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哈勃望遠鏡,為什麼連火星也看不清楚?

2020-10-18 魅力科學君

地球的大氣層是我們人類的生存之本,但它也限制了我們觀測宇宙的能力,為了擺脫這一困境,1990年4月24日,大名鼎鼎的哈勃望遠鏡發射升空,在隨後的日子裡,哈勃望遠鏡不負眾望,為我們帶來了無數令人著迷的星空圖片,極大地提升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特別是2019年5月公布的「哈勃遺產場」 (HLF),它包含了大約26.5萬個星系,其中最古老的星系目前與我們的距離已經高達400多億光年。

哈勃望遠鏡如此強大的觀測能力著實讓人嘆為觀止,按理來講,以這樣的實力來觀測太陽系內的天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那事實果真如此嗎?

上圖為哈勃望遠鏡在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候所拍攝到的圖像,可以看到,這並不能算是一張清楚的圖片,數據顯示,這張圖片的解析度僅為13公裡,也就是說哈勃望遠鏡只能分辨火星上13公裡以上的物體,它根本就看不清楚火星。現在問題就來了,大名鼎鼎的哈勃望遠鏡,為什麼連火星也看不清楚?

哈勃望遠鏡能看到400多億光年外的星系,為何卻看不清楚火星?

在望遠鏡對目標物體的觀測的過程中,可以看成是目標物體被分為了若干個幾何點(可稱之為「物點」),理想情況下,一個物點發出的光線經望遠鏡捕捉後,就會生成一個精確的像點,就這樣一個物點對應一個像點,若干個像點就組成了目標物體的圖像。

然而由於衍射效應的存在,對應每一個物點,望遠鏡並不能生成一個精確的像點,而只能生成一塊像斑,這被稱為「艾裡斑」,假如兩個物點離得太近,它們對應的「艾裡斑」就會互相重疊從而變得難以分辨,因此望遠鏡是有一個分辨極限的,對於如何定義這個分辨極限,人們通常採用的是「瑞利判據」(具體如下圖所示)。

「瑞利判據」的相關公式為:最小分辨角θ= 1.22 x 波長/望遠鏡口徑,已知哈勃望遠鏡的口徑為2.4米,波長取可見光的平均波長500納米,將它們代入公式,我們就可以估算出哈勃望遠鏡的最小分辨角θ= 1.22 x (5 x 10^-7)/2.4 約等於 2.54 x 10^-7 rad(註:rad為弧度)。

在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兩者的距離約為 5460萬公裡,將其與哈勃望遠鏡的最小分辨角相乘,我們就得出了哈勃望遠鏡對應火星表面的最小分辨距離約為 13.88公裡,這與上面的火星圖片解析度基本相符。同樣的,木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是 6.3 億公裡,那麼在這個時候哈勃望遠鏡在木星表面的最小分辨距離就約為160公裡,就是下圖這個樣子。

而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海王星就顯得「慘不忍睹」了,它是下圖這個樣子的。

那麼為什麼哈勃望遠鏡又能看到那些遙遠的星系呢?其實我們再來簡單估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NGC 1300」星系是位于波江座的一個棒旋星系,距離我們大約6100萬光年,將這個數據與哈勃望遠鏡的最小分辨角相乘,我們得出在這個距離上,哈勃望遠鏡的最小分辨距離約為15.494光年。這看上去似乎很誇張,但這與「NGC 1300」星系超過10萬光年的直徑來做對比,就一點都不誇張了。

經過簡單的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以哈勃望遠鏡的解析度,在10萬光年的跨度上可以上生成6454個像素,要知道一臺普通的23寸寬屏顯示器的最高解析度也才 1920 x 1080,也就是說,我們需要24臺這樣的顯示器才能將這張圖像完整地顯示出來!

(上圖為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NGC 1300」星系)

雖然以上只是粗略的估算,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哈勃望遠鏡的解析度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高,因此它看不清楚火星也在情理之中了,而哈勃望遠鏡之所以能看到那些遙遠的星系,原因是因為這些星系的尺寸實在是太大了。

