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有一種口味獨特的老鷹,有蝸鳶地方,專吃福壽螺,讓福壽螺不能泛濫

2021-03-01 六維自然

  在外來物種中,福壽螺已成為世界性的外來入侵生物,在北美、亞洲、非洲等幾十多個國家地方都有分布,而在福壽螺的原產地,中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福壽螺就不能泛濫,因為這裡有很多其天敵,其中就有一種口味獨特的老鷹——蝸鳶。

  在鷹科猛禽中,老鷹的種類繁多,食物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專吃魚的魚鷹,專吃猴子的食猿雕,專吃蛇的蛇鷹等等,而蝸鳶的棲息地分布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活動在沼澤,湖泊和有水域的地區,本以為它們也會以魚類為食,卻想不到是以蝸牛屬的福壽螺為主要食物。

  蝸鳶與魚鷹、食猿雕、蛇鷹等,由它們的名字,幾乎就可以知道它們最喜歡的食物,蝸鳶最喜歡捕食的食物就是蝸牛中動物,特別是福壽螺,當然蝸鳶作為一種中型猛禽,也會捕食其它獵物,偶爾會捕捉海龜,在乾旱時期也捕食小型哺乳動物。

  福壽螺作為廣泛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主要原因就是福壽螺的繁殖能力太強,有水的地方,幾乎能生存,而在生態鏈上,有蝸鳶地方,蝸鳶專吃福壽螺,讓福壽螺不能泛濫,畢竟進化出這樣技能,不怕沒有食物來源,所以蝸鳶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福壽螺的數量。

  蝸鳶專吃福壽螺,這也是大自然的選擇,一方面是福壽螺繁殖能力強,同時螺殼鋒利,對其它獵食者有一定防禦能力,而蝸鳶的鳥喙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可以很好破壞福壽螺的螺殼,所以福壽螺在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在當地因為有鷹隼類為其天敵,危害不明顯。

  蝸鳶是福壽螺的天敵,可以很好控制福壽螺,而由於溼地表面積減少,加上農藥和有毒物質的危險,蝸鳶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都遭到破壞,蝸鳶種族數量迅速減少,列入低危,雖然暫時是無生存危機的物種,但依然需要得到關注和保護!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喜歡大自然奧秘者!

