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前,呂金祥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浙江新家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如今,他的另一個身份也開始廣為人知,那就是影視出品人。
不過,與國內眾多房地產企業老闆進軍影視業是為了賺錢不同,他投資電影電視劇只是為了心中那份無法割捨的家國情懷、文化情節。
呂金祥(右)和編劇趙欣
呂金祥投資的電影電視劇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充滿紅色元素和正能量,講述的都是海寧的人和事,反映的都是海寧的本土文化和發展變遷,體現的都是濃濃的家國情懷。
呂金祥有著清晰的目標,走出商業化的裹挾,通過大銀幕,將家鄉海寧推向全國乃至世界,讓更多人了解海寧、愛上海寧,同時也通過自己的實踐,推動海寧的文化事業發展,在影視界培養一支有影響力的「海寧力量」。
房產老總的家國情懷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的今天。」無論在什麼場合,呂金祥一直在表達自己對國家、對海寧的感恩之情。
1964年12月,呂金祥出生在硤石鎮西山蔬菜村(硤石鎮蔬菜大隊),那個年代人們普遍貧窮。
1982年中學畢業後,呂金祥算是村裡有知識的文化人,於是不久當上了大隊會計,後來又先後當了村主任、村黨支部書記;1996年,海寧城市戰略性拓展,區域調整,西山蔬菜村撤銷建制,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呂金祥下海創業,成立了新家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之所以給公司取名新家園,就是要致力於為海寧市民打造「新家園」。
在呂金祥看來,「新家園」不僅僅是指漂亮的房子、宜居的環境,更要體現城市的文化品位、文明程度,因此,他把企業的精神歸集為:「齊心創文明,建設新家園」。
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企業實實在在的行動。企業開發的樓盤以質量高、環境好著稱,旗下「香湖名邸」項目更是拿下了海寧首個國家級金獎——國家優秀園林工程獎。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企業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資助20多位困難職工子完成大學學業,資助四川九龍縣貧困山區學校建設,與四川黑水縣貧困村幫扶結對,到多年為海洲街道三個社區1000多位老人過集體生日……
2003年公司還與海洲街道共同組建了「新家園藝術團」,致力於宣傳富有地方特色的越劇、曲藝文化,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演出100多場。近幾年更是走出國門,到五六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成立23年,新家園已累計公益資助750多萬元。
這背後是呂金祥這位潮鄉兒女對祖國、對家鄉濃濃的感恩之情。
將海寧故事搬上大銀幕
接觸電影,對呂金祥來說是個意外。
2016年,浙江新家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公司正準備籌辦一場慶祝活動。
這時有一位朋友向他推薦,有一部根據海寧抗日戰爭真實故事而改編的劇本,如果能拍成電影搬上銀幕,這一定是一件大好事,但因為這類題材教育意義大於商業價值,所以一時找不到出資人。
事實上,對於這部電影是否賺錢,呂金祥一點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這是給海寧的文化事業做貢獻的機會,「這部電影是第一部屬於海寧人的電影,它不僅有著跨時代的意義,還能激勵所有海寧人……」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原本主要場景都在橫店影視城拍攝,但呂金祥認為,作為一部講述海寧故事的電影,應該有海寧地方特色。於是,他嚮導演高力強建議,在電影中多加入一些海寧的場景。高力強欣然接受,在電影拍攝後期,轉戰海寧,到硤石、鹽官、長安等地取景,把海寧的潮文化、燈文化、名人文化都融入電影之中,而這些原本是劇本所沒有的。2018年8月19日,《海寧1938》首映,嘉興市領導與嘉興及五縣市兩區宣傳部主要領導出席了首映儀式,讓呂金祥深受鼓舞。
邁出第一步後,呂金祥拍攝電影的熱情不斷高漲,還專門註冊成立了海寧新家園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先後與揚州瘦西湖影視公司合作投資拍攝了抗戰電影《戰士2》,與橫店影視城合作投資拍攝了歷史故事片《三英戰呂布》,與諸暨和麗影視合作投資拍攝了院線電影《楓橋往事》。
今年,新家園又策劃投資拍攝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陳叔今年70歲》,這部電影以本土企業家海寧皮意紡織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沈明榮為原型創作,講述了他跌宕起伏、走向成功的傳奇人生。電影通過陳叔這個人物的塑造,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寧的一代創業者的榜樣力量,電影的取景也全部放在了海寧。據悉,影片將在近期上線。
投拍40集電視劇 將鏡頭對準海商
隨時代浮沉,呂金祥這一代人經歷了許多坎坷,但改革開放後,他們迎來了事業發展的春天,更有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感。
如今,海寧新家園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正與中國電視劇製片中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合作,籌拍一部40集的電視劇獻禮建黨100周年。
這部電視劇裡講述的仍然是海寧本土故事,不過這次他將鏡頭對準了浙商裡的重要力量——海商,主要講述在改革開放大潮的引領下,一代海寧人勇敢搏擊浪頭、艱苦創業、成功崛起的勵志故事,通過海商的創業故事反映海寧、浙江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
「我想把這部電視劇拍成海寧版的《溫州一家人》和《雞毛飛上天》。」呂金祥介紹,這部電視劇目前大綱已經成型,劇本由國內著名編劇趙欣創作,國家一級導演闞衛平執導,初定名為《紫薇花開》。將邀請幾位國內一線明星出演,除了海寧以外,計劃將轉場到北京、上海、杭州、嘉興等地拍攝,所以總投資比電影要大的多。
這部電視劇裡將充滿海寧元素,海寧潮、皮革城、徐志摩舊居等都將在劇裡一一體現。
對於這部電視劇,呂金祥充滿信心,「我們準備衝刺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所以電視劇《紫薇花開》已成立由原中央電視臺臺長、現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化勇為組長,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作中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等部門參加的評審組,對劇本創作、故事內容、演員擬定、場景選址等提出方案,按照計劃,12月中旬評審組成員將赴海寧牽頭召開劇本研究會。電視劇《紫薇花開》一旦播出,必將進一步提升海寧的影響,帶動海寧經濟的發展取到了有力推動作用。」
不過,呂金祥投拍這部電視的初心,還是宣傳海寧、宣傳浙江、歌頌我們這個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