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Co氧化成空心Co3O4負載於電紡納米纖維改善儲鋰性能

2020-12-05 易絲幫

鋰離子電池(LIBs)作為最有前途的可充電儲能設備之一,以其低成本、環保、長循環壽命、高能量密度等優點在可攜式電子產品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石墨基陽極材料以其優異的循環性能在商業上佔據主導地位,但其理論容量僅為372 mA h/g,限制了其大規模儲能應用。過渡金屬氧化物(TMOs)因其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自然豐度和生態友好性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其體積膨脹/收縮大,導電性差,導致容量損失基本不可逆,循環穩定性差。為了減輕體積變化引起的應力從而導致的粉化問題,Co3O4的合理結構設計至關重要,納米結構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因為納米結構可以大大縮短鋰的擴散長度,有效地促進電極/電解質界面反應。比如納米管,納米線,納米片,納米顆粒,納米籠。為了提高TMOs的導電性,碳基材料與TMOs的雜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通過各種策略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Co3O4基陽極的長期循環穩定性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需要進一步改進。

近日,東華大學劉天西教授課題組通過電紡以及空氣中熱處理將在電紡(碳)納米纖維中的固體Co納米顆粒氧化成空心Co3O4納米顆粒,從而構建了高性能電紡電極材料。其中,醋酸鈷(Ⅱ)(Co(Ac)2)、雙氰胺(DCD,C2H4N4)、聚丙烯腈(PAN)分別作為Co源、添加劑和碳源,溶解在N,N-二甲基甲醯胺中(DMF)用作電紡絲前體溶液。作者通過調節氧化溫度/氧化時間,構建出具有可控纖維中空Co3O4納米顆粒的碳含量。該纖維產品在用作LIBs負極材料時,由於其獨特的中空納米結構、碳雜化和新型的納米級-納米纖維組裝,表現出較高的比容量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該方法也可用於其它過渡金屬(如鎳、鎳鈷等)氧化物的合成,為設計新型的高性能納米結構電極材料,為實現電化學儲能和轉化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相關研究成果以「Oxidizing Solid Co into Hollow Co3O4 within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s towards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為題目發表於J. Mater. Chem. A上。

圖1(a)電紡Co(Ac)2/DCD/PAN和Co@C納米纖維在不同條件下熱處理製備具有中空多孔結構的纖維Co3O4的示意圖。(b)製備的Co@C和Co3O4 納米纖維的XRD圖譜。(c和d)製備的Co@C納米纖維的SEM圖像,(e)TEM和(f)HRTEM圖像。(g和h)製備的Co3O4納米纖維的SEM圖像,(i)TEM圖像和(j)HRTEM圖像。

圖2(a)Co@C和Co3O4納米纖維的拉曼光譜,(b)TGA曲線,(c)N2吸附等溫線,(d)孔徑分布圖。(e,f)Co3O4納米纖維的中Co2p和(f)O1s的高解析度XPS光譜。

圖3Co@C納米纖維在空氣中以300oC熱處理不同時間得到中間產物的TEM圖像,(a,b)15分鐘;(c,d)3h。

圖4Co@C和Co3O4納米纖維的電化學性質。(a)0.2mV/sCV曲線,(b)Co3O4電極在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c)峰值電流與掃描速率的對數關係。(d)Co3O4納米纖維200mA/g的充放電曲線;(e)Co@C和Co3O4納米纖維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和(f)Co@C和Co3O4納米纖維在200mA/g下的循環性能。(e)碳納米纖維在300oC熱處理3h後得到的Co3O4/C納米纖維的長期循環性能及相應的庫侖效率。