相關焦點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大理「地毯式」除螺
    圖為洱海沿岸木樁上的福壽螺卵。 黃小桐 攝中新網大理7月11日電 (胡遠航 黃小桐)福壽螺入侵洱海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11日走訪洱海發現,沿岸蘆葦、木樁、石塊上,都能找到一簇簇粉色顆粒狀的福壽螺卵。
  • 吃福壽螺會導致寄生蟲入侵大腦?
    最近豆瓣上有個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一位女士在懷孕期間做了六次腰部穿刺,打了近300次吊瓶,吃了十幾盒打蟲藥,因為藥物和激素作用導致身體變形,最後被迫進行了藥物人流!而引起這次悲劇的原因要一直追溯到該網友今年2月底的蜜月旅行,在此期間誤食福壽螺,導致寄生蟲入侵腦部。很多看到這篇帖子的一些網友感到十分恐懼:我也吃過福壽螺,會不會也有危險?
  • 入侵生物—福壽螺,可能是下一個泛濫成災的水葫蘆
    而又因為福壽螺在引進中國之後,沒有天敵,生存環境好,又加上福壽螺自身超強的繁殖能力,到今天,福壽螺在國內已經十分的失控了。查閱資料說,福壽螺每年7-8月是產卵高峰,每隻雌螺能產500-800個卵。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這些卵基本上都能順利的長成新的福壽螺,然後螺生卵,卵又成螺,螺卵,卵螺,真的只怕會無窮盡......
  • 柯橋河岸邊粉紅色小花狀的東西是福壽螺卵 這種螺不能吃!含有寄生蟲
    和鄰居們交流後,她才得知這種長相酷似「蠟燭油」的小圓球其實是福壽螺卵。「我們已經接到不少電話了,都是來諮詢、反映福壽螺的情況。」區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福壽螺是一種危害性的外來物種,不能食用,希望大家抓住現在這個物理清除福壽螺卵的好時期。」近日,區疾控中心已在全區展開排查,目前已發現大部分鎮街都出現了福壽螺和福壽螺卵。
  • 喜歡吃螺的人注意了!害網友流產的福壽螺,最好別吃
    看要點就夠了):有微博網友稱自己「誤食福壽螺,導致寄生蟲入侵腦部」。雖然事件本身還有待核實,但福壽螺確實會傳播一種叫廣州管圓線蟲病的寄生蟲病。除了福壽螺,中國人餐桌上最常出現的螺類——中國圓田螺、褐雲瑪瑙螺等,都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人吃了沒煮熟的感染螺,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就會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 女子誤食福壽螺被迫流產 愛吃螺的人士如何辨別
    核心提示  這幾天,一條新聞刷屏網絡:一位姑娘在蜜月時誤食了小吃攤上的福壽螺,導致寄生蟲入侵腦部,治療無效後被迫流產。廣西人愛撩螺、嗦螺是出了名的,可能很多人還特別愛吃這種個頭大的福壽螺,在這裡還是要特別提醒一下您,福壽螺還是別吃了!
  • 不能吃!這種「螺」大面積爆發,一隻藏有6000條寄生蟲!
    如果誤食福壽螺會有多可怕? 一隻螺藏有6000條寄生蟲,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據了解,當年北京曾有一個餐館多人因食用福壽螺後致病!!
  • 福建人常吃的「田螺」可能是福壽螺 未煮熟或致死
    @鄭笑靨:坐標北方,我們這裡七八年前有一個餐廳主推福壽螺,客流量超大,而且好多人選擇去那裡辦宴席,我感覺自己都去過七八次了,後來火了幾年之後出了事,好像是群體食物中毒(可能是和投稿一樣的症狀)。@一罐脫脂奶粉:我們生物老師說過,會有店家把福壽螺當成田螺賣,但是福壽螺裡面有寄生蟲,高溫也很難殺死,所以我從聽過開始就沒吃過,感謝我們老師福壽螺可怕在哪裡?
  • 「福壽螺」又出事了 龍蝦田螺千萬不能這麼吃
    想知道我吃的這個是不是傳說中的福壽螺最近福壽螺很火啊,這是田螺還是福壽螺,傻傻分不清楚啊…這兩天滿微博的福壽螺嚇得我趕緊把上次吃的照片翻出來看看害怕彼此信任沒了,愛得很累」直著直著就~~:「看了福壽螺事件的新聞覺得好可怕 那螺獅粉還能吃嗎 今天下午還想著在網上買螺獅粉吃呢」i可以吸的cc:「昨天強忍著肚子痛吃了點田螺和小龍蝦,本來沒啥事,但今天看刷微博看到福壽螺的事現在頭痛到爆炸」這一切都源自日前的一則網絡爆料:一個微博網友po出了她的經歷:半年前,她在蜜月旅行時誤食了福壽螺,導致寄生蟲入侵腦部
  • 湖南福壽螺泛濫 危害60萬畝稻田損失2800萬元
    生物鏈一物降一物 稻鴨養得少湖南福壽螺成災  湖南日報9月9日訊 我省再次拉響外來生物入侵警報,這一次是福壽螺。記者今天從省農業環保站獲悉,因稻鴨養得少,福壽螺危害郴州60萬畝稻田,造成糧食減產2000萬公斤,經濟損失達2800餘萬元。
  • 混得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還沒開始泛濫,就被吃了
    我們中國美食的種類可以說真的是有很多種的,相信大家應該都是這麼認為的吧,我們中國可以說是有很多吃貨的,我們的這些吃貨可以說在他們心目當中,只要好事都能夠稱得上是美食,美食,其實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只要是好吃就行,當然我們中國的吃貨可不管食物是什麼,只要是好吃就能夠吃可能大家應該在新聞當中經常會看到國外受到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就比如說澳大利亞的兔子開始泛濫,還有哪個地方的海老鼠也遭受到了入侵等等之類的,
