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視產業鏈與日俱增 放大影視與消費強IP的共舞空間

2020-12-05 央廣網

昨天,一則通知在影視圈熱轉: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向全市各影視拍攝基地及取景地徵集微視頻。通知提到此舉目的,是為了形成產業聚集效益,讓更多的熱播內容帶火一件商品、一間茶館、一幢樓、一條街、一片景點、一座城市。一言蔽之,上海有意識要從影視作品的小切口撬動更大的消費市場。

為什麼影視產業能充當這根「槓桿」?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樓嘉軍把影視作品比作一個個消費「接入口」,「所謂『一業旺百業興』,影視產業是以文化為核心、相關聯產業共同支撐的複合型產業,可通過接駁不同的產業實現綜合效益的倍增」。

為什麼上海能做這樣的「加法」?數據顯示,成立近六年來,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共協調了674個影視劇組在滬取景。即便2020年在行業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亦有21部電視劇、五部電影確認或已在滬拍攝。「拍上海」的相冊日漸增厚,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影視產業鏈的「接入口」與日俱增。上海社會主義學院研究員張兆安由此判斷:「上海的產業資源稟賦優越、要素市場齊全,在文商旅聯動、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具備要素與機制的雙重沃土。」

基於這些認知,上海此番借微視頻來採擷更多取景地的故事,深意在於——放大影視與消費兩大強IP的共舞空間,尤其注重打通創意經濟、體驗經濟、虛擬經濟等新興領域和影視產業間的融合。

由「懂的人」開啟更豐饒的「影視+消費」地圖

靜安別墅,上海舊式裡弄的一張名片。弄堂向北,可投身繁華的南京西路商圈,往南則會與海派豐盛裡撞個滿懷。而在店主傅小姐看來,靜安別墅如今還有另一張「招牌」——電影名場面。

四年前,小傅相中裡弄對面威海路的沿街商鋪,自己創業做買手,為都市麗人尋覓通勤服。顧客有了積累,2019年,她盤下靜安別墅內一小間店作為分號,「原想留一片鬧中取靜的天地跟閨蜜喝喝茶,沒想到許多喜歡『冬冬』的小姐姐來打卡,路過時成了店裡的新朋友」。她口中的「冬冬」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男孩,去年國慶檔,大銀幕上中國女排奪冠,少年冬冬一哭成名。後來靜安別墅裡的小店主們發現,常有客遠道而來,專為倚著紅色磚牆合影一張,「那裡,是冬冬手扶電視機天線的地方吧」。被電影的取景框打開了「可消費」場景,小傅於是萌發暢想,若能把商圈、電影場景、豐盛裡改造後的跨界潮牌和音樂Live House融入靜安別墅的「背景故事」,人氣一定更旺。

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正在做的,或能滿足小店主的期待。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於誌慶透露,此次取景地微視頻的徵集重點即在乎「讓『懂的人』講故事,尤其講周邊人文環境的故事」。這不僅是為影視作品提供更為契合的物理空間,更讓受眾願意為了空間蘊藏的歷史、意義、意象而買單。

可以想見,入選的微視頻上傳至專門抖音帳號後,一本「不下線」的《上海影視拍攝指南》即將成為上海提升影視企業營商環境的又一次系統升級。如此一來,鏡頭下的上海不再是單純背景板,而是能參與敘事,能連同那些讓人心頭一顫的劇情常駐人心,也才能夠觸發人們想實地走一遭、體驗一回、消費一把的衝動。

張兆安持相似觀點:「上海是有著深厚歷史文脈的國際化都市,也是擁有紅色血脈的光榮之城,這些城市強基因都能與影視內容對接,關鍵需要融合,而非強植入。」此前,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功示範了爆款演出對紅色景點的激蕩效應;電視劇《最美的鄉村》締造了脫貧攻堅題材為鄉村旅遊、非遺產品「當嚮導」的佳話。「拍上海」的作品為這座紅色之城、人文之城引流,亦需要一批懂上海、愛上海的人將城市深處的魅力和盤託出。

