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E192射線檢測參考底片起源

2021-01-09 無損檢測半道人

E192射線檢測參考底片起源

在美國有很多技術標準制定機構,在國際上頗具影響 的是美國材料試驗學(ASTM),創始於1898年,有120多個技術委員會和1750個分會和專業組。

ASTM E192是由ASTM屬下代號為E7的無損檢測委員會管轄並頒布的,其底片直接由E07.02分會負責。

ASTM E192首版於1962年,1975年頒布第二版,1979年再版。

我們現在等效採用的ASTM E192是截止目前為止依舊持續更新出版中。

如果從1938年美國海軍工程局頒布第一套《承受蒸氣壓力的鋼鐵件標準射線底片》算起,美國制定標準參考射線底片的歷史已有半個多世紀。

自1947到1972年,ASTM又先後頒布了多項有關鋼鑄件的標準參考射線底片,如E71-477, E186、E192、E280、E466等,但適用於宇航薄壁鋼鑄件的標準底片,卻只有ASTM E192—部。

ASTM E192不僅在美國,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中亦被廣泛引用,如AMS的一些熔模鑄件標準和MIL-STD-2175,又如英國RR公司QAS2200和法國透默梅卡公司的CCTL-L585等標準,均規定必須釆用ASTM E192。

E192射線檢測參考底片和我國的關係

我國首次等效果用ASTM E192《宇航用鋼熔模缺陷標準參考射線底片》始見於HB5430-89《不鏽鋼、耐熱鋼熔模鑄件》,但當初在制定HB5430-89時,我國航標還沒有與ASTM E192等效的相應標準。

因此,把等效採用ASTM E192的文字部分以附錄的形式置於HB5430-89的正文之後。

隨著時間的推移,ASTM E192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被許多標準引用,再以某個標準附錄的形式出現,這導致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於是國家標準化歸口單位決定,把等效釆用ASTM E192的標準參考射線底片作為一項基礎標準,單獨列入航標序列。

該標準的制定,有利於我國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生產,由於ASTM E192的國際公認性、權威性,因而在外貿談判中使用該標準更容易被外商接受,對產品出口,使產品在適航性等取證工作中處於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這將對我國航空工業熔模鑄件內部質量的提高起很大促進作用。

話外題:

ASTM E192原版底片與我國複製片的關係:

在我國的複製片中,現有兩種版本,一是由國家標準局綜合研究所複製的,二是由編制組委託專業光學機構複製的。

它們都是用照像底片製作複製品,這兩複製片只適用基層檢驗部門,各單位或廠級的質檢處或無損檢測中心必須具備一套ASTM E192的原版片,以供生產定型,射線檢驗或供需雙方對檢驗結果有爭論時,按原版片進行最終裁決。

E192射線檢測參考底片使用說明

ASTM E192《宇航用鋼熔模鑄件標準參考射線底片》中,明確"參考"一詞的含意,ASTM E192底片在制定時,其底片的缺陷水平並沒有與鑄件及其材料的承載能力相聯繫。

換句話說,鑄件上出現的相當於ASTM E192底片上的1級或2級疏鬆,對使用各種標準的鑄件而言,由於使用的材料不同,因其出現疏鬆而導致性能下降的幅度,也絕不會是1級或2級間的簡單關係。

要把所有材料的鑄件出現疏鬆的等級與性能下降的定量關係求出來,不僅困難而且沒有必要。

為此,ASTM於1965年發表聲明,決定把諸如E186, E192及E280等所謂的標準底片一律改為標準參考底片,即在引用ASTM E192時,由用戶根據鑄件使用要求和所受應力水平,在ASTM E192底片上自行選定具體鑄件的驗收和判廢級別。

在ASTM E192的原文中有詳細的記述,即每個特定類型或級別的不連續性或衍射花樣,均分別由不同厚度,經機加工面積為2x2.75英寸 (51mmx70mm)的鑄造標準板透照而成。

底片是用130-250KVP的X射線透照,其透照與質控方法分別按E94和E142進行,其分級底片所附的ASTM照度計,僅用於控制對比度和解析度。

值得注意的E192主要使用板型像質計,而我國推薦線型像質計,這是由於我國習慣使用線型像質計,而且在ISO的有關標準中,也採用了線型像質計,如按E94和E142進行透照與質控。

前者是推薦性的,後者是在供需雙方同意下的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法,適用一些特殊產品、用戶以及國外客商的需要,使用線型和板型像質計本質上均在於控制影像質量,它們是不矛盾的。

注意:文中若涉及標準均可能存在失效,且內容完全真實性有待進一步專業確定,綜合多種因素考慮,此文僅做學習參考使用,若有錯誤,請留言指正,也希望這些知識點可以幫到你!

