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幾何:從寶塔菜花說起

2021-01-16 中國經濟網

寶塔菜花

分形幾何藝術圖

寶塔菜花(也稱「羅馬花椰菜」)是一種長相奇特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強身健體之功效,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趣的是,寶塔菜花由很多螺旋形小花組成,並以花球中心對稱成對排列,十分具有對稱美。它的結構屬於分形幾何,蘊含著自相似性,由於這一特殊性質,讓很多科學家為之著迷。

分形幾何創立於20世紀70年代,研究的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沒有特徵尺度卻有自相似結構的複雜形狀和現象,與旨在研究人為設計的直線、圓、正方體等規則幾何形體的傳統歐氏幾何不同。在自然界中,「雲彩不是球體、山嶺不是錐體、海岸線不是圓周」,分形幾何無疑是一門頗有發展前途的數學新分支學科。

自然界的眾多形狀都是不規則和支離破碎的。在對這些形狀的認識面前,傳統歐氏幾何顯得蒼白無力。對於大自然的這種挑戰,2000多年來,一代代數學家為之上下求索,探尋從歐氏幾何體系中解放出來的道路。終於在1975年,曼德布羅特發表了被視為分形幾何創立的標誌性專著《分形:形、機遇和維數》。從此,一門嶄新的數學分支學科——分形幾何學躋身於現代數學之林。

經過40多年的開拓和發展,分形研究不但在數學、哲學、物理學、經濟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一展身手,甚至在電影、美術和書法等藝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現代科學產生了至為深遠的影響。美國物理學大師約翰·惠勒說:「可以相信,明天誰不熟悉分形,誰就不能被認為是科學上的文化人!」

由於不規則現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分形幾何成為描述大自然較普遍現象的一門幾何學。正如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所言:「分形幾何不僅展示了數學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從而改變了人們理解自然奧秘的方式;可以說分形幾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對它的研究也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疆域。」

雖被譽為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分形幾何的本質卻是一種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承認世界的局部可能在一定條件下或過程中,在某方面表現出與整體的相似性。此外,與傳統幾何學的研究對象為整數維數相比,分形幾何學的研究對象為分數維數,如0.54、1.26、2.78,等等——它反映了複雜形體佔有空間的有效性,是複雜形體不規則性的量度。順帶一提,分數維數是科學家在研究混沌吸引子等理論時需要引入的重要概念。事實上,分形幾何更加趨近複雜系統的真實屬性和狀態描述,更加符合客觀事物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而分形幾何學的基本思想是:客觀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層次結構,局部與整體在形態、結構、功能、能量、信息、時間、空間等方面具有統計意義的相似性,即自相似性。自相似性原理的引入使分形理論成為研究不規則形體的有力工具。例如,一塊磁鐵中的每一部分都像整體一樣具有南北兩極,如此不斷分割下去,每一部分都具有和整體磁鐵相同的磁場。這種自相似的層次結構,適當的放大或縮小几何尺寸,整個結構不變——有點像我們平時所說的「窺一斑而知全豹」。

分形幾何學作為當今世界十分風靡和活躍的新理論、新學科,讓人們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世界是非線性的,分形無處不在。這不僅可以改寫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也會加深人們對自然界中各種複雜現象的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分形幾何還對文化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例如,上世紀70年代後期,分形藝術十分流行。尤其是曼德布羅特的集合圖,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被大量印製在文化衫、帆布包等日用品上。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曾評選出「2009年度十大科學圖片」,由數學「極客」丹尼爾·懷特運用計算機繪製出來的曼德布羅特集合三維圖位居第三。分形藝術中優美豐富的圖形還可以應用到各種布局設計中,如舞臺設計、園林設計、建築設計、器型設計等。分形藝術以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使人們認識到,這一藝術和傳統藝術一樣,具有和諧、對稱等美學特徵。可以說,分形幾何搭起了科學與藝術的橋梁,也展示了當代文化藝術的風貌。

