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倖存至今的活化石,有些比恐龍還早

2020-11-16 濤濤隨記

地球上有些生物非常古老,他們會被稱作為活化石,但其實活化石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現在普遍觀點來說,若一個生物是從很久以前的年代到現在,在構造上並沒有太大轉變,有著原貌並且能適應環境的改變,一直存活到現在就會被稱之為活化石。今天要介紹的是,從恐龍時代就一直存活到現在的。

第7名鱷龜

看他兇猛的模樣,被稱之為是烏龜界的恐龍一點也不為過。他就是鱷龜。目前鱷龜科下有擬鱷龜屬和真鱷龜屬,鱷龜據推估計從白堊紀晚期就存在至今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龜之一。其中真鱷龜體型巨大,少有天敵,是北美洲最大淡水龜,體型大,甚至能長到近百公斤,主要棲息在美國南部的水域,具攻擊性,卻咬合力極強。他的頭部大龜殼上更有三行大型的鱗脊,外觀看似有裝甲的恐龍,它的外表,我想應該就不用特意去警告,一看就知道很兇猛,生人勿近。真鱷龜咬合力為全球前十強的物種,不輸老虎和鱷魚等大型猛獸,對於接近嘴巴的東西都有可能咬下,所以碰到他們要非常的小心,鱷龜壽命可達一百歲,再加上兇猛的掠食能力以及原始的外表能從恐龍時代存活到現在,實在讓人感覺不意外。這古老的爬蟲生物讓我想到一個經典的怪獸角色,沒錯,那就是卡美拉,鱷龜真的可算是真實世界的卡美拉。

第6名皺鰓鯊

皺鰓鯊是一種非常原始的鯊魚。這個史前鯊魚具有三百顆牙齒,這種古老的六鰓鯊體型像鰻魚。鰓裂比一般鯊魚多一個,一般鯊魚只有5個,與3.5億五億年前的鯊魚化石相似,它的鰓裂距離較遠,且被皺褶覆蓋,所以叫做皺鰓鯊。皺鰓鯊的現存數量很少,主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部分零星的地區發現。由於棲息在深海,較少被在淺海域發現,直到1880年代才被德國魚類學家發現,而且多數皺鰓鯊的標本都是漁民從深海拖網捕撈上來的。他比較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它的上下頜各有二十多排,總共約三百克的針狀牙齒。這些牙齒可以牢固地盯住獵物,使其無法逃脫。這些可怕的牙齒其實不是用來咀嚼,而只是為了抓住獵物,皺鰓鯊的下巴很靈活,一旦抓住獵物,它可以將其吞下。目前人類對他的了解十分有限,也已經被列入保護名單,這個從八千萬年前就已經存在的史前鯊魚是不是連外形都很原始呢?


第5名紫蛙

這個圓滾滾又黏黏的生物看起來很怪對吧,其實他是青蛙,而且是非常古老的青蛙。從一億年前就獨立在印度西高止山脈地區演化,這種蛙有著紫色的光滑皮膚,圍繞在眼周圍的淡藍色圓環,還有一個尖尖的豬鼻子,看起來跟現代青蛙的確差很多,而且他幾乎整年都呆在地底,只有在雨季時才爬出來交配,所以一直到2003年才正式發現。雖然他的外貌十分古怪,不過紫蛙身上的每一處構造都是無數年演化累積下來的結果。小眼睛、長長的吻部以及粗短的四肢搭配上像鏟子的掌,每一項都是在地下求生的利器氣。當雨季來臨時,雄蛙會在洞穴中鳴唱求偶,交配後會留下受精卵。身為最古老青蛙代表 的紫蛙,不只外型連生存方式都很獨樹一格。

第4名哥布林鯊

歐氏尖吻鮫又稱哥布林鯊,是一種古老的深海鯊魚,可以追溯到一億兩千萬年前,哥布林鯊出沒於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棲息在深於兩百公尺海中,他們分布在世界各地溫帶和熱帶的海域。他們首先於日本的海域被發現,它的外形也是非常獨特,有著半透明的皮膚,顯露出血液使身體呈現粉紅色,有著突出的鼻子,細長而扁平,鼻子上布滿了電感應細胞。這個電感受器可以幫助他們感知獵物的方位。他的額可以伸縮,還有著非常嚇人的銳利牙齒。由於太過罕見,他們很少被捕撈到,所以要見到他們是件困難的事,所以生物學家對他們了解非常有限,甚至連他們可以活多久,還能長到多大,都是未知數。

第3名楔齒蜥

楔齒蜥又稱喙頭蜥和紐西蘭大蜥蜴,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爬蟲類。根據所挖掘到的化石顯示,它們古老到兩億多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可能連恐龍都還沒有出現,他們的新陳代謝很慢。依照學者估計,他們可能是目前所有爬行類成長速度最慢的,平均壽命可達60年,而雄楔齒蜥壽命更可以超過一百年以上。他們僅生存在紐西蘭的某些小島上。楔齒蜥主要為夜行性。但其實白天偶爾也會出來活動,也會趴在巖石或木頭上曬太陽,取暖。楔齒蜥不僅有很強的捕食能力,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專家研究表示紐西蘭大蜥蜴可能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演化最快的生物,或許是這樣才能躲過恐龍時代的滅絕。從遠古以來一直生存到現在。


