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傍晚的最後一片晚霞灑落,科技創新在深圳這座改革前沿之城越發「閃亮」:智能變幻的燈光秀照耀全城,餐廳裡穿梭著機器人服務員,行人在街頭自助租車還車……在這裡,高科技、智能化已與生活緊密相連。
今年8月23日,海寧將接過深圳的2019IAIC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火把」,舉辦大賽專項賽暨信息安全高峰論壇。牽手深圳,高擎「火把」,這些激動人心的場景將在海寧一一實現。
未來,海寧將怎樣導入大賽全產業鏈資源,藉此無縫融入國家自主創新戰略布局,助力打造錢塘江畔的「科創新城」?7月9日至11日,記者趕赴深圳,感受它的智能創造之美,尋找推動海寧「芯」火燎原的動力源所在。
接棒深圳 國家級重磅賽事落地海寧
7月10日,在中電智谷國際智能硬體創新創業集聚示範區智能硬體創新成果展上,一個不斷發出「滴滴滴」聲音的物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個物品名為「淺水小白」,看似一個小機器人,可聲光同步報警,快速定位,是一款兒童智能防溺水報警設備。據了解,目前尚處於樣品研發階段的「淺水小白」,或將於下個月來到海寧,出現在2019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海寧專項賽的現場,一展「智能」風採。
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簡稱IAIC大賽)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主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阿里雲特別支持,中電港和iCAN國際聯盟承辦的國家級重磅級賽事。
首屆IAIC大賽於今年4月9日正式啟動。作為其中一個專項賽事承辦地,啟動儀式上,我市尖山新區(黃灣鎮)與杭州灣生態智造新城共同接過旗幟,按下了「中國芯」來到海寧的倒計時。
2019IAIC大賽專項賽落地海寧,海寧方代表(右)在授旗儀式上接旗
大賽以「用中國芯點亮未來」為主題,設置北鬥導航、信息安全、物聯網、人工智慧四大參賽方向,其中以「信息安全」為大方向的專項賽將在海寧舉辦。大賽旨在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布局,促進和加強國產集成電路領域政、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打造「中國芯」應用創新生態,培養「中國芯」應用創新人才,促進人才與產業對接,提升電子行業創新創業氛圍,助力創新應用設計的產業落地。
4月9日,2019IAIC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啟動儀式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賽為參賽選手邀約了眾多資深專家提供輔導,聯合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中國電子集團、阿里巴巴、海思、紫光等眾多資源型機構提供資本注入、技術賦能。比如,華大北鬥作為中國電子布局北鬥導航產業的戰略性核心企業,承諾將為有需要的參賽選手提供通用晶片,助力企業創業創新。
華大北鬥研發室及辦公室
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賽自4月至11月,共分為啟動儀式、在線報名、同期技術峰會、實踐訓練營、初賽評審、總決賽等6個階段。其中4月9日至7月30日為大賽在線報名階段,而在初賽評審階段,也就是8月23日,以「信息安全」為大方向的2019IAIC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專項賽暨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將於海寧舉行初賽。
築巢引鳳 呵護好「芯」星之火
中電港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全力打造的國家級元器件產業應用創新平臺,也是2019IAIC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的承辦單位之一。
中電港總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這裡是深圳高科技企業集聚的中心。30多年來,其以信息服務為載體,業務範圍涵蓋設計鏈創新、元器件授權分銷、智慧供應鏈三大板塊,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應用創新,全面打造元器件供應鏈生態圈領跑者。
「為什麼將其中一站專業賽舉辦地選擇在海寧?」走進此次大賽的承辦單位中電港總部,記者拋出了一個最大的疑問。「海寧規劃高,基礎好!」中電港執行副總經理方衛民如此回答。
據統計,目前我市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涵蓋裝備、材料及集成模塊,擁有上市企業3家、規上企業37家。天通高新、瑞宏科技、吉宏精密等一批企業在各自領域掌握著一定話語權,成為高質量撬動泛半導體產業集聚壯大的重要支點。
近年來,我市先後制訂出臺《海寧市創建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實施方案》《海寧市泛半導體裝備及元器件產業發展規劃》《泛半導體裝備及元器件產業招商線路圖》,提出了集成電路產業三年總體目標,明確加快推進以天通「泛半導體裝備及元器件產業園」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泛半導體裝備及元器件產業,針對產業中高端裝備製造及元器件分支領域,歸納羅列出235家國內外具有一定行業地位的招商目標企業,組建專業化產業招商團隊。
