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100多年前,生長在我國長江南部的一種野生植物被人帶到紐西蘭,並且展開了一定規模的種植活動。原本並不起眼的野果在短時間內擁有大量市場,「奇異果」的名字也逐漸被世人熟知。
原來獼猴桃竟然也有漂洋過海的經歷,這在如今仍然有很多人表示十分疑惑,究竟它們與「奇異果」之間有怎樣的聯繫呢?
實際上,獼猴桃就是「奇異果」的前身,二者都原產於我國,品種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只不過人工培育的時間有一定的先後順序。
相對來說,獼猴桃的歷史更加悠久,2000多年前就已經被人們採集並食用,後來甚至作為一種藥物而存在;而「奇異果」總共也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因為在它們被種植到紐西蘭的一段時間裡,一直被當地人稱為「中國醋慄」,其實二者只是外觀相似而已。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人們意識到想要開拓市場,就必須為這種特殊的水果起一個新穎別致的名字。由於獼猴桃毛絨絨的外觀更接近於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所以也被稱為「幾維果」,而前者用當地人熟悉的叫法為「奇異鳥」,所以獼猴桃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奇異果」。
由於紐西蘭擁有良好的自然條件,所以獼猴桃在這裡很快就被擴大規模,加上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和品嘗過這種水果,因此更樂於嘗試一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紐西蘭並不是唯一的獼猴桃生產地。中國一些農民也漸漸了解到其中的商機,開始培育更加正宗的品種,而義大利、智利等國,也開始種植不同品種的獼猴桃,整個市場開始出現激烈的競爭。
不過,紐西蘭人也不甘落後,他們研發了大小、顏色各異的「奇異果」,並且為它們提供了各種有趣的名字,在一段時間內又重新佔領了市場優勢。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將「奇異果」視作紐西蘭的「特產」,殊不知這種植物的原產地就是我國,可見創新生產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在紐西蘭的獼猴桃種植產業不斷發展的當下,我國也有相關人員投入了大量精力,為原生物種正名,讓更多人認識到中國正宗的獼猴桃,而非紐西蘭的「奇異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