讓「不設限的產業」共同實現綜合效益的倍增

這些年,《我的前半生》裡賀涵偏愛的「深夜食堂」火了;唐晶的家、王漫妮嚮往的棲身之所、房似錦的上班途經地都指向了蘇州河畔的河濱大樓,許多人以此為原點,遠望陸家嘴、步入外灘源,呼吸上海的時尚與經典;而《誰說我結不了婚》與《幸福,觸手可及》同時帶熱的卡丁車場,已在年輕人的國慶假期行程單上擁有一席之地。

景點留念、美食同款、時尚潮玩……看起來,上海取景為文商旅提供的「可消費」場景滲透到了城市生活的每一處。不過,樓嘉軍提出更開闊的思路——「影視+」之外,不妨放大「+影視」,即讓消費市場主動對接熱門影視;附加的除了傳統消費市場外,更應注重與體驗經濟、創意經濟、虛擬經濟以及5G等高新技術賦能的產業相融合。

學者注意到,除了經典IP,許多原創影視作品的市場效應很難預設。「+影視」則不同,那是消費市場的順勢而為。「各種產業都可以主動擁抱、對接影視作品伸出的『接入口』。」他以《卡薩布蘭卡》為例,那間後來成為遊人刷情懷的愛情勝地,其實是電影愛好者在重看無數次影片後,把「我剛好走進你的那間」咖啡館實地複製了出來。「那是體驗經濟在幾十年前的樣貌。而今,手握大把熱門IP的上海影視產業,以及擁有更多高科技、新經濟的上海消費市場,其實需要一場多維度的奔赴。讓不設限的產業在更深層次互動中打開想像空間,實現綜合效益的倍增。」

可以試想這樣的場景:某都市劇晉升新爆款後,劇中人駕車赴約的愛情名場面被車企幻化成VR場景體驗;劇中借新一代航拍儀表白的一幕被5G運營商帶入到萬物互聯的魔法空間……消費體驗似乎無有盡頭。

「對消費市場的暢想其實也在倒逼影視內容的生產者。」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蔣為民提醒,所有影視作品為消費引流的前提,是受眾心甘情願為「IP體驗」買單,「正本清源地看,需要作品本身過硬」。她說:「現在的『007』系列電影常會向世人展示最新款跑車,電影為汽車引流,前提是先有一個『007』強IP。《羅馬假日》幾十年來都是全球消費者的旅遊寶典,因為它首先有了讓人念念不忘的共鳴。」好的作品在先,內容本身散發的市場影響力才能綿綿不絕。

