,形態各異且多數具有劇毒。鸚鵡螺,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至今仍存活在熱帶印度洋之中,外型與生存習性也都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被人譽為海洋中的「活化石」生物,且對人類研究生物進化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新疆北鯢,目前是我國新疆地區史前唯一存活至今的有尾兩棲動物,起源於2.4億年前,比恐龍出現的時間要早。被人在1866年發現之後甚至絕跡長達一個世紀才又被人重新發現。
  • 恐龍史前霸主的地位不保了,史前巨蛙竟然吃恐龍,是真是假?
    關於白堊紀,人們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屬於恐龍的時代,恐龍也是人類公認的白堊紀霸主。當然,白堊紀不僅僅只有恐龍這一種生物,一些史前食肉性動物甚至是部分存活至今的生物也與恐龍共存。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一種史前巨獸——魔鬼蛙。
  • 史前巨獸帝王鱷是以恐龍為食?或許是個誤會!
    在史前世界中,比恐龍更可怕的生物數不勝數,帝鱷據說就是其中的一種。帝鱷又稱為肌鱷、帝王鱷,意思為「肌肉鱷魚」,是一種已滅絕的鱷類。它們生存在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帝鱷身長極限10-10.5米,體重4噸。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其中,第1個就是大熊貓,現在大熊貓也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國寶,但是他在地球上生存的年限竟然達到了將近800萬年,也被大家們稱為「活化石」,早在古時候就有很多關於大熊貓的記載,而在這些記載裡面大熊貓有著很多稱呼,比如食鐵獸,花熊和貘等,在神話傳說當中,大熊貓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當中蚩尤的坐騎,當黃帝打敗蚩尤之後,大熊貓就成了黃帝的座機,大熊貓的性格也非常招人喜歡,現在大熊貓已經成為了中國最為珍貴的國寶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以恐龍為食?中生代第一大巨鱷,可能是一個「漁夫」!
    鱷魚,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兇殘和冷血的代表,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兩億三千多萬年。相比史前鱷魚,現代鱷魚可以說是小傢伙了。在眾多恐怖的史前鱷魚中,帝鱷是其中的佼佼者。《國家地理》曾用這句話來形容它——超級巨鱷,它不與恐龍同行,因為它以恐龍為食。
  • 8種有著鳥類特徵的史前生物,圖6被認為是鳥類始祖,卻最不像鳥
    在史前時代,生存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史前生物,它們有著各種令人費解的形態結構,也正是因為怪異和不解,吸引了很多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堅持不懈的研究它們,期望揭開大自然生命進化的秘訣,今天咱們介紹幾種鮮為人知的史前生物,這些史前生物多多少少都有些鳥類的特徵,最起碼都會飛行或滑行。
  • 5種兇惡的史前生物,只有一種倖存至今,近乎絕跡
    波斯特鱷,史前大型鱷支初龍類生物,其頭骨明顯狹窄,沿著頭頂兩側長有延長的脊,外形看起來十分兇惡,就像是霸王龍和鱷魚的結合體,它們以其他三疊紀大型動物為食,就連當時的恐龍都會對它敬而遠之。巨獸龍,巨獸龍也被稱為南方巨獸龍或者超帝龍,生存在白堊紀中期,屬於鯊齒龍科下的生物,主要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等地發現過巨獸出現的痕跡,它們的體重可達到10噸以上,體長甚至達到14米以上,是非常兇惡的一種恐龍。
  • 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原標題: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1、龍魚這種龍魚出現在侏羅紀時代,如今,它們被發現生長於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部分地區、亞洲和澳洲。鱷雀鱔的外表酷似爬蟲類,長嘴,雙排鋒利的牙齒,它們異常兇猛,曾經有人在海域被咬傷,但至今並無死亡案例。鱷雀鱔是存活至今的古老魚類的一種,它們的出現也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時期。
  • 蚩尤的坐騎,有「食鐵獸」之稱,史前大熊貓真的這麼強嗎?
    近日,四川德陽再次拍到野生大熊貓的珍貴畫面,這一下子就在網上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其實有關於大熊貓的新聞,幾乎都能引起全民關注,原因無他,誰讓它是我們的國寶呢!提及大熊貓,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一些說它戰鬥力奇高的文章,將大熊貓描繪成不懼虎豹的「食鐵獸」,本有著超強悍的實力,但卻以賣萌為生。
  • 全球5大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
    水熊蟲(Water Bear)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它的俗名是由於它移動時的步伐頗似狗熊。
  • 5種存在時間最久的動物,其中一個無限接近恐龍,瀕臨滅絕
    我們人類總是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可是,從誕生時間上來看,我們對地球來說只是一個新朋友,在人類之前就有無數動物比我們更早的佔領地球,出現在地球的每個角落。這種長相醜醜的鯊魚,是所有鯊魚的前輩了,可以在地球上存活這麼久的時間,當然要練就一身的本領,在水中,哥布林鯊魚表皮呈黑色,這樣的顏色,讓它們在深海中像是穿了隱身衣,讓人看不到它的蹤跡。
  • 36種史前鱷魚(二)
    塞雷諾(Paul Sereno)在非洲發現,這個史前鱷魚的上下頜前部嵌有超大巨牙,很多電影怪獸形象以此為依據。過去一度認為古喙龍與迷鱷因為擁有同種適應演化,而屬於一個個別生物群(迷鱷科或迷鱷亞科, Huene, 1915),但2002年起迷鱷被認為與副帕拉鱷有較近親緣關係(Hungerbühler, 2002)。
  • 那些長相奇怪卻活到至今的史前生物,有的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長相奇怪卻活到至今的史前生物,有的甚至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鏟齒象的下頜非常的長,他們的下門齒延伸出來就像兩把鏟子一樣,因此人們給它起名叫做鏟齒象。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年代的它們,至今仍生活在東南亞一帶的叢林。 7、桃花水母。
  • 在恐龍之前生活的,10種最奇特的史前生物,地球真是太神奇了!
    說到史前動物,恐龍通常是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生物。儘管如此,這個群體已經在地球上遊蕩了2.3億年(如果你把鳥類也算上的話,它們的世系一直延續到今天),但更早以前一些鮮為人知的動物卻更加神秘。畢竟,在動物存在的7.5億年裡,世界發生了不可估量的變化,並產生了一些奇特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