第2名鸚鵡螺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皆源自於之於海洋,海洋可謂是孕育生命的大搖籃。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停過了地球上所有的大滅絕事件。但儘管如此,它們的外形習性的變化依然和遠古祖先相差無幾,鸚鵡螺存活的時間甚至比絕大多數已滅絕的古生物像是恐龍等還要長久得多。鸚鵡螺為暖水性動物,一般生活在五十到三百公尺深的海洋中,鸚鵡螺的體格為左右兩側對稱性由厚重的碳酸鈣所構成。外殼有褐白相間的花紋,他們的角質喙較一般的頭足類鈣化更完全,堅固且強有力撕碎力很強。遭受敵害侵襲時,他可以縮在殼中,很長一段時間以躲避敵人的攻擊。鸚鵡螺壽命約20年,是頭足綱動物中壽命最長的動物。

第1名腔棘魚

說到活化石必很多人第一聯想到的就是腔棘魚。科學家在發現活體以前只見過腔棘魚的化石,因此一直都認為這種魚早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就與恐龍同時滅絕。但在1938年南非的深海中,有漁民捕獲了一條形狀非常奇特的怪魚。這條魚的發現立刻轟動了全世界,因為它是一條活生生的腔棘魚。腔棘魚最初的化石記錄出現於泥盆紀中期,也就是說四億年前他就存在地球上。腔棘魚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與幾百萬年前甚至更古老的祖先有十分相似的外貌特徵。二十世紀生物界最重要的生物發現就是腔棘魚,他可能是魚類進化成兩棲類中間很重要的一環。腔棘魚的代謝速率很慢,所以只要少數食物就能生活。他身披厚厚的石灰質鱗片,像穿著盔甲一樣,使其他魚類咬不太動。此外,深海的環境變化也比較少,所以天敵也比較少,因此它比其他魚類的生存機率更高。

