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地球生態系統是否過了臨界點?

2020-11-09 顛覆人類宇宙觀

2019年,全球發生很多起森林大火,尤其是亞馬遜大火和澳洲大火災,這兩場大火災是災難性級別的,對地球植被和生態系統將產生災難性影響。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趨勢如果再上升2度,人類文明將面臨毀滅性危險,如今的這兩場災難性森林大火很可能已將全球溫度提升超越過兩度,所以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很可能已經超越地球生態調節系統的臨界點,而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地球生態系統將會徹底崩潰。


可能再不過一兩年,地球真正的自然大劫難就將來臨。全球變暖最重要的威脅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將被全部淹沒。而人類的大多數發達城市都在沿海地區,所以那將對人類文明產生致命的威脅。

現在人類應該早點作好準備,將未來發生的自然災難產生的影響努力降到最低,再晚可能就沒有時間準備了。老天不會跟人開玩笑的,燒了大半個澳洲森林和5分之一的亞馬遜,地球還會一點事沒有嗎?早在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就已經十分惡化了,冰川大面積融化,極端寒冷和極端炎熱的天氣已導致多起人畜死亡,高溫和低溫都突破了歷史記錄,今年的夏天和冬天都特別熱,再加上如今森林大火的不斷爆發,2020年會是個太平年嗎?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早作準備,能減少損失。根據史料記載,地球人類史前曾有三四次史前文明出現,並且都最終毀滅於大洪水中,於是在世界各地古老的神話中,都出現了大洪水災難的傳說。可是,如果我們從另一面去考慮,也許這不是什麼神話傳說,只是史前人類對當時災難的一種真實敘述,因而才會如此一致性。由此推測,地球海平面可能會發生周期性提升變化,滄海變桑田,不過是地球自身的周期變化規律導致的現象。

神話傳說不都是人為的杜撰,而可能是人類原始時期傳承文化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不應該再重蹈覆轍。

也許未來人類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在災難之前,有很多時候,有很多人都不斷提醒了地球的危險性,可是當時人類都認為那是危言聳聽,蠱惑人心,以為沒有發生在自己身邊,所以事情一定還遠著,可直到有一天,災難真正降臨他身邊,那麼一切為時已晚,因為災難到你眼前的時候,說明一切都無法挽救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現象呢?別讓自己成了被煮的青蛙都還不知道,直到水沸騰,你還能跳出來嗎?現在的夏天,你們還沒感覺到自己被煮嗎?難道要升到40,50攝氏度才意識到自己被煮吧?

到時人類就會後悔當初沒有聽氣候科學家的話。悔當初,悔當初……什麼時人類才能吸取歷史的教訓呢?


全球變暖——導致森林容易起火,森林大面積被燒毀——又導致全球變暖更加嚴重,因為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而森林大火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減少,又引起地球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所以全球變暖現象會發生倍增效應。甚至可能引發多米諾效應,一張牌倒了,所有牌都會跟著倒。亞馬遜澳洲災難性森林大火可能就是第一張牌。所以別以為燒在別人家,自己不心痛,哪怕他們面臨末日般的災難,我們照樣可以心安理得的過太平盛世。你認為這樣真的沒事嗎?地球是一個整體系統,牽一毫髮而動全身。我們的地球已經滿目瘡痍,森林燒得所剩無幾,你以為還會跟我們沒關係嗎?

坐看熱鬧的後果就是自己也要遭殃。

今年已經連續出現了幾次末日災難的現象,像亞馬遜大火,澳洲大火,加州大火,菲律賓火山爆發。這可能是地球給人類敲響的最後警鐘,如果人類還若無其事置之不理的話,只怕最後再沒機會挽救自己了。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系統,任何系統的平衡調節能力都有一個臨界點,臨界點之前,系統還可以保持表面的平衡,可一旦過了臨界點,系統將走向無可挽回的崩潰,即發生一牌倒而萬牌倒現象,相當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不是那一張牌單獨惹的禍,而是由無數量變積累來的。人類不斷破壞地球自然環境,相當於不斷製造地球系統量變,這些量變一旦過了臨界點,就會產生突然的質變,於是發生多米諾效應,再也挽回不了。我們真的覺得無論怎麼樣破壞地球自然環境,都不會超過地球系統承受的臨界點嗎?真的到達地球系統質變的臨界點,那麼地球就沒救了。所以一定要有臨界點意識。一定要知道地球環境量變達到什麼程度會發生質變,否則以為現在沒事不用操心,等真有事,系統已經崩潰了。