  • 福壽螺都被大家拿去賺錢了,怪不得越來越少了
    理由很簡單,就是賣家信誓旦旦的說是現去田裡抓的福壽螺,發給朋友的卻全部是田螺。經過跟賣家的再三溝通,賣家一直咬死發給朋友的是福壽螺,朋友覺得自己眼睛還不瞎,就把賣家投訴了。田螺曾經被各大網絡報導的泛濫的福壽螺,如今盡然都銷售到了網上。只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福壽螺很可怕?海寧農經局今天發通知了 真相在這裡
    福壽螺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水溫低於5℃就不能存活,所以在北方地區很難自然過冬,而在南方地區就表現出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而且它繁殖速度很快,一年可產卵20~40次,每次含卵200~1000粒,年產卵量3~5萬粒,因此迅速擴散於河湖與田野。福壽螺適宜在清新的淺水中生活,喜清不喜髒。我市這幾年河道水質有顯著改善,更加利於福壽螺生長繁殖。
  • "連中國吃貨也束手無策的""福壽螺""到底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前幾年的時候福壽螺很受吃貨們的喜歡,但是後來福壽螺就逐漸消失了,這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1、福壽螺像小龍蝦一樣,身體裡面的細菌特別多很多人都喜歡吃小龍蝦,但是大家都知道小龍蝦的頭部是完全不能吃的,因為他頭部裡面有很多的細菌和寄生物質。這些東西如果被我們吃到腸胃裡面,以後就會讓我們身體得病。福壽螺就像小龍蝦一樣,身體裡面的細菌特別多,最主要的是有寄生蟲。
  • 人螺大戰:人不吃 螺猖狂
    眼下在贛州,備戰春耕的農民們和當地植保部門掀起了一場「人螺大戰」。而專家表示,福壽螺多,主要是因為人們不再吃它。由於福壽螺已逐漸對一些藥物產生耐藥性,要想在短期內消滅它有困難。文、圖/本報記者 肖歡歡贛州市信豐縣大阿鎮農技植保站站長劉玉生最近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有農民上門「討教」殺滅福壽螺的妙方,不過他坦言,辦法不多。
  • 魚友故事:魚缸爆藻,千萬別用福壽螺
    攝影丨fzuliwei 不知道信了哪個半斤八兩的兄弟推薦,他買了十隻福壽螺,希望通過生物方式去除藻類兩個星期過去了,福壽螺並沒有除藻,而是在吃水草葉子。 他看著培育了好幾個月的草缸不但藻類密布,連水草也殘破不堪,只好扔掉福壽螺,找其他魚友求助。
  • 瀏陽或再現「福壽螺災」 30畝禾苗一夜被毀(圖)
    ,身後的4畝秧苗都被福壽螺吃光。兩側的水渠、稻田裡,到處遍布著黑色的福壽螺,渠道邊上的紅色卵塊也十分醒目。許必勝家稻田裡,綠芽禾苗稀疏,被啃噬過的禾苗變黑,到處遍布細小福壽螺,反倒更像是飼養福壽螺的水域。  許必勝說,以前見一個撿一個,這次他無論如何也撿不盡,使用農藥殺了一次。噴灑農藥時,有點效果,福壽螺泛白,但第二天來看時,稻田裡仍然遍布著遊弋的福壽螺。
  • 福壽螺並非不能吃 一定要燒熟煮透殺死寄生蟲
    上海水產研究所水產專家陸錦天介紹,生食或半生食螺類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要把螺類徹底燒熟煮透後才能食用。  2006年福壽螺就曾惹禍  今年二月底,網友「鄭一諾er」在旅遊時,吃了幾個商家所謂的「洱海田螺」,沒想到回去就發燒、腿疼、出現細菌感染症狀,此後病情繼續加重,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即福壽螺攜帶的寄生蟲。
  • 福壽螺並不是給人吃的,人工繁殖技術,成螺飼養及幼螺培育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福壽螺,這種螺類跟田螺十分的相似,但是切忌,它有「毒」不能給人類吃,福壽螺的身上有著一種叫做廣州管圓線蟲的寄生蟲。廣州管圓線蟲可破壞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腦膜腦炎,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強硬等症狀,重者痴呆死亡。以前因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而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病例時有發生。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說回來,其實我們也有很多外來物種入侵我們本地。第一種就是清道夫魚,清道夫魚原產巴西流域。這種魚專吃其它魚的魚籽,嚴重影響魚培育下一代,結果就是池塘主們非常厭惡這種魚,一個池塘裡面有一條這樣的魚就糟了,這意味著快過年的時候,池塘裡面沒什麼收穫。清道夫能消滅水中的垃圾,吃魚類排洩物,吃垃圾,讓有的吃貨們覺得非常不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