相關焦點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Ⅰ)原位生長法,製備含有金屬離子(或配體)的電紡納米纖維,然後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MOF納米粒子;     (Ⅱ)同軸靜電紡是將納米粒子與聚合物溶液混合形成前驅體,然後通過電紡絲形成M-NFs。  圖1 ZIF-8/PAN電紡納米纖維的製備。
  • 夏幼南團隊:通過光熱焊接改善電紡納米纖維非織造氈機械性能
    靜電紡絲纖維膜具有納米尺度、比表面積大以及內相連通微孔結構等特點,在過濾、生物醫用、智能可穿戴電子器件以及傳感器等領域有獨特的價值。儘管靜電紡絲製備的聚合物纖維膜可以滿足上述大部分應用,但其較差的力學性能嚴重製約了其進一步發展。
  • > co是什麼面料成分
    co是什麼面料成分 2019-01-29 09:41:49 來源:全球紡織網 co是什麼面料成分?
  • 鋰化誘導Co3O4產生空位提升法拉第電容
    然而,導電性差和動力學反應緩慢是制約其儲能性能的主要瓶頸。最近研究表明,氧空位調控是優化材料的電子結構、改善活性位點數量並提高電化學性能的高效手段。但是,常見的化學還原、高溫煅燒以及等離子刻蝕等策略卻存在高能耗和可控性低等問題。目前,對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進行可控且高效的氧空位調控,以進一步開發其儲能性能,仍然非常具有挑戰性。
  • 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
    Interfaces: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DOI: 10.1021/acsami.0c06254鑑於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人們對基於多孔碳納米纖維的複合納米材料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然而,將無機組分引入多孔結構操作複雜且產率低。
  • 鋰離子電池用金屬錫電沉積層的儲鋰性能
    結果表明:調整電沉積時間可以有效地改變錫沉積層的表面形貌;電沉積5 min獲得的網狀多孔結構的錫沉積層具有較大的不可逆容量和較好的電化學循環性能;電沉積較長時間製得的緻密顆粒狀金屬錫電沉積層具有相對較大的可逆儲鋰容量,但其在電化學循環過程中會出現容量衰退現象;錫顆粒尺寸的降低有利於改進顆粒狀金屬錫電沉積層的儲鋰性能;電沉積15 min製得的錫沉積層由粒徑較小的顆粒組成,經30次充放電循環後其可逆儲鋰容量為
  • co催化燃燒設備
    綜合該治理系統的一次性投資、長期運行費用、環保達標排放等性能,車輛塗裝廢氣治理較為合理的處理技術為「廢氣的吸附濃縮淨化+脫附廢氣的高溫熱氧化」組合治理方案。因此,即使車間廢氣的相對溼度達到100%,進入轉輪時的相對溼度也可降低至85%以下,但在實際的工業化應用中,宜將進入沸石轉輪的廢氣入口溫度提高至較車間混合廢氣溫度高3℃以上較為安全可靠。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中空碳球負載Co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宋禮、雪梨科技大學副教授劉浩及教授汪國秀團隊合作,製備出N摻雜空心多孔碳負載Co單原子納米反應器(CoSA-HC)。該反應器作為鋰-硒電池正極,表現出較高的放電容量、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其庫侖效率接近100%,為金屬-硫族電池(MCB)電極的設計提供新思路。
  • 蒙脫土功能化對複合PAN納米纖維的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性能的影響
    Acta:蒙脫土功能化對基於複合蒙脫土/PAN納米纖維的葡萄糖生物傳感器性能的影響DOI:10.1016/j.electacta.2020.136484在本文中,將基於聚丙烯腈(PAN)、蒙脫石粘土和蒙脫石(Mt)的複合電紡納米纖維(NFs)用作開發電流型葡萄糖生物傳感器的基質。粘土作為適用於生物催化劑的固定平臺,可以通過有機分子的插入實現功能化。
  • 電紡纖維在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進展
    生物傳感器是一種使用生物元素來識別環境中的目標,並發出可處理成可用讀數信號的分析裝置。電紡纖維的高表面積使其可用於將生物元素暴露於環境中以進行更靈敏的檢測。將生物元素負載到電紡纖維上,包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除了作為生物元素的載體之外,電紡纖維還可以用作提高生物傳感器性能的組分。
  • 基於Co-Attention和Co-Excitation的少樣本目標檢測|NeurIPS 2019
