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瀏陽北盛鎮邊洲村,村民許必勝在秧田中捧起一把福壽螺,身後的4畝秧苗都被福壽螺吃光。圖/記者 陳正
秧田隨處可見紅色的福壽螺卵。圖/記者陳正
紅網瀏陽5月28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肖洋桂)5月25日早晨,剛上任不久的瀏陽市北盛鎮邊洲村主任許移忠被村民一個緊接一個的「報案」電話吵醒。有村民的稻田禾苗,一夜之間毀於福壽螺之口。
當天摸底調查發現,24日晚發生螺害的稻田涉及七八戶村民,30餘畝。
5年前,當地及周邊鄉鎮也發生過類似事情,當年瀏陽市發動滅螺大戰,全縣10萬農戶撿螺摘卵190多噸集中銷毀。但幾年過去了,又逢適合生長繁殖的高溫多雨季節,當地福壽螺再次泛濫成災,農業部門已經入戶指導滅螺。
30畝禾苗一夜盡毀,稻田更像養螺田
「前兩天撈出了七八十斤,可還是有很多小螺。」27日上午,北盛鎮邊洲村村民許必勝站在自家門前的4畝稻田田埂前說,他今年68歲,年年種田,從沒見過這麼嚴重福壽螺災情。他記得福壽螺爆發是發生在24日晚的暴雨期間,25日清早他路過剛播種兩三天的稻田查看雨水影響情況時,發現「黑壓壓的一片」,「剛發芽冒綠的秧苗,一夜全不見了」。
這4畝稻田,許必勝拋了8斤谷種。為了撈回一點損失,他獨自在稻田裡撿福壽螺撿了兩天,然後一桶一桶地撒在田埂上,使勁用腳踩碎。
27日上午,十來米長的田埂上堆放著十多堆福壽螺,已經腐爛發臭。兩側的水渠、稻田裡,到處遍布著黑色的福壽螺,渠道邊上的紅色卵塊也十分醒目。許必勝家稻田裡,綠芽禾苗稀疏,被啃噬過的禾苗變黑,到處遍布細小福壽螺,反倒更像是飼養福壽螺的水域。
許必勝說,以前見一個撿一個,這次他無論如何也撿不盡,使用農藥殺了一次。噴灑農藥時,有點效果,福壽螺泛白,但第二天來看時,稻田裡仍然遍布著遊弋的福壽螺。
臨近的許必德家3畝稻田遭遇了同樣的侵害,張德興家臨河的3畝稻田也未能倖免。摸底調查發現,發生螺害的稻田涉及七八戶村民,30餘畝。
噴藥過後,魚死了,福壽螺還在
秧苗被啃光後,鎮村幹部和村民開始想方設法滅螺害。27日,瀟湘晨報記者在當地田間採訪發現,尚未播種的稻田撒了很多石灰粉。
暴雨過後,張德興在稻田裡撿拾出一擔福壽螺,並用農藥噴灑了一遍。稻田裡幾十條一兩寸長的魚被殺死,翻白躺在稻田裡,可福壽螺照常生長繁殖著。
許必勝稻田入水口插入了帶孔的鋁合金板。當天一大早,許必勝將自家蒸煮飯菜用的蒸籠墊對半剪成兩塊,分別插在水渠流到稻田裡口子處,希望能把福壽螺阻擋在外。雖然大的福壽螺被攔住了,小顆的福壽螺還是隨水穿過墊子上的小孔,流入到稻田裡。他現在不知道如何辦才好,如果馬上重播,擔心無濟於事。
張德興也計劃再播種一次,並已經重新購買了種子和肥料。他目前想先重新翻耕一次,撒上石灰,暴曬幾天後,再考慮是否播種。「如果播種兩次都不成,今年就會直接放棄種植了。」張德興說。
村主任許移忠透露,現在還沒有找到根治的辦法。因為田裡面的當時殺死了,但仍需要放水灌溉,渠道裡、河裡的又來了。據他介紹,撈刀河從邊洲村過境有4公裡長,撈刀河裡的福壽螺會通過渠道水漂進稻田裡,撈刀河裡的田螺顯然不能通過化學藥物來滅絕。
許移忠擔心,該村3千多畝稻田沿河兩岸分布,若不採取緊急有效措施,補種也無濟於事,村民將再受損失。
多地出現福壽螺蠶食禾苗情況
