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董事長意外離世背後:一個昔日改制範本的跨界與破產故事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科學家董事長意外離世背後:一個昔日「改制範本」的跨界與破產故事

文 | 記者 彭碩

4月10日,距離董事長李健意外離世恰滿一年,寧夏林業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研院)仍未步出困境,持續數月的疫情令破產重整一時陷入凝滯。近日,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銀川市國資委下屬的「寧夏綠創林業有限公司」(簡稱「綠創公司」)成為林研院的代管方。綠創公司主要負責公司除房地產以外業務的開展。

對於包括現任監事劉長豐(化名)在內的許多林研院員工來說,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聽起來並不真實:2019年4月,執掌林研院20年的女董事長、寧夏著名科學家李健「意外離世」;短短半年後,這家中國首個科研院所改制企業被法院裁定破產。

李健離世背後,林研院跨界轉型房地產失利卻被迫背負連帶債務的經歷浮出水面。根據一封被多方證實的李健遺書,她稱自己被合作開發房地產的合作方上陵集團「套路」,背負了本不屬於林研院的巨額債務,以致林研院遭遇「滅頂之災」。

李健生前身後,她所帶領的林研院經歷了什麼?這家以科研人員、知識分子為主要構成的昔日改制標杆企業,是如何走向歧途的?

陰影裡的「二十周年」

董事長身故遺留債務糾紛

國家科技部官網上,至今仍能找到描述寧夏林研院改制成功的文章。一則發布於2004年的文章稱,寧夏林研院的改制,「打破了科研型事業單位吃皇糧的鐵飯碗,成為寧夏乃至全國農業科研院所改制的弄潮兒。」

今年是林研院改制二十周年,公司上下無心慶祝。接受採訪的現任監事劉長豐告訴記者,破產重整工作進展緩慢。3月底,當地國資委旗下的綠創公司代管公司後,有一小部分與重整相關的員工已經上班,其餘的員工則待業在家。劉長豐說,現在員工們都想上班賺錢,此前,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一年沒發工資了。

這一切要從李健的意外離世說起,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二十年前的林研院改制正是在時任所長李健的主導下完成的。1995年,李健以科研專家身份進入當時被稱為寧夏林業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簡稱:「林研院」)擔任所長。2001年6月,林研所改制成為企業,李健擔任董事長,其後近20年時間裡,林研院一直由她在掌舵。

據多名員工回憶,李健工作之外待下屬和氣,做事風風火火,很受員工尊敬。她的意外身故令許多員工難以接受。

李健出事後,兩封被證實為李健手寫的遺書在員工之間流傳。記者分別從員工和李健親屬處證實了該遺書的真實性。

兩封遺書中的一封寫給寧夏當地企業上陵集團董事長史信,另一封寫給林研院員工,在遺書中,上陵集團和林研院的糾紛呈現出大致的輪廓。根據李健信中所述,林研院和上陵集團合作房產項目,其間,上陵集團資金鍊斷裂,而林研院出於對合作夥伴的信任,先是為上陵集團貸款籤訂了擔保人協議,後又成為上陵集團的共同債務人,以致上陵集團破產後,林研院遭遇連帶責任。在寫給林研院員工遺書中,李健則透露了作為共同債務人要償還的債務額為2.2億元,自己作為董事長有失察之責。

記者採訪的數位離職和現任林研院員工告訴記者,這兩封遺書曾引發員工集體前往上陵集團為李健的身故討要說法,不過上陵方面未出面回應。

此前,在位於寧夏銀川的上陵集團總部,上陵集團董事長秘書馬俊(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李健遺書中內容存在有對董事長個人的人身攻擊,董事長本人和公司未回應,是考慮到「死者為大」。對於上陵集團將林研院「拖下水」的說法,其表示:「你可以把它看成生意上的意外,就是他們和我們一起做生意做賠了。」談話間,馬俊並未透露有關雙方合作的具體細節,史信本人則拒絕接受採訪。

欲涉足地產卻成「共同債務人」

資金拖垮林研院

這場釀成悲劇的「生意合作」,有著什麼樣的來龍去脈?

