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觀測到最小的「侏儒行星」,距離我們最近時只有3億公裡

2020-10-03 天文observation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行,但實際上在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很多個頭較小的天體,它們也在像八大行星這樣規律地圍繞太陽運行,只是由於個頭較小,而且還沒有完全清除軌道上的一些其他天體,因此沒有被歸納入行星的行列。

由於個頭較小,矮行星又被叫做「侏儒行星」,最著名的矮行星就是冥王星了,它本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從行星中除名,原因就是冥王星個頭太小,軌道太偏、也並沒有完全清除軌道上的其他星體,因此不被認為是行星。

太陽能系統-冥王星。它是一顆矮行星在柯伊伯帶

矮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但質量足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所以矮行星通常也是圓球形狀,它也圍繞太陽這樣的恆星運行,而不是圍繞行星運行,不過這樣的星體還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其質量還有繼續變大的可能,而且軌道大多比較偏,不能以接近圓環狀圍繞恆星運行,軌道甚至會與其他大型星體重合,比如冥王星,它的部分軌道甚至在海王星的軌道以內。

近日,天文學家們觀測到了目前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健神星,歐洲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利用位於智利ESO帕拉納天文臺的超大望遠鏡發現了它。這顆星體的直徑只有430公裡,位於小行星帶中,它的特徵和矮行星定義十分符合,如繞太陽運行;不是衛星,而且與行星不同;沒有清理軌道周圍區域;質量足以讓自身重力把星體拉成圓球形。因此,天文學家們認為健神星是迄今為止發現了最小的矮行星。

健神星位於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中,是其中的第4大星體,本屬於黑暗的C型小行星,它被認定為矮行星,也代表著小行星帶中的矮行星數量會增加,它的軌道位置分布在2.82天文單位的柯克伍德空隙之外,與太陽的距離在4.5~4.8億公裡之間,離我們地球最近時在3億公裡左右,這顆星體非常暗淡,在大部分衝的時刻,健神星的視星等大約是+10.2等,它的密度較小,比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密度還要小一些,但是仍然佔據了整個小行星帶2.3%的質量。不過小行星帶中最大的矮行星是穀神星,直徑大約950公裡,佔整個小行星帶質量的1/3左右。