    論文推出新的機制squeeze and co-excitation(CoAE)來同時強化新類別對象在查詢圖片和目標圖片上的特徵,實驗證明,CoAE框架能更好地發掘空間和類別上下文信息,帶來很好的性能提醒方法定義數據集的類別標籤集合為,進一步將其分為,分別用於訓練和測試。
  • CO2RR遇見ORR會發生什麼?
    銅是唯一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如碳氫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單金屬電催化劑,但選擇性差,活性一般。研究發現,通過多次氧化處理可以改善銅催化劑的性能。然而,關於增強機理目前仍然存在爭議。與CO2和O2共同還原的情況相比,在電解質中添加低濃度的H2O2(已知的ORR的可能產物)對催化性能的增強作用要小得多。重要的是,沒有發現具有表面羥基的拉曼特徵,表明表面羥基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而不是任何氧化劑如H2O2。此外,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顯示,表面羥基的存在可有效降低含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形成的能壘。要點3.
  • 氮摻雜碳納米纖維用作鋰多硫化物電池的獨立式高硫負載電極
    :聚醯胺-胺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氮摻雜碳納米纖維用作鋰多硫化物電池的獨立式高硫負載電極DOI: 10.1021/acssuschemeng.0c00300鋰硫(Li-S)電池由於其能量密度的優勢而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儲能設備。然而,硫負載量、活性物質利用率低和循環穩定性差限制了其商業應用。
  • 【2018年第四期】單分散Co3O4@SiO2核殼催化劑的製備及N2O催化分解性能
    1997 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中明確將N2O歸為一類溫室氣體,2015年《巴黎協定》進一步將上述溫室氣體的減排納入了統一的法律約束框架。同時,N2O作為一種氮氧化物,在平流層中經太陽紫外線作用可與O3發生反應,引發臭氧層空洞。據統計,目前N2O 在大氣中的濃度正以每年0.2%~0.3%的速率上漲,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極大危害。控制N2O 的排放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石墨烯納米纖維作為具有增強鋰存儲性能的高耐久性嵌鋰陽極
    :電紡Fe2TiO5-TiO2@石墨烯納米纖維作為具有增強鋰存儲性能的高耐久性嵌鋰陽極DOI:10.1002/ente.202000215鈦酸鐵作為用於電化學能量存儲和轉化的潛在陽極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改善鋰枝晶問題,提高鋰電池性能
    然而時隔多年,受Li金屬負極高容量和能量密度的驅動,人們又將目光聚集在其研究上。近些年,在Li金屬負極的研究方法和設計策略上也不斷推陳出新,諸如:改性Li箔、電沉積Li金屬、特異性電解質、保護性隔離層緩衝枝晶生長、包覆性Li金屬負極等等。然而受限於測試條件,並不能合理地對電池性能進行評估。
  • HFIP功能化電紡Co3O4/CuO p-p異質結納米管的製備及其應用
    :HFIP功能化電紡Co3O4/CuO p-p異質結納米管的製備及其應用DOI:10.1016/j.snb.2020.128076有機功能化複合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基於與靶分子的化學鍵和電荷的快速傳輸路徑,有望用於可靠選擇性和高靈敏度的氣體傳感器。
  • ...增強鋰/鈉離子電池的轉換反應:SbVO4納米顆粒生長於還原氧化...
    首先,通過對於 Sb2O3, SbPO4, 和 SbVO4的價電子局域函數模擬(Figure 1)和電化學性能分析,證明引入複雜陰離子可以調控 Sb-O 成鍵特徵,使得 Sb-O 的反應能壘下降,從而促進轉化反應的發生。由於這個特點是晶體結構決定的,因此結論具有普適性,在鋰離子/鈉離子的存儲過程中均得到了證實。Figure 1.
  • 武科大提出協同摻雜助力C-S顯著改善軟碳負極材料儲鋰性能策略
    利用雜原子修飾是改善其導電性,提升離子遷移率並穩定電化學反應界面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研究最為廣泛的是氮摻雜,與氮相比,硫擁有更大的原子半徑,在能源存儲方面是一種更有前景的摻雜元素,但硫較多以氧硫鍵形式存在,儲鋰活性位點損失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