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20:10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錢海飛
最近,好多朋友反映,朋友圈都被這「小東西」給刷屏了!說它既有寄生蟲危害、又嚴重影響水環境,有的小夥伴一見到它和粉色的卵就心驚肉跳!
還有不少市民通過12345海寧政務熱線,向農經局進行反映。半個月以來,市農經局已經連續收到五六起關於福壽螺的情況反映。
情況究竟如何?發現了這種螺如何處理?今天,海寧市農經局下發《關於做好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知》。
關於福壽螺的真實情況,今天就跟著報姐一起,通過農經局專家的解析,看一看它的前世今生~
80年代初我國南方引進作養殖食用
福壽螺原產地為南美洲亞馬遜流域,80年代初我國南方地區引進作為養殖食用的水產品,但因其味道、口感不佳等原因,最終被市場和養殖戶淘汰。
福壽螺作為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瓶螺科的典型代表,是田螺的洋親戚,所以長得和田螺有點相似。不過如果仔細辨別,也很容易區分。
對比螺口、螺尖,兩者區別一目了然
近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及江西、湖南、雲南等地都見有福壽螺相關報導。它能擴散如此之快,和它的生物習性有關。
福壽螺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水溫低於5℃就不能存活,所以在北方地區很難自然過冬,而在南方地區就表現出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而且它繁殖速度很快,一年可產卵20~40次,每次含卵200~1000粒,年產卵量3~5萬粒,因此迅速擴散於河湖與田野。
福壽螺適宜在清新的淺水中生活,喜清不喜髒。我市這幾年河道水質有顯著改善,更加利於福壽螺生長繁殖。不過不止我們海寧,其他周邊縣市的福壽螺也有大面積繁衍。
福壽螺繁殖的區域,在河岸、木樁和植物莖葉上往往能見到紅色的卵團。這些紅紅的小疙瘩,讓密集症恐懼者有一些不適感,外觀確實不討喜。
另外,福壽螺的危害主要是潛在的寄生蟲威脅和生態影響。
對於前者,其實大家不用太過恐慌。如黃鱔、田螺、牛蛙等眾多淡水水產品,因為生活環境和生長習性關係,本身都有一定的寄生蟲威脅。但是食用時,只要完全煮熟,就能有效避免寄生蟲感染。
就算直接接觸福壽螺,一般也不會有寄生蟲威脅。海寧地區一直沒有食用福壽螺的習慣,但是其他地區有將福壽螺作為小吃或有不法商販將其冒充田螺。
如果食用福壽螺,切記一定要煮熟煮透!
對於後者,更需要引起重視。福壽螺會攝食水生植物的莖葉,所以如果泛濫,會嚴重影響河道水生植物(浮床植物)的生長。尤其對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的幼苗而言威脅更大。
應對措施有這些
到目前為止,我市尚未發現該物種對作物、水生植物或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危害,說明其生物量及生物關係還處在正常的生態系統平衡中。當然,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我們也不能對他完全放鬆緊惕。如果有進一步泛濫趨勢,就要採取措施進行控制。
要想完全消滅它很難,沒有好的辦法,但是控制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①稻田、菜地裡要嚴防死守,一旦發現可以用清螺淨等滅螺藥物進行殺滅。
③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福壽螺的天敵。比如烏龜、甲魚、鴨,以及青、草、鰱、鱅、鯽、鯿等常見魚類也都會捕食。利用食物鏈關係,在河道中加強魚類增殖放流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總而言之,只要能把福壽螺生物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就不會對水域環境造成很大的威脅,咱們也沒必要非得趕盡殺絕。
最後,記者再對農經局的說法劃個重點~
一旦發現福壽螺,市民不必對此過分恐慌,到目前為止,我市尚未發現該物種對作物、水生植物或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危害,說明其生物量及生物關係還處在正常的生態系統平衡中。
如果市民食用,一定要充分煮熟,才能殺死寄生蟲。接下來正採取投放魚苗、打農藥等方式,落實對小微水體等福壽螺容易爆發區域的防控。
就像美國五大湖「亞洲鯉魚泛濫」、澳洲「兔子成災」等——外來入侵物種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它和我們人類的經濟生活息息相關又相互影響。很多外來入侵物種一旦形成,後續治理就十分困難。所以關鍵重在源頭保護,我們要以此為鑑,警惕和避免新的外來入侵物種發生。
15033174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