記者從劉長豐等林研院員工處獲知,2012年下半年左右,經林研院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公司決定在自有土地上新建一座辦公樓,不僅如此,他們還打算建一所養老公寓來開發出售。因為林研院本身無房地產開發經驗和資質,因此選擇與當地知名企業上陵集團合作。

記者獲取的文件顯示,2013年1月23日和2014年12月26日,林研院和上陵集團先後籤署了《森淼上陵大廈項目建設共同合作協議書》、《共建合同書》。協議約定,林研院和上陵集團合作聯建開發林研院的土地項目,雙方按1:1方式投入資金和分配產權,計劃總投資2.5億元。《共建合同書》籤訂後不久,公寓和辦公樓項目便同時啟動,林研院將位於銀川市汽車站旁的土地作價3000萬元作為初始投資。

2015年6月,此時項目剛進行到一半,上陵集團突然告知林研院,自己現有資金不足,工程無法繼續進行。同時,上陵集團提供給了解決方案:用森淼上陵大廈的部分在建工程用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為上陵集團下屬子公司寧夏上陵實業公司作擔保,從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簡稱:「長城資產」)借款1億元(總貸款1.5億,另5000萬由上陵用自己資產抵押借得)。林研院最終同意了這套方案。

有了這筆錢緩衝,森淼大廈項目得以繼續進行。然而在工程即將完工之際,上陵集團再次為資金問題找到林研院。林研院前董事會秘書楊芳(化名)告訴記者,2017年11月份,上陵集團此時又希望通過森淼上陵大廈房產做抵押,從華融信託處借錢置換長城資產的借款,「上陵當時的理由是,長城資產利息太高,用華融信託錢便宜些」,楊芳說。

該提議被時任董事長李健和總經理沈效東同意了。2017年11月29日,在李健在國外出差情況下,沈效東主持召開了林研院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通過的決議:1、同意公司為上陵集團向華融信託借款不超過2.4億元承擔共同還款義務。2、同意公司以上陵森淼大廈房產為上陵集團向華融信託提供抵押擔保,並就此與華融信託籤署相關合同。李健的名字由他人代籤。

記者獲得的上陵集團和華融信託、林研院籤署的《信託貸款合同》《信託貸款合同之補充協議》(簡稱:「《補充協議》」)顯示,上陵集團向華融信託借款2.168億元,林研院出現在上陵集團的共同債務人一欄中,李健則作為林研院法定代表人在上面籤了字。除林研院外,上陵集團有五家子公司同樣在共同債務人之列。相關材料還顯示,同一天時間,這些文件即被北京方圓公證處公證。2020年3月25日,華融信託方面負責該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上述協議的籤署。

據相關報導,上陵集團一直資金鍊比較緊張。到2018年10月24日,因一筆5.42億元公司債券無法如約償付,上陵集團正式宣布向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此外,作為共同債務人的五家子公司在這前後不久步入破產重整之列。

根據前述「補充協議」,林研院此時成為了華融信託唯一的討債對象。

華融的2億元債務和長城資產沒還完的幾千萬債務,外加工程欠款以及公司其它銀行借款,很快林研院的資金被抽之一空,已經建好房產也被法院凍結無法出售。多重困境之下,林研院宣布破產重整。相關裁判文書顯示,2019年10月30日,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林研院破產重整案,並於同日指定寧夏興業律師事務所擔任寧夏林業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管理人。

試圖推翻的「共債」與去向成疑的貸款

責任方,還是受害者?

上陵集團宣告破產之後,根據《補充協議》以及相關文件,2018年11月8日,林研院收到了北京市方圓公證處出具的《核實函》和《執行證書申請書》,主要內容為,在華融信託的要求下,北京市方圓公證處要強制執行林研院名下資產。

2018年12月18日,林研院向北京方圓公證處發出《撤銷公證書申請》,以公司相關高管籤訂《補充協議》的行為未經公司授權,且對公證處的管轄權存異議等為由,要求撤銷對李健2017年12月份籤下的《補充協議》以及相關協議的公證。

2019年1月23日,北京方圓公證處做出回應,並向林研院出具了《公證複查決定書》,稱林研院提出的撤銷公證的理由不存在,對補充協議及相關協議的公證予以維持。

林研院還曾起訴過銀川市國土資源管理局,指控其在未經林研院同意情況下,擅自將林研院委託上陵集團辦理的234套不動產證抵押給了長城資產公司。

上述事件均發生在李健生前。在李健去世後,因為兩份遺書的傳播,林研院員工們又將「矛頭」對準了上陵集團,林研院前員工、股東王文勝(化名)等人告訴記者,他們曾向相關部門舉報過上陵集團「坑騙」林研院,截至目前,股東們的申訴尚未得到回音。