相關焦點

  • 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9個,地球生態可能面臨崩潰的危險
    世界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曾經公開發表過一篇論文,其中提到了一個詞「氣候臨界點」。通過這個詞,我們就可以看出,它代表著地球生態穩定的關鍵因素,根據科學家的發表的文章,地球的氣候臨界點有15個。這15個臨界點共同維護著地球的生態穩定。
  • 再激活6個臨界點,地球系統或將崩潰
    最近這些年,科學家最憂心忡忡的事,是地球上現有物種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消亡。這一現象常常會引發人們關於地球生態系統是否會崩潰的擔心。至於地球上的生命是否像金星或者火星那樣出現全部毀滅的問題,科學家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是,我們的地球家園似乎正在出現「氣候崩潰」的現象!
  • 格陵蘭融冰已過「臨界點」,地球海岸線可能出現重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南北極地區的冰川是維持地球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地球氣候的加劇變化,南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轉變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根據美國科學家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北極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已經出現了超「臨界點」模式,其中格陵蘭島(簡稱:格陵蘭)地區的冰川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2020年是氣候臨界點?8月我國罕見降雪,美國卻出現極端高溫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2020年的氣候似乎與往常不太一樣,不僅氣候變化的越來越頻繁,而且還時常出現極端性的氣候現象,尤其是今年的八月份。不過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記錄顯示,死亡谷的氣溫在1913年的時候曾達到過56.7攝氏度的極端高溫,但是這個記錄並沒有獲得最終的審查。也就是說,56.7攝氏度可能是不準確的,而此次的54.4攝氏度可能才是最高的溫度。
  • 地球環境極端化,形勢真要不可逆了?這6個臨界點或是救命稻草
    地球環境極端化,形勢真要不可逆了?這6個臨界點或是救命稻草!在人類看來,地球似乎有無窮無盡的能量,怎麼用都用不完。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地球也有崩潰的時候,其實每個人在2020年都深有感觸,地球環境不像以前那麼好了,生命轉瞬即逝,氣候崩潰的猝不及防,多個地區迎來有史以來的最高溫。人類被迫呆在空調房中,一些貧苦地區的人要面臨熱死的危險。
  • 科學家稱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逼近9大極限(組圖)
    2009年,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所長約翰羅克斯特倫與來自環境、地球系統領域的28位國際專家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對上述問題作出了回答。該團隊的成員包括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美國宇航局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蓋亞學研究員和「臨界點」專家蒂姆萊頓以及德國總理首席環境顧問漢斯喬吉姆舍倫伯等。
  • 2020年極端現象頻發,專家:地球氣候臨界點或已到來?
    ,地球似乎正變得越來越怪異,變得多災多難……那麼,2020年到底怎麼了?難道真像民間所說的那樣,2020是庚子鼠年,必然不太平嗎?歷史上,凡是多事之秋,更會冒出許多預言來聳人聽聞,製造緊張氣氛。那麼,今年這麼多極端事件,到底與什麼有關呢?我們來聽一聽科學家們的說法。科學家們經過多年觀測發現,2020,代表地球氣候變化的15個臨界點已經被激活9個,也就是說,再有6個臨界點再被激活,地球氣候就會徹底紊亂而無法再被逆轉。
  • 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過半,地球面臨緊急狀態?我們能做什麼
    2020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這一年即將過去,回想這一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如直到20年2月大火才熄滅的澳大利亞山火,19年年末20年年初出現的東非蝗災,再例如菲律賓火山爆發,南極氣溫突破20℃等等,似乎地球已經對我們發生了嚴重的氣候警示。
  • 科學家稱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逼近9大極限
    2009年,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所長約翰·羅克斯特倫與來自環境、地球系統領域的28位國際專家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對上述問題作出了回答。該團隊的成員包括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美國宇航局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蓋亞學研究員和「臨界點」專家蒂姆·萊頓以及德國總理首席環境顧問漢斯·喬吉姆·舍倫伯等。