順便講一下,平常我們所說的哈勃望遠鏡能看到400多億光年外的星系,其實是將宇宙膨脹的因素也算進去了的,事實上,哈勃望遠鏡現在接收到的歷史最久遠的光線來自於130多億年前,而那些發出這些光線的天體,在宇宙膨脹的驅動下,現在已經在距離我們400多億光年之外了。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能看那麼遠, 那為什麼不直接這樣觀察星球?
    自1990年4月24日升空以來,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了無數張迷人的星空圖片,在2016年3月4日,哈勃還拍到了134億光年之外的古老星系,刷新了人類觀測距離的記錄。哈勃望遠鏡能看那麼遠,那直接這樣觀察星球怎麼樣?
  • 哈勃望遠鏡既然可以探測百億光年的地方,為何看不清火星和月球?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類探測宇宙的技術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雖然人類已經取得了登月,這樣的偉大的成就,但是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這點成就根本算不了什麼,宇宙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等著人類去不斷的揭開。而人類的技術在已經達不到探測更遠地方的情況下,人類只能依靠在天文望遠鏡上,然而,在人類現如今所設立的探測宇宙望遠鏡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哈勃望遠鏡了。
  • 哈勃望遠鏡經典圖片
    >舉世聞名的哈勃望遠鏡在太空漫遊        哈勃空間望遠鏡(英語:Hubble Space Telescope,縮寫:HST)是以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為名,於199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位於地球的大氣層之上的光學望遠鏡。
  • 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宇宙,原因你知道嗎?
    人們常說:「沒有天文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可見,天文望遠鏡對於觀測天體來說是多麼重要工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天文望遠鏡就是人類望向宇宙的眼睛,它可以讓我們更全面、更直接、跟清楚地探索宇宙,迅速推進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
  • 哈勃望遠鏡這一生的價值註定只能是看得遠,而不是看的清
    可是天文望遠鏡卻不一樣,它們的主要價值就是看得遠,而不是看得清,當然,實際上由於口徑解析度的問題,它也沒辦法看得清。 在宇宙的觀察中,我們得要接受的一個事實就是,當一些天體距離我們有足夠的遠之後,我們就沒辦法再分辨出星系恆星的模樣了,當然也更不能分辨出行星的屬性出來。
  • 哈勃望遠鏡這麼牛,為什麼不用它來觀測行星表面?
    問:為什麼哈勃望遠鏡能夠探測到我們宇宙中很遠很遠的圖像,我們卻不用它來觀察我們行星的表面,而是將許多特殊任務太空飛行器和旅行者號送到不同的行星?答:解析度和外觀尺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角解析度約為角秒的1/20。如果你覺得人眼的解析度能達到約1角分(60角秒=1角分),那就太棒了。
  • 哈勃望遠鏡能看幾十億光年外天體,為何不看月球,證明美國登月
    因此有人就提出:為什麼不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去觀察登月艙和月球車,看看有沒有到底在那裡呢?望遠鏡、顯微鏡等以放大景物為目標的光學儀器,表示其性能的叫「解析度」。計算最小解析度的公式是「道斯極限」,單位是角度的單位(度、分、秒等)。解析度裡的秒單位一般是角秒(也叫弧秒),一度等於60角分,一角分等於60角秒。
  • 哈勃望遠鏡能望到好多億光年距離,為什麼不知道哪個天體有外星人
    一個天文望遠鏡能看到多遠之外的物體,不但與物體的距離有關,也與其大小有關。雖然有些物體離得很遠,但只要它們的尺寸足夠大,望遠鏡就能觀測到。雖然有些物體離得很近,但它們的尺寸太小,所以望遠鏡就無法分辨出來。
  • 為什麼連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都看不到宇宙第一代恆星?
    哈勃是世界上最好的太空望遠鏡之一,可以說,哈勃目前所能看到是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一個瓶頸,當然,這個瓶頸在將來肯定會被打破。只不過在觸手可及的現在,哈勃所能達到的極限決定了我們看向宇宙的距離,只不過以哈勃望遠鏡的極限仍然看不到宇宙初代恆星,為什麼?
  • 哈勃望遠鏡竟然發現了這些!
    哈勃望遠鏡竟然發現了這些!哈勃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我們藉由哈勃望遠鏡探索到了很多天文奇觀和新的發現,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重要發現都有哪些吧?人馬座恆星雲碰撞飛濺殘骸形成的渦流2009年7月中旬,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在自家後花園觀測發現木星南極附近出現一個暗色斑點。
  • 哈勃望遠鏡能拍攝134億光年的星系,為什麼看不清冥王星?
    與地面望遠鏡不同,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送入太空中口徑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口徑為2.4米,它以每秒將近8公裡的速度繞地球旋轉。為了使哈勃在太空中保持穩定,捕捉到清晰的圖像,科學家們在哈勃上安裝了6個最精細的平衡陀螺儀和多種觀測暗弱天體的科學儀器,比如暗天體照相機、暗天體攝譜儀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地面之上約640公裡的軌道上環繞地球,不像地面望遠鏡那樣飽受大氣層上湍流的幹擾,故而能拍攝到清晰的宇宙圖像。
  • 哈勃望遠鏡能拍攝134億光年的星系,為什麼看不清冥王星?
