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數學創作小組] 作者 Kevin.
分形,一個幾何學專用名詞,乍一看很高級,實際上,我們都能領略它的美麗。
首先,什麼是分形呢?我們來看圖1,這是網絡上的一張分形圖,遠看可能只是幾個螺旋,但是,走進了看,你會發現有大螺旋,還有各種小螺旋。更有趣的是,這些螺旋雖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狀都是一樣的,連整個圖形的輪廓也有這個形狀。數學上稱之為相似。也就是說,把這張圖片隨意地放大或者縮小,都會看到一樣的形狀。這其實就是分形,它可以被分成幾個部分,都有自相似性。雖然說看多了可能會有催眠的效果,但這確實有一種美感,吸引我們去研究。
▲ 圖1 朱利亞集合, 以法國數學家加斯頓·朱利亞的名字命名(圖自維基)
既然說到相似比,那麼我們來介紹一下它。如果說到兩個圖形是相似的,那麼他們一定是形狀相同,但是大小是不同的。要做到形狀相同,那麼它們的邊一定是成比例的。
舉個例子,兩個三角形相似,記小三角形三邊為 a,b,c,大三角形三邊為 A,B,C,那麼
其中 k 是個常數,而大三角形與小三角形的相似比就為 k。
關鍵的來了!研究分形,我們還需要引入一個概念,那就是豪斯多夫維數(Hausdorff dimension)。維度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點為 0 維,線為 1 維,平面 2 維,空間 3 維。大多數人能認知的大概有這麼 4 個,而且這 4 個維度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維度是怎麼定義的呢?其實維度是過一個點能作多少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在平面上,過一個點能做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如圖2。那麼,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呢,過一個點能做三條直線,如圖3。
好,了解了維度是怎麼來的之後,我們來了解一下豪斯多夫維數是怎麼計算的。先來看圖4,我們以相似比為 2 來切割第一條線段,最終得到兩條線段,怎麼算維數呢?怎麼將相似比和分割的條數聯繫起來呢?維數這樣計算出來,
神奇吧!就是 1 維平面。我們來看圖5,其中,有一個大正方形,我們按相似比為 2 來切割該正方形,最終,我們得到四個小正方形。維數即為
而這個「2」就是我們所知的平面的維度。那對於三維空間呢?如圖6所示,同樣以 2 為相似比,將這個長方體分為 8 塊,讓我們再一次見證奇蹟,維數為
如此神奇,3 的確是維度。
如此,我們得到維數的公式:
其中 n 為相似比,k 為分塊數。
那麼,我們來看一些經典的分形圖案。如圖7所示,為著名的科赫雪花,它的是在等邊三角形基礎上變形而成的,將每條邊分為 3 份,以中間一邊為等邊三角形的一邊,向外構造等邊三角形,再將那條邊擦掉,如此反覆,便形成了如圖7所示圖案。
▲ 圖7 取曲線的1/4, 再放大3倍, 結果看上去和原來曲線一樣
是時候計算豪斯多夫維數了,我們來看圖7的右邊的那張圖,在紅色橢圓的區域內,以3為相似比,分成4條邊,那麼它的豪斯多夫維數就是
這令人難以理解,它能在平面中被畫出,維度卻小於2,這個現象十分有趣。所以,我們看問題不能太過於簡單,要仔細地去證明。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分形維數呢?對於歐氏幾何中的整形而言,只需長度,面積,體積就能做測量,且不管怎麼處理圖形,摺疊也好,扭曲也好,它的維數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但是在分形中,這樣研究,似乎有些困難,因為它不規則。就像這科赫雪花,表面粗糙,由線段構成,所以它大於 1 維。可惜它還到不了 2 維,所以只能是一個非整數維數。
還有比較著名的分形圖案為謝爾賓斯基三角形,如圖8所示。
▲圖8 謝爾賓斯基三角形前 6 次迭代過程
它是通過不斷「挖掉」等邊三角形得到的,每個三角形都互相相似。同樣,我們來計算一下豪斯多夫維數,它是以 2 為相似比做出的,且做出了 3 個,所以它的維度
這個同樣是一個非整數的分形維度。
分形是是十分有趣的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出現分形,如閃電,植物等,見圖9。
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我們所見的事物,很多被我們忽視的地方都與數學相關,分形只是其中一個,這些事物都有著美感。希望大家能夠用心去感受這些美,去體會數學的樂趣,生活的美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