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06:31 |海寧日報微信公眾號
趁著國慶假期,海寧市民繆先生去南苑菜場買了5隻大閘蟹,本想著和家人享受美味,卻不料心情反倒變壞了。
「買蟹的注意了,不管是梭子蟹還是河蟹,都發現有注水現象!奸商無處不在!」繆先生憤憤地對記者說。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國慶長假的一天,家住海寧市區南苑一裡的繆先生從南苑菜場買了幾隻螃蟹回到家中,準備清洗時卻發現其中一隻螃蟹身上竟然有一個洞,很像「針孔」。
「我當時心裡就有些不放心了。」繆先生告訴記者,「之前有太多的注水螃蟹的報導,我害怕自己也中了招。」
螃蟹煮熟之後,繆先生趕忙將有「針孔」的螃蟹打開查看,不料螃蟹身體的水分很多。
繆先生供圖
繆先生看到有「針孔」的螃蟹蟹殼裡水比其他的螃蟹要多得多,這讓繆先生更加認為自己買到了「注水螃蟹」。
之所以繆先生說不管是梭子蟹還是河蟹,都發現有注水現象,是因為繆先生的一個朋友之前買梭子蟹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梭子蟹上有「針孔」,而且一煮熟,一包水,跟蟹黃混合在一起,像蟹黃湯。
螃蟹身上為什麼會有「小孔」?記者帶著繆先生的疑問來到了海寧的南苑菜場。
看見有一個攤位上全是螃蟹,便走上前向攤主請教。攤主吳師傅賣螃蟹今年已是第二十個年頭,聽到記者的疑問,吳先生突然笑了起來,「這是不可能的,他買的都是活的螃蟹,如果注水的話早就死掉了。」
吳先生還特意拿出了幾隻梭子蟹和大閘蟹給記者看,記者發現「針孔」狀的洞很是常見。
吳師傅告訴記者,螃蟹腿和鉗上都有很多尖銳的刺,運輸過程中高密度地裝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碰,戳到別的螃蟹殼上,形成小孔,這些孔甚至會扎穿蟹殼,這基本上沒法控制。
所以蟹殼上「針孔」其實是螃蟹的傷口,而並不是注水形成的。繆先生打開有「針孔」的蟹,發現水特別多,這跟蟹殼上的「針孔」無關,只是一個巧合。
試驗!螃蟹「被注水」是否有可能?
雖然有「針孔」和沒「針孔」的大閘蟹,除了水分多一些,在口感上幾乎沒啥區別,但繆先生顯然對菜場賣螃蟹攤主吳師傅的說辭無法信服——哪有說自己賣的東西不好的道理?
那到底螃蟹「被注水」有沒有可能呢?為此記者特地從菜場購買了兩隻梭子蟹,還準備了針筒和水,實驗驗證繆先生的猜測。
用其中一隻梭子蟹的蟹腳刺向另一隻梭子蟹,發現只要稍微一用力就能在其腹部產生類似針孔的痕跡。即使在梭子蟹堅硬的外殼上,用同樣的方式也能留下類似針孔痕跡。
這說明菜場螃蟹攤主吳先生的說辭或是正確的,梭子蟹在大批量運輸中的確有可能因為相互擠壓留下傷口。
但這樣就能判斷「注水螃蟹」不存在嗎?我們繼續試驗。
實驗前,用秤稱了螃蟹的重量為199克。在針筒裡注滿50毫升的水後在螃蟹的腹部將針筒插入並將水注入螃蟹體內。發現,在給螃蟹體內注水的同時,針孔部位有水不停地反流出來。50毫升的水注完後又將其放在秤上,發現此時螃蟹重量為205克。5分鐘後螃蟹的蟹腳呈現僵硬狀態,嘴裡不停有氣泡吐出,沒有明顯的生命跡象。
從實驗結果看來,螃蟹被注水後生命力就有所下降,並且用注水來使螃蟹增重的效果並不明顯。
如果覺得這個試驗還不夠權威,看看下面的權威說法↓
官方實驗:浙江台州市椒江市場監管局和椒江消保委組織人員,在萬濟池菜場的免費快速檢測室內,在媒體記者、群眾代表和直播網友的共同見證下,曾做螃蟹現場打針實驗。
為了體現公正性,買螃蟹的是義工,並隨機買了3隻公蟹3隻母蟹。還是為了公正性,做實驗的是育才小學的生物老師:林老師。又是為了公正性,記錄數據的是義工小學生。
實驗設計是這樣的!
3隻螃蟹:一隻放著做對比,一隻打3毫升水,一隻打3毫升明膠。
實驗結果明白人都猜得到:3隻公蟹:10分鐘後,打膠的那隻奄奄一息,手指放進鉗子裡面都沒事。至於沒打那隻,原子筆都給它鉗斷了。3隻母蟹:打膠的不到10分鐘就歸天了。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增重問題,表格如下:
最後重量減去開始重量不等於注射的3克。因為螃蟹是活的,打再多的水也是無意義的,它會吐出來。
結論:為了增重而注水(或注膠)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螃蟹打針會賠得血本無歸!
記者特地諮詢了有關部門。得到回覆:不管怎麼樣,如果對買到的螃蟹有質量疑問,可以向12345政務服務熱線舉報投訴,執法人員會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
好螃蟹怎麼挑?
1、辨雌雄
俗話說:「農曆八九月裡挑雌蟹,九月過後選雄蟹」。因為雌雄螃蟹分別在這兩個時期成熟,滋味、營養最好。
公蟹的肚臍是尖形的,母蟹的肚臍是圓的。使勁摁下螃蟹肚臍,摁不動的或是微微隆起的,說明該蟹膏肥脂滿,摁下去感覺空或軟的,說明此蟹肉少,膘體不足。
2、看肚子
一隻發育良好且身體健康的螃蟹,背殼、腹部和人的頭髮一樣,表面是有光澤的。
挑選時,蟹殼要青、蟹腹要白,不能發黑;蟹尾要發紅或發黃,並且高高翹起,蟹殼部分與蟹臍的根部分離開、有滿漲感的話,說明蟹黃很多。
3、拽拽腳
一定要買腿腳完整的螃蟹,因為它的腿腳是否牢固,和它是否新鮮息息相關。
輕輕拉拽新鮮、健康螃蟹的腿腳時,會感覺的到有一點點彈力,還能被你拎起來;反之,非但無彈力可言,蟹腿還容易被拉斷,屆時,就等著商家和你算帳吧!
4、看螯足
凡螯足上絨毛叢生,都屬於膘足老健的螃蟹;若螯足絨毛稀少,則體軟無膘,這種螃蟹就別要了。
5、看腳力
如有可能,可給看中的螃蟹「鬆綁」,讓它橫行霸道一下。讓它走動走動,也是一種挑選好蟹的方法:爬行時,肚腹離地的或步履整齊有力的就是好蟹。
6、掂體量
是否是好蟹?掂一掂就知道了。把大小差不多的螃蟹拿在手裡逐一掂量一下,手感重的說明肉更多、蟹黃更滿。
7、透光看
將螃蟹置於陽光或燈光下背光觀察,透過陽光,蟹蓋邊緣不透光的則說明螃蟹肥滿,若透亮縫隙可見,則螃蟹比較空。
8、看活力
把螃蟹翻轉身來,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腿彈轉翻回的,活力強,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不久。
(原標題《吃螃蟹的人注意了!海寧有人發現一可怕現象!很常見! 》。編輯張藝萌)
1538951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