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明用塑料膜定量檢測射線輻射劑量方法

2020-09-19 今日科學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一種亞克力樹脂在γ射線的輻射下可以定量釋放酸性物質。基於此,團隊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全新的可用於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薄膜傳感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輻射劑量的大小。研究成果日前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並且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國際專利的申請也在進行中。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為一種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的許多分析方法都是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據介紹,該傳感器本質上是一種對酸鹼性敏感、但是輻照條件下穩定的喹啉類藍色螢光分子將該分子包埋到亞克力樹脂薄膜中,隨著γ射線輻射劑量的增加,薄膜的藍色發光強度逐漸減弱,紅色發光逐漸增強,兩處螢光強度的比值在較大的γ射線輻射劑量範圍內 符合線型關係,能夠方便、定量並且廉價的檢測γ射線。

研究者表示,該技術可以廉價噸級量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檢測伽馬射線的輻射劑量時,這種化學傳感器沒有其他輔助的電子元器件,避免了在高劑量輻射下被損壞的問題,在極端情況下可在洩露的輻射源附近用無人機空投這種一次性薄膜,通過機載雷射進行遠程檢測,便可得知輻射源附近的核輻射分布。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明用塑料膜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方法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一種亞克力樹脂在γ射線的輻射下可以定量釋放酸性物質。基於此,團隊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全新的可用於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薄膜傳感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輻射劑量的大小。研究成果日前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並且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國際專利的申請也在進行中。
  • 科學家發明用塑料膜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方法—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一種亞克力樹脂在γ射線的輻射下可以定量釋放酸性物質
  • 中科大發明檢測射線輻射劑量新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國慶教授團隊發明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γ射線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穿透力強,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中科大發明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新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國慶教授團隊發明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  γ射線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穿透力強,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中國科大開發出可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材料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可以通過原子核裂變或者聚變產生,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例如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中國科大開發出可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材料傳感器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可以通過原子核裂變或者聚變產生,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例如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的許多分析方法都是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發出可定量檢測γ射線輻射劑量的亞克力樹脂材料
    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可以通過原子核裂變或者聚變產生,穿透力強,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例如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發明檢測射線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
    本報訊(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國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該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並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 中國科大發明檢測γ射線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國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亞克力樹脂薄膜材料,該材料無需使用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可通過薄膜螢光顏色變化直接判斷γ射線輻射劑量的大小。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並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γ射線,是波長短於千分之一納米的高能電磁波,是核彈爆炸後的主要輻射源之一,對人體有致命殺傷力。對γ射線的定量檢測,在核輻射防控、國家安全、醫學檢測和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基於γ射線的輻射電離效應,由可以發生電離的氣體或固體、光電倍增管和電子儀器組成的設備,是目前定量檢測γ射線強度的常用儀器。
  • 根據射線檢測的特點,射線檢測對()缺陷檢出率高
    根據射線檢測的特點,射線檢測對()缺陷檢出率高 2014-08-15 08:57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阿爾法射線 貝塔射線 蔬菜 伽馬射線 科學家發現 宇宙射線 希...
    約在100年前,科學家發現某些物質能放出三種射線: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和伽馬射線,統稱電磁輻射。  輻射無色無味,無聲無臭,看不見,摸不著。不過輻射卻可用儀器來探測和量度。度量輻射劑量的單位是希沃特,簡稱希。1毫希等於千分之一希。
  • 晶型研究 | 晶型定量分析方法介紹
    當前晶型定量應用廣泛的研究方法有X射線衍射法(XRD)、拉曼光譜法(Raman)、動態水吸附法(DVS)以及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紅外光譜法(IR)等。本文主要就這幾類分析方法進行匯總介紹。譜帶信號通常處在可見或近紅外光範圍,可以有效地和光纖聯用;這也意味著譜帶信號可以從包封在任何對雷射透明的介質(如玻璃、石英或塑料)中或將樣品溶於水中獲得。現代拉曼光譜儀使用簡單,分析速度快(幾秒到幾分鐘),性能可靠。因此,拉曼光譜與其他分析技術聯用比其他光譜聯用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加簡便(可以使用單變量和多變量方法以及校準)。
  • X射線與γ射線檢測技術
    射線檢測實際是根據被檢構件與其內部缺陷物質對射線能量衰減程度不同,而引起的射線透過構件(材料)後剩下的強度差異,使缺陷能在射線底片或電視屏幕上顯示出來。    對於工業應用,射線檢測技術已經形成一個完整法方法系統,大體上可分為:射線照相檢驗技術、射線實時成像檢測技術、射線層析檢測技術(CT)等。其中最主要的有 X 射線照相檢測技術、γ 射線照相檢測技術、中子射線照相檢測技術和CT檢測技術。
  • 創想儀器GLMY告訴你原子吸收光譜儀和X射線螢光光譜儀的區別
    光譜儀都是依據光譜線的原理而發明的,有些人提到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從名字上來說就是兩種儀器,光譜儀的原理雖然都有些相似,但是其中一些小小區別就造成不同的應用與精度。
  • 科學家開發出雷射驅動X射線成像的數值能力
    在這項工作中建立的建模方法可以用作預測複雜的3D 固體物體的放射線圖像的預測工具,而無需執行基於輻射的實驗。這項工作說明了使用廣泛可用的數值工具對X射線圖像進行建模和預測的數值方法。高強度雷射可以在雷射與目標的相互作用中產生強烈的X射線束。
  • 合肥研究院發明食管癌篩查呼氣質譜檢測新方法
    合肥研究院發明食管癌篩查呼氣質譜檢測新方法 2016-12-0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目前食管癌臨床檢查主要依靠X射線鋇餐、CT掃描、內窺鏡/活檢、細胞學檢查等方法,這些常規檢查需要射線/器械侵入或者有創,不適合體檢或高危人群篩查。為了食管癌能早發現,讓患者得到早治療,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發展食管癌篩查新技術方法尤為重要。
  • 葉片缺陷的無損檢測法:X射線、超聲波、聲發射等
    目前對風機葉片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主要有X射線、超聲波、聲發射、光纖傳感器、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等。每種檢測方法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和使用局限性,而且並沒有完善的標準來規定檢測方法的適用階段。下面來對各種無損檢測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一個簡略的分析: 【一、X射線檢測技術】 實驗驗證X射線技術是檢測風電葉片中孔隙和夾雜等體積型缺陷的良好方法,可以檢測垂直於葉片表面的裂紋,對樹脂、纖維聚集有一定的檢測能力,也可以測量小厚度風電葉片鋪層中的纖維彎曲等缺陷,但對風電葉片中常見的分層缺陷和平行於葉片表面的裂紋不敏感
  • ASTM E192射線檢測參考底片起源
    E192射線檢測參考底片起源在美國有很多技術標準制定機構,在國際上頗具影響 的是美國材料試驗學(ASTM),創始於1898年,有120多個技術委員會和1750個分會和專業組。ASTM E192是由ASTM屬下代號為E7的無損檢測委員會管轄並頒布的,其底片直接由E07.02分會負責。
  • 高靈敏蛋白定量檢測
    對蛋白質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不僅可以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動的本質,而且發現的關鍵蛋白質對於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機理,並建立相應的診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對蛋白質進行定性、定量研究,簡單來說就是要搞清楚「是什麼、有多少」的問題。隨著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已不僅僅滿足定性分析蛋白質組,而進一步要求更加準確地定量描述蛋白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