相關焦點

  • 華為、字節跳動等16家企業籤約上海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7月29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落戶度假區重點企業籤約,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副市長、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宗明出席籤約揭牌活動。
  • 上市公司爭奪影視IP 影視熱門IP爭奪範圍擴大
    原標題:上市公司爭奪影視IP 影視熱門IP爭奪範圍擴大 據了解,北京文化擬通過增發收購世紀夥伴、浙江星河、拉薩群像三家影視公司,布局影視全產業鏈,目前已向證監會提交反饋材料,其中浙江星河正是《捉妖記》的投資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去年從旅遊轉型影視,就曾運作了多部熱門影片如《同桌的你》、《心花路放》。 而錯過《大聖歸來》的光線傳媒(300251)也迅速「亡羊補牢」,選擇與其主創團隊達成合作。
  • 金逸影視2018年營收、淨利均下跌 純電影院線還有生存空間嗎?
    純電影院線的生存空間到底還剩多少?   繼萬達電影、橫店影視之後,金逸影視同樣交出了一份慘澹的年報。2018年營收、淨利潤分別下降8.24%和25.29%,扣非淨利潤直接暴降四成,經營性現金流暴降六成。   影視行業中這3家主要院線公司的集體失落,或可看作是行業整體艱難的標誌。
  • 火星小說20+部核IP作品入選第三屆金海鷗國際新媒體影視周
    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金海鷗國際新媒體影視周於2018年9月26日在北京郎園和星光影視園正式拉開帷幕。
  • 上海浦東影視共享空間揭牌 為電影工業提供「新基建」
    新華社上海7月29日電(記者何欣榮)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29日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舉行籤約活動,除了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重點企業,上海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也宣告揭牌運營。今年是「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浦東連續舉辦的第三個年頭。
  • 萬達影視作價372億元注入 萬達院線劍指全產業鏈
    繼樂視影業之後,國內民營影視巨頭萬達影視也將以資產注入的方式曲線登陸資本市場;而作為資產承接方的萬達院線,將由此實現對電影產業鏈的全方位布局。  萬達院線籌謀許久的資產收購方案今日揭開面紗。
  • 成都影視城赴上海發布項目需求清單:成都影視矽谷、攝影棚群落……
    8月26日,成都市郫都區影視文創專題論壇在上海花園飯店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基強聯行、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星空衛視、無錫大世界影城有限責任公司等近20家影視文創上下遊相關企業參與論壇。
  • 快看漫畫探索國漫IP跨界營銷3.0新時代
    處於上遊的IP內容開發包括動漫、影視、文學的開發,優質的內容是吸引粉絲的基礎。中遊通過動漫、遊戲、影視的作用放大並增強IP影響力,強化對核心粉絲的影響。下遊則為通過多渠道變現,變現渠道以遊戲、衍生品居多,因其盈利模式清晰易於變現。
  • 關於「影視硬通貨」,林寧、周亞平、方芳怎麼看?
    作者|範琳琳IP這個話題很古典,但當消費升級、內容拓展、用戶延伸,當內容公司,平臺巨頭、資本大鱷都在構建自己的產業鏈和生態體系之時,藉助大數據和各類運營體系、商業平臺,IP在小說、漫畫、電視劇、電影等形態中都有了新的可能性。
  • 疫情衝擊逐步消退 影視旅遊民航超跌後有機會
    從需求端來看,影院復工以來,經典復映影片、國產影片、進口影片接連上映,國內電影市場先後迎來「暑期檔」的回暖、《八佰》的提振與「國慶檔」的消費高峰,8-10月月度票房逐漸恢復正常水平。分析指出,在國內疫情不反覆的情況下,2021年影視行業重新出發,目前約262部電影有待上映,優質國產片成為 2021 年票房保障,全年有望突破600億票房,進一步打開國內電影市場空間。
  • 萬達院線擬372億收購萬達影視 打通電影全產業鏈
    資料顯示,萬達影視成立於2009年,是中國領先的民營電影製作公司。萬達影視主要通過投資、製作電影,取得影片的票房分帳收益和衍生收入獲得利潤,主要產品為電影片,所發生的成本主要為影視作品的製作成本、宣傳和發行支出等。萬達影視與業內眾多知名導演、編劇、監製、演員及多個影視工作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代表作品包括《尋龍訣》、《唐人街探案》、《滾蛋吧!
