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外使由來已久,早在唐朝便以代國出使,據史料記載,公元685年,日本"遣唐使"首至長安,武則天為表兩國友好邦交,贈予日本天武天皇白熊兩隻,白熊皮若干由日本使者帶至歸國,並派有馴獸師兩名同行。
自此熊貓出使變成了聯絡邦交的必備之"物",1957年至1982年前後共有23頭大熊貓出使他國。但要是在全球範圍內最具知名度的熊貓使者那就非"姬姬"莫屬了,無論是美國的"玲玲"興興"亦或是日本的"康康""蘭蘭"都無法與其相提並論。
身為國寶本該由專人飼養,每日撒嬌賣萌,於舒適環境中和伴侶愜意一生。可姬姬不是一般的熊貓,她是"和平使者",也正因為這個稱號,她被送至她國。
身為世界自然基金會會徽原型,頭頂諸多光環,卻也難逃多次"異國拉郎配"。傳奇熊生,一生情路坎坷,至死都不願交配,卻不曉她喜好人類。
傳奇熊生,從落戶北京開始
1955年,一隻大熊貓於四川雅安磽磧鄉被發現,賜字"磧",取名"磧磧"意在與其發現地相呼應。後與和平村熊貓寶寶"平平"一同落戶北京動物園。
毛絨絨的一團本就讓人心生好感,黑與白的鮮明對比,水汪汪靈動的大眼睛,卻有著與之反差極大的憨憨性格。
1957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華訪問,在參觀北京動物園時,他的視線一下子便被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吸引住了,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當時接待外使的總理見狀,於伏羅希洛夫回國之時,將一對大熊貓作為國禮贈予蘇聯的莫斯科國家動物園。而這對"天選之熊"便是"平平"和"磧磧"。
剛至蘇聯,便受到了莫斯科人們的熱烈歡迎,每日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作為肩負重任的外交使者,它們何時能孕育出熊貓崽崽在蘇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兩位"使者"在蘇聯待了半天,一直都沒有要生崽崽的動靜。急切的蘇聯人不知道的是這對"青梅竹馬"年紀尚小還未產生交配的想法。長久沒有動靜促使蘇聯人懷疑起了它們的性別,後竟認定這兩位"來使"皆為雄性。
就這樣"磧磧"陰差陽錯的被送回了國,換取了另一隻雄性大熊貓"安安"。此時的他們並不知道原本的"青梅竹馬"經此一換真成了"好哥倆"。
更名改"性",異國配對
"磧磧"的首次包辦婚姻,便以認錯性別派遣回國告終。1958年,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以3隻長頸鹿、兩隻犀牛、河馬、斑馬等若干動物的"高價"向北京動物園換得大熊貓一隻。巧合的是這隻大熊貓正是回國後改名為"姬姬"的"磧磧"。
就這樣"姬姬"再次開始了它的異國旅,同時"姬姬"也是成為了中國史上,首隻也是唯一一隻以交換形式被送往外國的大熊貓。德默換得大熊貓後本該將其運往奧地利,卻因種種限制,無奈留滯途中。
說來也巧離開不到半年的她改了個名字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莫斯科動物園。經過稍許休整,德默帶著她又開始了"流浪",先是在德國法蘭克福動物園提供的臨時住宿稍作休息,後又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動物園短暫訪問,又於不久後訪做客德國柏林動物園。
大熊貓在德國雖稍露頭角,卻引起了異常轟動,讓整個柏林的人民為之"瘋狂",德國人民對於"姬姬"可謂是喜愛至極。
這隻四處流浪的"熊貓大使"於1958年抵達英國倫敦,後因英國人民對熊貓的"過度"狂熱,倫敦動物園最後以1.2萬英鎊將其徹底留在了英國。
落戶倫敦後"姬姬"改名"Chi-Chi",開啟她在倫敦的幸福生活。"流浪"的問題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姬姬"成年了,她開始進入發情期了。
動物往往無法之間訴說它們的感受,姬姬也不例外,她只能以暴躁的脾氣以及略帶殺傷力的行為告知人們她身處發情期的難受。
"Chi-Chi"開始對飼養員發起攻擊,或是揮掌相向,或是撕咬威脅。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她需要一個伴侶。倫敦動物園焦急萬分,當向北京的救援被駁回後,它們立刻想到了莫斯科動物園的"安安"。雙方開始交涉,卻因幼仔的歸屬問題一直停滯不前。
兩次"相親"失敗告終,卻不曉她已心屬"他人"
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多番談判,雙方達成協議,"Chi-Chi"也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專機。抵達莫斯科後在多方圍觀下,姬姬與安安進行了首次跨國相親。本以為一切難題就此解決,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便能迎來熊貓崽崽。
現實與想像總是大相逕庭的,兩隻大熊貓的相親並不順利,它們一見面便瘋狂的打鬥起來,想像中的跨國聯姻也在它們的大打出手之下宣告破滅。
無奈之下"Chi-Chi"被帶回來倫敦,後不死心的兩國想將它們再次配對,這一次是蘇聯將"安安"送了過來。兩方都期望再一次的相遇能讓它們擦出愛情的火花,可惜現實再一次讓他們失望了,兩隻熊貓之間並不來電。
"Chi-Chi"不肯交配,對雄性大熊貓大打出手,此等行為很快引起了人民的深思。不久有人似乎發現了問題所在,"Chi-Chi"自小便獨自輾轉各地,憑藉出色的外貌吸引了諸多人們慕名而來。
除了與"安安"相親,在數年的熊貓生涯之中與人類呆在一起的時間可以說是遠超於和熊在一起,加之"Chi-Chi"發情之時身邊並沒有雄性大熊貓,她便只能對著飼養員"搔首弄姿",長久以來便對人類產生了好感。而如今的種種跡象顯示她不願交配或許是喜歡上了人類。
至於究竟為何不願交配,她喜歡的是人還是熊?只有她自己知道,我們是不得而知了。1972年這隻四處"流浪",情路坎坷的大熊貓生命走到了盡頭,她病逝於倫敦動物園,享年18歲,至其逝世後被製成標本現存放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Chi-Chi"雖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它的形象時常因世界自然基金會而出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