27日下午,瀏陽市農業環境保護站副站長周慶甦也趕到邊洲村等地實地指導村民防治辦法。周慶甦說,福壽螺生長繁殖主要與氣候有一定關聯,可能去年冬天氣溫不夠低,大量的福壽螺成螺及卵沒有在冬季凍死。
周慶甦說,早在22日、23日,瀏陽市農環站在大瑤鎮、沿溪鎮、北盛鎮等地調查發現,當地已經出現福壽螺蠶食禾苗情況。最嚴重的個別區域,如大瑤一農戶有三丘共五六畝早稻田秧苗已補種3次,仍被福壽螺啃食得所剩無幾。
23日,該農環站便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開展防治福壽螺。
周慶甦說,單片農田使用農藥等化學辦法可以起到明顯效果,但是成本較高,對環境影響大,建議最好是生物防治、無害藥物及物理方法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要一蹴而就不大現實,因為河道和水渠裡不能投藥。目前瀏陽市南川河、瀏陽河、撈刀河流域都出現了不少福壽螺。
「對於今年是否會出現比2009年更嚴重螺災,目前還無法比較,但農業部門已經在緊急調研採取措施當中。」周慶甦說。
引進
福壽螺1986年由瀏陽社港鎮一個體戶從廣州引進,後來分別於1987年、1994年、1995年、2003年從長沙、廣州等地多次引入官渡、澄潭江等鄉鎮,直到2005年還從江西上慄縣引進飼養。
泛濫
2007年,瀏陽市對福壽螺進行的摸底調查顯示,福壽螺的入侵面積為4.7萬畝,危害面積較小,僅為10餘畝。由於2008年元月份的冰凍天氣,福壽螺的越冬基數得到抑制,但在橋孔、涵洞等避風處卵塊較多,
2009年開春後,福壽螺開始肆虐,分別在瀏陽河、撈刀河、南川河等水系流域蔓延。
2009年之後,雖經多次滅螺行動,仍然無法根除。
習性
福壽螺喜生活在清潔的淺水中或附在水生植物莖稈上,也能離開水域短時間生活,在潮溼的地面上可爬行上百米遠,也能在水中緩慢遊泳,有利於其攝食。
福壽螺對環境溫度變化十分敏感,水溫在25-30℃時活動最為頻繁、感覺靈敏;夏季水溫達到33.5℃時行動遲緩,甚至藏於水底;水溫低於12℃時活動能力明顯下降,水溫在5℃以上可以越冬。福壽螺怕強光,多在夜晚浮出水面攝食。福壽螺食性較雜,偏食植物性飼料,如浮萍、禾苗等,尤其喜食含糖量較高的瓜果類,如甜瓜、西瓜等。
一隻成熟的雌螺經交配後每隔5-10天產一次卵塊,卵塊為粉紅色,氣溫恆定在28℃以上,約一個星期後便孵化出幼螺。剛孵化的幼螺就能爬行,跌落水中後群集在池、溝邊淺水處,逐漸適應水中環境。
[新聞回顧]
滅螺大戰
瀏陽市多年前就出現了福壽螺災情。2009年,也是發生在5月下旬,瀏陽市官渡鎮竹山社區被福壽螺蠶食稻田面積為36.3畝。為此,瀏陽市發動近年來聲勢最大、出動人數最多的一次滅螺戰役。分兩個階段共一個月的滅螺行動期間,瀏陽市共出動農戶撿螺摘卵10萬人次,累計收集福壽螺成螺160噸,卵塊36噸,共耗資52萬多元。
「2009年發動的全縣滅螺大戰,也只是降低了福壽螺基數。」瀏陽市農業環境保護站副站長周慶甦介紹說,那次戰役滅掉大批福壽螺後,第二年要好些,但之後整體形勢又是一年比一年嚴重。該市每年將防治福壽螺作為防治外來物種的首要任務。
2013年下半年,瀏陽畜牧水產部門監測到福壽螺卵片分布面積過大。為了防止福壽螺在一兩年內爆發,瀏陽多個地區於當年10月開始收購福壽螺卵,發動群眾滅螺,價格一度達到40元一公斤。與此同時,當地還在水裡放養福壽螺天敵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