(作者系英國華威大學博士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新奇】「寶塔菜花」你見過嗎?
    有種蔬菜起源於地中海北部,形似日常吃的西蘭花,由於花蕾翠綠色,由一座座玲瓏剔透的小寶塔組成,形狀奇特,口感脆嫩,外形似寶塔,也被稱為寶塔菜花。
  • 生命蔬菜寶塔菜花,做好育苗的管理工作,輕鬆長出優質菜花
    生命蔬菜寶塔菜花,做好育苗的管理工作,輕鬆長出優質菜花寶塔菜花,它是一種綠菜花,它的主莖比較粗大,裡面的小花蕾組成了一個小小的很尖的花球,就像一個寶塔一樣,所以菜花的名稱也由此得來,它由無數的小寶塔花蕾又一起組成一個大寶塔,就這樣得到了寶塔菜花的名字。
  • 寶塔菜花呈斐波那契型生長 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嗎?
    寶塔菜花是是來自於地中海地區的一種可以食用的蔬菜,它的味道和做法與普通的花菜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因為它的造型是寶塔式的,給人還好的視覺衝擊,甚至有點治癒系的感覺,有人認為這是典型的斐波那契型生長的植物,有道理嗎?
  • 第一次看到寶塔菜花,都以為它是多肉植物,沒想到是蔬菜
    有很多人第1次看到寶塔菜花是在超市裡面,很容易將它誤以為是多肉植物,它被稱作「塔花」,其實就是變異的菜花品種,它原本是生長在地中海地區的,屬於變種的蔬菜,有些地方會叫它「富貴菜」。之所以會把寶塔菜花當作是多肉植物,就是因為它長相太奇特了,每一個寶塔菜花,都像是一個個玲瓏的寶塔,且花蕾是黃綠色的,顯得非常可愛而肥厚,其實它不僅模樣奇特,口感也是很清脆的。寶塔菜花在我國也是可以養的,它喜歡溫和溼潤的環境,最佳的生長溫度是在20~28度之間。只需要買一些種子進行播種培育就可以了。
  • 大叔家的素炒寶塔菜花,口感爽脆,鹹鮮味美,家人愛吃的素菜!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素炒寶塔菜花,口感爽脆,鹹鮮味美,家人愛吃的素菜!上一次大叔就做了一道寶塔菜花炒雞蛋,寶塔花菜因為它的花球形似錐形寶塔得名,每一束花球猶如一個個小金字塔,互相疊加,最終拼成了大金字塔,遠遠一看,還真和寶塔有點相像。其實寶塔花菜和我們吃的西蘭花,白花菜同屬花菜類,相比普通的花菜,寶塔花菜的口感更加嫩滑,肉質也更飽滿,一口咬下去,還能感到汁水濃稠。
  • 大自然的幾何——分形中的數列與迭代
    今天的主題是幾何,大自然的幾何,一說到幾何,大家肯定不陌生,三角形,正方形,圓等,但是自然界中的形狀都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嗎,並不是,經典幾何學所描繪的都是由直線或曲線,平面或曲面所構成的各種幾何形狀,他們是顯示世界中物體形狀的高度抽象。伽利略說:大自然的語言是數學,它的標誌是三角形、圓和其他圖形。但是對於了解大自然的複雜性來講,歐幾裡得幾何學是一種不充分、不具有普遍性的抽象。
  • 幾何學有8大分支:歐氏幾何2000餘歲,分形幾何不足100歲
    分形幾何1975年曼德布羅特在其《自然界中的分形幾何》一書中正式引入了分形概念,認為分形具有4個特點:結構的精細性:分形圖形具有無限精細的結構。自相似性:部分與整體的比例的相似性。維數的非整數性:一般來講分形圖形的分數維大於它的拓撲維數。生成的迭代性:可以由非常簡單的方法定義,並由遞歸、迭代產生。其中前兩項說明分形在結構上的內在規律性,其中自相似性是分形的靈魂:任何一個片段都包含了整個分形的信息。
  • 人稱「生命蔬菜」,長得像寶塔,吃著卻和菜花沒兩樣,你吃過嗎?
    人稱「生命蔬菜」,長得像寶塔,吃著卻和菜花沒兩樣,你吃過嗎?這種蔬菜因為長得像寶塔,也被人們稱之為「寶塔菜」,它屬於一種進口蔬菜。在歐美國家有大面積的種植,而且當地人特別喜歡吃這種美食味的蔬菜。綠色的寶塔上面有很多小塔峰,就像有多個小寶塔聚集而成的一座大寶塔一樣。
  • 什麼是分形 | 集智百科
    title=分形幾何_Fractal分形是描述複雜幾何形體結構的一種數學概念。它一般指維數取非整數的幾何形體。在數學中,分形是歐幾裡德空間 Euclidean Space的一個子集,其分形維數的數值遠遠大於切赫-勒貝格維數 Topological Dimension(也稱覆蓋維數)。
  • 和諧幾何,分形之美——數學與自然的相映成輝
    分形,一個幾何學專用名詞,乍一看很高級,實際上,我們都能領略它的美麗。首先,什麼是分形呢?我們來看圖1,這是網絡上的一張分形圖,遠看可能只是幾個螺旋,但是,走進了看,你會發現有大螺旋,還有各種小螺旋。更有趣的是,這些螺旋雖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狀都是一樣的,連整個圖形的輪廓也有這個形狀。數學上稱之為相似。
  • 曼德爾球:分形幾何最偉大的突破之一,視覺盛宴
    從朱莉婭集合開始,我們通過定義和繪製曼德布羅特集合到達分形幾何的心臟。懷特的目的是複製這種幾何的邊界—極限關係。與曼德爾布羅特一樣,在概念上,懷特設想將一個超級複雜的點(Z)平方以得到一個新的點,然後添加剩下的常數(C)。實際上,它有點複雜,因為平方增加了量級或到新點的距離;然而,在加C之前這個新點的方向是什麼?
