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明用塑料膜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方法

2020-12-03 手機鳳凰網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一種亞克力樹脂在γ射線的輻射下可以定量釋放酸性物質。基於此,團隊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全新的可用於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薄膜傳感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輻射劑量的大小。研究成果日前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並且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國際專利的申請也在進行中。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為一種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的許多分析方法都是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據介紹,該傳感器本質上是一種對酸鹼性敏感、但是輻照條件下穩定的喹啉類藍色螢光分子將該分子包埋到亞克力樹脂薄膜中,隨著γ射線輻射劑量的增加,薄膜的藍色發光強度逐漸減弱,紅色發光逐漸增強,兩處螢光強度的比值在較大的γ射線輻射劑量範圍內 符合線型關係,能夠方便、定量並且廉價的檢測γ射線。

研究者表示,該技術可以廉價噸級量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檢測伽馬射線的輻射劑量時,這種化學傳感器沒有其他輔助的電子元器件,避免了在高劑量輻射下被損壞的問題,在極端情況下可在洩露的輻射源附近用無人機空投這種一次性薄膜,通過機載雷射進行遠程檢測,便可得知輻射源附近的核輻射分布。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明用塑料膜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方法—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一種亞克力樹脂在γ射線的輻射下可以定量釋放酸性物質
  • 科學家發明用塑料膜定量檢測射線輻射劑量方法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一種亞克力樹脂在γ射線的輻射下可以定量釋放酸性物質。基於此,團隊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全新的可用於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薄膜傳感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輻射劑量的大小。
  • 中科大發明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新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國慶教授團隊發明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  γ射線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穿透力強,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中國科大開發出可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材料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可以通過原子核裂變或者聚變產生,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例如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中國科大開發出可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材料傳感器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可以通過原子核裂變或者聚變產生,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例如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的許多分析方法都是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發出可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材料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可以通過原子核裂變或者聚變產生,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例如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中科大發明檢測射線輻射劑量新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國慶教授團隊發明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γ射線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穿透力強,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中國科大發明檢測γ射線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國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該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並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γ射線,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發明檢測射線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
    本報訊(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國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該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並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 X射線與γ射線檢測技術
    一、射線檢測基本原理    X射線與γ射線檢測,屬於無損檢測領域的內部缺陷檢測技術。其實質就是射線照相。X射線與γ射線都是波長很短的電磁波,習慣上統稱為光子。射線檢測實際是根據被檢構件與其內部缺陷物質對射線能量衰減程度不同,而引起的射線透過構件(材料)後剩下的強度差異,使缺陷能在射線底片或電視屏幕上顯示出來。    對於工業應用,射線檢測技術已經形成一個完整法方法系統,大體上可分為:射線照相檢驗技術、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技術、射線層析檢測技術(CT)等。其中最主要的有 X 射線照相檢測技術、γ 射線照相檢測技術、中子射線照相檢測技術和CT檢測技術。
  • 射線檢測基礎 | 關於工業用X射線和γ射線的細節未必都了解
    核素可分為穩定和不穩定的兩類,不穩定的核素又稱放射性核素,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儘可能使體系的能量最低,所以它自發地放出某種射線,例如γ射線,而變成另一種元素。天然的放射性核素來源於自然界存在的礦物,一般質子數≥83的許多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放射性;而人工製造的放射性核素,一般是用高能粒子轟擊穩定核素的核,使其變成放射性核素,目前工業用γ射線無損檢測所用的均為人工放射性核素。
  • 深入了解工業用X射線和γ射線
    核素可分為穩定和不穩定的兩類,不穩定的核素又稱放射性核素,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儘可能使體系的能量最低,所以它自發地放出某種射線,例如γ射線,而變成另一種元素。天然的放射性核素來源於自然界存在的礦物,一般質子數≥83的許多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放射性;而人工製造的放射性核素,一般是用高能粒子轟擊穩定核素的核,使其變成放射性核素,目前工業用γ射線無損檢測所用的均為人工放射性核素。
  • 科普:γ射線,法國科學家發現一種能量極高、穿透力極強的射線!
    首先研究太陽光,1665年牛頓用三稜鏡分光得到七彩虹,認為太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並提出光譜一說。1800年,赫胥爾用溫度計測試三稜鏡分出各種顏色光的溫度,發現紅光在「七彩虹」中溫度最高,及紅光一端沒有光的部分溫度高過紅光,第一次提出了不可見光的概念:紅外線(科普:紅外線是這樣被發現的)。隨後一年,也就是1801年,德國人裡特用感光材料,發現了紫外線(科普:紫外線是這樣發現的)。
  • X射線與γ射線的異同對比
    目前常使用γ射線源是鈷、銫、銥、硒、銩、鐿。2.2 X射線與γ射線的不同點(1)X射線激發需要高電壓;γ射線工作時無需電壓,適合野外作業。(2)X射線更安全,關閉電壓後再無輻射;γ射線隨時隨地都在輻射,不安全。
  • 無損檢測技術系列介紹之: γ射線DR檢測系統實驗分享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γ射線DR檢測系統實驗分享
  • 丹東紅星丨γ射線檢測設備的結構
    在直通道型機中,射線沿通道的洩露是靠鎢制屏蔽柱屏蔽的。前屏蔽柱裝在機體內的閉鎖裝置中,後屏蔽柱一般為兩節,長50mm,裝在源組件後,與源頂辮成鏈式連接。由於鏈式連接源辮的柔韌性不如鋼索,所以使用直通道型γ射線探傷機時,要求輸源管彎曲半徑要大,至少不得小於500mm,而「S」通道γ射線探傷機輸源管彎曲半徑則可更小一些。屏蔽容器一般用貧化鈾材料製造而成,比鉛屏蔽體的體積重量減小許多。
  • 神秘γ射線信號從哪來?
    銀河系中心區域不斷發出γ射線輻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將其視作是暗物質粒子碰撞引發的某種信號。  然而,最近科學家發現這些γ射線信號的分布是離散的,而非均勻的。這表明這些信號來自暗物質粒子碰撞的可能性很低。相反,研究人員指出這些信號很有可能是由毫秒脈衝星導致的。
  • 漲知識 | 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有些什麼特點?
    天然放射現象是指放射性元素自發地放出射線的現象。天然放射現象放出的三種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它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呢?α射線,又稱α粒子流。α粒子是高速運動的帶正電的氦原子核。由於α粒子是帶正電的重粒子,質量大,電荷多,電離本領大,但穿透能力差。在α、β、γ三種射線中,α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差,在空氣中的射程只有1~2釐米,通常用一張紙就可以擋住α粒子。
  • 根據射線檢測的特點,射線檢測對()缺陷檢出率高
    根據射線檢測的特點,射線檢測對()缺陷檢出率高 2014-08-15 08:57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