華大北鬥辦公區
與此同時,海寧發揮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上海漕河涇海寧分區等平臺優勢,加快推進的泛半導體產業園已現雛形。園區總規劃面積1170畝,分四期實施,計劃直接投資超100億元,到2020年完成開發建設。此外,為配合泛半導體產業招商,海寧還成立了3個產業基金,總規模達13億元。
「一年多接觸下來,我們看到了海寧在發展泛半導體產業方面的不懈努力。」方衛民說,從《創建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實施方案》到《海寧市泛半導體裝備及元器件產業發展規劃》,從泛半導體產業園到鵑湖國際科技城再到杭州灣智能智造新城,這些都彰顯了海寧走向「智能智造」的決心,也與中國電子以及中電港的想法不謀而合。
參觀中電智谷智能製造實驗室
不僅如此,在方衛民看來,海寧處於長三角的關鍵位置,周邊有杭浦、滬杭、嘉紹三條高速公路;杭海城際鐵路已開工建設,「對接杭州、上海都很方便。」
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深圳到海寧,中國電子將首屆IAIC大賽專項賽落地海寧,將更好地促進中國電子以及海寧在更高層面上深度參與長三角一體化,呵護好這星星之火,助力點亮中國「芯」未來。
廣聚人才 激發全「芯」動力
今天的深圳可謂中國矽谷,而中電智谷就是中國矽谷一個縮影。
走進中電智谷,「再造未來」4個大字掛在門口。「這個微電網智能通訊系統,可以實現交流電與直流電之間的轉換,可應用於智能城市。」「這是無線門鈴、無線開關,未來,採用這些設備,住宅將無需安裝電線。」「這款機器人是全球第一款可商用的高空作業機器人,能真正解決高空作業安全問題。」……一排排最新的創新成果不斷地刷新著記者的認知。
多年來,中電智谷聚焦智慧城市、物聯網、商用智能設備、消費級智能硬體四大領域,以加速孵化優質智能硬體企業為目標,協助全球智能硬體創新者實現從零到一、從研發到市場的跨越。據統計,自今年4月9號開園以來,已吸引近30家企業入駐園區。
中電智谷智能硬體創新成果展
「這裡陳列的很多產品都由園區內企業研發。」深圳中電智谷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巍說,如果符合參賽條件,很多產品將很有可能出現在8月的海寧分賽場,為海寧泛半導體產業發展注入全「芯」動力。
四十年前,深圳只是毗鄰香港的一個小漁村。而僅僅歷經30多年,深圳就從「科技荒漠」成為「創新之都」,孵化出了一批批科技創新企業。走向創新之路,海寧需不斷向深圳取經。
IAIC大賽落地,正是海寧取經深圳的第一步。方衛民認為:「海寧發展泛半導體產業,大步邁向智能製造,首先需要『揚名』。此次大賽中,國內一批高層次的行業人才將齊聚海寧助力招才引智,數十個參賽項目參與將快速轉化為招商引資,這些都無疑會為海寧打造一張全『芯』的名片,打出屬於自己的信息產業優勢品牌。」
微電網智能通訊系統
據悉,此次大賽中,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可以藉助中電港三十多年的元器件分銷資源,快速對接行業和市場,讓項目更快發展。同時,相關國產晶片生產企業將藉助自身在各行業領域的技術優勢,專門派出專家到海寧進行技術宣傳、研發合作、產品導入,助力一批應用創新在海寧落地,提升海寧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截至目前,此次IAIC大賽已有智安物聯兩車防盜系統、水質環境監測系統、戶外無線定位器、智能導航平臺等等項目參與申報,這些項目的參賽將有利於海寧導入全產業鏈資源,促進我市泛半導體產業不斷升級。
半導體電子產品
創新的根本是核心技術的創新。方衛民表示,海寧可以依託國產晶片應用創新技術和中國電子、iCAN國際聯盟等資源,培育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實現產業自主可控,真正讓海寧「芯」火燎原。
【記者手記】
「中國芯」來了,海寧準備好了嗎?
央企搭臺,精英匯聚,作為專項賽賽場之一,8月的海寧將成為業內焦點。
一場大賽,就是一次機遇。從改革之窗到創新之都,深圳正是抓住了一個個機遇,才完成了從小漁村到現代化新城的蛻變。這次2019IAIC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只是一個「擂臺」,如何留住前來「打擂」的選手,讓他們在海寧落地生根,點燃「芯」星之火,需要我們重點思考——面對這次新機遇,海寧準備好了嗎?
一問:增強「磁力」,環境、政策準備好了嗎?
「我們最關心的是環境和政策。」在深圳的採訪中,很多行業專業人士不約而同地這樣告訴記者。
當前,杭州灣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這賦予了海寧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更大的發展潛力,也是企業發展不可多得的重大機遇。但創業團隊、科研機構、專業服務機構最終是否能落戶,還要看海寧「磁力」夠不夠強。在「中國芯」來臨之際,我們應對標深圳,深度思考我們的營商環境是否可以更優,我們的生態環境是否可以更宜居,我們的人才政策是否能更打動人心?
二問:不看短期看長遠,堅守的勇氣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說深圳是創新的天堂?除了當地優異的環境與政策,政府與創新者的堅持與勇氣也極其重要。轉型升級、創業創新,政府和企業需要有長遠眼光。如果懼怕漫長創新的過程,擔心回報慢,不敢或不願加大投入,往往會錯失創新機遇,悔之晚矣。是否能夠抓住此次大賽帶來的大契機,要看我們是否有更大格局、更寬視野,是否能真正靜下心來埋頭苦幹,用好、用足隨之而來的大量創新資源,從而讓海寧泛半導體產業衝上新的更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