記者獲得的一份按有100多位股東和員工手印的《申訴書》中稱, 「上陵集團……設局欺騙我院,致使我院除了承擔貸款的共同債務,還被新建房業主起訴一房二賣……林業研究院根本無法知道資金到帳情況和流向,也從未使用過該筆資金。」

據林研院多位股東講述,上陵集團起初只要求貸款1.7億元,但林研院實際為其提供擔保的貸款數為2.168億元。其中有6000萬元用在償還長城資產的債務上,且至今未還清,以至234套房產證仍被抵押在長城資產手中。而剩餘的1.56億元,未用於還債和建設項目,林研院方面不知其具體去向。

這筆錢去了哪裡?上陵集團董事長秘書馬俊告訴記者,關於這筆貸款資金的流向,現在雙方管理人正在對資料進行核實,可能會在核對完帳目之後在債權人會議上進行公布。當記者問及包括林研院現任董事長沈效東籤字的《申訴書》時,馬俊表示,對具體情況不清楚。

馬俊還稱,李健身故後,上陵集團董事長史信曾多次被當地檢察機關叫過去談話,公司也出具了一些材料。「過了這麼久,我們董事長(史信)還沒事,就證明了我們沒什麼問題。」

多年跨界失利致虧損

一度籌謀上市終流產

與上陵集團合作開發房地產,是林研院的又一次失敗跨界嘗試。事實上,在與上陵集團的合作而陷入泥沼之前,林研院自身也已困境重重。

劉長豐說,自二十年前轉制以後,林研院很快確立了以工程、苗木培育、園林景觀設計三大主業。業績好的時候,林研院一年營收可達上億元。但在2012年國家八項規定政策出臺以後,苗木市場、工程市場整體出現萎縮,林研院整體面臨較大轉型壓力。「原本林業方面帶有公益性,在國家不投資之後,市場整體就不行了。」

困境之下,林研院曾嘗試走多元化道路,並先後投資了多個行業不同領域,不僅在枸杞項目上投資了1億元,在酒店、旅遊景區、葡萄酒莊上的投資額也都以幾千萬計,但這些項目總體都在虧損,「投在枸杞上的1億基本都在打水漂」。

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林研院還一度啟動過上市計劃。企查查信息顯示,2015年10月前後,林研院曾啟動過一次股份制改革,將旗下子公司森淼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森淼科技集團」)作為上市的主體,同時優質資產注入企業。不過該上市計劃最終流產。

曾在森淼生態園工作的前高管楊業擘(化名)解釋說,上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森淼科技集團淨利潤達不到上市標準。其後,森淼科技集團又試圖登陸新三板,「後來感覺新三板不好融資,上了也沒多大意思,計劃就一直擱淺了。」

「原本外面就欠了很多債,蓋大樓欠了錢,再加上成為上陵集團共同債務人欠了2個多億,這麼多債務加下來,林研院被壓垮了。」劉長豐說。

10.5億元債務待償

破產重整緩慢推進

今年元旦後,新京報記者曾走訪林研院旗下的森淼生態園。在這座佔地4300畝的現代林業示範園裡,偌大的園區除門衛處有數人值班外,罕見人影。位於銀川市興慶區的上陵森淼公寓和森淼辦公樓被當地人稱為「雙子樓」。記者看到,兩棟樓中間的商業區門鎖緊閉,觀察許久都未發現有人進出。

林研院前董秘楊芳告訴記者,大樓事實上還有少部分人住在裡面,只是因為法院查封,幾百套房產證都被凍結,所以無法用水用電。「(因為)向法院管理人申報債權,所以水電暫時沒有解決。住戶仍舊堅持佔房。」

據楊芳解釋,之前林研院在沒有拿到房產證的情況下,提前將部分房產抵給了大樓施工商、公司員工或者賣給了外面的人。現在這些人員得知沒有房產證後也在維權,並因此起訴過林研院。而她本人也從林研院「抵到」一套房子,也是「維權者」之一。

