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看青年演員如何解讀歷史

2021-01-08 扣兒小姐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年的影視市場不斷湧現出一系列記錄新中國走過70年輝煌歷程的經典作品,比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遴選出86部優秀電視劇作品,如目前在播的《外交風雲》《在遠方》《激蕩》等等記錄新時代的電視佳作;再比如國慶檔電影亦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映了一批主旋律電影,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以回顧70年為主線,通過7個不同時間節點發生的重大事件而展開整部電影的故事,開國大典、中國成功研發原子彈、中國女排奧運會三連冠、香港回歸、奧運會、神州十一號成功著陸、抗戰70年閱兵,7個單元7個篇章呈現出了70年的巨大改變。

除卻電視劇和電影,近日電影頻道剛剛開播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也是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經典影片的一次梳理和回顧,通過新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勾勒出了新中國70年的光影足跡。

青年演員如何為歷史代言?

《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全集分為「時代記憶」「時代主角」「英雄讚歌」「光影足跡」四大篇章版塊,每個版塊也被劃分成多集播出,內容涵蓋諸如《開國大典》《白毛女》《英雄兒女》《十八洞村》《中國合伙人》等等耳熟能詳又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三十位「足跡大使」作為該片的講述人,從個人的視角出發,用感性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專題片主題的理解。

主創團隊在新老影人的選擇上可見是多元化的,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實力派演員,其中頗受人關注的是新一代的青年演員們,作為一代年輕人,如何講述歷史,成為了這部專題片的一大看點。初看《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第一集《天安門》,率先出場的便是演員潘粵明,作為出生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地道北京人,潘粵明的小時候是在天安門廣場加入少先隊的,作為青年演員的代表,潘粵明這次與表演藝術家田華老師搭檔,從《天安門》和《開國大典》兩部影片講起,可以看到他們在講述時的碰撞,是年輕演員和老表演藝術家對歷史理解上的碰撞,老年人回顧歷史,年輕人重讀歷史,這個過程是一個融合的過程,是中國文化得以傳承的有意義的過程。

不僅有潘粵明作為講述人,青年演員楊紫、韓庚、張天愛、袁姍姍、陳都靈、張雪迎等一大批優秀的青年演員也作為該專題片的講述人,通過不一樣的類型和角度帶觀眾走進電影,通過電影了解歷史。青年演員雖然沒經歷那麼多歷史,但是他們也需要了解歷史,需要學習傳承前輩電影人們的敬業精神,並且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講述,從而讓電視機前的年輕觀眾們用更願意關注的角度來回看歷史,這才是這部專題片具有價值的一個部分。

正如《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主創團隊對這部專題片的解讀一樣,「足跡」不僅僅是新中國成長的足跡,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足跡,更是電影人拍攝電影走過的足跡。觀眾可以透過這足跡的時間軸,看到歷史的進程,新時代的變化,更呼籲年輕觀眾都能夠多看這樣有意義的專題片。