- End -

本文資料參考:

關於《熔模鋼鑄件用標準參考射線底片》等效採用美國ASTM E912的幾點說明

作者:宋英 姚瑞芝 全開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

相關焦點

  • X射線與γ射線檢測技術
    用對射線吸收不明顯,對影響無影響的柔軟塑料製成。要求它能很好地彎曲和緊貼工件。    可使每張射線底片與構建被檢部位始終能做到一 一對照(即實現可追溯性)。其上的鉛質標記由:定位標記(中心標記、搭接標記)、識別標記(工件編號、部位編號、焊縫編號)、B 標記等。鉛質標記與被檢區域同時透照在底片上,他們的安放位置見圖7 。    進行射線照相法檢測時,應根據有關規程和標準要求選擇檢測條件。
  • 射線檢測探傷室的建設參考方案
    根據《鍋爐壓力容器製造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廠房和技術設施要求的第四點應具有能滿足防護要求和產品需要的射線無損檢測場地,應具有能保證底片衝洗質量和底片保存的基本條件
  • 五大常規無損檢測技術之一:射線檢測(RT)的原理和特點
    射線檢測主要的應用是探測工件內部的宏觀幾何缺陷。按照不同特徵,可將射線檢測分為多種不同的方法,例如:X射線層析照相(X-CT)、計算機射線照相技術(CR)、射線照相法,等等。射線照相法是五大常規無損檢測技術之一,其他四種是:超聲檢測(Ultrasonic Testing):A型顯示的超聲波脈衝反射法、磁粉檢測(MagneticParticle Testing)、滲透檢測(Penetrant Testing)、渦流檢測(Eddy Current Testing)。
  • 一種基於AT89C51的可攜式焊縫底片數位化檢測儀設計
    1.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2209.htm  在工業探傷領域中,由於焊接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會導致焊縫中含有氣孔和裂紋等缺陷,影響產品的質量,所以焊接圖像中缺陷的檢測十分重要。受傳統X射線焊縫圖像檢測的評片人員的技術素質和經驗的影響,焊縫缺陷的檢測逐步從人工評片過渡到計算機智能識別。
  • 填補國內空白 我國核電領域數位化射線檢測技術在秦山核電成功應用
    來源:中核集團近日,計算機射線成像檢測技術(CR檢測技術)在中核集團秦山第二核電廠308大修中成功應用,順利完成了常規島近百道管道焊縫的射線檢查工作,填補了核電領域數位化射線檢測技術應用空白,為核電領域無損檢測領域數位化技術變革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對推動核電領域數位化射線技術的應用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X射線檢測技術中的成像原理及成像器選擇
    20世紀20年代X射線檢測技術進入工業應用以來,X射線檢測技術的發展已有90多年的歷史。 到現在,在工業應用領域已形成了由X射線照相技術、X射線實時成像技術、X射線斷層掃描成像技術構成的比較完整的X射線無損檢測技術系統。 從獲得圖像方式的角度,又將X射線檢測技術分為常規X射線檢測技術和數字X射線檢測技術。
  • 根據射線檢測的特點,射線檢測對()缺陷檢出率高
    根據射線檢測的特點,射線檢測對()缺陷檢出率高 2014-08-15 08:57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射線探傷像質計上的F到底是怎麼回事?
    微信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關注,更多探傷相關內容定期發布最近,筆者看到幾個探傷微信群裡面討論:承壓類特種設備無損檢測射線探傷像質計的F標識,加不加?    像質計放置還應滿足以下規定:單壁透照規定像質計放置在射線源側。雙壁單影透照規定像質計放置在膠片側。雙壁雙影透照像質計可放置在射線源側,也可放置在膠片側;單壁透照中,如果像質計無法放置在射線源側,允許放置在膠片側(球罐全景曝光除外);單壁透照中像質計放置在膠片側時,應進行對比試驗。
  • 射線檢測:射線室防護實例
    前言      廣東某地某廠欲新建X射線照相檢測室,筆者受該廠無損檢測設備總承包商深圳市XXX公司委託, 承擔為其提供包括屏蔽防護、土建、工藝布置直至水電照明等全套的設計任務,現將有關X射線曝光室部分的屏蔽防護設計介紹如下,以供無損檢測技術人員參考。
  • 無損檢測技術系列介紹之: γ射線DR檢測系統實驗分享
    >       DR數字射線檢測最常使用的輻射源是X射線機,一是因為它焦點尺寸小,用於數字成像的射線機通常選擇焦點尺寸為1mm或更小的管頭;二是射線機發出的射線束能量波動較小,能量更集中。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應用中,例如透照厚度較大,比如60mm以上或需要更靈活的布置方式時,也會用到γ放射源(常用Ir912或Se75),這對DR系統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首當其衝的是DR檢測系統平板探測器對伽馬射線能量的承受能力;其次考驗DR系統整體的成像質量,尤其是在產品檢測工藝要求射線探傷質量要求達到B級時。
