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等單位的7位審查專家對標準內容進行了逐條審查,一致同意該標準英文版通過審查。 王少青 攝
中新網青島11月1日電 (記者 胡耀傑)中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日在青島舉行了《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規範》國家標準英文編譯審查會。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等單位的7位審查專家對標準內容進行了逐條審查,一致同意該標準英文版通過審查。
據悉,該標準是國家標準《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規範》GB/T34656-2017的英文版。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屬國際新興熱點研究領域,具有廣泛的國際關注度,將中國海洋調查技術體系英譯,使國際同行了解和支持中國海洋調查技術方案,是對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建設的積極響應,有利於提高國家在國際海洋調查方面的軟實力和海洋科技影響力。
國家標準《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規範》英文版通過專家審查。 王少青 攝
《海洋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規範》英文版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主持,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濟大學等單位的多位知名專家共同參與起草。標準內容涉及海洋生物多樣性、全球變化、深海生物資源和環境綜合勘探等多個國際新興熱點研究領域,囊括了沉積物、懸浮體等多項調查技術,總結了中國在海洋調查方面的長期實踐經驗,在海洋調查系統化、標準化、集成化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自主創新性。標準中文版已於2017年10月14日發布實施,是中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首次新制定並實施有關海洋調查的國家標準。
據了解,該國家標準英文版的出版可加強國際對中國海洋調查的認知,指導中國在國際開展相關海洋調查工作,推進以本標準為藍本的國際標準進程,增加中國海洋調查工作的國際影響力,將為中國涉海調查在國際海域開展相關工作、加強與沿海各國在海洋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與技術轉讓合作等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