上述華融信託方面人士3月25日晚向記者表示,華融信託手上握有的林研院和上陵集團抵押的房產有145套,但現在因為林研院還在破產重整,這批房子現都被凍結,無法售賣。

1月17日,林研院破產重整後第一次債權人大會在森淼生態園內召開。大會資料顯示,林研院現有總資產5.4億元 ,總負債6.2億元,共申報債權金額約10.5億元。

3月26日,劉長豐告訴記者,目前員工們有一部分在家等待轉機,一部分等不及的已經出去打工,他們中間絕大部分被拖欠工資達一年以上,而幾位股東自稱股權損失達幾十萬元到兩百萬元不等。

現在,公司員工和股東們寄希望於通過重整釐清債務,以及早日弄清楚這個債務泥潭背後的真相。

相關焦點

  • 金盾股份接連交出華麗年報和一季報,董事長意外離世效應正迎拐點
    但是自今年1月底公司原董事長周建燦突然離世後,卻牽出了系列的偽造公章和金融違法事件,受周建燦牽連的民間借貸問題也浮出水面,這讓金盾股份被推向了輿論風口,金盾股份共有13個銀行帳戶被凍結,金盾股份也自1月31日起停牌至今。
  • 新加坡水族館發生意外 潛水員被意外刺死背後真相是這樣
    新加坡水族館發生意外 潛水員被意外刺死背後真相是這樣時間:2016-10-06 20:2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加坡水族館發生意外 潛水員被意外刺死背後真相是這樣 據外媒報導,一新加坡水族館意外,六旬潛水員被意外刺死,背後真相曝光。
  • 鹽城軋花廠七年改制無果 或涉「巨額國有資產流失」
    7年糾葛過去,改制仍無進展,利益貫穿其中,官員換了幾茬,許政偉遭遇的,對於外人而言,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對於當地改革而言,改制七年未果,也只是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教訓;但對於他本人而言,卻是6500萬元的至今尚未討回的資金。   這是一張遲到7年的土地證,一張許政偉盼了7年仍未盼來的權證。
  • 跨界投身影視行業 房產董事長把海寧故事搬上大銀幕
    兩三年前,呂金祥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浙江新家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如今,他的另一個身份也開始廣為人知,那就是影視出品人。不過,與國內眾多房地產企業老闆進軍影視業是為了賺錢不同,他投資電影電視劇只是為了心中那份無法割捨的家國情懷、文化情節。
  • 泰國儒艮寶寶離世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泰國儒艮寶寶離世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時間:2019-08-19 11: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泰國儒艮寶寶離世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2019年8月17日,泰國董裡府,一隻可愛的儒艮寶寶因被塑料碎片堵塞消化系統而死亡。
  • 初中畢業的男子跨界自製直升機 事情背後的追夢故事讓人淚目
    近日,一則「初中畢業的男子跨界自製直升機」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榜,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直升機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事情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長生生物在2003:那場改制是如何發生的
    就這樣,長春高新的改製得以被繼續推進,結果是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也擔任長生生物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的高俊芳。此後,長生生物又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股權變更、改制等過程,並最終借殼上市。2018年7月,高俊芳及其長生生物,因先後被曝出「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不合格」重回公眾視線。
  • 0→9 解碼數字背後的故事
    0→9 解碼數字背後的故事 2020-11-06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牛校企」方正集團瀕臨破產:經歷多輪內鬥 負債超3000億
    1999年10月,張玉峰和王選同時退出集團董事會,張保留了上海方正延中科技實業公司董事長,王選則保留了香港方正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方正集團董事會成員調整為王選、肖建國、閔維方、張兆東、張旋龍、唐耀福、魏新組成。其中北大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閔維方任集團董事長。 2001年11月,閔維方不再兼任集團董事長,魏新脫穎而出,晉升為集團董事長。同時兼任方正科技的董事長、總裁。
  • 初中生課間「意外」離世,被掩埋後家屬起屍送檢,結果令人震驚