相關焦點

  • 《中國銀幕》專題「銀幕上的新中國時刻」入選中宣部出版局主辦第...
    《中國銀幕》專題「銀幕上的新中國時刻」入選中宣部出版局主辦第四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 時間:2020.11.0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銀幕 分享到:
  • 黃建新解讀電影《1921》:以全新故事再現黃金年代
    1905電影網訊電影《1921》將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敢闖敢拼的動人故事。該電影由著名導演黃建新擔任監製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並將於2021年7月1日全國上映。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建黨初期這段歷史,黃建新導演用電影鏡頭,展現了平均年齡僅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們,將青春理想化作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信念的執著,以及他們在上海開天闢地、在風雨如磐中擔起民族救亡圖存重任的擔當。該片導演黃建新,曾成功打造《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開創了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商業片時代。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新中國70年:青年發展與青少年工作
    在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雙重紀念語境下,我們以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相結合的觀察視野,對青年與國家、青年與社會、青年與政治等重大關係進行研判,既有利於把握青年運動發展的特質和趨勢,也思考闡釋中國青年運動的新價值,從而增強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擔當。
  • 天津人藝紀念青年演員劇團從藝十年
    天津人藝紀念青年演員劇團從藝十年 2014-10-27 00:50: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天津人藝青年演員在從藝10周年慶典上發表感言。
  • 跨界投身影視行業 房產董事長把海寧故事搬上大銀幕
    將海寧故事搬上大銀幕接觸電影,對呂金祥來說是個意外。2016年,浙江新家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公司正準備籌辦一場慶祝活動。這時有一位朋友向他推薦,有一部根據海寧抗日戰爭真實故事而改編的劇本,如果能拍成電影搬上銀幕,這一定是一件大好事,但因為這類題材教育意義大於商業價值,所以一時找不到出資人。
  • 長影老演員梁音去世 老伴:他像是睡著了(圖)
    本報訊(記者王金躍)長影老演員梁音昨天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89歲。梁音生前老友劉澍透露,一個月前,梁音去石家莊參加過活動,回來的時候,感覺身體不太舒服,當時只是認為偶感風寒,但在醫院檢查出了肺部感染。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加勒比海盜5》青年時代船長首度現身 德普重返大銀幕
    此次德普重返大銀幕,再度化身呼風喚雨的經典角色——傑克·史派羅船長。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時代的傑克船長也將首度現身大銀幕,在頂級電腦特效和化妝加持下,英氣勃發帥氣逼人。而豪華演員陣容更是星光璀璨:奧斯卡得主哈維爾·巴登全新加盟飾演具有多面性格的大反派——「海上屠夫」亡靈船長薩拉查,奧斯卡影帝、澳大利亞國寶級演員傑弗裡·拉什再度化身巴博薩船長與傑克船長相愛相殺。
  • 新中國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關係研究
    從理論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實踐的結果,深深地影響了這兩個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指引中國人民從血雨腥風中站起來後,又經過艱辛探索實現了富起來,解決了溫飽問題,基本實現了小康,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
  • 《蜘蛛之絲》搬上銀幕 77歲平幹二郎出任主演
    《蜘蛛之絲》將被搬上銀幕  搜狐娛樂訊 大正時代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蜘蛛之絲》決定搬上銀幕,由77歲高齡的老演員平幹二郎(主演1979年版的日劇《不毛地帶》)主演。將小說《蜘蛛之絲》改編成影視劇的嘗試還屬首次,而平幹二郎距離上一次主演電影也有34年之久(上一部主演的電影是《黯淡的火焰》)。此次對《蜘蛛之絲》進行電影改編及執導的是曾經參與過多部著名小說影視化製作的導演秋原正俊,其參與製作的影片包括太宰治的《斜陽》、幸田露伴的《五重塔》等。本片預計於今年10月上映。
  • 溫情的任達華,感人的吳君如,在銀幕上「尋回」被歲月偷走的時光
    在傳統的香港電影中,任達華飾演的角色多以黑幫大佬比較典型,而吳君如則是多以喜劇演員的身份出現。而在這部影片中,他們展現了溫情感人的一面。而羅啟銳的這部影片,則上映於2010年,卻通過復刻的方式,在大銀幕上重現了自己生命中一段流逝的時光,並通過銀幕上真實動人的故事,為銀幕前的觀眾,獻上一杯歷經歲月醞釀的「時光老酒」。從《1969太空漫遊》這個名字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導演羅啟銳對於過往人生的理解。
  • 《北方以北》:跟隨北歐人的足跡,探尋北歐歷史和文化
    也許看多了北歐的炫美風光,也許是聽多了北歐社會的高福利,硬是把「北歐」和「海盜」聯繫在一起,無論如何也覺得不搭。然而歷史不會掩蓋一切,其他殖民者做過的事情,北歐人也做過,惡劣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匱乏似乎就決定了他們天生就要以「海盜」為生。在《北方以北》這本書剛一開場,他們就急不可耐地洗劫了英格蘭的修道院,且殘忍得沒有半點溫柔。
  • 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上,嘉賓分享的三個故事——數字蝶變 青年有為...
    11月24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行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來自計算機、新媒體、數字文創等領域的國內外優秀青年代表,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發表演講,分享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故事、新感悟、新成長。
  • 《激情的歲月》發布角色海報 三代演員打造年代質感
    作為總局公布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劇之一,電視劇《激情的歲月》一直廣受關注,此次官方發布的角色海報,正式揭開了這部獻禮劇的神秘面紗。  海報展現「逆風前行」姿態 暗藏劇情玄機  《激情的歲月》是一部以年輕科研和保障人員為主角的「兩彈一星」題材電視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科研工作者紮根戈壁、奉獻青春的傳奇故事。
  • 星辰大海青年演員合影
    新浪娛樂訊 星辰大海青年演員優選計劃的青春光影大片出爐了。2020年電影頻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員優選計劃入選成員廈門合影名單: 曹駿、陳都靈、陳飛宇、陳學冬、鄧恩熙、範丞丞、馮聰、馮文娟、關曉彤、何瑞賢、胡先煦、闞清子、林允、劉浩存、劉迅、劉雅瑟、歐陽娜娜、邱天、屈菁菁、孫陽、王大陸、王嘉、王鏘、王彥霖、夏夢、徐嬌、葉青、易烊千璽、曾夢雪、張雲龍、周冬雨、周依然。
  • 成長的足跡
    成長的足跡 2019-09-07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舞臺到銀幕 戲曲如何牽手電影 _周刊文化首都演藝_北京商報_財經...
    從舞臺到銀幕 戲曲如何牽手電影 出處:北京商報
  • 聽院士講述流體力學與新中國航空航天的故事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餘闖)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近日舉行「祖國,我愛你」主題活動,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春作「身邊的流動」主題報告。
  • 「紅色足跡」創作新成果 《暗夜裡的星星之火》
    「紅色足跡——黨的誕生地·上海革命遺址系列故事創作項目」又有新成果,繼「紅色足跡」第一輯《石庫門裡的紅色秘密》出版後,叢書第二輯《暗夜裡的星星之火》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    「紅色足跡——黨的誕生地·上海革命遺址系列故事創作項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文旅局和上海市文物局指導,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重點圍繞中共革命鬥爭歷史的軌跡,計劃創作約400篇故事,以此發掘黨的誕生地的文化基因、精神靈魂和歷史根脈,凸顯上海城市的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特質,預計2021年7月前推出全部四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