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材質的被子最舒服,最溫暖,最好保養,最適合家人呢?
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問題。市面上,被子的填充材料有很多。傳統的有鵝絨、鴨絨、羊毛、棉花、蠶絲等。這兩年家紡區還多了些聽上去「很抽象」的被子。這幾天,記者以顧客的身份,逛了第二百貨、新華聯、歐尚、家樂福等商場超市的諸多家紡攤位,聽銷售人員講解其中的門道。另外,記者專門採訪了浙江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的楊樂芳教授。她和紡織材料打了20多年交道,專業特長正是紡織材料性能檢測與鑑別。
□通訊員王國英記者王穎
羽絨被
最大特點是薄、暖
買的時候主要看彈力和充絨量
記者在第二百貨的家紡區了解到,羽絨被,可以說是眼下最受寵的被子。
不過,羽絨被的價格也的確不低。商場裡2米寬的品牌羽絨冬被,打完折價格往往要3000元左右,最貴的記者看到有5萬多元的。
同樣是羽絨被,裡面的填充材料還分很多。楊樂芳說,主要分鴨絨和鵝絨兩大類,又分白絨和灰絨,另外還有鵝鴨混合絨等。有個簡單的標準,白絨比灰絨貴,鵝絨比鴨絨貴。
哪類人群相對不適合羽絨被呢?
「易敏感人群,尤其是有哮喘疾病的。羽絨被多多少少會有絨鑽出來。」楊樂芳這樣建議。
羽絨被怎麼選呢?
楊樂芳特別提醒一點:「別按傳統選被子的經驗看重量,羽絨被手感都不會太重。關鍵要看,充絨量有多少。好的羽絨被,應該是輕盈蓬鬆的,像一朵朵雪絨花一樣,能捕捉到很多靜止空氣,很好地保暖。」
正規的羽絨被上會有標籤,標明充絨量、毛片量等數據。充絨量越高、毛片量越低,品質越好。
化纖被
主婦往往「不屑一顧」
專家挺推薦:價格實惠,保暖好
說起化纖類被子,很多主婦總是「不屑一顧」的,覺得檔次太低。
採訪時,記者問了10個40-50歲的主婦,提到化纖被,都表示不會選。
令人意外的是,楊樂芳說:「化纖材料合格的話,這類被子性價比很高,蓬鬆度好,保暖,保養又簡單,是很好的選擇。而且,敏感人群尤其是哮喘病人,也可以用合格的化纖類被子。」
化纖類被子的細分種類有很多,有意思的是,記者注意到,幾乎沒有商家會直言填充材料是化纖,而是冠以很多「天然的」或者「高大上」的名字。這裡面又有什麼名堂呢?
楊樂芳解釋說,像大豆纖維被,不是說全部用黃豆做成的。通俗講,是從豆渣中提取出一部分植物蛋白嫁接到化纖材料中去,植物蛋白的含量一般在35%-45%,牛奶蛋白被是在化纖材料中加入一定的動物蛋白。這兩種,是這兩年新走紅的化纖類被子,價格比太空棉和絨絲被貴。
那化纖類被子怎麼挑選呢?
「化纖類被子的可塑性強,能添加很多功能。比如,可以讓被子有遠紅外功能,和人體有更好的熱互動;添加了蛋白質,和肌膚更相親。而且,防蟲、防潮功能都比羽絨、羊毛、蠶絲這些天然材質的被子要好。而且,化纖類被子基本不吸收水分,不易潮。」
楊樂芳的建議是:包裹的面料最好選棉質的;再是看填充材料的具體材質、分量、均勻度和手感。化纖的品質好壞很重要,在品牌中選,如果有異味的話,不要購買。
棉花被
天然實惠,睡著累
本地棉花近來便宜更划算
棉花被,可以說是最傳統的被子了,也是使用率最高的。
不過,記者在幾家商場轉下來,發現棉被芯的比例不高。用一個銷售的話說:「棉被價格賣不上去,和蠶絲、羽絨沒法比,利潤也低。棉被,寧波人還是喜歡真材實料地去彈。」(本報2014年12月23日曾報導過寧波市區哪些地方可以彈棉花。)
楊樂芳說:棉被的優點很明顯,材質天然,價格實在。但缺點也很明顯,密度比較大,蓋在身上感覺比較重,這點不太受年輕人歡迎。而且,回彈性差,睡了幾年,需要重新彈下。
街頭彈棉被的店子,往往打著新疆長絨棉的旗號。楊樂芳說:「新疆長絨棉佔棉花的比例只有10%左右,產量比較少,用來做棉被挺奢侈的,一般用在偏高檔的服裝中。」
去年,寧波本地棉花的價格降了些,如果要做棉被,還挺划算。自己彈床8斤重的冬被,總價在350元左右。
蠶絲被
貼身材質好,尤其適合春秋
銷售稱貓膩多,沒留口子的別選
楊樂芳說,蠶絲被最大的特點是親膚,很貼皮膚,睡起來貼身舒適,特別是睡覺時愛滾動的人,蓋著蠶絲被,會有「絲滑感受」,覺得被子「一直跟著自己」。
保暖性上,楊樂芳認為,春秋季足夠了,像寧波的冬天,如果不開空調,蠶絲被還是不太給力。蠶絲被一個很大的缺點是回彈性差,和棉花差不多,而且很難再加工。彈棉被的地方不少,彈蠶絲被就很少了。
多個家紡店的銷售都坦言:這幾年,蠶絲被的貓膩是最大的。說是蠶絲被,實際上蠶絲的成分很少,甚至沒有。一些蠶絲被,用類似棉花的短纖維來填充,只在表面用一層薄薄的蠶絲來偽裝。
那蠶絲被怎麼挑選呢?
