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觀音山被發現的,樹幹一半躺在地上,象一把靠背椅,主杆長4米,直徑約25釐米,葉子長達2米的桫欏樹
中新網廣州3月24日電 (羅仰明陳煥瑞)記者今天從東莞市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獲悉,該園工作人員與東莞市樟木頭鎮林業工作站工作人員進行園區內名貴樹木普查時,發現了幾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恐龍時代的物種桫欏樹,這是在東莞首次發現的種孑遺植物。
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園區內林木覆蓋率達99%,有各種植物一千多種,其中已發現國家級保護植物就有七種,如蘇鐵蕨、白桂木等。
據林業站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這次到公園主要是普查園內的國家保護植物和一些有觀賞價值的樹木,以便更好地保護。
據介紹,這次普查組在該園的一個山谷裡的小溪邊發現了一棵蕨類植物,經辨認,確定為蕨類之王——桫欏樹。該樹樹幹一半躺在地上,就象一把靠背椅,主杆長4米,直徑約25釐米,葉子長達2米。普查小組在附近還發現了幾棵稍矮些的桫欏樹。
桫欏樹,在距今約1億8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時期十分繁茂,和恐龍同生同榮,成為生物界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的重要標緻。經過第四紀冰川的侵襲,桫欏僅在一些低緯度的適宜生態環境生長並繁衍至今,被科學界稱為「活化石」。桫欏雖為木本植物,但莖幹木質較差,莖幹富含澱粉,可食用。當時,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
(責任編輯:車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