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它們曾經是地球的霸主,還有的就是恐龍的體格都非常巨大。根據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的場面,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在恐龍面前就好像是一隻「小老鼠」一樣。
不過,前段時間,科學家們的發現卻否定了人們對於恐龍的看法。因為,他們在緬甸發現的一塊琥珀上找到了恐龍的身影,而且還是一隻完整的恐龍。我們知道,琥珀是由樹脂包裹住一些小動物或者小昆蟲所形成,一般形狀都很小。那此次發現的恐龍琥珀,是不是猶如一座小山一樣呢?其實不然,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這隻恐龍竟然只有1隻蜂鳥般大小。而這也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地球上最小的一隻恐龍。
科學家們將這隻恐龍取名為「眼齒鳥」,雖然它的名字裡帶有「鳥」字,不過,它卻與我們熟悉的鳥類不同。經過研究,科學家們認為眼齒鳥應該生活在熱帶雨林,雖然它的身形非常小,不過它的進化卻是非常完整。
不過,很多人卻並不認為眼齒鳥是恐龍,因為它實在是太小了,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它是蜥蜴的一種。同時,還有觀點認為,它或許是鳥類早期的形態。不過,至今為止還沒有定論,而科學家們目前也還在密切的關注和研究中。
據科學家表示,眼齒鳥生活的年代大約在距今1億年前。從外表來看,眼齒鳥的頭部幾乎被眼睛所佔據,同時,它們的口腔中還長有非常密集的牙齒。不過,眼齒鳥的體長最大也不過5釐米左右,體重不足2克,甚至比蜂鳥還要小。但它們卻並不像蜂鳥一般採食花蜜,而是主要以各類昆蟲為食。
隨著眼齒鳥的發現,一些問題也由此出現。比方說,既然恐龍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那麼至今會不會仍然有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特別是一些微型恐龍?對此,科學家表示,理論上來說 ,微型恐龍生存下來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不過,這也要看它們後期進化成什麼樣子,畢竟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很多動物都已經變成了另外的物種。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化石發現,在白堊紀晚期的時候,那些進化成鳥類的恐龍已經可以進行飛行了,只不過還不是特別熟練。但因為它們體積比較小的原因,這也讓它們成為了災難的倖存者。就拿哺乳動物來說,它們也是因為體型小,所以躲在石縫中逃過了一劫。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眼齒鳥可能是蜂鳥的祖先,因為它們看起來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不過,科學家表示,蜂鳥約誕生於3000萬年前,與眼齒鳥之間相差了近7000萬年的時間。當然,這可能也是由於化石不完整導致的,畢竟無論是蜂鳥還是眼齒鳥,它們都太小了。因而,很難從化石中發現一些關於它們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