1.看成分。看標識,包括商標、產品名稱、廠名廠址、規格、使用材料具體成分(應標明是桑蠶絲還是柞蠶絲以及蠶絲的含量)、等級、淨重等。籠統標著「純天然蠶絲」的往往有貓膩,正規標法應該是類似於100%桑蠶絲或80%柞蠶絲。
2.摸質感。好的蠶絲被有垂墜感,軟而貼身,而不是蓬鬆感。
3.看口子。目前市場上質量受到認可的蠶絲被品牌產品的四角或邊緣都留有拉鏈開口或察看孔,如果整張被子都被縫得嚴嚴實實或者說明是「絎縫被」,最好不要購買。
-挑被小貼士
你知道嗎?
空氣保暖性比羊毛蠶絲好
挑選被子不要求厚實
要求蓬鬆,有彈性
被子越厚越暖和,這是很多人的觀點。
家紡店的銷售也抱怨:顧客來買被子,經常被問「幾斤重」「夠厚嗎」?年齡大些顧客特別關注被子的分量。
實際上,被子的暖度取決於多種綜合因素,如填充物的類型及數量,加工工藝,甚至縫製方法都有影響。
採訪中,楊樂芳也多次提醒市民:「挑選被子,不要求厚實,而要看蓬鬆度,彈性。」
為什麼呢?她翻開一本專業書,在材料導熱係數部分,寫著空氣為0.026、棉為0.071左右、羊毛為0.052左右、蠶絲為0.05左右。數值越小,保暖性能越好。
空氣的保暖最好,這可能「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那難道什麼都不蓋最好?
「什麼都不蓋,那是流動的空氣,在不停運動,當然起不到保溫作用。被子裡捕捉的,是靜止空氣。」
「空氣的保暖明顯高過羊毛、棉等。為什麼羽絨被、七孔被等保暖性能好,因為能捕捉到更多的靜止空氣,可以更好的導熱保溫。被子的填充材料蓬鬆、彈性好,也就能捕捉到更多靜止空氣。」
各類被子的優缺點看這裡
冬被黃金搭檔:
羽絨被芯加拉舍爾被套
記者也請楊樂芳對各種材質被子做了個整體比較。這裡的化纖,是指有7孔或9孔的。
1.保暖:羽絨>化纖>蠶絲>棉花
2.輕巧:羽絨>化纖>蠶絲>棉花
3.透溼:蠶絲>羽絨>棉花>化纖
4.貼身:蠶絲>羽絨>棉花>化纖
5.價格:羽絨>蠶絲>>棉花>化纖
楊樂芳和分享了自己家的床品。
家裡的墊被以化纖類居多,絲絨被是個好選擇。
蓋被的話,化纖類也是個性價比高的好選擇。
不太在乎價格的話,春秋季的黃金搭檔是棉被套加蠶絲被芯,輕盈、貼身、透溼氣。冬天的話,黃金搭檔要數羽絨被芯加拉舍爾被套(材質一般為腈綸,採用的拉舍爾織法)。這樣,既享受了羽絨被的輕盈蓬鬆與保暖,心理上又覺得有些「厚實」感,又不會覺得過重。
一床好被子價格不低,而且佔地也大,是個收納的難題。
因此,銷售們也推薦顧客可以考慮組合式的子母被,春秋季可以蓋其中一條,冬天可以合起來。市面上,3+5斤,2+4斤這樣的子母被尤其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