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耕
在2004年,我曾經去紐西蘭進行科普考察。紐西蘭有很多當地特有種類,例如幾維鳥。
紐西蘭人的象徵
在古老的紐西蘭的南北兩島上,因為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地麵食物豐富,飛翔能力逐漸退化。這裡分布著很多本地特有的鳥類。而且,不少是無翼鳥,因此,紐西蘭有無翼鳥故鄉的稱號,但大多無翼鳥在近幾百年人類登陸後滅絕了,僅恐鳥就有15種滅絕。
圖片來自網絡
紐西蘭唯一保存下來的無翼鳥,就是著名的幾維鳥。港臺譯為奇異鳥,又名鷸鴕。當然,在英語中是直接叫幾維,不叫鳥。
成年幾維體重約2000克,但它的蛋的重量達500克,幾乎是體重的四分之一。按照這個相對比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鳥能下比幾維更大的蛋的了。從絕對值比較,幾維的蛋,遠不如象鳥、恐鳥的大,甚至不如鴕鳥、鴯鶓的大。幾維的另一形態特徵是喙部修長,喙部既為鳥嘴,幾維的嘴長超過腿長,嘴端有鼻孔,無翼、無尾。
圖片來自網絡
幾維共有三個種:北島中部的普通棕幾維、南島西北的大斑幾維、卡皮提島的小斑幾維。
幾維在紐西蘭人的生活中,觸目皆是,有銀行的名字叫幾維的,紐西蘭的兩角與一元的錢幣上一面印的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另一面便是幾維,幾維是紐西蘭的國鳥,紐西蘭人更是坦坦然然地以幾維自稱。在紐西蘭時,正趕上電視裡直播奧運籃球賽事,中國隊對紐西蘭隊,可人家播音員不稱本國球員為紐西蘭隊,而是簡稱幾維。
圖片來自網絡
從紐西蘭的這種特有珍禽——幾維身上,所表現出的與世無爭、不事張揚、既務實又悠閒的性情,來比喻紐西蘭人,倒也貼切。但有一件事卻多少令我不忿、甚至耿耿於懷,那就是,紐西蘭人把從我們中國引種去的獼猴桃,稱為幾維果。
百年獼猴桃,他鄉幾維果
圖片來自網絡
、
在紐西蘭考察的日子裡,我們吃的最多、也是最愛吃的水果,就是獼猴桃。獼猴桃是原來只產於中國的一種水果,不是像有些人以為是獼猴愛吃的桃,而是因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獼猴桃味美價廉,營養豐富。可惜,人家不再稱咱的獼猴桃為獼猴桃了,而叫幾維果,港臺人稱奇異果,或譯為鵝莓,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100年前,紐西蘭的一位叫伊莎貝爾的女校長,到中國湖北宜昌看望她的姐姐,並把中國的獼猴桃種子帶回了紐西蘭。經過當地園藝專家亞歷山大的悉心培育,第一棵紐西蘭獼猴桃——幾維果誕生了。之所以叫幾維果,他們自有一番道理:色澤棕黃,毛短而少,頂部的把酷似「鳥嘴」,活脫脫一個果中幾維,所以,在紐西蘭,獼猴桃的英語便是幾維果。
原產中國的獼猴桃,經過百年耕耘,在氣候和溫溼度適宜的紐西蘭,不僅紮下了根,而且獨佔鰲頭,又風靡了世界。
在美國食品科研中心排列的27種最受歡迎的水果中,獼猴桃位居榜首,營養價值名列第一:營養價值高而熱量卻很低;脂肪含量很低,維生素含量卻豐富;其充分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改善免疫系統功能,緩解衰老、預防心病,堪為「水果之王」。
紐西蘭的獼猴桃因品質優越而出口到了70多個國家,甚至又返銷到了中國,從1993年的10000餘箱,上升到2003年的600000箱,其中70%是銷往上海。今年,還推出了混合有哈密瓜、水蜜桃、柑橘等多種水果口味的、一點也不酸的金色品種。這種金色獼猴桃價格比一般獼猴桃貴,我們在紐西蘭也嘗了,說實在的,還真不如綠的好吃,我一點都不喜歡。許是民族主義情懷夾雜著習慣了的口味,我更偏愛我們原汁原味的、甜中有酸的獼猴桃。
延伸閱讀:
幾維鳥的習性
幾維鳥的巢往往在位於樹根的樹洞裡。野生的幾維鳥棲息在森林和灌木叢中,喜愛群體生活,晝伏夜出,性情溫馴而且好奇心旺盛。幾維的生殖能力不高,一般雌鳥要1年才下一次蛋,每次1~2個。重量比一般的雞蛋大5倍(400~450克),相當於雌鳥自身體重的1/4,甚至達到1/3。蛋呈白色或者淡綠色,孵化長達70~74天(兩個半月),孵化過程完全由雄鳥負責。出生之後1周,它繼續消耗體內殘存的卵黃提供營養,然後就才開始跟著雄鳥學習覓食和各種生存技巧。雛鳥需要約4年才能成熟。
大斑幾維分布於紐西蘭南島的西部,小斑幾維在北島和南島都有分布,普通棕幾維分布最廣,除了南島、北島外,還見於斯圖爾特島上。紐西蘭政府鑑於貓類(肉食動物)對幾維威脅最大,頒布法例對有幾維鳥出沒地區的家貓實施宵禁,以減低幾維鳥在夜間出動時被貓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