    可河南的一位初中生小迪算是很「幸運」,被當地警方和校方認定為課間「意外」發病離世,並且掩埋數日之後,家屬再次發現疑點起屍送檢,居然使得事情出現可能的逆轉。話說不久前河南的一位中學生小迪課間發病「意外」身故,儘管死者家屬當時發現孩子「口鼻有血,嘴唇似有外傷」,再加上這所學校有校園欺凌現象,認為死因疑點重重,但當地經多方調查後認定排除他殺,小迪系突發疾病意外死亡。
  • 國資入局北大破產校企背後:實控人是如何搞垮北大未名的
    繼方正集團之後,北京大學校企未名集團也進入了最後的破產重組階段。近日,《企業觀察報》從北京大學一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未名集團)的破產重組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國資或將接管未名集團及其上市公司——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未名醫藥, 股票代碼:002581.SZ)。
  • 高以翔錄節目意外離世 生前愛打籃球愛動物
    > 高以翔錄節目意外離世
  • 《FGO》四周年聯動《國家寶藏》IP,雙向賦能背後B站的跨界與連接
    一個是中國遊戲市場最知名的日本引進作品,一個是立足於中國文化寶庫資源的文化IP,意想不到卻又恰如其分的組合聯動,不僅豐富了《FGO》的IP表現形式,也擴大了受眾輻射面。在不同藝術形式的跨界融合中,每一位玩家都成為文明傳承的參與者和探索者,這種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和共鳴映射,會賦予遊戲IP新的生命力。
  • 科學家張首晟驟然離世:曾包攬物理界多個重量級獎項
    以算術問題為例,如果給出一個很大的數字,問這個數字能否拆成兩個數字的乘積,那麼經典計算機只能用窮舉法逐一嘗試整除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可以在一瞬間同時完成所有可能項的測算。張首晟離世後,從他家人發表聲明稱,在與抑鬱頑強對抗後,張首晟在12月1日意外離世。在此悲傷難抑之際,他們對給予支持和慰問的人們表示感激。不過,他們希望公眾在家人面臨如此沉痛的時刻,尊重張首晟家人的隱私。
  • 航天英雄楊利偉:瀕死26秒返航背後,是妻子離職和2歲女兒離世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不容易的,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既然能夠成功,那麼他們在背後一定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就像那句老人常說的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沒有人誰能隨隨便便成功的。
  • 國資入局北大破產校企背後:實控人是如何搞垮北大未名集團的 ...
    作者 張寧繼方正集團之後,北京大學校企未名集團也進入了最後的破產重組階段。自2017年起,未名集團頻繁暴露債務危機;2019年,未名集團因多項債務違約而宣布破產重整。北大方正集團與北大未名集團,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的這兩大產業均告破產,外界對此唏噓不已。同時大家也在追問:「北大校企究竟怎麼了?」「未名集團是怎麼被搞垮的?」「國資入局接管的未名醫藥,是一家好公司嗎?」
  • 關於張首晟離世的四個謠言
    [摘要]在幾乎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之際,關於張首晟離世的謠言和 「陰謀論」也開始甚囂塵上。於我們而言,謠言終會止於智者,逝者理應得到尊重,不造謠、不傳謠。騰訊《深網》作者 馬關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55歲的張首晟在與抑鬱症鬥爭後,於12月1日(上周六)意外離世。因在拓撲絕緣體方面的貢獻,張首晟一度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華為在英國建設自有晶片工廠;優速快遞董事長餘聯兵因發生意外...
    )北京】5月5日報導重要資訊華為在英國建設自有晶片工廠,任正非曾豪言光晶片領導全世界據外媒報導稱,華為計劃在英國劍橋ARM Holdings總部附近打造一個人員規模為47歲優速快遞董事長兼總裁餘聯兵因發生意外離世5月4日,優速物流有限公司發布訃告稱,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餘聯兵因發生意外,於北京時間2019年5月2日12時許,不幸離世,享年47歲。經優速董事會討論,決定任命香港優速董事長莫浩強先生為優速總裁。
  • 小綿羊故事說:科學家的小故事——工業之父瓦特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綿羊故事說,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讚收藏哦!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如果說富蘭克林通過電力的普遍生產與廣泛應用為世界的發展奠定了第一塊基石,那麼我們也可以說詹姆斯·瓦特在工業革命期間完善蒸汽機技術的行為為人類的進步鋪設了第二塊基石。
  • 租賃新範本:「東疆模式」助力海工平臺出口阿聯
    租賃新範本:「東疆模式」助力海工平臺出口阿聯 2020-08-26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