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影中恐怖生物的原型,已有3.6億年歷史,被稱為活化石

2020-11-21 三豐探索

神奇的自然界之中,可以說是無所不有,各種各樣複雜的環境之中,也就會孕育出各種各樣,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甚至可以說恐怖的生物,可能大家就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這樣的生物卻真真實實的存在自然界之中,讓人不僅懷疑它們的存在,是否是真實的,還是只是科學家的一些推測而已,其實雖然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過很多自然界之中不可思議存在的生物,而往往這些生物在自然界之中還真的是有原型存在的,那麼接下來就簡單的說一說然界之中究竟有哪些恐怖的生物,相信每一種讓人看了都會感覺頭皮發麻。

七鰓鰻,這種動物是生活在水中屬於一種比較古老的動物,但是卻並不是我們看到的普通魚類,尤其是它的頭部長得非常的特別,嘴呈現出圓筒形,而且還有鋒利的牙齒,但是跟普通所看到的鰻魚也是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它的口漏鬥非常的發達,只有一個鼻孔,而這個鼻孔居然奇異的長在頭頂兩眼中間。

這種七鰓鰻眼睛非常的發達,具有很好的感光作用,它的眼睛後面有七個鰓孔,所以被形象的稱之為七鰓鰻,成年的這種海洋動物其實是半寄生生活狀態,主要是生活在一些淡水之中平時以微生物為食物,這是咱們國家的東北部以及歐洲,還有北美,亞洲北部等很多的海域都有分布。

而這種海洋生物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如果被這種動物盯上能夠迅速的咬合食物的身體而且咬合之後就不鬆口,主要是因為他的牙齒非常的恐怖,所以在海洋之中,其實對於漁民海洋捕撈業有著很大的壞處。

不過這種海洋生物,在南歐的一些國家卻是非常不錯的美食,甚至是在歐洲的上流社會,將這道菜也視為了名貴的菜品,主要是因為這種生物肉中所含有的維生素比較豐富,尤其是男性朋友多吃一點這樣的肉質有利於性功能,而且還能夠很好的治療夜盲症。

據說這種七鰓鰻已經生存有3.6億年的歷史,科學家推測估計是在恐龍出現之前,這種生物已經在海洋上有了蹤跡,因此被稱之為活化石,對於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不同時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種海洋動物之所以說是非常的古老,因為它屬於無頜類脊椎追動物,所以科學家通過對這種海洋生物的研究,能夠獲取很多的關於脊椎動物起源以及發展進程中的信息,所以當這種動物被發現之後,引起了各國生物學家極大的興趣。

不過要是我們平常人在海中看到這樣的動物,估計會感覺非常的可怕,而且萬一被咬上真的是跟水蛭差不多難以從身體上拔下來,是不是看著就讓人感覺有點頭皮發麻?

鐵線蟲,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發形蛇,其實整個看起來就像是毛細的線蟲一般,也看起來像我們普通的銅絲,一般這樣的成蟲,基本上是生活在水中,或者是一些淡水之中,而它的幼蟲往往就會寄生在一些節制的動物體內,像是咱們國家其實有很多的地方就有分布,而在國外世界各個不同地方,其實關於這種鐵線蟲的分布也是非常的廣泛。

之所以說這種蟲非常的可怕,主要是因為這種鐵線蟲如果寄生在別在動物體內之後,就很有可能會直接控制這些昆蟲的行為,就比如說寄生在螳螂或者是一些普通小昆蟲的體內,這些小昆蟲就會受到鐵線蟲的控制,簡單的來說就像是行屍走肉一般。

而這種鐵線蟲不光是在自然界之中,對昆蟲有嚴重的危害,如果我們人類在河流之中喝了不乾淨的水源,往往有一些水源之中也會有這種鐵線蟲的幼卵,等到喝到體力之後,就會直接引發我們體內產生這種鐵線蟲病,也就是說對於我們人的身體健康,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

據說這種幼蟲進入到人體之後會進一步發育成為成蟲,而且能夠在人的體力最起碼存活好幾年,尤其是這種幼蟲直接寄生在泌尿系統之中像是一些女性,往往就會引發尿頻,尿痛,甚至是腹部劇痛的問題,還有一些人則會出現消化不良以及陰道炎等。