好的,今天介紹的活化石,雖然大多數外形都很原始奇特,但他們不只是從恐龍時代就存活到現在,甚至有些早在恐龍登場前就已經存在了,他們能躲過好幾次的滅絕生存到現在一定是身負強大的本領,更是地球上重要的歷史痕跡。但其中好幾種卻因為人類的緣故,已經瀕臨絕種的邊緣生。希望未來我們能好好地正視這些生物的生存問題,地球絕不只是屬於人類的,或許還有更多的活化石還沒被人類發現。我是濤濤隨記,如果喜歡請點擊關注分享,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海蜇,一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在5.0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海洋中漂浮生活,因為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成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佳餚。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都經過了非常激烈的自然鬥爭,只有極少數生存了下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逐步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而大多數都隨之滅絕。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小部分是自然進化的倖存者,它們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大部分都有幾千萬年的歷史了。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都經過了非常激烈的自然鬥爭,只有極少數生存了下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逐步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而大多數都隨之滅絕。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 五種倖存至今的古生物,大多變成「國寶」,僅有一種還被搬上餐桌
    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的「國寶」級生物,就現存的哺乳動物來說鴨嘴獸可謂是最為原始的一種了,它們至今仍未完全進化,採取古老的卵胎生方式來哺育後代。到現在有著長達兩千五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除此之外,鴨嘴獸的腳後跟位置隱藏著毒針,它們是自然界中極少數運用毒液來自我防衛的哺乳動物。
  • 4億年生物活化石「鱟」驚現身!比恐龍還古老
    據媒體報導,地球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鱟(音[hòu])被發現在馬祖南竿鄉的清水溼地,動保人士相當開心。鱟(音[hòu])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4億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當時還沒恐龍),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有「生物活化石」之稱。報導稱,這是鱟消失五年後重新出現,今年1月也曾有人目擊到。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隨著地球的變動很多史前動物都慢慢滅絕,但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歷史久遠而未被滅絕的動物,被人們稱為動物活化石。美國《連線》雜誌網站最近對自然界中的12種堪稱活化石的動物進行了盤點,迄今只發現兩條的皺鰓鯊、金色的「火星」螞蟻等古老物種均上榜。這些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 有些植物被稱為活化石,那麼植物活化石有哪些?
    關於植物活化石植物活化石,是指在在地球史上出現過,而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已經絕跡,只有在某些狹小的地區保存下來的植物。例如銀杏、杜仲、金錢松、珙桐、紅豆杉等樹種。植物活化石:銀杏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遠在二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的祖先就開始出現了,和當時遍布世界的蕨類植物相比,它還是高等植物。到了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已和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一樣遍布世界各地,後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只在我國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至今,成為稀世之寶。
  • 別動不動就「活化石」了,哪有什麼活化石呀
    但他仔細觀察後,卻發現印在郵票上的角鱗鱷有著些許怪異之處:它尾巴上的格子、鱗的形狀以及牙齒排列都不太對勁。布洛初意識到,郵票上的繪圖並不是根據角鱗鱷的化石所作,而是根據現代尼羅鱷繪製而成的。布洛初說:「人們認為要想讓一幅景觀顯得富有遠古氣息,只要放一隻鱷魚進去就足夠了,哪怕是現代鱷魚也行。人們認為鱷魚從恐龍時代到現在根本沒有變過,認為它們是所謂的『活化石』。」
  • 地球上最為古老的10大物種,存活至今!有見過的嗎?
    迄今為止,地球上最為古老的10大物種,已證實存在!   地球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太陽星雲,之後由簡單發展至複雜,最後變成了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樣貌。在如此悠久的時間裡,地球上也曾出現過很多種生命,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絕大部分原始物種已經滅絕了,而有些則倖存至今。
  • 恐龍都死了它們還活著!10種存活至今的活化石動物盤點_遊俠網 Ali...
    恐龍曾是統治地球大陸上億年的強大存在,然而它們卻在千萬年前徹底滅絕,目前普遍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那次大滅絕。不過那時也有很多其它生物頑強存活了下來,有的直到今天依然存在。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10種曾與恐龍一同生活、如今依然健在的動物吧!
  • 7種倖存的古老動物,第5種滅亡千年仍有出現
    喙頭蜥,這是分布於紐西蘭島上的倖存古老動物,它是現存唯一的喙頭類物種,它們跟蜥蜴並非同一物種,它們擁有松果眼,是三疊紀初期出現的的遠古物種。針鼴,這是一種珍貴的單孔目動物,於鴨嘴獸一樣,為卵生單孔目哺乳動物,分布於澳大利亞古老的環境,針鼴至今仍保持原始的生活習性。
  • 五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最後一種見證了恐龍的興起和滅絕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會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生生活了最少活了百萬年的存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見證的恐龍的興起以及滅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看看它們究竟有什麼特點。
  • 恐龍都死了它們還活著!10種存活至今的活化石動物盤點(4)_遊俠網...
    3,鱷魚  鱷魚看起來就像在大滅絕中體積縮小勉強活下來的恐龍  鴨嘴獸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它們獨產於澳大利亞,億萬年來它們基本沒有發生多少進化,是非常神奇的活化石  以上就是10種最著名的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動物,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 5種延續至今的史前物種,它們比恐龍還要古老
    水母,分布於世界多個海域的浮遊物種,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要早遠,在6.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在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的洗禮之後仍舊有少部分群體延續至今。目前在世界上的水母大約有250種,形態各異且多數具有劇毒。鸚鵡螺,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至今仍存活在熱帶印度洋之中,外型與生存習性也都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被人譽為海洋中的「活化石」生物,且對人類研究生物進化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新疆北鯢,目前是我國新疆地區史前唯一存活至今的有尾兩棲動物,起源於2.4億年前,比恐龍出現的時間要早。被人在1866年發現之後甚至絕跡長達一個世紀才又被人重新發現。
  • 科學家偶遇「海中變色龍」鈍鼻六鰓鯊,它比恐龍還古老
    鈍鼻六鰓鯊(Bluntnose sixgills)是一種特殊的鯊魚,堪稱海中活化石,至今已經存在了大約2億年。它們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區,能歷經這麼久的時間存活下來,依靠的就是一身絕技。據駕駛潛水器的工程師說,鈍鼻六鰓鯊的遊動速度很緩慢,然而當它吞掉了附著在潛水器上的誘餌後,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開始撞擊潛水器,力量極大。所以研究小組不得不放棄利用鏢槍做標記的計劃,僅對這隻鈍鼻六鰓鯊進行了近距離拍攝。
  • 地球上最古老的12個動物,中國一個上榜,全都是「活化石」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世界上有很多的動物比人類出現的要早的多,有許多動物的化石是我們研究以前地球的很重要的東西。
  • 它曾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被譽為稻田裡的「活化石」,遇到別抓
    說到珍貴稀有動植物,小編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種極為稀有罕見的小動物,這種小動物是最近才被發現的,它曾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被譽為稻田裡的「活化石」,存活至今數億年,遇到別抓。這種珍貴稀有的小動物就是恐龍蝦。恐龍蝦雖然名字帶蝦,但是它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蝦類,而是一種水生昆蟲,它的學名叫做佳朋鱟蟲。
  • 地球上還有倖存的恐龍?科學家發現一種生物,極為奇特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它們曾經是地球的霸主,還有的就是恐龍的體格都非常巨大。根據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的場面,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在恐龍面前就好像是一隻「小老鼠」一樣。不過,前段時間,科學家們的發現卻否定了人們對於恐龍的看法。
  • 廣東發現恐龍時代物種桫欏樹 被稱為「活化石」
    圖為在觀音山被發現的,樹幹一半躺在地上,象一把靠背椅,主杆長4米,直徑約25釐米,葉子長達2米的桫欏樹  中新網廣州3月24日電 (羅仰明陳煥瑞)記者今天從東莞市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獲悉,該園工作人員與東莞市樟木頭鎮林業工作站工作人員進行園區內名貴樹木普查時,發現了幾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恐龍時代的物種桫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