  • 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無損檢測技術是以物理現象為基礎的,回顧一下世界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源,都是一種新的物理現象被發現後,隨之進行深入研究並投入應用,一般的規律往往首先是在醫學領域、軍工領域應用,然後推廣到 工業領域應用。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部分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源。
  • 射線檢測重點知識
    a.對於連續譜射線穿過物體時,隨著物體厚        度的增加,連續譜射線中波長較長的部分        將被更多的吸收,連續譜的組成將不斷變        化   b.當厚度達到一定值之後,線衰減係數將近        似一個定值,此後變化很小,也就是連續        譜射線已可近似看成單色射線3.X射線機的基本構造
  • 放射源咋丟的:工人未按要求對現場射線檢測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貴平,他表示,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到南京進行探傷作業屬於「跨地」工程,目前調查顯示:該公司的輻射源的所有購買、保存等登記管理手續都合情合理,唯一的漏洞是對從業人員培訓不到位,管理放鬆。7日凌晨作業完成後,工人未按要求對現場進行射線檢測。
  • Unity - Raycast 射線檢測
    (Input.mousePosition)RaycastHit 光線投射碰撞信息檢測方法 - 線型檢測Physics.Raycast 光線投射功能:在已有一條射線(也可無)的基礎上,使用射線(新建射線)進行一定距離內的定向檢測。
  • 焊縫的X光拍片檢測成像過程你可知?
    但是,焊縫內部焊的好壞要通過射線探傷才能發現,比如:氣孔,夾雜,裂紋,未熔合等缺陷。射線檢測原理就是利用了X光或者伽馬光源,穿透焊縫後與底片上的感光劑(溴化銀)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感光因子。射線儀然後先後經過顯影液和定影液的顯影和定影,在底片上形成影像,根據影像局部的黑度變化來判斷缺陷。焊縫的內部質量檢測影像就是依靠這類方法進行檢測的。底片(類似於膠捲)由於射線檢測的步驟很多,因此焊縫在焊接結束後我們要先進行第一步的外觀處理。
  • 工業射線探傷室的電氣設計
    射線探傷是工業生產中重要的無損檢測手段,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電力、冶金、機械等行業。市場對超重、超厚設備的旺盛需求,促使國內多家裝備製造廠建設更為先進的探傷室。高能射線對人體與環境具有傷害,射線防護是探傷室設計中的核心任務。
  • 肉眼「看」晶體結構:X射線散射和中子散射的作用
    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射線穿透本領非常高,能穿透許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如墨紙、書本、木料等,還可以使許多固體材料產生可見的螢光,使空氣電離以及照相底片感光等效應。他讓陰極射線從一個沒有安裝鋁窗的陰極管透出,可是,讓他驚奇的是,對著陰極射線發射的一塊塗有氰亞鉑酸鋇的屏幕(這個屏幕用於另外一個實驗)在閃光,而放在電管旁邊的一疊嚴密封閉的底片也變成了灰黑色,這說明底片已經曝光了!這個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現象,引起了威廉·康拉德·倫琴的注意和好奇,並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反覆又做了幾次這個實驗,結果是一樣的,那個屏幕確實在發光。
  • 什麼是X射線檢測
    X射線在放射學作為五種常規檢測方法之一,工業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X光和自然光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都是電磁波,但X射線量子的能量遠大於可見光。它能穿透可見光不能穿透的物體,同時與物質有複雜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
  • 勇於探索的人——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源於對陰極射線的研究。19世紀末,關於陰極射線本質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就是眾多研究者之一。1895年,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包用黑紙包裹的很好的相機底片全部感光了。他試驗了多次,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 勇於探索的人——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源於對陰極射線的研究。19世紀末,關於陰極射線本質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就是眾多研究者之一。1895年,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包用黑紙包裹的很好的相機底片全部感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