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7月3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當今網際網路時代無法避免的一個毒瘤,而這其中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更是數不勝數,並且迷惑性非常大。從「避孕藥餵黃鱔」到「大閘蟹注水」,這些謠言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和不滿,也對相關的產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
6月30日,農業部在北京舉辦了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日活動,在活動期間,農業部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十大謠言進行了曝光,下面IT之家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真相:
1、香蕉浸泡不明液體,吃了有毒?
農業部專家指出,蕉農用低毒殺菌劑侵泡香蕉,可以有效抑制香蕉有氧呼吸,利於遠距離運輸。
2、又紅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針?
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易腐爛,西瓜打針圖個啥?實驗證明,西瓜打針之後,口感酸澀、極易腐爛,這個夏天可以安心做個吃瓜群眾。
3、草莓空心是因為使用了激素?
影響草莓空心的因素有很多(品種、水分和肥料的供應、過度成熟和使用膨大劑),以空心為依據來判斷是否是「激素草莓」並不科學。
4、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藥的?
無籽葡萄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無種子的葡萄,另一個則是天然有種子的品種進行無核化栽培獲得的葡萄。農業部專家指出,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差異大,無核化栽培使用的植物激素對動物體不起作用。
5、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
農業部門進行全面排查,黃瓜「沾花」藥水是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非「避孕藥」。
6、蘑菇富含重金屬?
食用的蘑菇多是人工無土栽培,不會吸附到土壤重金屬。專家指出:市場上常見的大宗食用菌並不存在富集重金屬的情況。
7、豬肉裡有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
專家粉碎謠言:沒有「高溫都煮不死」的寄生蟲,豬肉裡面長「鉤蟲」實為肌肉組織。
8、45天出籠的白羽雞,是激素催大的嗎?
無雞不成宴,然而,網絡上流傳的「速生雞」卻頻繁刺激著消費者敏感的神經。專家指出,白羽雞之所以長得快,並非吃了激素,而是得益於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和科學的遺傳選種技術。
9、無良商販為增重出售注過水的「針孔螃蟹」?
現場試驗證明,給大閘蟹注水,螃蟹極易死亡,賠本的買賣誰做?
10、養殖黃鱔是用避孕藥餵大的?
專家指出,避孕藥餵黃鱔,不僅不能促生長,而且會造成高達50%以上的死亡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