    與地面望遠鏡不同,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送入太空中口徑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口徑為2.4米,它以每秒將近8公裡的速度繞地球旋轉。為了使哈勃在太空中保持穩定,捕捉到清晰的圖像,科學家們在哈勃上安裝了6個最精細的平衡陀螺儀和多種觀測暗弱天體的科學儀器,比如暗天體照相機、暗天體攝譜儀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地面之上約640公裡的軌道上環繞地球,不像地面望遠鏡那樣飽受大氣層上湍流的幹擾,故而能拍攝到清晰的宇宙圖像。
  • 哈勃望遠鏡拍到太陽系超小衛星火衛一 在未來將被火星摧毀
    浙江在線杭州7月25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金英磊)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不時地會向我們分享銀河系中靚麗風景。近日,哈勃在火星軌道上拍攝到了一顆超小的衛星——火衛一(Phobos)。  在這一組哈勃拍下的火星快照中,火衛一看起來像是強行闖入畫面。不過實際上,這些延時拍攝的照片是為了展示火衛一在背景中的移動,看起來它和塵土飛揚的火星相得益彰。
  • 哈勃望遠鏡能看到百億光年外,那它看到的月球和火星有多清晰?
    自從1990年發射升空以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過去二十幾年裡拍攝了一系列震撼的宇宙照片強大的哈勃不僅可以觀測到幾億光年外的星系,甚至還能觀測到一百多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然而,如果用哈勃來觀測月球或者火星,並不能看到極為清晰的細節,要不然就不用發射探測器去探測月球和火星了(當然月球有特殊原因)。 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觀測到遙遠的星系,但卻不能看清地球附近天體的表面細節,其原因在於星系的尺寸遠遠大於像月球、火星這樣的天體。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天文學家愛德華哈勃曾說過:「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生在這個世上,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模樣」。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中,有一臺儀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這位天文學家命名的哈勃望遠鏡。它的出現讓很多星空愛好者從簡單的星空遐想已經轉變為思考我們目之所及的那些繁星是多少萬年前出現的,如今是行將老去還是已經消亡。
  • NASA哈勃望遠鏡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了一顆命名為16...
    NASA哈勃望遠鏡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了一顆命名為16 Psyche的天體 來源:cnBeta • 2020-10-30 17:27:16
  • 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天空,是有錢燒的嗎?
    被稱為「人類觀測宇宙的第一雙眼睛」的哈勃望遠鏡已經為人類服役了30年了,但仍舊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哈勃望遠鏡是幹嘛的,以及為什麼要把望遠鏡建立在太空中。哈勃望遠鏡的出現在哈勃望遠鏡出現之前,人類觀測天空只能憑藉著肉眼以及望遠鏡,雖然人類可以將望遠鏡的精度調整的更精準,以及把望遠鏡製造的更大,以便能夠看到更遠、更清晰的宇宙。
  • 同樣是望遠鏡,為什麼哈勃望遠鏡非要發射到天空,是有錢燒的嗎?
    被稱為「人類觀測宇宙的第一雙眼睛」的哈勃望遠鏡已經為人類服役了30年了,但仍舊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哈勃望遠鏡是幹嘛的,以及為什麼要把望遠鏡建立在太空中。首先,我們知道地球上有大氣層,而大氣層中的物質並不是均勻分布的,由於地球大氣層的冷熱不均,導致大氣層中的物質分布也不均勻,以至於從地球上觀測宇宙始終會出現晃動和模糊,就好像是躲在泡泡裡面看外面的世界一樣。再加上,地球的大氣層較厚,可以阻擋很多宇宙射線以及紫外線的通過。我們知道,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會阻擋宇宙中的紫外線,造成能夠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變少。
  •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與哈勃望遠鏡的不同之處
    第三個區別是軌道高度不同——哈勃望遠鏡在近地軌道上運行,可以由太空梭提供維修服務。而韋伯的軌道則在第二拉格朗日點,這是一個半穩定軌道,距離地球軌道約100萬英裡(150萬公裡)。由於離地球較遠,所以維修韋伯望遠鏡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一切從第一天開始都必須正常地工作。因為宇宙紅移將恆星光譜移至紅外波段的深處,所以韋伯望遠鏡有可能觀測到時間更為久遠的早期宇宙。
  • 哈勃望遠鏡,捕捉星光的30年
    天文學家愛德華哈勃曾說過:「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生在這個世上,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模樣」。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中,有一臺儀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這位天文學家命名的哈勃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縹緲、絕美、幾乎如夢似幻的太空美景,在幾十年中一直啟發著人們,引出了許多至關重要的天文發現。哈勃望遠鏡在距離地面 340 英裡的高空環繞地球,位置遠高於地球的大氣層,因此能不受其扭曲效果乾擾地觀測由近至遠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