所以我們想要預防這種鐵線蟲進入到體內,關鍵就不要喝一些不乾淨的水,不要吃一些貝殼類海鮮還有就是自然界之中的昆蟲等等,如果不幸感染了這種鐵線蟲那麼就要及時的通過手術將這種蟲子取出,否則久居在人的體內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大的。

相關焦點

  • 盤點自然界的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色青蛙已有1.34億年
    盤點自然界的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色青蛙已有1.34億年時間:2016-06-22 15:0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自然界的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色青蛙已有1.34億年 說到化石,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遠古時期的一些爬行動物,而一些哺乳動物、樹木、鳥類往往會被大家忽略,殊不知,有些甚至曾經與恐龍同時期存在
  • 五指山出現罕見生物,已有5.5億年歷史,系世界級瀕危物種
    不過,近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的一口水井卻出現了一種「降落傘魚」,它們通體透明、距今約5.5億年,其生物研究價值堪比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為科學家研究地球生命的發展提供重要生物證據。什麼是「降落傘魚」?
  • 為什麼「活化石」上億年都不再進化了?
    當然,生物達到以上條件的數量越多就越容易形成化石。而活化石通常是指種系發生中的某一線系長期未發生前進進化,也未發生分支進化。更未發生線系中斷(絕滅),而是處於停滯進化狀態的生物,而且它必須是現存的種類。在生物學上,活化石又稱為孑遺(jieyi)物種。
  • 澳山火威脅 「恐龍樹」,被稱為億年活化石的瓦勒邁松我早有引種
    作者 海軍山2020年1月16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官員確認,他們通過一場類似軍事行動的營救,加派人力,花費物力,增設「水源隔離」帶來阻止山火火勢蔓延,以讓世界聞名的古老樹種——瓦勒邁松倖存下來。這種又被稱為「恐龍樹」的植物,一下子又讓澳大利亞的瓦勒邁松引發了世人的關注。
  • 科學家在南非發現有3.6億年歷史的七鰓鰻化石
    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專電 南非金山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在南非發現了一塊有3.6億年歷史的七鰓鰻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魚類化石。  根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刊登的研究報告,這塊化石是在南非東開普省格雷厄姆斯敦附近的沃特山巖石群發現的,它證實了現代七鰓鰻是意義不同尋常的活化石。
  • 它已經存活了3.5億年,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你可能不認識這種小生物,但是它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3.5億年。它叫中國鱟,今年3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瀕危」。同時第四屆國際鱟與保護研討會6月將在廣西的欽州和北海召開,該會議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舉辦,突出廣西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鱟的天然優質產卵場,同時中國鱟剛被納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護中國鱟,別讓最後一隻中國鱟在人類嘴裡消失。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已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稀有度堪比大熊貓
    如果要說2020年影響我們最大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疫情的發生了。不過此次疫情的出現,也教會了我們要愛護環境,再一次地告訴我們人類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只有珍惜和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才能夠拯救這些危在旦夕的動物們,同時拯救我們人類自己。
  • 那些被稱為「活化石」的物種,真的停止進化了嗎?
    所謂活化石,其實在大眾眼中還有一層含義,就是這些古老的生物本應該出現在化石當中,但它們卻仍然活在現代,和它們相近的物種都已經湮滅在歷史當中了。一個典型案例就是鱟,鱟作為海洋中造型奇特的動物顯得與其他生物格格不入,它們的歷史已經有4.5億年了。今天的美洲鱟與1.4億年前生活在侏羅紀的達爾文鱟相比,在造型上幾乎沒有區別。它們是已經停止進化了嗎?這是不是意味著一個成功的物種誕生後甚至不需要太多改變,靠苟就能千秋萬代,走上物種巔峰?
  • 早fun | 至少6億年生存歷史!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今天是2020年6月29日星期一感謝關注云南網微信公眾號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
  • 有些植物被稱為活化石,那麼植物活化石有哪些?
    什麼是活化石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講叫孑遺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類似種只存在於化石中,而沒有其他現存的近似種類。這些種類曾經從主要的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並保留過去原始的特性。現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種類,屬非科學術語。
  • 《鬼吹燈》中怪物的原型,來自戈壁的未知生物,現實中或真的存在!