  • 曼德爾球:分形幾何最偉大的突破之一,視覺盛宴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紹了為了生成分形而迭代複數的歷史和基礎知識。從朱莉婭集合開始,我們通過定義和繪製曼德布羅特集合到達分形幾何的心臟。我們最初的好奇心確實得到了滿足,就像數學中的許多發現一樣,曼德爾布羅特集合的發現只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問題領域,分形是否存在於不同的數系中?更具體地說,曼德爾布羅特集的三維對等物是什麼?
  • 48思維模型:分形理論一非線性科學三大理論前沿之一
    (Mandelbrot)所以, 一般地可把「分形」看作大小碎片聚集的狀態,是沒有特徵長度的圖形和構造以及現象的總稱。描述分形的幾何,稱為分形幾何。 分形幾何也是目前最前沿的學科。我們知道,經典幾何研究規則圖形,平面解析幾何研究一次和二次曲線,微分幾何研究光滑的曲線和曲面,分形幾何是研究自然界大量存在的不規則形體。
  • 分形的世界
    那麼這位老先生何以對熵和分形概念如此重視呢?上周我們大致了解了什麼是熵,這周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分形吧。分形(Fractal)一詞,是法國數學家伯努瓦·曼德爾布羅(Benoit Mandelbrot)創造出來的,其原意具有不規則、支離破碎等意義。數學家很早就認識到,在自古以來構成數學和物理學基礎的經典歐幾裡得幾何的規範邊界之外還有幾何形狀。
  • 分形理論在天線技術中的應用
    分形幾何就是研究無限複雜而具有特定意義下的自相似圖形和結構的幾何學,自相似就是局部的形態與整體形態的相似,分形具有兩大特徵:自相似性和空間填充性(即分數維)。所謂分形天線,是指幾何屬性上具有分形特徵的天線。
  • 多圖預警|分形是什麼?為何分形有如此迷人的魅力?
    誰不知道熵概念就不能被認為是科學上的文化人,將來誰不知道分形概念,也不能稱為有知識。——物理學家惠勒雖然惠勒的這句話目前並沒有達到標準,但是可以看得出,分形在他心中有著多麼崇高的地位。所謂的分形,就是下面這些圖片的模樣。
  • 不可思議的分形世界:簡單規則如何導致複雜結果?
    如今,數學家們會從更積極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曲線:它們是一個嶄新數學領域的早期雛形,而這一領域就是由曼德博在20世紀70年代開闢的分形幾何。病態曲線誕生於純數學,但曼德博意識到,類似的形狀可以解釋自然界中的不規則性。他指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圓錐體、圓球體,以及其他歐氏幾何裡的傳統形狀都沒有精細的結構。如果你放大一個圓形,它就像一條平淡無奇的直線。
  • 一不小心撞進了上帝創世的實驗室的分形理論
    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認為:分形幾何不僅展示了數學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質,還改變了人們理解自然奧秘的方式;可以說分形幾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對它的研究也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疆域。分形理論常用來作為數學構建模型的工具分形理論的數學基礎是分形幾何學,即由分形幾何衍生出分形信息、分形設計、分形藝術等應用,被廣泛應用於信息技術、建築工程、設計乃至於藝術領域。分形理論的最基本特點是用分數維度的視角和數學方法描述和研究客觀事物,也就是用分形分維的數學工具來描述研究客觀事物。
  • 人物 | 曼德博——分形之父
    曼德博的研究範圍廣泛,從數學物理到金融數學,但他最大的成就則是創立了分形幾何。他創造了「分形」這個名詞,並且描述了曼德博集合。下圖為曼德博集合,只要計算的點足夠多,不管放大多少倍,都能顯示出更加複雜的局部圖案。這些局部既與整體不同,又有某種相似的地方。曾被稱為「上帝的指紋」。
  • 【史上今日】「分形幾何之父」本華·曼德博逝世6周年
    曼德博的研究範圍廣泛,從數學物理到金融數學,但他最大的成就則是創立了分形幾何。他創造了「分形」這個名詞,並且描述了曼德博集合。但曼德博顯然很不喜歡布爾巴基學派邏輯的結構式的觀點,比較起代數、分析,他的幾何直覺更好,而叔叔佐列姆則認為幾何已成過去式,對數學研究沒有多大價值。這個衝突最終導致曼德博在高等師範學校這個布爾巴基學派的大本營念了沒幾天,就轉到了綜合工科學校。十年後,又獨自去了美國,因機緣成為IBM沃森研究中心物理部研究人員,供職IBM公司長達35年,最後成為該公司的榮譽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