相關焦點

  • 與「外星生物」在此約會——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穀神星探秘
    在我們生活的太陽系裡不僅有我們熟知的八大行星,還有五個默默跟隨我們一起同行的小夥伴,我們稱他們為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乍聽起來,我們人類有點「藐視」這些「小傢伙」其實他們也沒有多渺小,他們的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
  • 美媒:天文學家觀測到疑似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來源:經濟日報美媒稱,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高對比度系外行星研究儀器(SPHERE)發現,小行星健神星可以被歸類為矮行星。健神星是小行星帶中僅次於穀神星、灶神星和智神星的第四大天體。天文學家發現,健神星是球狀的,有可能取代穀神星,成為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28日報導,作為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健神星滿足了被歸類為矮行星的四項要求中的三項:繞太陽運行,不是衛星,而且與行星不同,它沒有清理軌道周圍區域。最後一項要求是,它的質量足以讓自身重力把它拉成一個大致的球形。
  • 最近距離3.5億公裡!小行星是怎麼找到的?
    由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1個天文單位(約1.5億公裡),也就是說這顆編號為281880的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最近距離超過3.5億公裡!如此遙遠的距離,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並定位它的呢?尋找小行星有什麼用處?我們今天就來討論這個話題。小行星帶與小行星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因為太小被歸為矮行星。
  • 離我們最近的三合星是半人馬座α,距離我們最近的四合星在哪兒?
    比鄰星離我們約4.22 光年,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相當於399233億公裡。如果用目前人類最快的宇宙飛船到比鄰星去旅行的話,來回就得17萬年,宇宙之大可想而知,雖說是「比鄰」其實遠在天涯!根據天文觀測,距離我們最近的四合星系統位於御夫座,學名御夫座α星,中名五車二。御夫座是冬季北天星空中的主角,在夏天是看不到的。五車二也是北天著名的亮星,也是全天第6亮星,它距離我們42光年。肉眼看上去,五車二似乎就是一顆單獨的恆星,視星等約為0.08等,但是,這其實是你的眼睛騙了你,五車二真不是你的眼睛看上去那麼簡單。
  •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或存在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史蒂芬-霍金、尤裡-米爾納以及馬克-扎克伯格執掌的董事會提出了一項新的舉措,推出了Starshot計劃,試圖花20年的時間前往距離地球最近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其也稱為比鄰星。目前天文學家已經被目光投向距離我們最近的幾個恆星系統,觀測它們系統內的行星世界。
  • 目視最亮的恆星是太陽,因距離我們最近,距離第二近恆星卻看不到
    太陽系中星體很多,但是恆星只有太陽這一顆,要尋找另外的恆星,就只能去另外的恆星系統了,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是比鄰星,它位於南門二( 半人馬座a星)三合星系統中,比鄰星是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只有4.22光年(399233億公裡),但是即便是乘坐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船,去一趟也需要17
  • 距太陽3.4億公裡!哈勃望遠鏡觀測到轉速極快小行星在拋射物質!
    根據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天文臺的最新數據,一顆小小行星在高速旋轉過程中被捕獲,它的旋轉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拋出了一些物質。其實早在1988年,這顆4公裡寬的小行星曾多次被觀測到,但這些尾巴的碎片是它解體的第一個證據。
  • 天文學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身邊發現「超級地球」
    藝術家描繪的「巴納德星」和「巴納德b」行星。ESO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身邊存在一顆質量至少為地球3.2倍的行星,一個所謂的「超級地球」。這顆冰凍的行星,是距離最地球第二近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主星名叫「巴納德星」,距離地球僅6光年。這顆行星的發現者,同時也是半人馬座比鄰星身邊行星的發現者。新發現的這顆行星被命名為「巴納德b」,公轉周期大約是233天。其宿主恆星「巴納德星」是一顆紅矮星,表面溫度較低,質量較小。在「巴納德b」上,「巴納德星」看起來應該相當昏暗。「巴納德b」從「巴納德星」那裡接收到的能量,僅相當於地球所受太陽能量的2%。
  • 發育階段的行星首次被科學家觀測到!
    類似於恆星的形成,原始行星盤中的氣體和塵埃形成了許多團塊——它們相互間發生碰撞、增大和冷凝,直到它們形成行星。這些原始行星盤的巨大無法想像,可能跨越了數十億公裡。通過跟蹤三顆年輕的恆星,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天文學家獲得了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原始行星盤的最新圖像。
  • 除了太陽,就數這顆恆星距離我們最近
    除了月亮這個星球之外,就是金木水火土和天王星這幾大行星了,恆星之中,太陽距離我們最近,當然它不能算夜空中的星星,那麼夜空中的恆星哪個距離我們最近呢?是最亮的天狼星嗎?不是的!天狼星距離我們大約8.6光年,而有一顆恆星距離我們只有4.22光年,它就是比鄰星。
  • 迄今最遠!新地平線號即將到達距離太陽近65億公裡的未知世界!
    科學家都在緊張地期待這一刻的到來,在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月1日凌晨左右,「新地平線」宇宙飛船將在3500公裡(2200英裡)的高空飛越未知的世界(Ultima Thule)。此時,Ultima Thule距離太陽近65億公裡(40億英裡),這將是迄今為止最遙遠的一次行星飛越,也是首次近距離觀測到類似的太陽系天體。
  •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行星誕生景象,重現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刻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VLT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正在誕生的行星。放到咱們熟悉的太陽系中,這顆行星距離中心的位置,大概和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相當。太陽系形成於46億年前,科學家無法觀測到當時的景象。
  • 距離太陽最近的星球——水星
    距離太陽最近的星球是水星,它在距離平均5791萬千米的地方繞日而行,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直徑只有4879千米長。水星以羅馬商業之神而命名,羅馬商業之神跟希臘的神使赫爾墨斯——報信之神一樣。因為水星缺少大氣層,所以它的黑夜部分會有許多太陽熱量逃離到太空中。在午間時分,水星的赤道溫度可以高達700開氏度(即426攝氏度),但它的黑暗部分溫度則為100開氏度(即﹣173攝氏度)。水星不是太陽系中最熱的星球,金星才是。金星的大氣層的熱量捕捉能力十分強大,因此也使星球的溫度能夠高達735開氏度(即461攝氏度)。
  • 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發現 「超級地球」
    這是迄今為止使用到的最廣泛的數據集之一,它涵蓋了20年的觀測數據。藝術家描繪的「巴納德b」行星表面風光以天文學家巴納德之名命名的「巴納德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其年齡大約是太陽的兩倍,不怎麼活躍。在夜空中,巴納德星是夜空中移動最快的星。
  • 天文學家是如何測量天體的距離的呢?
    原標題:找一把「尺子」,丈量星辰大海 天文學家找到的距離最遠的天體,已經接近可觀測宇宙的邊緣,也即100多億光年之遙。但你有沒有想過,這麼遠的距離,天文學家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近日,利用克卜勒望遠鏡數據,天文學家又發現一顆與地球個頭相仿的行星K2-229b。這顆行星距離地球2.6億光年,即24萬億公裡。
  • 研究表明:銀河系至少有3億個地球,最近距離僅20光年!
    在之後的若干年裡,人類又發射了若干個探測器探索了太陽系所有行星,連後來被降格成矮行星的冥王星都被新視野號抵近拍攝過了,但在「尋找地外生命」這一項上還是一無所獲。種種證據都表明,太陽系目前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 美國「新視野號」距離地球有69億公裡 觀察恆星在太空中的位移
    近日美國航天總署再次發布喜訊,目前「新視野號」的位置距離地球有43億英裡(約69億公裡),其所拍攝的照片首次清楚呈現了「視差效應」,代表人類可從地球及新視野號拍下的照片觀察到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在太空中的位移。「視差效應」(Parallax effect)指的是因為距離而產生視差的效應,科學家常利用「視差效應」來測量恆星與地球的距離。
  • 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統是如何被觀測到的?
    這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根據行星經過恆星正前面測得恆星極微小的光度下降而得知行星存在的方法。由於質量小的行星不自身發光,且在明亮恆星的附近,因此我們想直接看見行星是不可能的。目前只能藉助間接方法來得知系外行星的存在,本文簡略講下。2013年1月2日: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可能包含多達4,000億顆系外行星,這幾乎是每一顆恆星都有一顆行星.圖:ESO/Y.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那麼有人問,天問一號是否是至今我們發射的距離地球飛行距離最遠的一顆太空飛行器呢?其實不是,300萬公裡的距離,早在8年前就已經被打破。到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其實是嫦娥2號。嫦娥2號是嫦娥1號任務的備份。嫦娥1號發射成功,首次環繞月球飛行。因為軌道控制精準。到最終完成所有任務,有控墜落到月球表面,仍然有相當的剩餘燃料。這樣直接墜毀實在太可惜。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了超過200個小時,距離地球已經超過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3000N發動機工作了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那麼有人問,天問一號是否是至今我們發射的距離地球飛行距離最遠的一顆太空飛行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