    在《鬼吹燈》裡面有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叫做霍式不死蟲,在現實生活中它的原型叫做蒙古死亡蠕蟲,在蒙古的戈壁灘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在戈壁沙丘當中經常會有一種體型非常巨大的紅色蟲子出現,它們的形狀非常的怪異,就像是大腸一樣,還會噴射出一些具有強腐蝕性的劇毒液體,眼睛還會釋放出一股奇怪的電流,將獵物麻痺之後,它慢慢的靠近獵物然後將自己的獵物吞食
  • 生活在1.6億年前的恐龍,是一種什麼生物?它們是如何誕生的?
    看過侏羅紀公園和失落的文明這兩部電影的小朋友,大概不會忘記那些電影中巨大無比,長得十分恐怖的恐龍吧,恐龍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地球上,幸好當時是沒有人類的,不然我們還真有可能不是這些恐龍的對手,我們知道科學家們通常把動物分為幾種類型,什麼脊椎動物,軟體動物,卵生動物等等,那麼這些恐龍又屬於哪種類型的動物呢
  • 1.6億年!一個存活到現在的植物「活化石」
    ◎ 實習生 王溪佳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1億多年前,它與恐龍共生;1億多年裡,地球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它卻至今還存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且形態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就是紅豆杉科的穗花杉。
  • 存活1.6億年的植物「活化石」長什麼樣?
    實習生 王溪佳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1億多年前,它與恐龍共生;1億多年裡,地球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它卻至今還存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且形態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就是紅豆杉科的穗花杉。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董重博士等人與美國科研人員一起合作,在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村的侏羅紀化石層中,發現了兩枚1.6億年前的穗花杉化石植物。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科學家是如何辨別出1.6億年前化石的真實身份?作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穗花杉與它的祖先相比有什麼改變?它們如今的生存狀態又如何呢?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已經有段時間了,雖說站上食物鏈的頂端,與一些古老生物相比,人類的歷史還是比較短的。很多同時代的生物都在逐步消失,但也有一些生物生命力頑強,毅然而然的生存了下來。通過研究,有人發現地球上還有多種史前生物存活著,被稱為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到底是哪些生物呢?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 中國解開世界免疫學謎題 靠6億年前分子活化石
    12日,中山大學徐安龍教授團隊宣布,在中國文昌魚身上發現了6億年前的免疫「分子活化石」,為「人類抗體重排機制的轉座子起源假說」提供最有力的證據。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類頂尖期刊《Cell》,被國外專家稱為「免疫學研究的裡程碑成果」。  人體免疫系統分為先天的固有免疫和後天可改變的適應性免疫。
  • 道虎溝化石表明1.6億年前的穗花杉與銀杏類一樣是活化石
    2020年6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董重博士、史恭樂副研究員、王永棟研究員、美國芝加哥植物園、美國橡樹泉園林基金會和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學院等中外機構同行合作發現,穗花杉和銀杏一樣,是名副其實的植物「活化石」。其最早化石記錄可追溯至侏羅紀。 化石證據顯示,紅豆杉科演化歷史漫長,其祖先類群在侏羅紀最早期就已經出現,並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可能已具有一定的多樣性。
  • 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甚至連相貌都沒有發生變化
    水母是一種低等的無脊椎浮遊動物,肉食動物,在分類學上隸屬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已知道的約有250餘種。水母的出現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它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中華鱘和白鱘並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鱷魚,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隨著地球的變動很多史前動物都慢慢滅絕,但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歷史久遠而未被滅絕的動物,被人們稱為動物活化石。美國《連線》雜誌網站最近對自然界中的12種堪稱活化石的動物進行了盤點,迄今只發現兩條的皺鰓鯊、金色的「火星」螞蟻等古老物種均上榜。這些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 五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最後一種見證了恐龍的興起和滅絕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會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生生活了最少活了百萬年的存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見證的恐龍的興起以及滅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看看它們究竟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