  • 2020年超5300家影視公司註銷,影視寒冬後,影視行業再遇重創
    但對於絕大多數影視公司以及影視從業人員來說,是學著改變,還是繼續堅守在影視行業?說實話,對於誰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01 影視行業復工困難今年電影院線想要恢復,線下來看,還是比較困難的,別說暑期檔,春節檔都恢復不到以往。
  • 2019中國科幻大會科幻影視創投會30強名單揭曉
    此次大會規模空前,以「科學夢想、創造未來」為主題,活動將涵蓋「科幻+文化」「科幻+科技」「科幻+科普」「科幻+影視」「科幻+遊戲」「科幻+青少年」等科幻產業鏈各個環節,打造政府與民間對話、國內與國外交流、圈內與圈外溝通的橋梁。其中由微像文化承辦的2019中國科幻大會首屆科幻影視創投會作為「科幻+影視」的重要環節,也將於11月3日在園博園舉行。
  • 影視旅遊的經營策略
    二、關於影視旅遊 (一)影視旅遊的概念 影視旅遊是指影視創作與特色旅遊相結合,以影視拍攝、製作、宣傳等有關的事物為客體,融觀賞性、知識性、參與性於一體的專項旅遊活動,最早產生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隨後發展到世界各地。
  • 失色的《深夜食堂》:IP影視投資是薛丁格的貓?
    的品質的批判,多數和黃磊的電視劇版的批評差不多,認為這個來自日本的IP遭遇到強烈的水土不服,而且本土化改編也並沒有贏得市場的認可,所以才造成了存在感的不足;但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很多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在豆瓣、微博上表示對於影版《深夜食堂》的認可,這些觀眾認為雖然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衝突不夠激烈,但作為一部反映都市邊緣人群的電影作品,其實是可圈可點的,票房不足表現,除了宣發不利之外,也和當下電影市場流行的是強衝突的動作片或者是喜劇片有一定的關係
  • 冒險懸疑、時空穿梭、宇宙探索……下一個大熱的科幻影視IP是什麼?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6月5日報導:蔡駿的《宛如昨日》、哥舒意的《如果是世界只有我和你》、李宏偉的《國王與抒情詩》……2019上海文學影視創投峰會首場活動今天在上海市作家協會舉行《如果是世界只有我和你》講述了30歲的宅男和6歲的小男孩兩個任務在上海毀滅的背景下,如何渡過一個非常難的夏天,最後如何實現了雙方各自的創造和互動。哥舒意表示,與《流浪地球》《上海堡壘》相比,《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並沒有拯救世界的激烈情節,而是更注重情感描寫,更適合拍成治癒系的電影作品。
  • 閒魚,打開萬億級影視市場新通路
    歷數近年來一些影響力較大影視作品,無論是成為大國文化輸出icon的白子畫(出自《花千骨》),還是被譽為第一部國產科技扛鼎之作的《流浪地球》,劇組在拍完戲後,劇中道具就被束之高閣、收入庫房。而國內眾多影視基地,例如象山影視城、橫店影視城等,除了部分群演戲服可以待下個劇組再循環使用外,不得不騰出大量空間來放置這些體積龐大的道具,並派專人付出精力來管理。種種情狀,都是難言而喻的麻煩。
  • 極光點播影院繆侃參加上海電影節影視宣發論壇
    【PConline資訊】6月18日下午,由知名泛娛樂產經媒體娛樂資本論與大魚影視文化沙龍共同舉辦的「影視宣發的迷霧與曙光」論壇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盛大開幕,娛樂資本論創始人鄭道森、極光點播影院創始人繆侃、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北京新傳智庫風險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司若、
  • 文化IP出海,歡娛影視用什麼做「舟」
    在文化IP迎來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影視出海開始成為重頭戲。國際影視展上的中國身影最近舉行的2018年香港國際影視展上,不乏有世界各地的影視機構、發行商和業界代表。比如奧斯卡獲獎電影《萬物理論》《房間》、韓國電影《軍艦島》、動畫《變形金剛》等影片的創作人員,製作《鳳囚凰》的歡娛影視、製作《花千骨》的慈文傳媒、製作《琅琊榜》的東陽正午陽光影視等等。
  • 2015中國影視節目展開幕 和沐傳媒「影視服務平臺+」系列產品獲青睞
    除了顯示目前影視節目產量進入緩衝期,也預示了優質資源越來越向一些大型機構聚集,中小型影視公司的生存空間日趨狹窄。   與製作業的平淡相對,順應目前火熱的「網際網路+」概念,一批與大數據、IP經濟、眾籌等新生詞彙相關的影視機構應運而生,推出各種特色體驗。