  • 到2050年,我們的森林將面臨一個關鍵的氣候臨界點
    研究發現,目前森林和其他陸地生態系統吸收了人類30%的二氧化碳汙染,但全球快速變暖可能會在幾十年內將這些自然的吸收轉變為碳「源」,從而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中開闢另一條令人望而生畏的戰線
  • 科學預測:30年內地球將達到溫度臨界點
    他們通過研究全球每個主要生物群落測量塔20年的數據,確定了一個溫度臨界點,當超過這個臨界點,植物捕捉和儲存大氣碳的能力就會下降,也被稱為「陸地碳匯」累積效應下降。按照目前的全球變暖速度,植物吸收碳排放的能力可能在未來20年內減半。
  • 地球氣候脫離正常軌道?科學家警告:已出現臨界點,人類還剩30年!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過去10年裡,地球氣候仿佛暴露出許多的轉變臨界點,科學家們對此警告稱:隨著氣候緊急狀態的開啟,地球氣候已經明顯脫離正常運轉軌道,不可逆地發生改變。達到氣候臨界點的條件很簡單,就是人類前進的步伐超出了氣候承載的能力,而這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 2020年的諸多異象,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休眠」?
    2020年,可以說是全球性的「多事之秋」。當「地球毀滅」,「世界末日」這些言論放在今年,不禁讓人談其色變… 小夫通過觀察近段時間全球的氣候、環境變化,有一種很難形容的感受。2020年全球頻發自然災害,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進入「休眠期」?
  • 地球生態系統開始重塑!30年升溫10攝氏度,北極已經大變樣
    還是那句話,當200多年前人類興高採烈進入到工業新時代的時候,絕對想不到只用了100多年的時間,就差一點將地球的生態系統給毀掉。在地球上,高緯度地區一直都充當著調節地球溫度,維持地球氣候平衡的重要角色。因為高緯度地區普遍都是被冰川覆蓋,這些冰川可以將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多餘熱量反射出去,避免地球的溫度過高。
  •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達臨界點 2020年環保行業發展投資前景分析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達臨界點 2020年環保行業發展投資前景分析 2020年8月25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繁體
  • 科學家警告:亞馬遜熱帶雨林正逼近「臨界點」,50年內或變成乾旱的...
    科學家們於本周二稱,亞馬遜熱帶雨林正在逼近一個臨界點,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將在半個世紀內變成乾旱的大草原科學家們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稱,另一個主要的生態系統——加勒比海珊瑚礁——如果越過了自己的「不歸路」,可能僅在15年內就會滅絕。他們警告說,每一次所謂的「系統更迭」都會給人類和其他與我們共享棲息地的物種帶來可怕的後果。在這兩種情況下,不可逆轉變化的臨界點都是由全球變暖和環境破壞造成的——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以及珊瑚的汙染和酸化。
  • 地球氣候出現異常,科學家警告:已到達臨界點,人類只有30年時間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氣候出現異常,科學家警告:已到達臨界點,人類只有30年時間!而科學家所說的臨界點的意思就非常的簡單,人類前進的步伐已經超出了氣候的承載能力,而隨之就會發生一些令地球上的人類沒有辦法去承受的災難。而事實上,全球氣溫變暖和一些自然災害都已經出現在了人類的眼前了,這些都逼迫著人類不得不去面臨著對於地球做所做的傷害。
  • 太陽活動減弱60%,10年後或進入休眠期,地球會迎來冰河期嗎?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今年5月的時候,北極迎來了歷史罕見的38度高溫,還出現了甲烷的爆發,進入7月之後,高溫的影響讓沿海地區再一次遭遇了罕見的連續性強降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自然災難也在不斷上演。通過近年來氣候的不斷變化,我們可以看出,地球的生態正在加速惡化。
  • 北極溫度突破37.8度,引發多地大火,難道2020年真是氣候「臨界點」?
    在地球的氣候圖上,北極地區明顯出現了「變綠」的情況,這就意味著溫度升高的現象,似乎比我們想像中要更加可怕。有科學家表示,北極的確會出現三十多度的高溫,只不過這種現象卻提前了80年,難道2020年真是氣候「臨界點」?1事實上,此次變暖的情況是全球性的,除了北極之外,多個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溫,只不過北極出現的現象,最過於明顯且可怕。一般情況下,地球完全有能力自我調控。
  • 我們正越來越接近溫室地球臨界點:天氣暴熱
    2300年,極端的氣象事件變得越來越常見,掃平建築物的颶風、長達數年的乾旱和連綿不絕的野火都已經不再成為新聞頭條。在熱得冒煙的赤道附近,最後一批居民開始收拾行李,向如今已經人口十分密集的兩極遷移。這就是所謂的「溫室地球」,全球溫度將比工業化前的溫度高4至5攝氏度,海平面將比目前高出10到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