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具有一定質子數、中子數並處於特定能量狀態的原子或原子核稱為核素,目前已知的核素有2000多種,分別屬於100多種元素,一種元素可包含多種核素。
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必定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但是核內的中子數卻可以不同。
這些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各種原子互為同位素。
核素可分為穩定和不穩定的兩類,不穩定的核素又稱放射性核素,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儘可能使體系的能量最低,所以它自發地放出某種射線,例如γ射線,而變成另一種元素。
天然的放射性核素來源於自然界存在的礦物,一般質子數≥83的許多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放射性;
而人工製造的放射性核素,一般是用高能粒子轟擊穩定核素的核,使其變成放射性核素,目前工業用γ射線無損檢測所用的均為人工放射性核素。
γ射線的產生:
γ射線是放射性同位素經過α衰變或β衰變後,在激發態向穩定態過渡的過程中從原子核內部發出的,這一過程稱為γ衰變。
以放射性同位素鈷Co60為例,Co60經過一次β衰變成為處於2.5MeV激發態的Ni60,隨後放出能量分別為1.17MeV和1.33MeV的兩種γ射線而躍遷到基態。
γ射線的特點:
γ射線的能量是由放射性同位素種類所決定的。
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放出許多種能量的γ射線,因此其能譜為線狀譜,線譜只出現在特定波長的若干點上。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衰變是自發進行的,對於任意一個放射性核,它何時衰變具有偶然性,不可預測,但對於足夠多的放射性核的集合,它的衰變規律服從統計規律,呈現指數衰減。
下圖為:工業用γ射線探傷機,裡面含有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